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恩施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1
作者
方朂锡
向丽
+4 位作者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科学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制定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确保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ESV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土...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科学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制定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确保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ESV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地利用和ESV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格网尺度下的ESV和ESV变化量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0-2020年,林地是主要地类,平均占比80%以上,耕地面积增加量最多(255.84hm^(2)),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大(-318.52hm^(2)),建设用地增加速度最快,动态度为9.32%;20年间ESV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ESV表现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建设用地;ESV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局部分散”格局,减少量为0~100万元的格网面积最多,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是恩施市城区和巴东县北部;各时期全局Moran′s I结果说明ESV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向自相关性,并在时间上保持较高程度一致性,ESV高值、低值聚集特征明显;20年间ESV变化量“冷点区”和“热点区”均增加,2010-2015年ESV变化最显著,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来凤县、巴东县北部和利川市西部等区域,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中部、咸丰县西部以及各县市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时空格局
土地利用
空间自相关
格网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以2000—2020年为例
2
作者
向丽
方朂锡
+4 位作者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的核心驱动因子、识别和保护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水源涵养数据与8个重要的驱动因子的空间关联,采用地...
本研究旨在分析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的核心驱动因子、识别和保护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水源涵养数据与8个重要的驱动因子的空间关联,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量化了各驱动因子对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的影响力和相互作用,基于ArcGIS软件对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进行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增加,3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375mm,空间上,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分布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2000—2020年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冷热点变化较大,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江上游流域东南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江上游流域西部区域。各因子对水源涵养影响力最大为蒸散发;因子交互作用中蒸散发与NPP(净初始生产力)的协同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上游流域
水源涵养
冷热点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施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1
作者
方朂锡
向丽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鹤峰县走马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663017)
湖北民族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MY2017B024)。
文摘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科学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制定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确保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ESV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地利用和ESV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格网尺度下的ESV和ESV变化量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0-2020年,林地是主要地类,平均占比80%以上,耕地面积增加量最多(255.84hm^(2)),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大(-318.52hm^(2)),建设用地增加速度最快,动态度为9.32%;20年间ESV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ESV表现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建设用地;ESV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局部分散”格局,减少量为0~100万元的格网面积最多,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是恩施市城区和巴东县北部;各时期全局Moran′s I结果说明ESV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向自相关性,并在时间上保持较高程度一致性,ESV高值、低值聚集特征明显;20年间ESV变化量“冷点区”和“热点区”均增加,2010-2015年ESV变化最显著,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来凤县、巴东县北部和利川市西部等区域,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中部、咸丰县西部以及各县市城区。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时空格局
土地利用
空间自相关
格网尺度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以2000—2020年为例
2
作者
向丽
方朂锡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鹤峰县走马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663017)
湖北民族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MY2017B024)。
文摘
本研究旨在分析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的核心驱动因子、识别和保护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水源涵养数据与8个重要的驱动因子的空间关联,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量化了各驱动因子对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的影响力和相互作用,基于ArcGIS软件对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进行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增加,3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375mm,空间上,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分布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2000—2020年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量冷热点变化较大,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江上游流域东南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江上游流域西部区域。各因子对水源涵养影响力最大为蒸散发;因子交互作用中蒸散发与NPP(净初始生产力)的协同作用最显著。
关键词
清江上游流域
水源涵养
冷热点
地理探测器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恩施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方朂锡
向丽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农业与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以2000—2020年为例
向丽
方朂锡
蒲婕
张奇
陈虎
涂怡
孙毅
《农业与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