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鹰潭市余江区早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苏小兵
段智辉
+1 位作者
吴金发
余艳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2期22-24,共3页
鹰潭市余江区作为江西省双季稻主产区之一,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推进早稻生产的号召,多措并举,顺利完成了早稻生产目标任务。本文介绍了余江区早稻生产概况、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稻生产
措施
问题
对策
江西鹰潭
余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冶炼厂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重金属(Cd、Cu、Pb)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米雅竹
梁家妮
+8 位作者
周俊
刘梦丽
寇乐勇
夏睿智
田瑞云
施颖
舒天才
舒伍星
周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9-134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镉(Cd)、铜(Cu)、铅(Pb)的质量平衡特征,以距离贵溪冶炼厂34 km(背景区)、6 km(中沉降区)、1 km(高沉降区)的0~20 cm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输入途径(大气沉...
为探究不同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镉(Cd)、铜(Cu)、铅(Pb)的质量平衡特征,以距离贵溪冶炼厂34 km(背景区)、6 km(中沉降区)、1 km(高沉降区)的0~20 cm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灌溉水、农药肥料)和输出途径(地表径流、土壤淋溶、籽粒带走)开展为期三年的监测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由大气沉降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0.84、2.26、9.01 mg·m^(-2)·a^(-1),分别占比43.18%、38.33%、100%;Cu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7.62、99.68、747.6 mg·m^(-2)·a^(-1),分别占比80.76%、86.24%、100%;Pb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3.93、27.43、73.17 mg·m^(-2)·a^(-1),分别占比97.75%、92.36%、100%。背景区和中沉降区由灌溉水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05、3.60 mg·m^(-2)·a^(-1),分别占比54.62%和60.82%;农药肥料带入的重金属年均输入量占比小于5%,可忽略不计。不同沉降区土壤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淋溶,输出占比介于86.66%~100%;籽粒带走的重金属输出占比介于2.88%~13.34%。2019—2021年,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土壤Cd、Cu、Pb的年均净输入通量均大于0,Cd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54、1.96、4.38 mg·m^(-2)·a^(-1);Cu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2.72、28.02、184.0 mg·m^(-2)·a^(-1);Pb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3.03、21.31、55.04 mg·m^(-2)·a^(-1)。综上,建议加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源和灌溉水质的长期监测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同时避免秸秆直接还田。本研究可为区域农田环境质量保护及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大气沉降
灌溉水
水稻
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鹰潭市余江区早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苏小兵
段智辉
吴金发
余艳锋
机构
鹰潭市余江区农业农村粮食局
江西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2期22-24,共3页
文摘
鹰潭市余江区作为江西省双季稻主产区之一,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推进早稻生产的号召,多措并举,顺利完成了早稻生产目标任务。本文介绍了余江区早稻生产概况、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稻生产
措施
问题
对策
江西鹰潭
余江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冶炼厂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重金属(Cd、Cu、Pb)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米雅竹
梁家妮
周俊
刘梦丽
寇乐勇
夏睿智
田瑞云
施颖
舒天才
舒伍星
周静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鹰潭市
农业
农村
粮食局
鹰潭市余江区农业农村粮食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9-1348,共10页
基金
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项目(20194ABC28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234)资助。
文摘
为探究不同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镉(Cd)、铜(Cu)、铅(Pb)的质量平衡特征,以距离贵溪冶炼厂34 km(背景区)、6 km(中沉降区)、1 km(高沉降区)的0~20 cm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灌溉水、农药肥料)和输出途径(地表径流、土壤淋溶、籽粒带走)开展为期三年的监测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由大气沉降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0.84、2.26、9.01 mg·m^(-2)·a^(-1),分别占比43.18%、38.33%、100%;Cu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7.62、99.68、747.6 mg·m^(-2)·a^(-1),分别占比80.76%、86.24%、100%;Pb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3.93、27.43、73.17 mg·m^(-2)·a^(-1),分别占比97.75%、92.36%、100%。背景区和中沉降区由灌溉水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05、3.60 mg·m^(-2)·a^(-1),分别占比54.62%和60.82%;农药肥料带入的重金属年均输入量占比小于5%,可忽略不计。不同沉降区土壤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淋溶,输出占比介于86.66%~100%;籽粒带走的重金属输出占比介于2.88%~13.34%。2019—2021年,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土壤Cd、Cu、Pb的年均净输入通量均大于0,Cd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54、1.96、4.38 mg·m^(-2)·a^(-1);Cu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2.72、28.02、184.0 mg·m^(-2)·a^(-1);Pb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3.03、21.31、55.04 mg·m^(-2)·a^(-1)。综上,建议加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源和灌溉水质的长期监测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同时避免秸秆直接还田。本研究可为区域农田环境质量保护及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重金属
大气沉降
灌溉水
水稻
输入输出
Keywords
Heavy metal
Atmospheric deposition
Irrigation water
Rice
Input and outpu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鹰潭市余江区早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苏小兵
段智辉
吴金发
余艳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冶炼厂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重金属(Cd、Cu、Pb)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米雅竹
梁家妮
周俊
刘梦丽
寇乐勇
夏睿智
田瑞云
施颖
舒天才
舒伍星
周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