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1
作者
院金烨
闫莹
+8 位作者
牟艳芳
张一凡
赵亚芳
程国良
曾振
岳茹婧
赵琰
屈会化
无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3-1519,共7页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5日后开始用卵清蛋白(OVA)滴鼻处理,并且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对照组1.5 mg/kg,荆防低剂量组0.7 g/kg,荆防中剂量组1.4 g/kg,荆防高剂量组2.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次/d,共28 d。每天观察大鼠的体质量、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末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的挠鼻、喷嚏和流涕状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鼻黏膜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降解底物蛋白1(P6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大于5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低(P<0.01),且荆防颗粒各给药以低剂量组症状减轻最明显。氯雷他定组以及荆防颗粒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荆防各给药组间尤以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明显,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更完整,黏膜下仅见少量杯状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AMPK、ULK1、LC3 mRNA表达低,mTOR、P62 mRNA表达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高、中、低剂量组AMPK、ULK1、LC3 mRNA表达高,mTOR、P62 mRNA表达低(P<0.05、P<0.01)。结论: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荆防败毒散
过敏性鼻炎
寒湿模型
自噬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酶1信号通路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1
作者
院金烨
闫莹
牟艳芳
张一凡
赵亚芳
程国良
曾振
岳茹婧
赵琰
屈会化
无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剂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3-1519,共7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支持项目(900201721200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4-JYB-JBZD-040)
北京中医药大学荆防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及机制研究(BUCM-2023-JS-FW-073)。
文摘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5日后开始用卵清蛋白(OVA)滴鼻处理,并且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对照组1.5 mg/kg,荆防低剂量组0.7 g/kg,荆防中剂量组1.4 g/kg,荆防高剂量组2.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次/d,共28 d。每天观察大鼠的体质量、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末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的挠鼻、喷嚏和流涕状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鼻黏膜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降解底物蛋白1(P6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大于5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低(P<0.01),且荆防颗粒各给药以低剂量组症状减轻最明显。氯雷他定组以及荆防颗粒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荆防各给药组间尤以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明显,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更完整,黏膜下仅见少量杯状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AMPK、ULK1、LC3 mRNA表达低,mTOR、P62 mRNA表达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高、中、低剂量组AMPK、ULK1、LC3 mRNA表达高,mTOR、P62 mRNA表达低(P<0.05、P<0.01)。结论: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荆防败毒散
过敏性鼻炎
寒湿模型
自噬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酶1信号通路
大鼠模型
Keywords
Jingfang Granules
Jingfang Baidu Powder
Allergic rhinitis
Cold-dampness model
Autophagy
Energy metabolism
AMPK/mTOR/ULK1 signaling pathway
Rat model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765.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院金烨
闫莹
牟艳芳
张一凡
赵亚芳
程国良
曾振
岳茹婧
赵琰
屈会化
无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