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灾害对鹤壁市夏玉米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
1
作者 张素娟 刘平丽 +2 位作者 李昆 张志方 章慧玉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77-78,共2页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4℃。玉米是鹤壁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7.33万hm^(2)。近年,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4℃。玉米是鹤壁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7.33万hm^(2)。近年,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阐述了气象灾害对鹤壁市夏玉米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为避免和减少生产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技术措施 气象灾害 鹤壁市 影响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淇县 “高标准农田+”打造5G智慧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洋 康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5期40-41,共2页
近年来,鹤壁市淇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积极探索5G智慧农业实践和应用,坚持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做好“高标准农田+”文章,统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土地托管和集中流转,... 近年来,鹤壁市淇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积极探索5G智慧农业实践和应用,坚持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做好“高标准农田+”文章,统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土地托管和集中流转,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5G智慧农业 土地规模流转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 赵丽妍 张瑜轩 《农业工程》 202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鹤壁市在数字农业建设方面探索了模式,创新总结了经验,但在数字农业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新技术应用不足、系统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围绕如何紧跟国家战略、用活上级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将信息技术深入... 鹤壁市在数字农业建设方面探索了模式,创新总结了经验,但在数字农业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新技术应用不足、系统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围绕如何紧跟国家战略、用活上级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将信息技术深入赋能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打造数字农业建设“鹤壁模式”,按照“13456+N”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进一步探索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信息化 数字乡村建设 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法路径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阳 刘洋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5期70-72,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鹤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提升耕地地力水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鹤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提升耕地地力水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耕地受自然灾害破坏、水资源不足、农田防护林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对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中长期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工作成效,对进一步做好做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工作协调联动、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等建议和策略,为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数字技术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与示范
5
作者 王磊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1期14-15,共2页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是通过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光传感器、CO_(2)传感器等设备,监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太阳辐射强度、土壤养分、CO_(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是通过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光传感器、CO_(2)传感器等设备,监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太阳辐射强度、土壤养分、CO_(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将数据及时传送到智能专家平台,使设施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专家通过手机或手持终端就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时发现农作物生长症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调度指挥,及时操作,达到最大程度地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数字技术可以为作物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PH传感器 光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太阳辐射强度 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 手持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5G数字农业集成应用与示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29-230,234,共3页
本文介绍了鹤壁市5G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建设思路与主要做法,总结了鹤壁市5G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5G数字农业 发展现状 建设思路 主要做法 应用效果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种业发展现状、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文凤 张洪伟 张晓飞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6期47-48,共2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年降水量349.2~970.1 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耕地面积11.38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0.54万hm^(2),占92.62%;旱...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年降水量349.2~970.1 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耕地面积11.38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0.54万hm^(2),占92.62%;旱作地面积0.84万hm^(2),占7.38%。农业生产灌溉条件较好,农作物产量水平较高,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同时也是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产基地 农作物产量 种业发展 太行山东麓 水浇地面积 河南省北部 农作物生长 暖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云端”助农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8
作者 张勇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2期7-7,共1页
鹤壁市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解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销售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助农水平和能力,打造“云端”助农新模式,将优质农副产品和农业新技术服务移步“线... 鹤壁市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解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销售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助农水平和能力,打造“云端”助农新模式,将优质农副产品和农业新技术服务移步“线上”,迈向“云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进行线上精准诊治,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销售网络化、服务在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副产品销售 销售渠道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新技术 种养大户 助农 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畜禽种业发展思考
9
作者 李金喜 胡庆江 张保平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18期48-48,共1页
1鹤壁市种畜禽发展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效1.1畜禽供种能力不断提升鹤壁市一直高度重视畜禽种业的发展,全市有种畜禽场27家。有各级种猪场18家,其中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家、省级种猪场3家,基础母猪群存栏17088头,年供种猪9.62万头;国家... 1鹤壁市种畜禽发展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效1.1畜禽供种能力不断提升鹤壁市一直高度重视畜禽种业的发展,全市有种畜禽场27家。有各级种猪场18家,其中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家、省级种猪场3家,基础母猪群存栏17088头,年供种猪9.62万头;国家级种公猪站1家,存栏采精种公猪315头,年供常温精液34.6万剂;种禽场6家,种禽存栏57.2万套,年供种2933.79万套;种羊场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种羊场各1家,基础母羊存栏4500只,年可供种羊1万多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禽场 母猪群 采精 种猪场 种公猪 常温精液 种畜禽 畜禽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鹤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0
作者 郭志琴 任文杰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3期5-6,共2页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速发展,原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现在新的发展形态越来越不适应,集体资产所有权属关系边界不明、权责不清、政经不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迫...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速发展,原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现在新的发展形态越来越不适应,集体资产所有权属关系边界不明、权责不清、政经不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城镇化步伐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资产所有权 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鹤壁市夏玉米生产及品种利用现状和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文凤 毕桃付 张晓飞 《中国种业》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号、浚单29、郑单... 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号、浚单29、郑单958、MY73、豫单132、东单1331、郑单538、浚单20等,搭配品种为秋乐368、德单5号、中玉303、东单1775、中科玉505、永优618、泛玉298、浚单3136等,扩大种植面积品种为浚单658、良玉99、商道909、豫单995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产特点 品种表现 品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数字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30-32,共3页
鹤壁市为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市,所辖淇滨区为全国数字乡村示范地区,围绕构建平台、打造场景、创新应用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全覆盖应用,按照“3个1+N”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加快推进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田、园... 鹤壁市为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市,所辖淇滨区为全国数字乡村示范地区,围绕构建平台、打造场景、创新应用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全覆盖应用,按照“3个1+N”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加快推进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田、园区、村庄、产业等方面的应用,坚持建设与应用并举,依托已有网络体系和资源,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现有数字村庄、数字大田、数字园区、数字政务的应用场景,做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全面推进数字化在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农业服务中的全面应用,实现生产数据化、管理智能化、经营网络化、追溯全程化、作业无人化、服务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智慧农业 互联网+ 5G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鹤壁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麦播品种利用布局意见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海东 董红星 +2 位作者 王怀苹 张洪伟 郭雁茹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温度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发育,是我国小麦高产区域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优势生产区,同时还是黄淮区域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在品种利用上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技术指导到位,小麦生产已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增产。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利用 布局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鹤壁市小麦高产高效绿色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海涛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期67-68,共2页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前小麦管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栽培管理要点,以期优化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为小麦增产增收、绿色高效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高效 绿色栽培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茵茵 《河南农业》 2020年第16期18-18,共1页
一、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鹤壁市现有耕地面积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6.96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99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7万hm2。鹤壁市年生产秸秆总量14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 一、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鹤壁市现有耕地面积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6.96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99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7万hm2。鹤壁市年生产秸秆总量14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95%以上。鹤壁市通过禁烧秸秆,以禁促用,同时采取五料化利用手段,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焚烧 现状与建议 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飞 吕文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6期80-82,177,共4页
为摸清大豆对氮肥的需肥规律,优化鹤壁市大豆的氮肥施用建议,开展了大豆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本研究在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水平下,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通过观察不同处理下大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来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 为摸清大豆对氮肥的需肥规律,优化鹤壁市大豆的氮肥施用建议,开展了大豆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本研究在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水平下,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通过观察不同处理下大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来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大豆的单荚粒数、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3处理与N1处理、N2处理、N4处理、N5处理相比,亩产量分别增加37.80 kg、20.48 kg、14.60 kg和29.87 kg,增产率分别为20.5%、11.1%、7.9%和17.6%。说明在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4 kg/亩和5 kg/亩的基础上,N肥施用量为5 kg/亩时,能够增加大豆的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大豆的株高、荚长等不断增加,能够增加大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在磷钾适宜施肥水平下,不同梯度氮肥施用量下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佳施氮量为5 kg/亩,最佳产量为184.54 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氮肥用量 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洪涝灾害后冬小麦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晓飞 《河南农业》 2022年第4期48-49,共2页
2021年7月17日8时至23日12时,鹤壁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613mm,比年均降雨量586.6 mm多出26.4 mm,几天时间的降雨量竟超年均降雨量。其间,最大雨量点日降雨777.5 mm,是历史最高纪录258.8 mm的3倍。在此基础上,全市6... 2021年7月17日8时至23日12时,鹤壁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613mm,比年均降雨量586.6 mm多出26.4 mm,几天时间的降雨量竟超年均降雨量。其间,最大雨量点日降雨777.5 mm,是历史最高纪录258.8 mm的3倍。在此基础上,全市6个蓄滞洪区又全部启用,累计滞洪量7.11亿点,蓄滞洪区一片汪洋,农田受灾极其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94万hm^(2)、成灾面积达7.19万hm^(2)、绝收面积达5.55万hm^(2),农田洪涝导致土壤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下茬作物冬小麦种植。小麦是鹤壁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制定洪涝灾害后冬小麦的栽培技术意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流失 下茬作物 绝收面积 土壤流失 冬小麦种植 栽培技术 洪涝灾害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红花栽培技术要点
18
作者 王景蕊 王景枝 《河南农业》 2023年第7期17-18,共2页
红花是一种常见常用的中药材,为菊科红花属1年生或2年生秋播草本植物,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红花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鹤壁市红花栽培从无到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药材种植合作... 红花是一种常见常用的中药材,为菊科红花属1年生或2年生秋播草本植物,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红花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鹤壁市红花栽培从无到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药材种植合作社和种植户在栽培过程中管理粗放,鹤壁市红花产量普遍偏低,产品品质不佳,种植效益低下。所以,采用科学种植技术,积极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已成为全市红花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经 高产优质高效 养生保健 红花属 鹤壁市 规模化生产 市场需求量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探索推进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实践
19
作者 任文杰 陶俊宇 闫志宁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0期6-7,共2页
近年,鹤壁市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将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开发利用,发展集体经济、美化人居环境、完善村级基础公共设施,探索出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鹤壁模式。但目前存在的农民闲... 近年,鹤壁市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将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开发利用,发展集体经济、美化人居环境、完善村级基础公共设施,探索出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鹤壁模式。但目前存在的农民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利用积极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盘活利用 集体经济 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 开发利用 农房 农村宅基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0
作者 杨明娟 王岩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初重(29.75±0.49)kg的健康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基础日粮组单纯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 mg/k... 文章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初重(29.75±0.49)kg的健康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基础日粮组单纯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 mg/kg复合益生菌、350 mg/kg复合酶制剂、700 mg/kg酶菌复合制剂。预饲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基础日粮组相比,酶菌复合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9.5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10.60%(P<0.05)。(2)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血清IgA、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组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复合酶制剂组回肠绒毛高度及绒隐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回肠绒毛高度及绒隐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复合酶制剂的促生长和改善肠道效果较为有限,且酶菌复合制剂没有在免疫功能方面起到协同作用。但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肉羊基础日粮中添加酶菌复合制剂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菌复合制剂 肉羊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