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特征与建构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余烈
苏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但作品无论从角色、叙事、画面、形式感、文化内涵等方面一直都没有摆脱欧美和日韩动画双重夹击的影响,很难形成自己的声音、特色,拥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标签。本文从文化身份兼具文化认同与文化建构双重含义...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但作品无论从角色、叙事、画面、形式感、文化内涵等方面一直都没有摆脱欧美和日韩动画双重夹击的影响,很难形成自己的声音、特色,拥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标签。本文从文化身份兼具文化认同与文化建构双重含义的角度,以群体认同的"特征"与提炼之后如何"建构"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的确立及动画设计未来注重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文化身份
特征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展示与体验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余烈
苏欣
田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本文阐述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真实、交互的特性,结合叙事性的表达手法将其应用于遗址博物馆展陈模式中。对已被历史时空压扁、折叠的文物历史事件及场景进行重构、再造与复原;对造物发生过程及其行为逻辑进行合理推演。使人能...
本文阐述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真实、交互的特性,结合叙事性的表达手法将其应用于遗址博物馆展陈模式中。对已被历史时空压扁、折叠的文物历史事件及场景进行重构、再造与复原;对造物发生过程及其行为逻辑进行合理推演。使人能够通过拟真化的交互体验与文物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产生共鸣,从而提升文博载体的文化内涵与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遗址博物馆
叙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及其审美特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苏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走向"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一个主导趋势。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之根本特性就是"抽象",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抽象"是艺术语言之根本"语法"。20世纪现代艺术中之"...
走向"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一个主导趋势。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之根本特性就是"抽象",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抽象"是艺术语言之根本"语法"。20世纪现代艺术中之"抽象"乃是崭新的审美范畴,有其审美特质。当非理性将自身直观呈现于非自然的、不确定的抽象形式中,就是审美之丑。当主体自觉地意识到意义和价值根本无法把握,却仍旧以游戏态度用"无限性"之形式来直观呈现此种境遇,就是审美之荒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抽象”
审美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
4
作者
苏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6-239,共4页
宋代再发现和再突显了原始儒家的对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道德化的美学思想。这源于中唐以来蔓延至宋的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普遍信仰价值体系的危机,源于由社会失范所致的士大夫群体精神生命赖以生存的终极关怀的失落与终极依据的崩溃。宋...
宋代再发现和再突显了原始儒家的对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道德化的美学思想。这源于中唐以来蔓延至宋的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普遍信仰价值体系的危机,源于由社会失范所致的士大夫群体精神生命赖以生存的终极关怀的失落与终极依据的崩溃。宋代美学对于理想人格极为推崇和强调,其最终目标是宋社会特别是宋士大夫群体信仰价值体系之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美学
审美人格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特征与建构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余烈
苏欣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
术学
院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摘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但作品无论从角色、叙事、画面、形式感、文化内涵等方面一直都没有摆脱欧美和日韩动画双重夹击的影响,很难形成自己的声音、特色,拥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标签。本文从文化身份兼具文化认同与文化建构双重含义的角度,以群体认同的"特征"与提炼之后如何"建构"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的确立及动画设计未来注重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动画
文化身份
特征
建构
分类号
J218.7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展示与体验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余烈
苏欣
田昊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
术学
院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虚拟现实语境下遗址博物馆展示叙事与体验研究——以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为例》阶段课题(L17BKG002)
文摘
本文阐述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真实、交互的特性,结合叙事性的表达手法将其应用于遗址博物馆展陈模式中。对已被历史时空压扁、折叠的文物历史事件及场景进行重构、再造与复原;对造物发生过程及其行为逻辑进行合理推演。使人能够通过拟真化的交互体验与文物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产生共鸣,从而提升文博载体的文化内涵与传播价值。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遗址博物馆
叙事性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及其审美特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苏畅
机构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文摘
走向"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一个主导趋势。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之根本特性就是"抽象",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抽象"是艺术语言之根本"语法"。20世纪现代艺术中之"抽象"乃是崭新的审美范畴,有其审美特质。当非理性将自身直观呈现于非自然的、不确定的抽象形式中,就是审美之丑。当主体自觉地意识到意义和价值根本无法把握,却仍旧以游戏态度用"无限性"之形式来直观呈现此种境遇,就是审美之荒诞。
关键词
现代艺术
“抽象”
审美特质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
4
作者
苏畅
机构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辽宁大学文
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6-239,共4页
文摘
宋代再发现和再突显了原始儒家的对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道德化的美学思想。这源于中唐以来蔓延至宋的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普遍信仰价值体系的危机,源于由社会失范所致的士大夫群体精神生命赖以生存的终极关怀的失落与终极依据的崩溃。宋代美学对于理想人格极为推崇和强调,其最终目标是宋社会特别是宋士大夫群体信仰价值体系之重建。
关键词
宋代美学
审美人格
成因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特征与建构的若干思考
王余烈
苏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展示与体验研究
王余烈
苏欣
田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及其审美特质
苏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
苏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