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灾害对鹤壁市夏玉米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
1
作者 张素娟 刘平丽 +2 位作者 李昆 张志方 章慧玉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77-78,共2页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4℃。玉米是鹤壁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7.33万hm^(2)。近年,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4℃。玉米是鹤壁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7.33万hm^(2)。近年,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阐述了气象灾害对鹤壁市夏玉米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为避免和减少生产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技术措施 气象灾害 鹤壁市 影响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鹤壁市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红 王帮太 +6 位作者 郭华 杨美丽 冯建英 鹿红卫 程建梅 秦贵文 刘宏伟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鹤壁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具有独特优势。深入探讨鹤壁市发展青贮玉米产业对满足畜牧业需求、优化种植结构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青贮玉米生产布局、发展模式、种植方式及科研进展方面介绍了鹤壁... 鹤壁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具有独特优势。深入探讨鹤壁市发展青贮玉米产业对满足畜牧业需求、优化种植结构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青贮玉米生产布局、发展模式、种植方式及科研进展方面介绍了鹤壁市青贮玉米生产现状。提出品种认识偏差、种植不科学和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青贮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和科研攻关力度,实施多种种植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通过各方面分析,对促进鹤壁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实现畜牧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发展 畜牧业 生产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农业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分析及探讨
3
作者 刘元东 朱玉成 +4 位作者 苏玉杰 秦永田 李保峰 艾振光 梅兹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
从鹤壁市资源现状的调查材料和统计数据入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土地资源、淇河水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名优土特产资源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资源再生利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从鹤壁市资源现状的调查材料和统计数据入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土地资源、淇河水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名优土特产资源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资源再生利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立优质有机肥生产基地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打造鹤壁市农产品品牌、发展农村沼气等5项资源利用的建议,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资源 评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旱地小麦土壤养分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令超 王占中 +2 位作者 刘振东 梅兹君 郭瑞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2,283,共6页
为探讨鹤壁市旱地小麦土壤养分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指导农民合理施肥,依据鹤壁市旱地43个有代表性的样点土壤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测试数据,建立了土壤养分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鹤壁市旱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以... 为探讨鹤壁市旱地小麦土壤养分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指导农民合理施肥,依据鹤壁市旱地43个有代表性的样点土壤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测试数据,建立了土壤养分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鹤壁市旱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以速效磷为最大,属强变异,变异系数为72.77%,说明不同农户在施用磷肥上存在较大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24.59%和24.79%;在土壤有机质保持在样点平均水平(14.6 g.kg-1)的前提下,随着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低—高—低—高"的阶段性变化趋势;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则呈现"低—高—低"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土壤养分效应函数解析认为,与最高产量相应的土壤全氮含量为1.22 g.kg-1,速效磷含量为34.33 mg.kg-1;与最佳经济产量相应的土壤全氮含量为1.2 g.kg-1,土壤速效磷含量为31.86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土壤养分 产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玉米新品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风章 李建军 +5 位作者 高震 徐国举 孙永霞 王海军 许迎春 卢瑞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筛选适合河南鹤壁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方法]对豫单606、金赛38等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豫单606、玉迪216、美豫5号、金赛38产量表现较好、性状优良,适合鹤壁地区夏播大面积种植。[结论]该试... [目的]筛选适合河南鹤壁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方法]对豫单606、金赛38等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豫单606、玉迪216、美豫5号、金赛38产量表现较好、性状优良,适合鹤壁地区夏播大面积种植。[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鹤壁地区推广优良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冬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臧鑫 程玉红 +3 位作者 梅兹军 张素芬 申亚飞 胡海涛 《中国种业》 2012年第5期68-69,共2页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鹤壁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突出作用,先后创造了15亩、50亩、100亩、l万亩、3万亩全国同面积高产典型,其中2009年规划实施的8个万...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鹤壁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突出作用,先后创造了15亩、50亩、100亩、l万亩、3万亩全国同面积高产典型,其中2009年规划实施的8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618.0kg,核心区小麦达690.6kg,创新实施了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选用良种、精播匀播、前氮后移、科学灌溉、综防统治、适时收获的小麦种植模式。现将2011年鹤壁市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鹤壁市 麦高 粮食产量 工程项目 精品农业 高效农业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夏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九勤 艾振光 +1 位作者 鹿红卫 刘桂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54-54,56,共2页
本文从品种利用、种植方式2个方面介绍了鹤壁市夏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地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 生产现状 问题 对策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鹤壁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麦播品种利用布局意见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海东 董红星 +2 位作者 王怀苹 张洪伟 郭雁茹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温度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发育,是我国小麦高产区域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优势生产区,同时还是黄淮区域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在品种利用上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技术指导到位,小麦生产已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增产。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利用 布局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臧鑫 曹有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阐述了小麦白粉病症状及侵染途径,从气象条件、栽培措施、品种抗病性和病原菌多少4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提高鹤壁市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臧鑫 杨国立 董红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109-109,111,共2页
本文介绍了鹤壁市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分析了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科学选种、减少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鹤壁市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发病症状 传播途径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鹤壁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东亮 马洪波 +1 位作者 董红星 李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36-36,39,共2页
为探索适合河南省鹤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特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百农418、周麦27、存麦11产量较高,可作为主导品种推广;中育9298、洛麦28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生育期 产量 河南鹤壁 2015-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小麦宽幅精播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秀民 李保锋 郭智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69-70,共2页
分析宽幅播种的优势,指出与传统播种相比,其减少了基本苗,增加了冬前茎蘖数,成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增产效果明显。从品种选择、施肥、整地、播种等方面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以为宽幅播种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小麦 宽幅播种 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鹤壁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玉红 刘海霞 +3 位作者 赵志涛 董红星 夏海东 马洪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7期22-24,共3页
浅析鹤壁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小麦生产中仍存在主攻方向不明确、土壤肥力偏低、播种量偏大、播期偏早等问题,制约了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15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俊香 臧鑫 +2 位作者 王小星 王要闯 姚金花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鹤壁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本研究比较鉴定了15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H12、H14、H5、H6、H9、H10、H13、H8、H3较对照增产5%以上,可进一步试验种植,测试其高产稳产特性。试验新品系的开花期... 为筛选出适宜鹤壁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本研究比较鉴定了15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H12、H14、H5、H6、H9、H10、H13、H8、H3较对照增产5%以上,可进一步试验种植,测试其高产稳产特性。试验新品系的开花期、封垄期、成熟期均与对照相同或比对照迟,幼苗长势和花期长势好的品系数量较少。因此,在高产基础上,要注重选择品系的早封垄、早开花、幼苗长势和花期长势好等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品系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玉米高产创建成效与感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小星 郭冰 +4 位作者 刘桂海 王要闯 张守林 孙永霞 郭新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8期53-55,共3页
提高玉米总产量对于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04年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开展超高产研究.先后创造了一系列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1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064.78 kg,万亩平均产量858... 提高玉米总产量对于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04年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开展超高产研究.先后创造了一系列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1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064.78 kg,万亩平均产量858.0 kg,并研究总结了一套"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提炼形成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工作思路.笔者回顾总结了鹤壁市玉米高产创建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其他地区玉米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 成效 作法 感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洪波 洪玮 张文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37-37,共1页
介绍了鹤壁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防病治虫、适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基地运行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连峰 艾振光 +1 位作者 李九勤 王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农业科研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第二实验室,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本文概述了农业科研基地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定位,分析了农业科研基地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总体战略布局与规划、... 农业科研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第二实验室,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本文概述了农业科研基地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定位,分析了农业科研基地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总体战略布局与规划、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不足、缺乏管理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研雇工难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基地健康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农业科研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基地 特征 功能定位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风章 谷红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介绍了鹤壁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与种子处理、区域种植与整地施肥、土壤处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和硫肥对大蒜生长、品质成分及GGT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许真 王芯媛 +1 位作者 张申申 章慧玉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089,共9页
为探讨适宜大蒜(Allium sativum L.)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和硫肥添加量,本试验设置4种水平的氮肥和硫肥(分别为每盆0、2、5和8 g尿素和0、1、2和3 g硫酸钾)处理,研究氮和硫肥对盆栽大蒜植株生长、鳞茎品质成分含量及蒜氨酸合成基因GGT表... 为探讨适宜大蒜(Allium sativum L.)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和硫肥添加量,本试验设置4种水平的氮肥和硫肥(分别为每盆0、2、5和8 g尿素和0、1、2和3 g硫酸钾)处理,研究氮和硫肥对盆栽大蒜植株生长、鳞茎品质成分含量及蒜氨酸合成基因GGT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硫肥施用促进了大蒜的生长,包括植株高度、假茎高度和直径、叶片数、叶片长度和叶宽、植株鲜重、鳞茎鲜重,以8 g/盆尿素或2 g/盆硫酸钾处理对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氮肥对鳞茎中的氮、磷和硫含量影响较大,施用高浓度氮肥(每盆5和8 g尿素)使氮、磷和硫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但对钾、钙和镁含量无显著影响。硫肥施用对鳞茎中的氮、磷、钾、钙和镁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促进硫含量显著提高。氮肥和硫肥均可提高大蒜鳞茎中的蒜氨酸和大蒜素含量。与氮肥相比,硫肥施用对鳞茎中的蒜氨酸和大蒜素含量,以及叶片和鳞茎中GGT1、GGT2和GGT3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高风味品质大蒜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氮肥 硫肥 品质 Γ-谷氨酰转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温麦35综合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海华 刘兢文 +6 位作者 程明凯 赵正伟 闫卫国 张世鑫 赵延勃 常俊香 王道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124-127,共4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麦新品种温麦35的研究与推广,对该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丰产稳产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温麦35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28和洛新998为亲本选育出的新品种,202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麦新品种温麦35的研究与推广,对该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丰产稳产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温麦35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28和洛新998为亲本选育出的新品种,202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42027。该品种具有矮秆多穗、抗病抗倒、丰产性好、稳产性佳等优良特性,2020-2023年度河南省丰优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最高可达9993.0kg/hm^(2),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通过配套科学的栽培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其品种优势,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麦35 农艺性状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品质 抗病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