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麻江县水稻无纺布钵体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仕菊
龙玲
张品辉
《农技服务》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可使水稻出穗早、穗大粒多、产量高,同时省工省时,降低水稻育秧劳动力成本,还能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对环境的污染。为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在麻江县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钵体育秧、移栽方式、大田...
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可使水稻出穗早、穗大粒多、产量高,同时省工省时,降低水稻育秧劳动力成本,还能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对环境的污染。为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在麻江县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钵体育秧、移栽方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麻江县水稻无纺布钵体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纺布钵体育秧
播种
大田管理
病虫害防治
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6 位作者
陆波
罗德强
刘正辉
李敏
蒋明金
陈永莲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_(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_(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_(e))由东向西增加,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P_(e)高于其他稻区,孕穗开花、灌浆成熟阶段P_(e)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需水量(ET_(c))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大于时间,5个生态稻区水分亏缺(WD)与有效降水量呈负相关,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阶段WD由东向西南升高、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WD由南向北升高;有效分蘖、孕穗开花阶段WD分别以黔西南和黔中高于其他稻区;各稻区生殖生长阶段的降水协同指数(C_(d))低于营养生长阶段,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孕穗开花阶段的C_(d)较低。[结论]黔西南稻区有效分蘖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的孕穗开花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降水协同指数降低,因水分亏缺而减产的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杂交籼稻
生育时期
水分亏缺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育秧方式对宜香优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潘仕菊
张品辉
《农技服务》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取经济有效的育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钵盘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旱育秧 4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品种宜香优 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钵盘育秧最少,为 5...
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取经济有效的育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钵盘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旱育秧 4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品种宜香优 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钵盘育秧最少,为 5. 5 万苗/667m^(2),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多,均为 8. 6 万苗/667m^(2);分蘖率,钵盘育秧最高,为 417. 5%,旱育秧其次,为 369. 9%,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小,分别为246. 9% 和 230. 9%;有效穗数依次为湿润育秧>钵盘育秧>旱育秧>两段育秧;钵盘育秧与旱育秧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为 577. 20 kg/667m^(2)和 573. 41 kg/667m^(2)。采取钵盘集中育秧的秧苗综合素质好,分蘖率高,产量高,省时、省工、省力、省秧地,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江县水稻无纺布钵体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仕菊
龙玲
张品辉
机构
麻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文摘
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可使水稻出穗早、穗大粒多、产量高,同时省工省时,降低水稻育秧劳动力成本,还能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对环境的污染。为无纺布钵体育秧技术在麻江县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钵体育秧、移栽方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麻江县水稻无纺布钵体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无纺布钵体育秧
播种
大田管理
病虫害防治
麻江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陆波
罗德强
刘正辉
李敏
蒋明金
陈永莲
丁艳锋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
农业
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麻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基金
黔科合成果[2021]一般011
贵州省农业领域重点推广项目(黔科合成转字〔2015〕5021号)。
文摘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_(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_(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_(e))由东向西增加,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P_(e)高于其他稻区,孕穗开花、灌浆成熟阶段P_(e)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需水量(ET_(c))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大于时间,5个生态稻区水分亏缺(WD)与有效降水量呈负相关,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阶段WD由东向西南升高、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WD由南向北升高;有效分蘖、孕穗开花阶段WD分别以黔西南和黔中高于其他稻区;各稻区生殖生长阶段的降水协同指数(C_(d))低于营养生长阶段,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孕穗开花阶段的C_(d)较低。[结论]黔西南稻区有效分蘖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的孕穗开花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降水协同指数降低,因水分亏缺而减产的风险加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杂交籼稻
生育时期
水分亏缺
时空变化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hybrid indica rice
growth period
water deficit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育秧方式对宜香优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潘仕菊
张品辉
机构
麻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基金
贵州省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
文摘
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取经济有效的育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钵盘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旱育秧 4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品种宜香优 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钵盘育秧最少,为 5. 5 万苗/667m^(2),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多,均为 8. 6 万苗/667m^(2);分蘖率,钵盘育秧最高,为 417. 5%,旱育秧其次,为 369. 9%,湿润育秧与两段育秧较小,分别为246. 9% 和 230. 9%;有效穗数依次为湿润育秧>钵盘育秧>旱育秧>两段育秧;钵盘育秧与旱育秧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为 577. 20 kg/667m^(2)和 573. 41 kg/667m^(2)。采取钵盘集中育秧的秧苗综合素质好,分蘖率高,产量高,省时、省工、省力、省秧地,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性状
产量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麻江县水稻无纺布钵体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潘仕菊
龙玲
张品辉
《农技服务》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江学海
李刚华
陆波
罗德强
刘正辉
李敏
蒋明金
陈永莲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育秧方式对宜香优21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潘仕菊
张品辉
《农技服务》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