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双波段非对称空间外差测风干涉仪设计
1
作者 崔勇 高亮 +3 位作者 江伦 王锦疆 裴惠熠 方远翔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79,共9页
根据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需求,设计了一款可对557.7 nm氧原子绿线气辉及630.0 nm氧原子红线气辉同时进行探测的非对称空间外差测风干涉仪,探测范围为90 km~300 km。为实现对双波段的探测,根据干涉条纹调制度与最优光程差的关系,选择对双... 根据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需求,设计了一款可对557.7 nm氧原子绿线气辉及630.0 nm氧原子红线气辉同时进行探测的非对称空间外差测风干涉仪,探测范围为90 km~300 km。为实现对双波段的探测,根据干涉条纹调制度与最优光程差的关系,选择对双波段兼容的光程差。通过对扩视场棱镜的顶角及材料进行设计和选择,提高了干涉仪的视场范围。为减少热偏差对测风精度的影响,推导了热偏差与垫片材料、垫片厚度、干涉仪偏置量的关系式,并通过该式计算出相应的参数。此外,采用一种中阶梯光栅作为反射光栅,实现双波段同时探测。根据地基探测的需要,设计了前置镜组及后置镜组。最后对整体系统进行仿真并获取模拟条纹图,验证系统是否满足双波段探测需要。仿真结果表明:干涉仪的干涉模块在557.7 nm气辉波段的光程差的热偏差为3.22×10^(-6) mm/℃,相位热漂移为0.03 rad/℃;630 nm气辉波段的光程差的热偏差为9.45×10^(-7) mm/℃,相位热漂移为0.009 42 rad/℃,证明了该系统相较于早期的设计降低了热偏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满足90 km~300 km测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风速测量 非对称空间外差 干涉仪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全信息下无人机集群对抗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健 赵琳 +5 位作者 向贤财 吕科 宏晨 张宝琳 岩延 王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7-1172,共16页
无人机集群以其具备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而非完全信息下的无人机集群对抗技术,因其集群结构变化的高动态性以及环境信息复杂多变且不能完全感知的特点,成为对集群协同性与智能性要求最高... 无人机集群以其具备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而非完全信息下的无人机集群对抗技术,因其集群结构变化的高动态性以及环境信息复杂多变且不能完全感知的特点,成为对集群协同性与智能性要求最高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成果可以促进智能化无人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该文全面回顾了非完全信息环境下无人机集群对抗研究的最新进展,按照包以德循环理论的思路将无人机集群对抗过程划分为态势评估、意图推断、任务规划与机动决策4个相互衔接的关键组成部分,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8个子研究目标。通过分析比较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着重阐述了无人机集群对抗领域各项任务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以及已取得的成果,并讨论了无人机集群对抗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大规模异构集群的协同控制、非完全信息的处理、复杂决策过程的建模以及实际应用任务的应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非完全信息 态势评估 意图推断 任务规划 机动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第三方仲裁的智能电网数据安全聚合方案 被引量:30
3
作者 丁勇 王冰尧 +3 位作者 袁方 王玉珏 张昆 田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0-358,共9页
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的电力系统,显著提高了电力服务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但用户侧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用户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安全采集方案.收集器能够对采集到的电表数... 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的电力系统,显著提高了电力服务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但用户侧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用户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安全采集方案.收集器能够对采集到的电表数据进行验证,聚合为一个新的数据包,发送给电力服务中心解密和存储,且第三方仲裁机构能够解决用户端智能电表与电力服务中心发生的纠纷.同时,本方案支持收集器,电力服务中心和第三方仲裁机构执行批量验证操作,以提升验证效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比较表明,该方案比同类型方案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和通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公钥加密 数字签名 数据聚合 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广义频分复用系统时频双选择信道估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莹 任军 +1 位作者 史可 林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242,共10页
广义频分复用(GFDM)系统存在固有的子载波间干扰和子符号间干扰,在时频双选择信道下,会产生严重的导频污染现象,使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性能显著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GFDM系统信道估计框架,将离散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 广义频分复用(GFDM)系统存在固有的子载波间干扰和子符号间干扰,在时频双选择信道下,会产生严重的导频污染现象,使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性能显著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GFDM系统信道估计框架,将离散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值构成低分辨图像作为网络输入,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恢复信道时频响应的高分辨图像,实现GFDM系统的信道估计。设计了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GFDM时频双选择信道估计算法的仿真系统,通过离线训练获得深度残差网络的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得到接近于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的精度和误码率性能,并具有稳健的多普勒频移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频分复用 深度学习 双选择信道 信道估计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定量概率图模型的溯因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永芳 李理 +1 位作者 谢世文 陈晓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29,共11页
复杂工业系统的故障原因定位可协助操作人员快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障生产高效稳定地运行.铝电解过程机理复杂且外部因素干扰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特征,难以建立精确的定量模型,而定性分析的准确度不高.为此,本文针对铝电解溯因过程的... 复杂工业系统的故障原因定位可协助操作人员快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障生产高效稳定地运行.铝电解过程机理复杂且外部因素干扰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特征,难以建立精确的定量模型,而定性分析的准确度不高.为此,本文针对铝电解溯因过程的层次性、相关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半定量概率图模型的溯因分析框架,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不确定理论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描述,采用图形符号可视化知识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推理方法实现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溯因诊断,为实现铝电解异常槽况的原因分析与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半定量 概率图模型 不确定性 溯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行为快速识别 被引量:7
6
作者 龙翔 韩兰胜 王伟豪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针对异常行为快速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和时间数据,将一个预先经过训练和监督的全卷积神经网络转移到一个无监督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确保能够检测全局场景中的异常,提... 针对异常行为快速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和时间数据,将一个预先经过训练和监督的全卷积神经网络转移到一个无监督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确保能够检测全局场景中的异常,提出利用级联检测的方式来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从而使其在速度和精度方面获得较高的性能。提出的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行为检测架构解决了两个主要任务,即特征表示和级联离群值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检测和定位精度上优于现有算法,且运行速度更快,从而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拥挤场景 快速识别 异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PDetector:一种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的ROP攻击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牛伟纳 赵成洋 +3 位作者 张小松 黄晓祥 蒋廉 张钶旋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1-772,共12页
面向返回编程(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ROP)是针对软件漏洞利用最广泛的攻击技术之一,能够绕过数据执行保护、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等防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的ROP攻击实时检测方法,在不需要任何边缘信息(如源代码、编译器... 面向返回编程(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ROP)是针对软件漏洞利用最广泛的攻击技术之一,能够绕过数据执行保护、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等防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的ROP攻击实时检测方法,在不需要任何边缘信息(如源代码、编译器支持)和二进制重写的情况下,利用现代CPU中的硬件性能计数器监控目标程序执行过程,提取ROP攻击发生时底层硬件事件特征来实时检测ROP攻击.然后,在32位Linux实验环境下实现了原型系统ROPDetector,使用真实的ROP攻击与漏洞进行实验,并与同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最后评估了系统的性能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真实的ROP攻击,在分别以6次和9次错误预测返回指令为检测周期时,系统性能消耗仅有5.05%和5.25%,磁盘I/O性能消耗仅有0.94%和2%,网络I/O性能消耗仅有0.06%和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返回编程 硬件事件 实时检测 硬件性能计数器 错误预测返回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部云失败批处理作业的预测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伟伟 石方 +4 位作者 李毓睿 刘发贵 刘捷 彭绍亮 王子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9,共9页
为了降低混部云失败批处理作业的风险,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批处理作业分为四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层嵌套分类模型(two-layer nested classification model,TLNM),实现了基于TLNM的预测算法。基于Ali Trace 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结... 为了降低混部云失败批处理作业的风险,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批处理作业分为四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层嵌套分类模型(two-layer nested classification model,TLNM),实现了基于TLNM的预测算法。基于Ali Trace 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明显优于其他常用分类器,ROC曲线下面积(即AUC)可以达到0.978,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同时召回率可以达到0.951,通过混淆矩阵可以看出TLNM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出执行失败的批处理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混部技术 作业失败预测 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传播的致病基因识别研究
9
作者 李家文 郭炳晖 +1 位作者 杨小博 郑志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4-270,共7页
基因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致病基因则是关键重心之一。对致病基因的精准识别可以揭示疾病在分子层面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多个阶段提供强力支撑。准确识别致病基因的关键在于给出基因之间的相似性... 基因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致病基因则是关键重心之一。对致病基因的精准识别可以揭示疾病在分子层面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多个阶段提供强力支撑。准确识别致病基因的关键在于给出基因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文中利用复杂网络对生物系统进行建模,并提出了一种带有耗散机制的多源头重启随机游走模型DRWMR来度量基因之间的功能相似程度。首先基于NCBI等生物数据库构建人类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在KEGG的疾病-基因关联数据集上开展实验对已知致病基因进行识别。与SP,RWR和PRINCE 3种现有模型进行对比,DRWMR准确预测了581种疾病中的156种,而其余模型平均正确预测了121.3种,DRWMR的平均预测分数相比其余模型的预测分数均值高出9.46%。最后使用所提模型预测哮喘、血友病和PEHO综合征的潜在致病基因,预测结果均在文献或数据库中找到了理论或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复杂网络 信息传播 基因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物联网异常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33
10
作者 孙海丽 龙翔 +2 位作者 韩兰胜 黄炎 李清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6-210,共15页
针对不同的异常检测方法的差异及应用于工业物联网(IIoT)安全防护的适用性问题,从技术原理出发,调研分析2000—2021年发表的关于网络异常检测的论文,总结了工业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归纳了9种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及其特点,通过纵向对比梳... 针对不同的异常检测方法的差异及应用于工业物联网(IIoT)安全防护的适用性问题,从技术原理出发,调研分析2000—2021年发表的关于网络异常检测的论文,总结了工业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归纳了9种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及其特点,通过纵向对比梳理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工业物联网场景。另外,对常用数据集做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并从4个方向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结果可以指导按应用场景选择适配方法,发现待解决关键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异常检测 网络入侵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不经意密钥传输的量子匿名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春艳 蔡晓秋 +4 位作者 王天银 苏琦 秦素娟 高飞 温巧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1-347,共7页
鉴于量子密码在密钥分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也在尝试利用量子性质来设计其他各类密码协议。匿名认证密钥交换就是一类尚缺乏实用化量子实现途径的密码任务。为此,该文提出一个基于量子不经意密钥传输的量子匿名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鉴于量子密码在密钥分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也在尝试利用量子性质来设计其他各类密码协议。匿名认证密钥交换就是一类尚缺乏实用化量子实现途径的密码任务。为此,该文提出一个基于量子不经意密钥传输的量子匿名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它在满足用户匿名性和实现用户与服务器双向认证的前提下,为双方建立了一个安全的会话密钥。该协议的安全性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可以对抗量子计算的攻击。此外,该协议中服务器的攻击行为要么无法奏效,要么能够与外部窃听区分开(从而被认定为欺骗),因此服务器通常不敢冒着名誉受损的风险来实施欺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保密查询 不经意传输 量子匿名认证密钥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学习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文雅 刘波 +1 位作者 林伟伟 严远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52,共7页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以多方数据参与为驱动,参与方与中央服务器通过不断交换模型参数,而不是直接上传原始数据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在实际的应用中,FL全局模型的精确性依赖于多个稳定且高质量的客户端参与,但...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以多方数据参与为驱动,参与方与中央服务器通过不断交换模型参数,而不是直接上传原始数据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在实际的应用中,FL全局模型的精确性依赖于多个稳定且高质量的客户端参与,但客户端之间数据质量不平衡的问题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客户端处于不公平地位甚至直接不参与训练。因此,如何激励客户端积极可靠地参与到FL中,是保证FL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文中主要介绍了在FL中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根据激励机制在FL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子问题将现有研究分为面向贡献测量、面向客户选择、面向支付分配以及面向多子问题优化的激励机制。对现有的激励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激励机制在发展中存在的挑战,探索FL激励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激励机制 贡献测量 客户选择 支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IoU和Focal loss的YOLOv3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9
13
作者 邹承明 薛榕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14-222,共9页
YOLOv3目标检测算法检测速度快且精度较高,但存在对小目标检测能力不足、边界框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3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在YOLOv3的基础上,对网络中的残差块增加旁路连接,进一步进行特征重用,以提取更多的特... YOLOv3目标检测算法检测速度快且精度较高,但存在对小目标检测能力不足、边界框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3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在YOLOv3的基础上,对网络中的残差块增加旁路连接,进一步进行特征重用,以提取更多的特征信息。同时,采用GIoUloss作为边界框的损失,使网络朝着预测框与真实框重叠度较高的方向去优化。在损失函数中加入Focal loss,减小正负样本不平衡带来的误差。在PASCAL VOC和COC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影响YOLOv3算法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目标检测的mAP。该算法在PASCAL VOC 2007测试集上达到83.7mAP(IoU=0.5),在COCO测试集上比YOLOv3算法提升2.27mAP(IoU[0.5,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算法 目标检测 GIou loss Focal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义词词林和预训练词向量的微调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佘琪星 王必聪 +2 位作者 刘铭 秦兵 王莉峰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2,共6页
同义词挖掘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基础任务,而同义词对的判别是该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两大类方法,基于分布式表示和基于模板的方法,分别利用了语料的全局统计信息和局部统计信息,只能在精确率和召回率中权衡。随着预训练词向... 同义词挖掘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基础任务,而同义词对的判别是该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两大类方法,基于分布式表示和基于模板的方法,分别利用了语料的全局统计信息和局部统计信息,只能在精确率和召回率中权衡。随着预训练词向量技术的发展,基于分布式表示的方法存在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案,即直接对预训练好的词向量计算相似度,将此表示为语义相似度。然而,这样的思路并没有利用到现有的同义词对这一外部知识。该文提出基于《同义词词林》的词向量微调方法,利用同义词对信息,增强预训练词向量的语义表示。经过实验,该微调方法能很好地完成同义词对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词挖掘 预训练词向量 语义表示 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谱效海上甚高频通信技术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窦欣宇 陈晓辉 +1 位作者 梁德群 林彬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8-1218,共11页
为解决海上通信无法沿用陆上5G、6G高速通信中开发高频资源与高谱效调制技术的发展路线,导致其速率与频谱效率性能较差,提升缓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载波延时重叠调制的高频谱效率海上甚高频通信技术,将符号内的各个子载波在时域... 为解决海上通信无法沿用陆上5G、6G高速通信中开发高频资源与高谱效调制技术的发展路线,导致其速率与频谱效率性能较差,提升缓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载波延时重叠调制的高频谱效率海上甚高频通信技术,将符号内的各个子载波在时域上进行依次延时并直接叠加,使频率子信道摆脱正交性束缚,从底层信息调制角度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仅占据海上甚高频频谱资源1/5的情况下实现当下海上数据传输峰值为307.2 kbps的速率,对于海上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通信技术 多载波延时重叠调制 通信速率 甚高频 频谱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群智能的节能虚拟机整合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俊祺 林伟伟 +1 位作者 石方 李克勤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4-3966,共23页
数据中心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整合技术是当今云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要在保证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能耗,本质上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的NP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面向异构服务器云环境提... 数据中心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整合技术是当今云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要在保证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能耗,本质上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的NP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面向异构服务器云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与粒子群优化的混合群智能节能虚拟机整合方法(HSI-VMC).该方法包括基于峰值效能比的静态阈值超载服务器检测策略(PEBST)、基于迁移价值比的待迁移虚拟机选择策略(MRB)、目标服务器选择策略、混合离散化启发式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虚拟机放置算法(HDH-DEPSO)以及基于负载均值的欠载服务器处理策略(AVG).其中,PEBST,MRB,AVG策略的结合能够根据服务器的峰值效能比和CPU的负载均值检测出超载和欠载服务器,并选出合适的虚拟机进行迁移,降低负载波动引起的服务水平协议违约率(SLAV)和虚拟机迁移的次数;HDH-DEPSO算法结合DE和PSO的优点,能够搜索出更优的虚拟机放置方案,使服务器尽可能地保持在峰值效能比下运行,降低服务器的能耗开销.基于真实云环境数据集(PlanetLab/Mix/Gan)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HSI-VMC方法与当前主流的几种节能虚拟机整合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兼顾多个QoS指标,并有效地降低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能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机整合 差分进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架构云服务器的CPU功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育妍 余天豪 +2 位作者 王松波 林伟伟 潘宇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5,共7页
云服务器的功耗模型是云数据中心能耗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CPU功耗模型是云服务器功耗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CPU功耗模型没有考虑CPU的异构性,如缺乏对ARM架构服务器CPU功耗模型的研究。在调研分析现有的ARM架构CPU功耗模型... 云服务器的功耗模型是云数据中心能耗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CPU功耗模型是云服务器功耗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CPU功耗模型没有考虑CPU的异构性,如缺乏对ARM架构服务器CPU功耗模型的研究。在调研分析现有的ARM架构CPU功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ARM架构的新CPU功耗模型——基于混合建模的CPU功耗模型(Hybrid Based Model, HBM)。该功耗模型综合考虑了CPU利用率和CPU性能事件等建模特征,相比现有的测算精度很高的基于性能计数器的CPU功耗模型,HBM的测算精度与其相近且模型训练成本更低,更适合ARM服务器的CPU功耗建模。文中使用Sysbench负载工具对所提HBM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HBM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在1%以内,具有良好的测算精度。此外,还针对x86和ARM架构服务器进行了交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架构服务器的CPU功耗行为相异,应当使用不同的CPU功耗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优化 功耗模型 CPU异构性 ARM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导引车时-空信息使能的边云服务迁移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存谦 李靖宇 +3 位作者 李航 张春芳 何荣希 林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7-1475,共9页
分析了利用Container解决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移动而导致的资源和延迟失配问题的可行性,采用了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光城域网和云数据中心在内的融合网络架构。通过AGV在小区的... 分析了利用Container解决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移动而导致的资源和延迟失配问题的可行性,采用了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光城域网和云数据中心在内的融合网络架构。通过AGV在小区的停留时间以及AGV移动后所处的空间位置,设计了同时最小化服务时延和迁移开销的双目标动态容器迁移(Dynamic Container Migration,DCM)优化框架,最后提出了基于AGV时域和空间位置信息的自适应Container迁移算法(Adaptive Container Mig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ime-domain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ACMA-TLI)。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迁移时延、迁移开销和资源均衡等方面的优势,且与对比算法相比在平均延迟方面的提升可达12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云网络 服务迁移 路由与频谱分配 自动导引车 动态容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单幅图像的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永堂 周鹏飞 齐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0-1858,共9页
针对3DMM参数拟合方法生成的纹理过于粗糙、结果不够逼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首先构建RP-Net回归网络和包含5万幅人脸图像的数据集,从输入图像中学习参数,并拟合人脸模型生成3D人脸几何;然后通过... 针对3DMM参数拟合方法生成的纹理过于粗糙、结果不够逼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首先构建RP-Net回归网络和包含5万幅人脸图像的数据集,从输入图像中学习参数,并拟合人脸模型生成3D人脸几何;然后通过构造多层次的损失函数进行弱监督学习,包括低水平的像素损失、地标损失和高水平的身份损失;最后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生成逼真的人脸纹理.在2个通用人脸数据集和1个人工生成的人脸数据集上与最近的3D人脸重建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对影响重建的光照、表情和转向等因素进行实验,根据SSIM和PSNR对3D重建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面向单幅图像可以生成准确的3D人脸形状和逼真的人脸纹理;与最近的3D人脸重建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训练时间和迭代次数分别降低了6%和13%,SSIM值增加0.005~0.010,PSNR值平均提高0.03~0.0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重建 人脸对齐 3D形变模型 纹理映射 单幅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辅助卫星通信关键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馨元 邓若琪 +2 位作者 邸博雅 张泓亮 宋令阳 《电信科学》 2022年第10期46-56,共11页
超密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能弥补传统地面网络频谱资源稀缺、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有潜力提供全球大规模接入的高速率服务。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卫星通信对天线性能,如波束控制能力和天线增益等,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对... 超密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能弥补传统地面网络频谱资源稀缺、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有潜力提供全球大规模接入的高速率服务。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卫星通信对天线性能,如波束控制能力和天线增益等,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对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天线——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RHS)辅助卫星通信展开了研究。RHS采用全息原理对超材料单元进行电控,从而实现波束成形。基于RHS的硬件结构和全息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RHS辅助多卫星通信方案,该方案同时考虑卫星跟踪和数据传输。同时,设计了全息波束成形优化算法以最大化和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表明了相较于传统相控阵天线,RHS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卫星通信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 全息波束成形 低轨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