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锌/多孔硅体系和氧化锌/多孔硅体系的光学和电学特性比较
1
作者 王彩凤 李清山 胡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相同孔隙率的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衬底上生长了ZnS薄膜和ZnO薄膜,在室温下对ZnS/PS和ZnO/PS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ZnS/PS和ZnO/PS在可见光区450~700nm都有一个较宽的光致发光谱带,呈现较强的...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相同孔隙率的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衬底上生长了ZnS薄膜和ZnO薄膜,在室温下对ZnS/PS和ZnO/PS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ZnS/PS和ZnO/PS在可见光区450~700nm都有一个较宽的光致发光谱带,呈现较强的白光发射,但ZnS/PS体系的白光发射性能要优于ZnO/PS体系的发光性能。从二者的I-V特性曲线来看,ZnS/PS异质结呈现出与普通二极管相似的整流特性,而ZnO/PS异质结的整流特性与普通二极管不同,其反向电流不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发射 光致发光 Ⅰ-Ⅴ特性曲线 硫化锌 氧化锌 多孔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的孔隙对硫化锌/多孔硅光电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彩凤 李清山 +1 位作者 胡波 梁德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6-769,共4页
为了研究衬底多孔硅(PS)的孔隙对硫化锌/多孔硅(ZnS/PS)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不同孔隙度的PS衬底上沉积了硫化锌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Ⅰ-Ⅴ特性曲线分别研究... 为了研究衬底多孔硅(PS)的孔隙对硫化锌/多孔硅(ZnS/PS)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不同孔隙度的PS衬底上沉积了硫化锌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Ⅰ-Ⅴ特性曲线分别研究了PS衬底上ZnS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ZnS/PS复合体系的光学和电学性质。结果表明,沉积的ZnS薄膜呈立方相晶体结构,沿β-ZnS(111)晶向择优取向生长。随着衬底PS孔隙的增多,ZnS薄膜衍射峰的强度减小,且薄膜表面出现一些空洞和裂缝;在ZnS/PS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谱中,PS的发光相对于未沉积ZnS薄膜的PS有所蓝移,随着PS孔隙的增多,该蓝移量增大,而且在光谱中间550nm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绿光发射,归因于ZnS的缺陷中心发光。ZnS的蓝、绿光与PS的红光相叠加,整个ZnS/PS复合体系呈现出较强的白光发射。ZnS/PS异质结的Ⅰ-Ⅴ特性曲线呈现出与普通二极管相似的整流特性,在正向偏置下,电流密度较大,电压降较低;在反向偏置下,电流密度接近于0。随着衬底PS孔隙的增多,正向电流增大。该项研究结果为固态白光发射器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白光 光致发光 I-V特性曲线 孔隙 硫化锌/多孔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原子光电离截面的无穷阶计算(英文)
3
作者 马晓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多体微扰理论,把基态锂原子K和L壳层电子的光电离过程中的电子相关效应计算到了无穷阶.用Feynman图技术讨论了基态关联效应和混相近似效应,并计算了与无穷阶末态关联的耦合效应.计算结果与实验和其他理论结果吻合得很好.
关键词 光电离 多体微扰理论 锂原子 耦合方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