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时变动力系统参数识别方法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隽 赵冠宇 陈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1-838,913-914,共8页
根据时变频率的定义由时变动力系统的响应计算瞬时频率,由自由衰减响应或希尔伯特阻尼谱识别瞬时阻尼特性。采用2层框架结构数值模型验证了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应用于12层短肢剪力墙结构振动台实验及识别模型结构在试验过程中动力性... 根据时变频率的定义由时变动力系统的响应计算瞬时频率,由自由衰减响应或希尔伯特阻尼谱识别瞬时阻尼特性。采用2层框架结构数值模型验证了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应用于12层短肢剪力墙结构振动台实验及识别模型结构在试验过程中动力性能的时变特性。将识别所得瞬时阻尼比代入有限元模型中计算结构响应,并与常值阻尼比及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时变阻尼比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响应,文中方法可以反映结构的时变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变动力系统 瞬时频率 瞬时阻尼特性 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对精密仪器影响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马蒙 刘维宁 +2 位作者 丁德云 Degrande G 刘卫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以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近距离经过某科研单位为研究背景,对现况道路边和实验室内仪器实验台面的环境振动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利用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建筑结构、实验台在不同频段下的振动衰减或放大作用,并... 以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近距离经过某科研单位为研究背景,对现况道路边和实验室内仪器实验台面的环境振动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利用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建筑结构、实验台在不同频段下的振动衰减或放大作用,并在1/3倍频程频域下与国际通用的精密仪器防振要求进行比较。采用周期性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预测了列车对自由场地的动力响应。基于实测振动响应传递比曲线将楼外振动响应折算到实验台面上,以此评价地铁列车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现况道路车流对实验台水平方向振动较大,应采取相应被动隔振措施;(2)当列车低速、匀速通过时,振动对仪器影响较小;(3)车速大于60 km/h匀速通过时,应采用较高级别的减振轨道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振动预测 数值模拟 精密仪器 振动响应传递比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及自由场的动力响应解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卫丰 刘维宁 +1 位作者 Gupta S Degrande G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针对地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和自由场上的振动响应问题,利用隧道-自由场动态相互作用系统在隧道轴线方向上的一致性或周期性,采用Fourier变换和Floquet变换等方法,在频率-波数域内推导了在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及自由场的动力响应解,此解... 针对地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和自由场上的振动响应问题,利用隧道-自由场动态相互作用系统在隧道轴线方向上的一致性或周期性,采用Fourier变换和Floquet变换等方法,在频率-波数域内推导了在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及自由场的动力响应解,此解把地下列车运行引起的动力响应问题归结到计算频率-波数域内的传递函数和频域内的移动外荷载的问题上,传递函数采用三维周期性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的数值模型来计算,移动外荷载主要考虑为频域内轨道不平顺情况下的轮轨接触力。利用此动力响应解对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站至建国门站区间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列车 移动荷载 动力响应解 隧道-自由场相互作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件轴力的一种识别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素贞 G. D. Roeck E.Reynders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4-699,809,共6页
针对杆系结构中的轴力杆或索缆结构中的短索,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识别边界不确定杆件的绝对轴力,重点探讨了杆件抗弯刚度的影响。基于振动测试提取杆件的固有频率、位移模态或应变模态,以此构建特征方程进而识别其绝对轴力。数值算例分... 针对杆系结构中的轴力杆或索缆结构中的短索,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识别边界不确定杆件的绝对轴力,重点探讨了杆件抗弯刚度的影响。基于振动测试提取杆件的固有频率、位移模态或应变模态,以此构建特征方程进而识别其绝对轴力。数值算例分析表明,本方法在采用不同阶次的模态参数以及不同的杆件边界条件下都可取得相对误差3%以下的高精度识别结果,且在不测量杆件两端节点的有效长度、仅已知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即可实施。试验证实,基于加速度测量得到的前5阶模态参数都可基本准确地识别不同加载工况下杆件的绝对轴力,除小荷载外的多数工况都取得了相对误差10%以下的良好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件 振动测试 轴力 识别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热对隧道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孔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9
5
作者 元强 彭茂庆 +2 位作者 李岳林 张苏辉 姚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3-58,共6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地热环境影响深埋隧道施工的问题,本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地热环境对隧道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孔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影响。高地热环境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生成大量水化产物填充孔隙,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地热环境影响深埋隧道施工的问题,本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地热环境对隧道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孔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影响。高地热环境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生成大量水化产物填充孔隙,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过高的温度,引起水化产物热运动加剧,沉淀速率加快,使得大部分水化产物容易沉积在较大颗粒附近,导致水化产物高度集中,造成有害孔的孔隙率增加,致使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力学性能 理论分析 喷射混凝土 高地热隧道 孔结构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外加剂对3D打印砂浆流变与建造性的协同机制及孔结构研究
6
作者 马亚鹏 翟文辉 +3 位作者 张东生 朱涛 杨秋宁 毛明杰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7期31-38,共8页
为了使3D打印粉煤灰-矿渣-水泥基拌合物(3DFGPC)能够被连续、均匀挤出,且在挤出后逐层堆叠过程中保持形状、结构稳定,以硫铝酸盐水泥(CSA)为早强剂,同时分别复掺有机膨润土(OB)和凹凸棒土(AT)两种触变剂进行试验。本工作先研究单掺CSA,... 为了使3D打印粉煤灰-矿渣-水泥基拌合物(3DFGPC)能够被连续、均匀挤出,且在挤出后逐层堆叠过程中保持形状、结构稳定,以硫铝酸盐水泥(CSA)为早强剂,同时分别复掺有机膨润土(OB)和凹凸棒土(AT)两种触变剂进行试验。本工作先研究单掺CSA,选取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最适合3D打印挤出与成型的掺量,分别复掺OB和AT后分析其对3DFGPC工作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气泡间距仪研究3DFGPC孔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掺CSA时,最佳掺量为4%(质量分数),此时适宜打印但存在结构稳定性不足的现象。在复掺触变剂后,性能改善明显,其中4%的CSA分别与1.0%OB和0.8%AT复掺时3DFGPC的触变性为1762.2 Pa·s^(-1)、2328.5 Pa·s^(-1),较C4组分别提升了7.74%和42.4%,结合流变实验、各向异性得出AT对3DFGPC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由孔结构分析发现掺量为0.8%的AT加入3DFGPC后,其内部气泡数量、气泡间距系数均减小,使3DFGPC的致密程度显著提升。因此,掺量为4%的CSA与掺量为0.8%的AT复合使用对3DFGPC的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硫铝酸盐水泥 触变剂 流变特性 气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