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通窍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
1
作者 郭韦 马疆青 胡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 观察前列通窍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BPH合并CP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 观察前列通窍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BPH合并CP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前列通窍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IPS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17.63±2.23/14.44±2.07)、最大膀胱容量(371.63±42.77/328.53±45.68)、膀胱稳定性(175.66±35.57/160.68±31.67)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26.01±7.53/37.71±9.85)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PSS(8.83±1.35/11.29±1.74)、NIH-CPSI(8.05±1.12/10.28±1.43)、生活质量评分(QOL)(2.94±0.21/3.47±0.44)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2.32±8.06/51.54±8.72)、白介素6(IL-6)(10.34±1.22/12.58±1.41)、白介素8(IL-8)(5.34±1.68/7.05±1.8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BPH合并CP患者行前列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下尿路症状和尿动力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尿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前列通窍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积液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祖来 徐志勇 +1 位作者 周玉末 鲜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对输卵管积液者应用CT和MRI影像学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诊治的输卵管积液6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方法和临床所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为32例,前者用CT技术诊断... 目的对输卵管积液者应用CT和MRI影像学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诊治的输卵管积液6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方法和临床所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为32例,前者用CT技术诊断,对后者用MRI技术诊断,观察及对比两组影像学表现和漏诊、准确概率。结果 CT诊断32例患者均是囊性肿块,其中22例(68.75%)边界清晰,双侧肿块4例(12.50%),位于左、右侧附件区分别为15例(46.88%)、13例(40.63%);MRI诊断肿块边缘较光整,外形呈S或C形腊肠样;观察组诊断漏诊概率均比对照组低,且诊断准确概率(96.88%)比对照组(78.13%)高(P<0.05)。结论输卵管积液借助MRI影像学诊断价值高,能够获得清晰影像学资料,减少漏诊发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概率,且于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技术联合使用,以发挥各自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液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清 龚作炯 胡丹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58-2160,共3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共入选75例,其中脱落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入选38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5例(入选37例,脱落2例),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mg/d,4...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共入选75例,其中脱落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入选38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5例(入选37例,脱落2例),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mg/d,48周和苦参素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24周,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mg/d,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HBeAg、HBV-DNA、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病毒变异情况、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下降水平、HBV-DNA下降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至48周时对照组有1例发生病毒变异,变异率2.86%,治疗组无病毒变异发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在治疗12周时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或P<0.01),但对照组至24周时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值均<0.01),两组患者随着疗程的延长肝纤维化指标均进一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两组中各有两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阿德福韦酯和与苦参素联用对肝功能恢复、HBV-DNA转阴及HBeAg/HBeAb转换方面均无差异,但两药联合似能降低病毒变异率,并有明显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苦参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志勇 张飘尘 +4 位作者 范程 王欢 石永希 白群 汪仕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病变位于垂体柄与乳头体之间,病灶与灰结节、乳头体相连。3例在CT上呈均匀等密度,5例在T1WI...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病变位于垂体柄与乳头体之间,病灶与灰结节、乳头体相连。3例在CT上呈均匀等密度,5例在T1WI上呈等脑灰质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所有病变在增强CT及MRI上均无明显强化。结论:儿童下丘脑错构瘤具有典型的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11例动态增强CT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汪飞 王娴 +3 位作者 邹佳华 赵祖来 邱林 彭良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总结几种少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少见病理亚型肾癌患者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 5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平扫密度不均,1例为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 目的总结几种少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少见病理亚型肾癌患者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 5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平扫密度不均,1例为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少血供表现;4例嫌色细胞癌,3例平扫密度均匀,1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1例Bellini集合管癌,平扫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密度不均,肿瘤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延时强化,并侵犯肾周脂肪囊;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平扫病灶内见多发环形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CT对少见病理亚型肾癌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确诊还应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动态增强CT扫描 病理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OSAS患者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杜鸣 熊小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65-1368,1372,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法:对198例OSAS患者病例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84例,中度组70例,重度组44例,另... 目的:评估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法:对198例OSAS患者病例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84例,中度组70例,重度组44例,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非OSAS人群1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腔隙性脑梗相关指标、血黏度及血细胞相关指标、颈动脉结构及功能参数、血清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值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值高于OSAS组患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Fg)值低于OSAS组患者(P<0.05),随着OSAS病情严重程度上升,t-PA值降低,vWF、PAI-1、Fg值上升(P<0.05);健康对照组的血黏度、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滤速(EFR)值均低于OSAS组患者(P<0.05),随着OSAS病情严重程度上升,各指标值均上升(P<0.05);健康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扩张性(DC)值高于OSAS组患者,颈动脉内径变化幅度(Dis)、顺应性(C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值低于OSAS组患者(P<0.05),随着OSAS病情严重程度上升,FMD、NID、DC值降低,Dis、CC、PWV值上升(P<0.05);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及内皮素-1(EF-1)值低于OSAS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胎球蛋白A值高于OSAS组患者(P<0.05),随着OSAS病情加重,血尿酸、EF-1水平上升,CGRP、胎球蛋白A水平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OSAS病情加重,患者微循环稳定性降低,伴发腔隙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腔隙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敷与针刺联合辨证施护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易玉珍 丁庆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外敷与针刺联合辨证施护对颈椎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1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8例。对照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24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 目的观察外敷与针刺联合辨证施护对颈椎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1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8例。对照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24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施护能提高外敷与针刺联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敷 针刺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邹佳华 邓光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1期700-703,共4页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极为罕见,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征性;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确诊的早期隐匿性SISMAD病例逐渐增多,然而目前治疗方式尚无共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机...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极为罕见,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征性;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确诊的早期隐匿性SISMAD病例逐渐增多,然而目前治疗方式尚无共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机制、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夹层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5例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与预后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秦泠曦 吕文亮 +14 位作者 杨旻 肖勇 李昊 孙勤国 魏力 何东初 李绪贵 曾勇 费新应 黄超群 曾江琴 向阳 徐晓惠 张思依 王仁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5,共7页
目的回顾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此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共计8家定点医院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4日入院确诊的... 目的回顾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此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共计8家定点医院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4日入院确诊的6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清洗、审核及统一标准,并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组疗效差异。主要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64.4%)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患者病死率(5.0%)、不良事件发生率(3.4%)、核酸未转阴人数占比(2.0%)较低,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改善情况较佳(P<0.05)。中药组病死率(0.0%)、不良事件发生率(4.8%)与核酸未转阴人数占比(4.8%)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47.6%)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核酸转阴天数(M=2.0)较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结局评价指标上未见显著优势(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校正3组基线水平,以治愈为治疗结局评价指标,校正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中药、西药组疗效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退热时间,有助于核酸转阴及缩短转阴时间,并对淋巴细胞减少及转氨酶升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中药保留灌肠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 被引量:25
10
作者 程友花 唐小玲 徐立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方法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温热理疗;对照组2次/d,观察组定于辰时、戌时;连续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疗程结束时... 目的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方法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温热理疗;对照组2次/d,观察组定于辰时、戌时;连续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疗程结束时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依据子午流注理论择时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型 中药保留灌肠 择时用药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兆伟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特色举要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严湖 单兆伟 +1 位作者 龚长志 李亚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07-2508,共2页
文章介绍单兆伟教授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脾胃虚弱为发病根本原因,湿热、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诊察时重视舌诊,强调舌镜互参。辨证灵活,分型论治而不拘泥。治疗时强调标本兼顾,健脾和胃疗其本,清化活血治其标;同时运用膏方辅助治... 文章介绍单兆伟教授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脾胃虚弱为发病根本原因,湿热、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诊察时重视舌诊,强调舌镜互参。辨证灵活,分型论治而不拘泥。治疗时强调标本兼顾,健脾和胃疗其本,清化活血治其标;同时运用膏方辅助治疗;重视饮食调养,怡情悦性;用药平和,适合久服,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兆伟 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庆利 赵祖来 +4 位作者 叶浩祥 周平 李文锋 林元锋 温满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OCLCR)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OCLCR的临床、MR影像资料。结果 28例附件区可见单囊、多囊或多房囊性包块,长径3.0~12.0cm。根据肿块形态不同在MRI上分为3型:Ⅰ型为单囊型,17例,...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OCLCR)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OCLCR的临床、MR影像资料。结果 28例附件区可见单囊、多囊或多房囊性包块,长径3.0~12.0cm。根据肿块形态不同在MRI上分为3型:Ⅰ型为单囊型,17例,根据单囊与血肿位置不同又分为2种亚型,Ⅰa型(囊内血块型)8例,Ⅰb型(囊肿旁血肿型)9例;Ⅱ型为多囊型,5例;Ⅲ型为多房型,6例。增强扫描25例,囊壁及分隔厚约2.5~5.0mm,呈环形、分隔状明显强化,20例囊壁见破裂口表现环形强化连续性中断、塌陷或缺损。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RI对OCLCR破裂口的诊断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100%(6/6),准确率为92.86%(26/28)。MRI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0.81,P〈0.001)。结论 OCLCR MRI表现附件区单囊、多囊或多房厚壁囊肿,MRI能准确识别囊壁破裂口,与手术病理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黄体囊肿 破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建荣 徐明霞 +1 位作者 张莉 张爱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液及用药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的依从性。方法随访6所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皮试及用药细节管理的状况,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皮试用药细节管理认知情况调查表,...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液及用药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的依从性。方法随访6所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皮试及用药细节管理的状况,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皮试用药细节管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执行皮试用药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85.25%的护理人员认为可提前配制皮试液、82.35%的患者采用的是提前配制皮试液,低温保存、复温使用、瓶装保存等认知程度与落实情况不成正比。结论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落实皮试用药中细节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并建立临床皮试用药细节管理制度,以消除基层医疗机构皮试用药环节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皮试用药 提前配制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友花 夏玲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护理记录单 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结算扣款会计处理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琴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结算 会计处理 医疗费用 保险管理机构 医疗保险 管理制度 住院费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琼 王小红 南桂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327-3330,共4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在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接受微创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接受芬...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在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接受微创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接受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手术中及手术后12小时,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应激反应、氧化反应、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手术中及手术后12小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F、NSE、GFAP、GLU、NE、E、ACTH、Cor、Ins、MDA、AOPP、8-OHdGs、NO、ICAM-1、TNF-α、IL-6、IL-17、IL-23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能够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为有效的减轻脑损伤并抑制炎症反应、应激反应、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舒芬太尼 脑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