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RAP标记的大别山薯蓣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仁学 江玲 +2 位作者 顾钦 李世升 李竟才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156-161,共6页
为确定大别山薯蓣(Dioscorea alata)资源的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大别山地区搜集到的48份薯蓣资源材料进行标记检测,标记数据输入Structure 2.3.4软件并采用混合模型进行群体结构分析。试验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SRA... 为确定大别山薯蓣(Dioscorea alata)资源的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大别山地区搜集到的48份薯蓣资源材料进行标记检测,标记数据输入Structure 2.3.4软件并采用混合模型进行群体结构分析。试验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SRAP引物组合,对48份薯蓣资源材料进行标记检测。结果表明,22对SRAP引物组合共检测出17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为4~11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7.95条多态性条带。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K最大,即这48份薯蓣资源材料可以分为3个亚群,分别包含15、13和20份薯蓣资源材料,且亚群间存在基因交流,属混合亚群。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48份薯蓣资源材料的群体结构研究,揭示大别山地区薯蓣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关系较为复杂。分为3个亚群,亚群间存在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Dioscorea alata) SRAP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鱼面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蔚新 万明茹 +3 位作者 占剑峰 吴鹏 胡婷 沈峻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151-156,共6页
以草鱼、板栗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酵母发酵法脱腥,通过腥味评分确定最佳脱腥工艺条件,并以感官评分及蒸煮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鱼糜、板栗粉、淀粉、食盐等添加量对鱼面品质的影响,确定鱼面最佳生产配方。结... 以草鱼、板栗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酵母发酵法脱腥,通过腥味评分确定最佳脱腥工艺条件,并以感官评分及蒸煮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鱼糜、板栗粉、淀粉、食盐等添加量对鱼面品质的影响,确定鱼面最佳生产配方。结果表明,在酵母粉添加量2%,发酵时间1 h,发酵温度30℃的条件下,鱼糜的脱腥效果最佳;鱼面最佳配方为鱼糜50%,板栗粉20%,淀粉6%,食盐2.5%。此条件下制得的板栗鱼面口感细腻,鲜味十足,兼具板栗清香,且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低,易于推广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鱼面 脱腥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