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菜微生物演替与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锡茹 关慧 +2 位作者 邢少华 刘文丽 李华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4-305,共12页
泡菜的发酵是微生物不断演替变化的过程,微生物对泡菜风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不同生长阶段的优势微生物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不同。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关于泡菜... 泡菜的发酵是微生物不断演替变化的过程,微生物对泡菜风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不同生长阶段的优势微生物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不同。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关于泡菜微生物演替及泡菜风味变化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泡菜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动态变化,外界因素对泡菜微生物演替的影响与作用,以及不同微生物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泡菜风味的影响,以期对泡菜的深入理论研究及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微生物群落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冰温冷藏过程中果蔬采后生理品质变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2
作者 范新光 梁畅畅 +5 位作者 郭风军 姜微波 杨艳青 刘慧 张爱迪 贡汉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70-276,共7页
果蔬产品在采后极易发生品质劣变,而温度是影响果蔬采后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冰温冷藏技术则是一种将食品置于生物结冰点附近贮藏的一种精准控温保鲜技术。近冰温冷藏技术能够有效延缓果蔬采后衰老进程,显著延长贮藏期,近些年近冰温冷藏技... 果蔬产品在采后极易发生品质劣变,而温度是影响果蔬采后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冰温冷藏技术则是一种将食品置于生物结冰点附近贮藏的一种精准控温保鲜技术。近冰温冷藏技术能够有效延缓果蔬采后衰老进程,显著延长贮藏期,近些年近冰温冷藏技术在果蔬保鲜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汇总了国内外关于果蔬近冰温冷藏技术的研究成果,从采后生理学角度对近冰温冷藏中果蔬的代谢进程进行阐述,对“乙烯生成和呼吸强度”“营养成分的损失”“质地和软化进程”“抗氧化体系和膜脂过氧化进程”“感官品质”和“微生物生长”6个方面进行探讨。该综述为近冰温冷藏中果蔬生理品质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冰温冷藏技术 果蔬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3
作者 杜超 孙舒扬 +3 位作者 赵芹 金成武 赵华伟 刘芮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12-114,119,共4页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引起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对于德才兼备的卓越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必须要与国家需求、行业发展联系起来。“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引起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对于德才兼备的卓越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必须要与国家需求、行业发展联系起来。“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中蕴含了大量与职业道德、法治信仰及科学态度等相关的课程元素,可作为人文教育的最佳“抓手”。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载体,从教师素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3个角度,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不但可使课程教育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还可作为食品类专业现有专业教育的补充和提升,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标准与法规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多肽对抑制反复冻融猪肉糜氧化和改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新颜 刘媛 +4 位作者 贺红军 张敏 邵凌健 曾玉龙 王晓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4,共8页
为研究乳清多肽(whey protein hydrolysates,WPH)对反复冻融猪肉糜氧化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本实验将不同质量分数(5%、10%、15%)WPH添加到生猪肉糜中,进行不同冻融循环(0~9)处理,检测冻融后肉糜解冻损失、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 为研究乳清多肽(whey protein hydrolysates,WPH)对反复冻融猪肉糜氧化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本实验将不同质量分数(5%、10%、15%)WPH添加到生猪肉糜中,进行不同冻融循环(0~9)处理,检测冻融后肉糜解冻损失、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质构特性、流变学模量损耗、蛋白羰基含量以及拉曼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经冻融时,样品组与空白组各指标之间都无明显差异(P>0.05)。冻融处理后,猪肉糜的解冻损失率由2.67%~2.93%升高至7.00%~12.4%,其中15%WPH明显抑制了解冻损失的增加(P<0.05),提高了肉糜保水性。当冻融循环达到7~9次后,添加15%WPH组抑制肉糜TVB-N值、TBARS值以及羰基含量升高均比空白组和未水解乳清多肽组效果好(P<0.05)。在质构方面,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猪肉糜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冻融9次时,15%WPH可使猪肉糜咀嚼性从9.63 g升高到17 g;冻融5次时,15%WPH组的弹性高达到0.69,超过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hydroxyanisole,BHA)阳性空白组;WPH组和BHA组的硬度和内聚性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不同添加量WPH对猪肉糜质构都有改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流变学结果显示,WPH组猪肉糜损耗模量G’’降低比较明显。拉曼光谱表明,添加15%WPH有效抑制了冻融循环过程中肉蛋白α-螺旋含量下降、β-折叠含量上升的现象,保护了蛋白质二级结构。实验表明,在冻融循环过程中,WPH起到抑制猪肉糜氧化和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多肽 抗氧化作用 反复冻融 猪肉糜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头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崔晓颖 彭新颜 +2 位作者 贺红军 张敏 张晓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115,共9页
以鲜芋头为原料,通过提取、30%~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透析、超滤,以及柱层析等步骤对芋头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探讨其酶学特性及抑制剂对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Sepharose、Superdex G-75色谱... 以鲜芋头为原料,通过提取、30%~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透析、超滤,以及柱层析等步骤对芋头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探讨其酶学特性及抑制剂对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Sepharose、Superdex G-75色谱柱纯化后,得到了电泳纯PPO,比活力为27 471.26 U/mg,纯化倍数达6.37倍。纯化后的PPO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约为24 kDa。PPO与底物结合能力顺序为: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焦性没食子酸>L-酪氨酸。PPO的最适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分别为30℃、6.8和60 s。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对提取的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类型分别属于反竞争性抑制和竞争性抑制方式。结果表明,在芋头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pH值或加入适当的抑制剂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褐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 酶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 分离纯化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辣白菜发酵及保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慧 张锡茹 +4 位作者 赵强 赵雅冉 李娅馨 李华敏 刘文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65,共6页
探究不同发酵温度对辣白菜发酵及保藏期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辣白菜品质、延长货架期。对分别在10,15,20℃发酵的辣白菜在发酵期和保藏期的pH、乳酸菌数、总酸、总糖、亚硝酸盐、氨基酸态氮、质构、感官品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10,15... 探究不同发酵温度对辣白菜发酵及保藏期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辣白菜品质、延长货架期。对分别在10,15,20℃发酵的辣白菜在发酵期和保藏期的pH、乳酸菌数、总酸、总糖、亚硝酸盐、氨基酸态氮、质构、感官品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10,15,20℃发酵的辣白菜分别在第12,6,4天达到最佳成熟期(酸度达0.6%左右),之后在4℃进行保藏。在较高的发酵温度下,理化指标变化较快,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但20℃发酵的辣白菜感官品质较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各理化指标变化趋近,辣白菜的pH和总糖先降低后稳定,乳酸菌数和酸度先升高后平稳,氨基酸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中,15℃发酵的辣白菜发酵周期较短,发酵及保藏期间风味最佳,货架期较长,总体接受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白菜 温度 保藏 理化指标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食品添加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杜超 柳全文 +3 位作者 彭新颜 金成武 黄萍萍 张艳芳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8期90-93,96,共5页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之一,具有知识点繁杂、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为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改进课程的授课质量,在“食品添加剂”教学的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之一,具有知识点繁杂、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为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改进课程的授课质量,在“食品添加剂”教学的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从“食品添加剂”课程特点、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食品添加剂”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思维导图 课程设计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食品添加剂”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杜超 孙舒扬 +3 位作者 柳全文 金成武 张淑荣 张艳芳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之一,具有知识点繁杂且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针对这一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之一,具有知识点繁杂且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开展“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