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重流散·身份认同·文化对话:张律电影朝鲜共同体的银幕诠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鹏
朴银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17,共6页
张律,1962年5月出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朝鲜族导演。20世纪80年代,张律于延边大学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年间,他主要从事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与教学工作,曾以“明太鱼”为笔名发表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试水电影。①2001...
张律,1962年5月出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朝鲜族导演。20世纪80年代,张律于延边大学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年间,他主要从事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与教学工作,曾以“明太鱼”为笔名发表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试水电影。①2001年完成短片《11岁》,该片入围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环节。200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律完成长片处女作《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国际电影节
文化对话
身份认同
共同体
20世纪80年代
诠释
银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的虚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世佳
孙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8-34,共7页
电影虚构与文学虚构具有共同的面向,都可以从所指和能指两个方面讨论。电影所指层面的虚构,一方面源自与现实实体的对比,一方面源自与普遍理念的对比,是一种双重对比;由于现实实体与普遍理念也只不过是我们自身文本的一种变动的认知,因...
电影虚构与文学虚构具有共同的面向,都可以从所指和能指两个方面讨论。电影所指层面的虚构,一方面源自与现实实体的对比,一方面源自与普遍理念的对比,是一种双重对比;由于现实实体与普遍理念也只不过是我们自身文本的一种变动的认知,因此电影所指的虚构具有一定相对性。电影能指层面的虚构归因于物象实体意义与其符号性的分裂,影像意义已不再是物象的本体意义,而是指向了其他;另外,电影能指的虚构,还与观众对文本主体意识的幻觉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虚构
现实
所指
能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30年代青岛电影放映格局的形成——从《电影月报》中的“福银之争”说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1928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S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重复刊载了该内容,而到了10月10日出版的第7期《电影月报》上,广告内容作了较大修正,并且一直延续到1929年...
1928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S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重复刊载了该内容,而到了10月10日出版的第7期《电影月报》上,广告内容作了较大修正,并且一直延续到1929年5月15日出版的第10期。孤立地来看,这两则不完全相同的广告、对应期数及其广告语的变化似乎没有特别之处,但如果结合《电影月报》刊物、刊物所载其他外埠广告以及另一家青岛电影院所做广告和1920年代末期青岛电影业状况来看,广告内容的变化就显得很有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放映
月报
青岛
30年代
20世纪
广告内容
出版
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重流散·身份认同·文化对话:张律电影朝鲜共同体的银幕诠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鹏
朴银姬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影视传媒系
上海戏剧
学院
鲁东
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17,共6页
文摘
张律,1962年5月出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朝鲜族导演。20世纪80年代,张律于延边大学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年间,他主要从事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与教学工作,曾以“明太鱼”为笔名发表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试水电影。①2001年完成短片《11岁》,该片入围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环节。200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律完成长片处女作《唐诗》。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国际电影节
文化对话
身份认同
共同体
20世纪80年代
诠释
银幕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的虚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世佳
孙鹏
机构
衡水
学院
中文
系
鲁东大学文学院影视传媒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8-34,共7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与语言的变奏:结构主义视域中的电影理论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FYSB020)成果之一。
文摘
电影虚构与文学虚构具有共同的面向,都可以从所指和能指两个方面讨论。电影所指层面的虚构,一方面源自与现实实体的对比,一方面源自与普遍理念的对比,是一种双重对比;由于现实实体与普遍理念也只不过是我们自身文本的一种变动的认知,因此电影所指的虚构具有一定相对性。电影能指层面的虚构归因于物象实体意义与其符号性的分裂,影像意义已不再是物象的本体意义,而是指向了其他;另外,电影能指的虚构,还与观众对文本主体意识的幻觉机制相关。
关键词
电影
虚构
现实
所指
能指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30年代青岛电影放映格局的形成——从《电影月报》中的“福银之争”说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鹏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影视传媒系
上海戏剧
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文摘
1928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S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重复刊载了该内容,而到了10月10日出版的第7期《电影月报》上,广告内容作了较大修正,并且一直延续到1929年5月15日出版的第10期。孤立地来看,这两则不完全相同的广告、对应期数及其广告语的变化似乎没有特别之处,但如果结合《电影月报》刊物、刊物所载其他外埠广告以及另一家青岛电影院所做广告和1920年代末期青岛电影业状况来看,广告内容的变化就显得很有意思。
关键词
电影放映
月报
青岛
30年代
20世纪
广告内容
出版
银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重流散·身份认同·文化对话:张律电影朝鲜共同体的银幕诠释
孙鹏
朴银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电影的虚构
赵世佳
孙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30年代青岛电影放映格局的形成——从《电影月报》中的“福银之争”说起
孙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