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红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116,共3页
迄今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它是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忧患意识出发 ,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它以... 迄今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它是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忧患意识出发 ,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它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兼顾当前与长远 ,局部与全局的利益 ,以确保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红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思潮 ,主要强调生态平衡、社会主义、基层民主、非暴力等方面的意义 ;其斗争锋芒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 ,而只是反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些弊害 ,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思潮 ,主要强调生态平衡、社会主义、基层民主、非暴力等方面的意义 ;其斗争锋芒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 ,而只是反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些弊害 ,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并把解决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前途结合起来 ,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添加了新的内容 ,给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问题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 生态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判例的适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秋红 《理论月刊》 200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清代判例适用的方法主要有遵循先例、类推适用和实质推理。其判例适用具有泛伦理化、反形式思维的特征,其原因在于以情理作为司法价值取向、法律教育的缺失和人口激增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 判例 适用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什么是价值事实?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树光 何海花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134-135,共2页
价值事实存在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它包括关于客体对象事实,主体人的需要等内在规定性事实,客体事实和主体事实之间关系事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客体如何改造的事实,人们进行的价值活动的事实,价值物在主体身上引起的效应和结... 价值事实存在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它包括关于客体对象事实,主体人的需要等内在规定性事实,客体事实和主体事实之间关系事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客体如何改造的事实,人们进行的价值活动的事实,价值物在主体身上引起的效应和结果的事实,所有这一切事实的总和才是价值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事实 价值活动 价值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监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彬 《理论月刊》 2005年第2期30-32,共3页
加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把公共权力置于民主和法... 加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把公共权力置于民主和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之下,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监督 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生产力理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彬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中共三代领导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毛泽东 解放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生产力发展 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法律教育的缺失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秋红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中国传统法律教育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德主刑辅思想和法律工具论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法律教育在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缺失十分明显。一、以吏为师的法律教育模式使法律教育完全政治化;二、培养目标的功利... 中国传统法律教育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德主刑辅思想和法律工具论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法律教育在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缺失十分明显。一、以吏为师的法律教育模式使法律教育完全政治化;二、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导致教育对象的特殊化;三、法律教育内容的儒家化加深了法律知识的工具化;四、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导致思维方式伦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法律教育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论——布哈林对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清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期64-66,共3页
布哈林的“平衡论”强调了在社会建设中保持平衡协调,处理好生产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布哈林 平衡论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闽台文化的渊源及其特有的伦理价值观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清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08-110,共3页
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根源是中原之河洛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生活环境使闽台文化中的伦理价值颇具特色。闽台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补充反映了海峡两岸的亲密关系。
关键词 闽台文化 伦理价值观 河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与社会公平目标
10
作者 李红 林奇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3,共2页
实现社会公平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内在要求。当今中国既存在效率问题 ,也存在公平问题。而人民群众反应更为强烈的是公平问题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它不仅成为制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直接因素 ,而且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作... 实现社会公平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内在要求。当今中国既存在效率问题 ,也存在公平问题。而人民群众反应更为强烈的是公平问题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它不仅成为制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直接因素 ,而且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作者从社会政治经济及伦理道德的角度提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应从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追求社会公平 ;坚持科学的社会价值观 ,追求社会公平 ;坚持改革的人民性 ,追求社会公平。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以最终实现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与社会公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民思想 社会公平 公平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应对方略
11
作者 李红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促进世界经济进步、全球整体利益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制定正确的方略,才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制度开放 经济安全 中国 经济发展对策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与落实党的“三个代表”
12
作者 周德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38,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本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也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必须做到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本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也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必须做到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落实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
13
作者 王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3,共3页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逐步确立了各自鲜明的政治观。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内部的关系 ;邓小平又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 ,指出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逐步确立了各自鲜明的政治观。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内部的关系 ;邓小平又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 ,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江泽民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的重任 ,特别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观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关连的继承关系 ,又有相互区别、互相递进的发展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政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党的先进性
14
作者 居继清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多方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实施,反映了我党指导思想上的一贯性、目标上的坚定性、价值追求上的人民性、行动上的表率性和政治上... 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多方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实施,反映了我党指导思想上的一贯性、目标上的坚定性、价值追求上的人民性、行动上的表率性和政治上的成熟性,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催化作用
15
作者 李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5-126,共2页
农业产业化及其发展进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循着自身的轨迹向前发展 ,特别是随着中国“入世” ,农业产业化进程表现出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集中表现在“入世”加快了市场化进程 ,促进了市场农业的形成 ;“入世”使... 农业产业化及其发展进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循着自身的轨迹向前发展 ,特别是随着中国“入世” ,农业产业化进程表现出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集中表现在“入世”加快了市场化进程 ,促进了市场农业的形成 ;“入世”使国内竞争国际化 ,促进了规模农业的形成 ;“入世”加快了高新技术的引进 ,促进了科技农业的形成。总之 ,“入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入世” 市场农业 规模农业 科技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中国的“三农”问题
16
作者 李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3-75,共3页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与中国“三农问题”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关系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农村 农业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第一个红色政权——黄安县农民政府的成立
17
作者 汪季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70,共3页
黄安县农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本文简要论述黄安县农民政府建立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色政权 黄安县农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征
18
作者 吴秋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3-35,共3页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是中华法系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华法系的若干特质,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教育形式结构的双轨制;二是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和教育对象的局限性;三是教学模式单一化和教育内容儒家化。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法律教育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19
作者 吴秋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8-9,共2页
同时强调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抛开其人治糟粕,其中仍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事实上,法律和道德所共有的正义性原则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关键因素。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必须强调依法治国是前提,这样二者... 同时强调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抛开其人治糟粕,其中仍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事实上,法律和道德所共有的正义性原则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关键因素。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必须强调依法治国是前提,这样二者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正义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
作者 王彬 《理论月刊》 2002年第8期10-11,共2页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不仅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了目标。依照“三个代表”的精神,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经济工作的战场,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要把理想、信念...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不仅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了目标。依照“三个代表”的精神,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经济工作的战场,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理念及情感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思想政治教育 "三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