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东方言的副词“把”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淑梅 《汉语学报》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主要考察鄂东方言中的副词“把”。文章除了导言和结束语,包括五个部分:(1)副词“把”的时间意义;(2)副词“把”的程度意义;(3)副词“把”的范围意义;(4)同构异义现象;(5)关于“一把”。
关键词 鄂东方言 “把” 副词 时间意义 结束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山话的“了[liau^(34)]”字句 被引量:2
2
作者 项菊 《汉语学报》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了"在英山话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用法,即重读作[liau^(34)],附于句子末尾或出现在句中,常用于对答句,表达已然义。本文从"了[liau^(34)]"构成的句式入手,并与相关句式进行比较,分析其构成条件、语法意义和使用价值... "了"在英山话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用法,即重读作[liau^(34)],附于句子末尾或出现在句中,常用于对答句,表达已然义。本文从"了[liau^(34)]"构成的句式入手,并与相关句式进行比较,分析其构成条件、语法意义和使用价值。从英山话"了[liau^(34)]"的使用及其作用看,它应该被视作一个焦点标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山话 “了[liau^34]”字句 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内在矛盾
3
作者 夏元明 胡解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9-73,共5页
赵树理小说之所以出现评价上的分歧 ,最重要的原因是赵的创作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其一是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 ,其二是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不相谐调 ,其三是审美趣味的自我束缚。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 创作方法 创作目的 文化立场 文化人格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地区教育管理网络初探
4
作者 吴咏梅 王佑江 易国才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57-58,共2页
通过对我国教育网络化的分析,指出建立发展地区教育网络化,尤其是管理网络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建立地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进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区教育 管理 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在文论和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
5
作者 胡舟 王先意 《理论月刊》 2004年第9期59-61,共3页
“意象”这一概念在文论与书论中,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书论中的“意象”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来源于《周易》及王弼的“立意以尽象”的阐释。而文论中的“意象”则是一个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并有着浓厚现代... “意象”这一概念在文论与书论中,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书论中的“意象”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来源于《周易》及王弼的“立意以尽象”的阐释。而文论中的“意象”则是一个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并有着浓厚现代主义意味的文学概念。它们的内涵迥异,但都由“意”与“象”两个层面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阐释 文论与书论 中国古典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社会功能及其发展
6
作者 潘峰 《理论月刊》 2002年第8期20-22,共3页
毛泽东文艺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社会服务性和社会效益性构成其两大社会功能,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本质特征。
关键词 社会服务观 社会效益观 毛泽东文艺思想 功能观 文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备 严密 科学 精美——评《苏轼词编年校注》
7
作者 饶晓明 饶学刚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苏轼词编年校注》 邹同庆 王宗堂 治学精神 考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