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环哌嗪盐化合物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刘冬光 徐燕 +5 位作者 赵文学 姚茹 孟雪 姚景春 姚庆强 刘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58,共8页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V组)、DXL-A-24低剂量2 mg/kg组(L组)、DXL-A-24中剂量4 mg/kg组(M组)和DXL-A-24高剂量8 mg/kg组(H组),每组10只。建模后,L组、M组和H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C组和V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溶媒。五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建模第7天、给药第7、14、21、28天检测体重,并在给药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评估进入中央次数、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及运动总距离;采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估不动时间及不动次数;采用新颖抑制摄食实验评估首次摄食潜伏期;采用痛阈测定实验评估热缩足阈值;采用ELISA法检测5-羟色胺(5-HT)、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A(MAO-A)、单胺氧化酶B(MAO-B)含量;采用HE染色评估海马CA1区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V组造模第7天体重明显减小(P<0.05),进入中央次数明显减少,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运动总距离、热缩足时间明显缩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不动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NMDA、MDA、MAO-A、MAO-B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层次紊乱,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胞浆中SOD1、HO-1及NQO-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V组比较,M组和H组给药第14、21、28天体重明显增加(P<0.05),不动次数明显减少,热缩足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升高(P<0.05)、NMDA含量及MDA、MAO-A、MAO-B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增多(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有序,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升高,海马CA1区SOD1、HO-1及NQO-1蛋白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基因,启动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其下游SOD1、HO-1及NQO-1等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抗氧化、抗炎功效,从而改善疼痛、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抑郁共病 螺环哌嗪铵盐化合物DXL-A-24 行为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蛋白免疫印迹 Nrf2/AR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黏液分泌和结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姚景春 冯芹 孙宝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肠肌电活动特点及其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情况的影响,探讨己酮可可碱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灌胃给予复方苯乙哌啶并限水导致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扎分离取出的盲结肠...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肠肌电活动特点及其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情况的影响,探讨己酮可可碱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灌胃给予复方苯乙哌啶并限水导致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扎分离取出的盲结肠段随即固定,制作石蜡切片,AB-PAS染色,供组织学观察;埋植电极,观察大鼠结肠肌电活动。结果己酮可可碱中、高剂量组粪便表面出现较多黏液,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酮可可碱组的肠电慢波、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频率、振幅变异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以通过改善便秘模型大鼠的肠道微循环,提高肠道动力,增加结肠黏液的分泌,恢复结肠肌电的慢波频率及振幅,从而起到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酮可可碱 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黏液分泌 杯状细胞 结肠肌电 慢波频率 慢波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芳喜 姚景春 刘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碳廓清模型法考察牛蒡子苷元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从而考察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2,4-二硝基氯苯及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DTH(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或小鼠DTH反应升...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碳廓清模型法考察牛蒡子苷元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从而考察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2,4-二硝基氯苯及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DTH(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或小鼠DTH反应升高为模型,考察牛蒡子苷元对小鼠细胞免疫失衡的影响。结果:牛蒡子苷元显著提高小鼠的碳廓清能力,对环磷酰胺降低或升高的小鼠迟发型反应均能调节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牛蒡子苷元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小鼠非特异免疫水平,对小鼠细胞免疫失衡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非特异性免疫 迟发型超敏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组织块培养法建立ICR小鼠蚕蚀性角膜溃疡体外模型
4
作者 闫莹 朱孔梅 +1 位作者 杨鉴 姚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3-1624,共2页
蚕蚀性角膜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病因尚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或者联合球结膜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效果[1-2],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干预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 蚕蚀性角膜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病因尚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或者联合球结膜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效果[1-2],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干预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可能会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潜在有效药物,但动物筛选模型的匮乏成为此类药物研发的制约环节。角膜缺乏血液循环,白细胞能够浸润到角膜组织的难度较大,因此,相关免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制作困难。故本试验尝试使用在体外将小鼠角膜细胞和自身白细胞共培养的方法,通过观察小鼠角膜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建立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体外动物模型,可为研发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ICR小鼠 体外模型 角膜组织块培养 免疫干预 中药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