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综合医院医患纠纷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肖艳丽 余兰萍 吴兰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8-581,共4页
文章通过对某综合医院2009年至2013年9月医患纠纷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外科系统和医生引发的纠纷占比最多;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纠纷发生率最高;排在前5位的医疗缺陷分别为医患沟通、责任心... 文章通过对某综合医院2009年至2013年9月医患纠纷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外科系统和医生引发的纠纷占比最多;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纠纷发生率最高;排在前5位的医疗缺陷分别为医患沟通、责任心、诊疗技术水平、态度、病情观察;在所有缺陷中,近80%的缺陷为非技术性问题。针对上述特点,从医院实际出发,在加强培训及效果评价、完善质控体系建设、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的良好运行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有效沟通等9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纠纷 医疗缺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手术深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晓敏 余专一 +6 位作者 李浩 聂小羊 顾佳龙 袁亚南 周江军 谢肇 赵敏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25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彻底清创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者,n=10)、非骨...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25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彻底清创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者,n=10)、非骨水泥组(未使用抗生素骨水泥,n=15)。比较两组患者清创次数、伤口愈合情况、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评分,及内固定保留情况。结果骨水泥组均行一次性清创+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旷置,感染均被根治,其中2例取出内固定,其余8例保留;9例伤口均于清创2周内愈合,1例因骨水泥间隔外露无法愈合,二次手术取出后愈合。非骨水泥组有8例行一次性清创后治愈,其余7例需多次清创;其中5例取出内固定,其余10例保留。骨水泥组末次随访躯体健康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在减少死腔的同时,也实现了局部靶向给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抗生素骨水泥 手术部位感染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在腰椎术后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谦 刘波涛 +5 位作者 杨崇林 李坚 苗羽 水源 樊碧发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5-407,411,共4页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min、1周、4周和12周时的腰痛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的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基础值比较,B组无明显差异(P>0.05),R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两组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相近(P>0.05),但R组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是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综合征 腰痛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 射频 毁损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应用利多卡因和倍他米松治疗腰椎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谦 毛鹏 +3 位作者 胡宝良 栾法颂 杨崇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倍他米松对腰椎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下肢酸胀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术后患者24例,行硬膜外置管并造影,术后持续泵入利多卡因;于术后第2、10天硬膜外推注倍他米松各1 ml;观察硬膜外造... 目的:评价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倍他米松对腰椎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下肢酸胀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术后患者24例,行硬膜外置管并造影,术后持续泵入利多卡因;于术后第2、10天硬膜外推注倍他米松各1 ml;观察硬膜外造影与“责任”神经根的关系,记录手术前、术后第3天及1个月患者的NRS评分、E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1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既往手术区域呈造影剂缺失影, “责任”神经根均位于此部位附近1~2个节段.与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及1个月时的NRS评分、ES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5),1个月后治疗效果优良率为54.1%.结论:硬膜外应用利多卡因和倍他米松可有效缓解腰椎术后酸胀样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利多卡因 倍他米松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手术 硬脊膜外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原因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程应樟 程晓曙 +5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延庆 李菊香 饶芳 童金英 苏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71-,共1页
目的 对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复发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通过 110 8例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其中 4 0例复发患者从诊断 ,消融部位 ,靶点图形 ,功率 ,即刻成功时间 ,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心电生理情况 ,... 目的 对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复发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通过 110 8例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其中 4 0例复发患者从诊断 ,消融部位 ,靶点图形 ,功率 ,即刻成功时间 ,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心电生理情况 ,消融技术开展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 ,并总结其复发原因。结果 ①总复发率为 3.7% ,其中AVRT3.1% ,AVN RT2 .6 % ;②对诊断复杂 ,右侧旁道 ,靶点V Q间期 <10ms ,消融功率 >2 5W ,即刻成功 >5s,消融时AV波稳定性差及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的AVRT患者容易复发 (P <0 .0 1) ;③对消融功率 >30w才出现结性心律 ,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仍存在心房回波和A H跳跃现象的AVNRT也容易复发 (P <0 .0 1) ;④对V Q <2 0ms的PVB也易复发 ;⑤复发病例多集中在消融技术开展的第 2~ 5年。结论 诊断是否明确 ,消融靶点的掌握 ,消融部位及功率的选择 ,即刻成功时间 ,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消融技术开展时间是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术中 患者 成功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AVRT 消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容学观点看蜂产品美容作用及蜂源美容品的开发
6
作者 倪辉 陈靖刚 +1 位作者 薛白云 杨远帆 《中国养蜂》 2005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美容作用 蜂产品 美容品 美容学 开发 2005年 护肤作用 护肤功能 多功能 护肤品 全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容学观点看蜂产品美容作用及蜂源美容品的开发
7
作者 倪辉 陈靖刚 +1 位作者 薛白云 杨远帆 《中国养蜂》 2005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美容作用 美容品 蜂产品 美容学 开发 生理功能 器官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涛 毛定彪 毕正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结果:在CT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输尿管病变位于左侧4例、右侧1例、双侧1例... 目的:探讨CT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结果:在CT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输尿管病变位于左侧4例、右侧1例、双侧1例。CT表现为腔内软组织肿块或结节灶2例、管壁增厚1例、合并盆腔囊性灶包绕输尿管3例。结论:CT可显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位置、受累的深度及范围,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人类疱疹病毒重叠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斌 谢福源 +1 位作者 苏学英 左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重叠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留存归档的组织标本的CIN 92例及宫颈鳞...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重叠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留存归档的组织标本的CIN 92例及宫颈鳞癌49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HPV、EBV表达,并取同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切除子宫但光镜下宫颈上皮无异常病变的30例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统计各组HPV、EBV及两者重叠感染率,分析HPV、EBV重叠感染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结果整体比较:随宫颈上皮病变的进展,HPV、EBV阳性率上升(P<0.05).组内比较:正常宫颈组织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Ⅰ级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Ⅱ~Ⅲ级HPV、EBV阳性率又低于宫颈癌组织(P<0.05);正常宫颈组织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Ⅰ级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Ⅱ~Ⅲ级HPV+EBV阳性率低于宫颈癌组织(P<0.05);析因分析显示:HPV、EBV重叠感染对宫颈癌发病存在协同影响(F=5.687,P<0.05).结论HPV感染参与CIN及宫颈癌发病过程;EBV感染与高级别CIN、宫颈癌发病有关;两者重叠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或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宫颈癌变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 免疫组化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斌 苏学英 +1 位作者 左新华 谢福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的表达对宫颈细胞恶性转化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解析针对宫颈癌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鹰潭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妇科门诊就诊妇女280例,对所有入组... 目的:探讨子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的表达对宫颈细胞恶性转化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解析针对宫颈癌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鹰潭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妇科门诊就诊妇女280例,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同时,应用赛泰细胞/组织HPV检测试剂盒对L1壳蛋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检测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采用Cervista HPV检测系统进行HPV检测,将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作为基线进行比较,按照病变不同程度分为上皮内病变阴性(NILM)、非典型性鳞状上皮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上皮癌(SCC)5组,对比分析HPV L1壳蛋白表达在不同程度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情况。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细胞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情况。结果:HPV L1壳蛋白阳性率随着宫颈活检确定的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呈现下降趋势,在SCC中的表达为0。各组间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随着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升高而减少,TNF-α水平随着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升高而增加(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伴随着免疫激活性细胞亚群的减少,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群体的增加(P<0.05),且具有强相关性。结论:子宫颈细胞HPV L1壳蛋白表达的检测对于判断宫颈细胞恶性转化以及机体细胞免疫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L1壳蛋白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肾结石CT三维成像与PCNL通道选择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童宏华 王共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CT三维成像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操作通道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复杂肾结石和29例单纯肾结石患者,PCNL术前行双肾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法。观察复杂结石的位置及其与肾脏周围结构的关系,规划PCN...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CT三维成像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操作通道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复杂肾结石和29例单纯肾结石患者,PCNL术前行双肾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法。观察复杂结石的位置及其与肾脏周围结构的关系,规划PCNL最佳操作通道。三维成像复杂肾结石,观察结石的分布情况。术前、术后测量结石面积、残留碎石,计算肾结石清除率和残留碎石率,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肾结石在肾盂肾盏中的分布、经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均有统计学差异。(2)经第11肋间与第12肋下建立操作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单纯肾结石组两位置间无统计学差异;复杂肾结石组两位置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经上盏或中盏穿刺建立操作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单纯肾结石组两盏间无统计学差异;复杂肾结石组两盏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对于复杂肾结石,根据CT三维成像和体表标志选择在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及影像学定位选择后组上盏或中盏穿刺,建立PCNL操作通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PCNL的结石清除率满意,残留碎石率明显减少,提高选择及建立PCNL操作通道的成功率,可明显降低PCNL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体层摄影术 三维成像 经皮肾镜碎石术 手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涛 毕正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观察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对42例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增厚的形态等。结果:36(85.7%)例有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19例,中-重度积液为17例);有30(71.4%)... 目的:观察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对42例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增厚的形态等。结果:36(85.7%)例有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19例,中-重度积液为17例);有30(71.4%)例发现心包结节或肿块;20(47.6%)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心包转移瘤主要的CT表现为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增厚、结节及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中SFRP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鹏 刘智华 花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SFRP4)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组配对的PDA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利用RT-PCR检测SFRP4mRNA表...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SFRP4)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组配对的PDA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利用RT-PCR检测SFRP4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5例PDAC组织芯片中SFRP4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SFRP4的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PDAC组织中,SFR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配对相邻癌旁正常组织。RT-PCR检测显示,SFRP4 mRNA表达水平在90%(27/30)的PDAC组织中显著增加(P=0.007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FRP4蛋白表达水平在56.5%(116/205)的癌组织中升高,但仅在28.8%(59/205)的癌旁组织中高表达。此外,SFRP4蛋白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FRP4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x^2=3.467,P=0.024)。结论 SFRP4有望成为PDAC新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入肌点温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态与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何清平 季束玲 +2 位作者 蒋宗庆 钮飞锋 苏彩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4-1116,共3页
脑卒中患者肢体无力、痉挛、肌肉协调性异常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步行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平衡是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平衡与步行能力成正相关[2]。既往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改善... 脑卒中患者肢体无力、痉挛、肌肉协调性异常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步行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平衡是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平衡与步行能力成正相关[2]。既往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能力。超声引导下治疗技术以其精准定位、实时可视化动态成像、价格低廉、易携带及无辐射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超声引导下神经入肌点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步态与平衡功能的临床研究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试验以此为研究目的,以便为脑卒中温针灸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步行能力 温针灸治疗 神经入肌点 超声引导 动态成像 实时可视化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红景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7
15
作者 官喜龙 徐静 +1 位作者 陈轶尘 杨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筛选出经红景天苷预处理和未处理的缺血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分析了其富集途径。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子复合物检测(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MCODE)分析筛选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并在Cytoscape软件中将其可视化。结果研究总共筛选了250个DEGs,下调了82个基因,上调了168个基因。筛选出的DEGs主要富集在类固醇代谢、激素代谢和炎症反应的生物学过程。通过MCODE分析筛选PPI网络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预测出红景天苷参与脑保护相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 mir-19a-3p和转录因子TAL1。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红景天苷可能通过TAL1/Nr4a1/mir-19a-3p轴在缺血性/再灌注模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脑卒中 生物信息分析 差异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TAL1 Nr4a1 mir-19a-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K激活NF-κB信号通路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威 谢冬根 +1 位作者 乐俊 廖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探讨DNA结合蛋白果蝇Eph激酶(DEK)和NF-κB信号通路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Control siRNA、si-DEK、pc DNA 3. 1-DEK和p CDNA3. 1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U87;qRT-PCR法检测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SVGp12、... 目的:探讨DNA结合蛋白果蝇Eph激酶(DEK)和NF-κB信号通路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Control siRNA、si-DEK、pc DNA 3. 1-DEK和p CDNA3. 1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U87;qRT-PCR法检测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SVGp12、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和U118中DEK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U87细胞中DEK、p65、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U87细胞凋亡;应用裸鼠成瘤实验分析DEK对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SVGp12相比,U87和U118细胞中DEK高表达。沉默DEK可促进U87细胞凋亡,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裸鼠成瘤的生长;过表达DEK可抑制U87细胞凋亡,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裸鼠成瘤的生长。结论:DEK可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将为临床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K NF-ΚB信号通路 神经胶质瘤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日嘎四味汤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67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志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3-1814,共2页
目的:观察协日嘎四味汤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协日嘎四味汤胶囊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米诺环素(美满霉素)治疗,连续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对照组有效率为65.3%,两... 目的:观察协日嘎四味汤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协日嘎四味汤胶囊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米诺环素(美满霉素)治疗,连续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对照组有效率为65.3%,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χ2=7.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协日嘎四味汤胶囊能有效治疗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协日嘎四味汤胶囊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附6O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健 董贵珉 +2 位作者 刘智华 单远洲 刘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22-23,共2页
小儿斜疝、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病,绝大多数须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沿用成人切口,组织损伤大并破坏原腹股沟管解剖,存在医源性损伤及较高复发率,术后患儿恢复时间长,疤痕暴露等缺点。根据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 小儿斜疝、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病,绝大多数须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沿用成人切口,组织损伤大并破坏原腹股沟管解剖,存在医源性损伤及较高复发率,术后患儿恢复时间长,疤痕暴露等缺点。根据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我们近年来采用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环 交通性鞘膜积液 小横切口 小儿斜疝 隐睾 经皮 腹股沟管 鹰潭市 组织损伤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溃散加贝复济促进三期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志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愈溃散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三期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三期肛裂术后病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中药愈溃散加贝复济和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创面愈合...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愈溃散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三期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三期肛裂术后病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中药愈溃散加贝复济和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9.3±1.6)天,比对照组(18.6±3.6)天明显缩短(P<0.01)。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治疗组(5.8±0.6)mm/3天,比对照组(2.6±0.8)mm/3天明显增快(P<0.01)。术后创面感染,治疗组0例,比对照组5例少(P<0.05)。两组均未见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说明中药愈溃散加贝复济外用可加速三期肛裂术后创面的愈合过程,降低术后创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期肛裂 中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硝苯吡啶快速降压作用及其血液动力学改变
20
作者 陈葆桢 钱翠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184-184,共1页
硝苯吡啶(Nifcdipine)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但部分病人服药后因出现副作用而难以坚持治疗。笔者给高血病人吞服不同剂量之硝苯吡啶,观察其快速降压作用及其血液动力学改变,旨在探索小剂量硝苯吡啶的临... 硝苯吡啶(Nifcdipine)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但部分病人服药后因出现副作用而难以坚持治疗。笔者给高血病人吞服不同剂量之硝苯吡啶,观察其快速降压作用及其血液动力学改变,旨在探索小剂量硝苯吡啶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吡啶 降压作用 血液动力学 降压有效率 继发性高血压 平均收缩压 动脉顺应性 上肢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 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