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儿科临床试验疼痛评价量表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35
1
作者 孙绕 赵文宇 +4 位作者 郝泉水 张海军 田宏亮 田金徽 杨克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调查中文儿科RCT疼痛评价量表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9本与儿科或麻醉疼痛相关的中文杂志,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或创刊至2012年7月。2名评价员独立对检... 目的调查中文儿科RCT疼痛评价量表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9本与儿科或麻醉疼痛相关的中文杂志,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或创刊至2012年7月。2名评价员独立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纳入RCT使用的疼痛量表及所评价儿童的年龄、疼痛类型等信息。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纳入612篇RCT,其中116篇(19.0%)未采用明确的疼痛评价量表。余496篇采用的疼痛评价量表有31个(21个观察性量表和10个自我报告性量表),其中使用最多的3个量表为视觉模拟评分(VAS,26.6%)、FLACC疼痛评价量表(FLACC,9.3%)和新生儿疼痛评价量表(NIPS,6.9%)。19个观察性疼痛评价量表引自国外,仅FLACC被规范化翻译为中文,并对其在儿科人群中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价。39篇RCT(6.6%)仅采用自我报告性量表对<3岁儿童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论约1/4中文RCT未规范使用疼痛评价量表,可能误导儿童疼痛的治疗。鉴于中国使用的疼痛评价量表多来自国外,建议今后应对国外疼痛评价量表按照相关指南进行改编,并行效度和信度评价,对量表适用年龄及疼痛类型做出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疼痛评价量表 随机对照试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敏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雄 肖胜昔 +2 位作者 郝泉水 李秀芳 吴耀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RRK2)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LRRK2抑制剂组(MLi-2组)和LRRK2抑制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RRK2)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LRRK2抑制剂组(MLi-2组)和LRRK2抑制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动剂组(MLi-2+Anisomycin组),每组12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诱导NP大鼠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鞘内注射MLi-2(1 mg/kg,10μl)或Anisomycin(20μmol/L,10μl),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术前(第0天)及术后第7、14天进行痛觉敏感性检测,分析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变化;ELISA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LRRK2、p-p38 MAPK、p38 MAPK和Ib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右侧后肢MWT和PWTL均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LRRK2、Iba-1蛋白和p-p38 MAPK/p38 MAPK蛋白比值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脊髓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而尼氏小体明显减少(P<0.01)。与Model组比较,MLi-2组大鼠右侧后肢MWT和PWTL明显升高(P<0.01),尼氏小体明显增多(P<0.01),脊髓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LRRK2、Iba-1蛋白和p-p38 MAPK/p38 MAPK蛋白比值水平明显降低(P<0.01)。然而,Anisomycin干预可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并部分逆转MLi-2对NP大鼠痛敏、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结论抑制LRRK2表达可减轻由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神经炎症引起的NP大鼠痛觉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NLRP3轴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秀芳 郝泉水 +4 位作者 高雄 游丽娟 秦玲 吴耀华 张喜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5-902,共8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轴在瑞芬太尼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IRI+瑞芬太尼预处理组(IRI+RPC组)、IRI+SIRT1抑制剂EX-527组(IRI...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轴在瑞芬太尼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IRI+瑞芬太尼预处理组(IRI+RPC组)、IRI+SIRT1抑制剂EX-527组(IRI+EX-527组)和IRI+RPC+EX-527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率;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1)和Gasdermin D(GSDMD)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细胞凋亡率升高,血清ALT、AST、LDH、IL-1β、IL-18水平升高,肝组织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为P<0.05)。与IRI组比较,IRI+RPC组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细胞凋亡率下降,血清ALT、AST、LDH、IL-1β、IL-18水平降低,肝组织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IRI+EX-527组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细胞凋亡率升高,ALT、AST、LDH、IL-1β、IL-18水平升高,肝组织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为P<0.05)。与IRI+RPC组比较,IRI+RPC+EX-527组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细胞凋亡率升高,ALT、AST、LDH、IL-1β、IL-18水平升高,肝组织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为P<0.05)。结论SIRT1可通过抑制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参与调节瑞芬太尼抗大鼠肝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瑞芬太尼 细胞焦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NOD样受体蛋白3 炎症因子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与关节周围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慧 吴耀华 郝泉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3-858,共6页
目的评价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the posterior knee,iPACK)阻滞对比关节周围注射(periarticular injection,PAI)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 目的评价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the posterior knee,iPACK)阻滞对比关节周围注射(periarticular injection,PAI)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iPACK对比PAI对TKA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12月。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2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RCT共440例患者。与PAI相比,iPACK组术后24 h吗啡累积使用量较少(MD=-4.21,95%CI:-7.18~-1.24,P=0.005),术后12 h运动状态和24、48 h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静息状态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第2天行走距离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AI相比,iPACK阻滞能更有效地减轻TKA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活动,用于TKA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关节周围注射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郝泉水 卢柱 +2 位作者 李太子 吴耀华 付丽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评价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用于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 目的评价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用于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SAPB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为注入安慰剂或不阻滞,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2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703例患者。在有效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A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AP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6,95%CI:0.20~0.65,P=0.0006),SAPB组术后24 h吗啡累积使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1,95%CI:-1.93^-1.10,P<0.00001)。结论SAPB能够降低胸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镇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最佳起始剂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亮 张娙 夏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拟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拟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0ng/mL,B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1ng/mL,C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2ng/mL。对比3组手术诱导时间,同时分析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B组及C组手术成功时间明显短于A组,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及B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C组,而A组与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3组间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HR)及呼吸频率(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麻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以1.1ng/mL作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的起始浓度,可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起始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缓解术前焦虑诱发的术后痛敏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8
作者 郝泉水 吴耀华 孙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1-418,424,共9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拮抗剂氯沙坦对术前焦虑应激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以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切口组(Inc...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拮抗剂氯沙坦对术前焦虑应激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以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切口组(Incision)和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复合切口组(SPS+incision);根据鞘内给药情况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溶剂组(Control+vehicle)、模型+溶剂组(SPS+incision+vehicle)和模型+氯沙坦组(SPS+incision+LOR)。检测大鼠焦虑样行为;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SPS可以诱发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降低大鼠切口术后6 h至48 h的MWT,增加脊髓背角Iba-1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上调脊髓IL-1βm RNA和TNF-αmRNA的表达。与溶剂相比,鞘内注射氯沙坦可以升高SPS复合切口大鼠术后2 h至48 h的MWT,减少脊髓背角Iba-1阳性细胞的比例,并抑制脊髓IL-1βm RNA和TNF-αm RNA的表达。结论:鞘内注射氯沙坦可以缓解焦虑应激诱发的切口术后痛觉过敏,并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性因子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诱发的痛觉过敏 小胶质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