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g-C_(3)N_(4)改性水性环氧智能涂层
1
作者 陈细芳 李祉瑶 +1 位作者 曾志成 张凯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210,共13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NH_(2)-UIO-66装载2-巯基苯并噻唑(MBT)功能化g-C_(3)N_(4)纳米片(UMC),并将其引入到自制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中制成复合涂层(UMC/WEP)。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UMC中负载了约14.2%(质量分数,下同)的MBT,并...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NH_(2)-UIO-66装载2-巯基苯并噻唑(MBT)功能化g-C_(3)N_(4)纳米片(UMC),并将其引入到自制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中制成复合涂层(UMC/WEP)。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UMC中负载了约14.2%(质量分数,下同)的MBT,并能释放出MBT。UMC在WEP中能较好分散,涂层断面SEM显示UMC与WEP具有较好相容性。EIS数据表明:经过长达60天的3.5%NaCl溶液浸泡后,UMC/WEP复合涂层的|Z_(0.01 Hz)|值仍为1.19×10^(10)Ω·cm^(2),比空白WEP涂层同期高4个数量级。SEM-EDS表明:在3.5%NaCl溶液浸泡60天后,经UMC/WEP涂层保护的金属表面腐蚀产物较其他3种涂层少,腐蚀产物中铁含量最高,为93.84%,氧和氯含量分别低至6.00%和0.16%。人工划痕UMC/WEP涂层在3.5%NaCl溶液浸泡48 h后阻抗和|Z_(0.01 Hz)|值均明显增加。UMC/WEP涂层浸泡初期,g-C_(3)N_(4)纳米片的迷宫阻隔效应发挥被动防腐功能,后期腐蚀发生时,NH_(2)-UIO-66框架坍塌及时释放MBT和Zr^(4+),发挥主动防腐功能。此外,NH_(2)-UIO-66中的Zr^(4+)会与Fe^(3+)和Fe^(2+)竞争OH-,形成保护膜,也有助于减缓金属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 g-C_(3)N_(4) 金属有机框架 智能涂层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铈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_(2)构建的荧光法用于检测SO_(3)^(2-)
3
作者 龚文朋 周林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0,共9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Ce-UiO-66-(COOH)_(2)的荧光策略,用于检测SO_(3)^(2-).首先通过溶剂热法,以均苯四甲酸为有机配体、Ce^(4+)为中心离子合成了Ce-UiO-66-(COOH)_(2)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X射线... 构建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Ce-UiO-66-(COOH)_(2)的荧光策略,用于检测SO_(3)^(2-).首先通过溶剂热法,以均苯四甲酸为有机配体、Ce^(4+)为中心离子合成了Ce-UiO-66-(COOH)_(2)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确认了其结构特征.在Ce-UiO-66-(COOH)_(2)的催化作用下,SO_(3)^(2-)与苯甲酸组成的反应体系中,SO_(3)^(2-)被催化转化为硫酸根自由基(SO_(4)^(·−)),进而诱导苯甲酸转化为具有荧光特性的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从而实现对SO_(3)^(2-)的定量检测.通过荧光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验证了该检测过程的机理.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MOF材料用量及苯甲酸浓度等因素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获得40~120 mmol/L的线性检测范围,检出限达8.3μmol/L.该方法对常见无机阴离子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应用于雨水和自来水样品中SO_(3)^(2-)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COOH)_(2) 自由基反应 SO_(2) 亚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中“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内容的变更及启示
4
作者 周林楠 马善恒 +1 位作者 田正芳 蒋小春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96,共5页
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结构体系、内容编写和叙述方式的变更,归纳其变更规律并提出优化建议。该实验经过40多年的演变,编写理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融合型,把结论验证提升为科学探究,实现了从知识载体向科学精神传... 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结构体系、内容编写和叙述方式的变更,归纳其变更规律并提出优化建议。该实验经过40多年的演变,编写理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融合型,把结论验证提升为科学探究,实现了从知识载体向科学精神传播媒介的转变。由此获得如下启示:强化素养导向,设计自主探究任务;结合实际情境,引入数字化工具;融入科学精神,全面落实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在空气中燃烧 高中化学 教材内容变更 科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负载高铁酸钾:光-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肿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玉伟 陈佳杰 +2 位作者 田正芳 朱敏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05-1315,共11页
金属有机框架因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和金属活性位点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研究提出以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PCN-224)为载体负载高化学价态的高铁酸钾氧化剂(K_(2)FeO_(4... 金属有机框架因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和金属活性位点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研究提出以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PCN-224)为载体负载高化学价态的高铁酸钾氧化剂(K_(2)FeO_(4),Fe(Ⅵ)),经牛血清蛋白(BSA)包覆表面制备多功能复合纳米颗粒(Fe(Ⅵ)@PCN@BSA),用于肿瘤光–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实验结果表明,PCN-224纳米颗粒粒径约为90 nm,而Fe(Ⅵ)@PCN@BSA纳米颗粒粒径约为100 nm。Fe(Ⅵ)@PCN@BSA纳米颗粒在模拟肿瘤微环境条件下能够催化H_(2)O_(2)反应,产生有细胞毒性的·OH而实现化学动力学效应,同时也能够氧化分解部分H_(2)O_(2)产生O_(2),在660 nm激光照射下提高单线态氧(^(1)O_(2))产生量,增强光动力学效应。进一步细胞实验证实Fe(Ⅵ)@PCN@BSA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获得增强的光–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肿瘤效果。因此,Fe(Ⅵ)@PCN@BSA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高铁酸钾 肿瘤微环境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甾相液晶图案的动态调控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尚园园 王京霞 江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68,共20页
自然界光子晶体图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独特的功能,例如变色龙使其皮肤图案颜色适应环境以进行伪装保护,头足类动物(鱿鱼、墨鱼、章鱼等)能够产生宽波长范围的结构颜色和光学图案以利于物种间的信息交流。受自然界光学图案的特殊功能启... 自然界光子晶体图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独特的功能,例如变色龙使其皮肤图案颜色适应环境以进行伪装保护,头足类动物(鱿鱼、墨鱼、章鱼等)能够产生宽波长范围的结构颜色和光学图案以利于物种间的信息交流。受自然界光学图案的特殊功能启发,胆甾相液晶的图案得以开发,并在数据存贮、传感器、柔性智能器件等方面展示了潜在应用。本文综述了胆甾相液晶图案的外场刺激响应性、功能演变及其应用。首先,总结了胆甾相液晶图案的外场刺激响应性,包括光、电、热、机械力和溶剂。其次,介绍了胆甾相液晶图案的各种应用,如具有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存贮器件、信息安全防伪设备、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和圆偏振发光系统等。最后,介绍了胆甾相液晶图案的前景和挑战。本文为构建基于胆甾相液晶图案的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相液晶 光学图案 外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修饰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g-C_(3)N_(4)@Fe_(2)O_(3)杂化粒子的结构和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涂层的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实验研究了WEP、g-C_(3)N_(4)@Fe_(2)O_(3)/WEP、经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涂层的耐腐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粒子成功负载到了g-C_(3)N_(4)纳米片上,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后,g-C_(3)N_(4)@Fe_(2)O_(3)在WE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乳液涂膜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浸泡1 d时阻抗高达1.5×10^(10)Ω·cm^(2),较纯WEP乳液涂膜高出2个数量级;浸泡7 d后,复合涂层阻抗值仍高达8.7×10^(9)Ω·cm^(2);盐雾168 h后复合涂层表面锈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 量子点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气甲烷富集的固体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春晖 明淑君 +3 位作者 庞磊 田士东 李克伦 李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15-6232,共18页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气中存在大量杂质已成为其工业化大规模利用的关键技术障碍,尤其是对二氧化碳和氮气污染物的高效分离。本文综述了在煤层气甲烷富集真空变压吸附工艺(VPSA)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方向:二氧化碳捕集(CO_(2)/CH_(2)分离)和天然气净化(CH_(2)/N_(2)分离),其中制备高效分离甲烷气体混合物的固体吸附剂是VPSA技术的核心突破点。进而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碳基吸附材料、沸石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这三种典型的固体吸附剂在上述两个方向上分离或吸附甲烷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其中在吸附剂表面耦合不同功能的官能团或在纳米尺度上微调其孔隙结构将是不断提高煤层气甲烷富集吸附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固体多孔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希望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CMM甲烷富集吸附剂的技术前提下,理解并设计出新型吸附剂以期满足工业上多重苛刻的甲烷分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甲烷富集 固体吸附剂 二氧化碳捕集 天然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苯甲酸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CAU-10-NH-DNBA荧光检测硫化氢
9
作者 龚文朋 周林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8,共9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3,5-二硝基苯甲酸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CAU-10-NH-DNBA荧光探针,可直接用于H_(2)S的检测.首先,以三氯化铝和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CAU-10-NH_(2);然后,在水溶液中,以CAU-10-NH_(2)...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3,5-二硝基苯甲酸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CAU-10-NH-DNBA荧光探针,可直接用于H_(2)S的检测.首先,以三氯化铝和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CAU-10-NH_(2);然后,在水溶液中,以CAU-10-NH_(2)和3,5-二硝基苯甲酸(DNBA)为原料,在偶联剂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共同作用下,合成了CAU-10-NH-DNBA.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U-10-NH-DNBA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20和412 nm;H_(2)S可使CAU-10-NH-DNBA荧光增强;并考察了pH值、时间和温度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AU-10-NH-DNBA对H_(2)S的检出限为2.43μmol/L,线性范围为3.9~62.5μmol/L,具有选择性高的优点.该探针可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H_(2)S含量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94.5%~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3 5-二硝基苯甲酸 功能化 荧光检测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的常温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10
作者 周林楠 孙智鑫 +5 位作者 伊良 龙非凡 苏晴 郑振华 徐涛 田正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4,共6页
采用ZIF-67衍生多孔碳框架(Co-C)为碳载体,在常温下自发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了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nO_(2)/Co-C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o-C碳框架内部的Co_(3)O_(4)纳米颗粒对于MnO_(2)纳米片的常温生长具有... 采用ZIF-67衍生多孔碳框架(Co-C)为碳载体,在常温下自发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了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nO_(2)/Co-C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o-C碳框架内部的Co_(3)O_(4)纳米颗粒对于MnO_(2)纳米片的常温生长具有催化促进作用;在碱性电解质(1 mol·L^(-1)KOH溶液)中,MnO_(2)/Co-C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OER性能,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427 mV,Tafel斜率为163 mV·dec^(-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多孔碳框架 自发还原 析氧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豆素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对次氯酸根的快速检测(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晓红 阮志军 +1 位作者 钟志成 李望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2-1191,共10页
本文报道了两个基于香豆素染料的次氯酸根荧光传感器(化合物C2和C4),可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对次氯酸根的快速响应。利用次氯酸独特的氧化性,传感器C2和C4均可实现对次氯酸根的高选择性检测。在化合物C2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根之后,溶液的荧... 本文报道了两个基于香豆素染料的次氯酸根荧光传感器(化合物C2和C4),可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对次氯酸根的快速响应。利用次氯酸独特的氧化性,传感器C2和C4均可实现对次氯酸根的高选择性检测。在化合物C2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根之后,溶液的荧光光谱表现出极大的荧光猝灭,这有利于在检测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输出。不同的是,化合物C4则对次氯酸根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次氯酸根 荧光 选择性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电子转移性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年友 赵胜芳 +2 位作者 董甲庆 田又平 李早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66-1471,共6页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并通过UV-Vis,IR,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性质(IETP)和结构对IETP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柔性的二肽链使卟啉环和...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并通过UV-Vis,IR,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性质(IETP)和结构对IETP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柔性的二肽链使卟啉环和蒽醌环有可能形成面-面重叠构象,利于卟啉环的激发态π电子直接向蒽醌转移,发生荧光猝灭;过渡金属配合物中Zn2+的d轨道的重原子效应所引起电子自旋-轨函偶合作用,增大了系间窜跃几率,导致卟啉-蒽醌(P-AQ)的荧光猝灭;中位苯环对位上连有不同取代基R(a.R=H,b.R=Cl,c.R=OCH3)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顺序为λc>λb>λa,荧光发射强度顺序为Ic>Ia>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蒽醌 二肽键联 金属卟啉 微波合成 分子内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VD金刚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志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武汉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等离子体技术与CVD金刚石方面的研究。2001年至今,围绕高质量、大尺寸多晶和单晶金刚石制备的需要,开展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与先进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沉积装备的研究工作,开发出... 武汉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等离子体技术与CVD金刚石方面的研究。2001年至今,围绕高质量、大尺寸多晶和单晶金刚石制备的需要,开展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与先进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沉积装备的研究工作,开发出系列等离子体源和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在MPCVD制备高质量、英寸级金刚石及高端CVD金刚石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具体包括开发出具有双基片台结构的MPCVD反应腔,75 kW级915 MHz MPCVD装备,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的二维扩大生长技术和纳米金刚石真空窗口的制备技术。团队成员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局晨光计划及若干横向项目等。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化学 单晶金刚石 微波等离子体 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技术发明 等离子体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等离子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氮掺杂碳材料的构筑及储能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顺强 张浩 +2 位作者 李璇 陈建 张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碳纳米管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碳材料,具有十分良好的导电性,但是其比表面积和比容量比较低。氮掺杂的碳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容量高、比表面积较大,但是其导电性较差。因此,考虑将二者相结合,将氮碳掺杂的碳材料分别负载在碳纳米管的内部... 碳纳米管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碳材料,具有十分良好的导电性,但是其比表面积和比容量比较低。氮掺杂的碳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容量高、比表面积较大,但是其导电性较差。因此,考虑将二者相结合,将氮碳掺杂的碳材料分别负载在碳纳米管的内部与外部,研究其对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外负载氮掺杂的碳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包括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氮掺杂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咖啡因与茶多酚综合提取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一思 张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0-51,共2页
使用纯水、乙醇水溶液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茶叶中的咖啡因及茶多酚进行综合提取,避免了常规方法中有毒试剂氯仿的使用.系统考察了溶剂浸渍次数、加入量及萃取时间对咖啡因和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了综合提取咖啡因和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茶叶 咖啡因 茶多酚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有机硅为载体的纳米递送系统制备及其体外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雨淋 陈佳杰 +2 位作者 田正芳 朱敏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5-1372,共8页
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因其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介孔孔道、功能性的骨架以及高的药物装载量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以二硫键桥接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共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剂... 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因其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介孔孔道、功能性的骨架以及高的药物装载量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以二硫键桥接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共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剂,设计制备以DNA分子作为控释“开关”修饰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的纳米递送系统(ICG/DOX-MONs@DNA20)。该纳米递送系统结合了光热剂的光热效应以及DNA分子随温度升高而从颗粒表面脱附的特性,可实现近红外光照射激发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控制释放,同时获得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递送系统在近红外光照下能迅速升温至43℃以上的热疗温度,而且在37℃条件下6 h内仅缓慢释放药物12.3%,而当温度升至43℃时则快速释放药物52.4%;细胞实验显示该纳米递送系统能够被HeLa肿瘤细胞吞噬,在近红外光照下有明显的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效果。因此,ICG/DOX-MONs@DNA20纳米递送系统在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有机硅 纳米载体 控制释放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可控制备生物玻璃微球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亚萍 田正芳 +1 位作者 朱敏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8-1276,共9页
CaO-SiO2-P2O5体系生物玻璃(Bioglass,B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传统熔融法制备BG粉体的能耗大、粉体形貌不可控、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溶胶–凝胶法制备BG粉体则需大量溶剂、制备周期长... CaO-SiO2-P2O5体系生物玻璃(Bioglass,B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传统熔融法制备BG粉体的能耗大、粉体形貌不可控、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溶胶–凝胶法制备BG粉体则需大量溶剂、制备周期长、不易量产。为快速、规模化制备形貌、粒径、化学组成可控的BG微球,本研究以水溶液为溶剂,以正硅酸四乙酯、磷酸三乙酯、四水硝酸钙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前驱体溶液方法制备BG微球,探讨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气风量、前驱体溶液浓度和进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BG微球粒径的影响;前驱体溶液化学组成对BG微球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G微球的粒径范围在40μm以下可控,且粒径随前驱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随进气风量增大而减小,进料速率则对微球粒径影响较小。不同化学组成的BG微球都具有良好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而且随Ca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生物玻璃 微球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负载钴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甲强 郑申棵 陈建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1-1297,共7页
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导的合成策略制备了负载钴催化剂(Co@C-ZnZrO_(2)和Co/ZnZrO_(2))并进行费托合成性能评价,重点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解对负载钴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率透射... 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导的合成策略制备了负载钴催化剂(Co@C-ZnZrO_(2)和Co/ZnZrO_(2))并进行费托合成性能评价,重点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解对负载钴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负载钴催化剂的晶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费托合成性能研究显示,Co/ZnZrO_(2)的CO转化率为18.1%,C_(5+)选择性为77.4%,而Co@C-ZnZrO_(2)的CO转化率为8.5%,C_(5+)选择性为35.2%。Co/ZnZrO_(2)较高的CO转化率是由于暴露了较多的活性钴位点。而在Co@C-ZnZrO_(2)催化剂上活性Co位点的作用受到碳层的限制,抑制了合成气在Co位点上的吸附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金属有机框架 负载钴催化剂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R微波等离子体对单晶金刚石表面的碳纳米墙修饰 被引量:1
19
作者 衡凡 廖学红 +4 位作者 曹为 付秋明 许传波 赵洪阳 马志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ECR)微波等离子体,在CH4/H2体系下,对高温高压单晶金刚石表面进行了碳纳米墙修饰。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ECR等离子体内基团的谱线强度在不同工作气压、CH4浓度下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晶金刚石表面的...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ECR)微波等离子体,在CH4/H2体系下,对高温高压单晶金刚石表面进行了碳纳米墙修饰。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ECR等离子体内基团的谱线强度在不同工作气压、CH4浓度下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晶金刚石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工作气压和CH4浓度对碳纳米墙修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墙的取向性受工作气压影响大,低气压(0.07 Pa)条件下生长的碳纳米墙垂直取向明显,金刚石表面也出现垂直刻蚀形貌;在高气压(5 Pa)条件下生长的碳纳米墙取向性较差。同时,碳纳米墙生长的临界CH4浓度也与工作气压有关:低气压条件下碳纳米墙生长的临界CH4浓度高,工作气压为0.07 Pa时,碳纳米墙生长的临界CH4浓度为3%;工作气压升至5 Pa时,碳纳米墙生长的临界CH4浓度降为1%,碳纳米墙密度随CH4浓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微波等离子体 单晶金刚石 碳纳米墙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引 吕小健 +3 位作者 李明 龙涛 徐兰英 李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0,共5页
建立柑橘皮中9种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oids,PMFs)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来源柑橘皮中PMFs的含量差异,为寻找高含量PMFs高生物活性柑橘皮的药食两用素材提供参考。采用超声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快速准确检测PMFs... 建立柑橘皮中9种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oids,PMFs)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来源柑橘皮中PMFs的含量差异,为寻找高含量PMFs高生物活性柑橘皮的药食两用素材提供参考。采用超声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快速准确检测PMFs,并对14种柑橘皮、陈皮中9种特征物质PMF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种PMFs在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准确度和精确度良好。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来源柑橘皮中PMFs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江西陈皮、重庆柑橘、广西皇帝柑、广西砂糖橘果皮中PMFs总含量很高,均在7 495.19 μg/g以上,其中广西沙糖橘果皮PMFs总含量高达10 412.18 μg/g。该方法简便,稳定性好,可为柑橘皮中PMFs生物活性研究的深入、柑橘皮产品开发和中药原料选材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多甲氧基黄酮 陈皮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