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列宁并未改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 |
江淑丽
李心怡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的? |
王冠华
李心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一致与异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内在张力 |
张夺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4
|
生活书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印刷与发行(1936-1945) |
徐坤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著名论断再解读——兼论我国的“过渡时期” |
王汝秀
刘春晖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
李合亮
张旭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分析 |
李杰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8
|
|
8
|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的历史演变 |
赖淑春
李心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列宁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的 |
赖淑春
李心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数字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生态化与数字化协同转型 |
张夺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何以成为主体:“人民”范畴要义嬗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
张夺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山东枣庄石榴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董雪
|
《农业工程技术》
|
2025 |
0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 |
周蕊
|
《农村科学实验》
|
2025 |
0 |
|
14
|
枣庄市台儿庄区按揭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
董雪
|
《农村科学实验》
|
2025 |
0 |
|
15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再反思 |
林元旦
李心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厘清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 |
李合亮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2
|
|
17
|
乡村振兴视域下多功能农业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
孙潇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1
|
|
18
|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
沈煜凡
鱼雅楠
|
《农业工程技术》
|
2024 |
1
|
|
19
|
数字新基建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
吕佳君
杨兆力
|
《农业工程技术》
|
2024 |
1
|
|
20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存在问题与发展路径 |
周蕊
|
《农业工程技术》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