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娜
霍继浩
+1 位作者
宋涛涛
李志丹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ICU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17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58...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ICU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17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58例增加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胸腺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表达(辅助性T细胞17比例、调节性T细胞比例、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值)、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应激激素[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辅助性T细胞17比例、调节性T细胞比例、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含量TNF-α、CRP、PCT、WBC均低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水平AngⅠ、AngⅡ、NE、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可调节T细胞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机体的应激激素水平,使患者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
T细胞表达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卢娅利
李玲民
李海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旨在为早期识别感染高危因素及制定更佳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鹤壁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旨在为早期识别感染高危因素及制定更佳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鹤壁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共102例,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67例),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确定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102例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28 d内死亡67例,死亡率为6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多重耐药、C反应蛋白水平、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是否撤机失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是否深静脉置管均可能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可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使用,同时在单一指标中深静脉置管预测效能最优(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与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有关;而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风险,且以深静脉置管单一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预后
深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形成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3
作者
李玲民
卢娅利
张雪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形成SSIH的高危人群,同时为制定更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形成SSIH的高危人群,同时为制定更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SSIH分为SSIH组(17例)和非SSIH组(7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SSIH发生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造口旁疝情况、肿瘤病灶与肛缘距离、术前白蛋白比值、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造口直径均可能与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造口旁疝、体重指数>24 kg/m^(2)、合并切口感染及造口最大径>2.5 cm均是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造口旁疝情况、体重指数、合并切口感染情况及造口最大径均可用于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风险预测,且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使用(P<0.05)。结论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形成与合并造口旁疝情况、体重指数、合并切口感染情况及造口最大径等因素有关,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用于患者SSIH形成风险预测显示出良好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防性造口回纳术
造口部位切口疝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娜
霍继浩
宋涛涛
李志丹
机构
鹤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ICU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17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58例增加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胸腺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表达(辅助性T细胞17比例、调节性T细胞比例、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值)、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应激激素[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辅助性T细胞17比例、调节性T细胞比例、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含量TNF-α、CRP、PCT、WBC均低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水平AngⅠ、AngⅡ、NE、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可调节T细胞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机体的应激激素水平,使患者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胸腺肽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
T细胞表达
应激激素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卢娅利
李玲民
李海鹏
机构
鹤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鹤壁市
人民医院
普外科一病区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旨在为早期识别感染高危因素及制定更佳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鹤壁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共102例,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67例),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确定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102例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28 d内死亡67例,死亡率为6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多重耐药、C反应蛋白水平、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是否撤机失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是否深静脉置管均可能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可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使用,同时在单一指标中深静脉置管预测效能最优(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与存在多重耐药、合并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15分及深静脉置管均有关;而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风险,且以深静脉置管单一预测效能最佳。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预后
深静脉置管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形成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3
作者
李玲民
卢娅利
张雪峰
机构
鹤壁市
人民医院
普外一病区
鹤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形成SSIH的高危人群,同时为制定更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SSIH分为SSIH组(17例)和非SSIH组(7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SSIH发生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造口旁疝情况、肿瘤病灶与肛缘距离、术前白蛋白比值、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造口直径均可能与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造口旁疝、体重指数>24 kg/m^(2)、合并切口感染及造口最大径>2.5 cm均是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造口旁疝情况、体重指数、合并切口感染情况及造口最大径均可用于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发生风险预测,且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使用(P<0.05)。结论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形成与合并造口旁疝情况、体重指数、合并切口感染情况及造口最大径等因素有关,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用于患者SSIH形成风险预测显示出良好临床效能。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防性造口回纳术
造口部位切口疝
危险因素
预测
分类号
R656.9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57.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胸腺肽联合乌司他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表达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常娜
霍继浩
宋涛涛
李志丹
《中国医学工程》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研究
卢娅利
李玲民
李海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预防性造口回纳术结直肠癌患者SSIH形成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李玲民
卢娅利
张雪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