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以来张炜长篇小说情爱书写的主体之路
1
作者 路翠江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在21世纪以来九部长篇小说中,张炜对主人公情爱可能性的探讨,显示了从外在、宏观的现实主义叙事向内在、微观世界的富于反思性的转进。这些情爱书写,切入个体迷失或异化的种种精神状态,质询与反思人本身的主体性问题;形式上则基于时间... 在21世纪以来九部长篇小说中,张炜对主人公情爱可能性的探讨,显示了从外在、宏观的现实主义叙事向内在、微观世界的富于反思性的转进。这些情爱书写,切入个体迷失或异化的种种精神状态,质询与反思人本身的主体性问题;形式上则基于时间空间化叙事理念,拓展出向各种可能性敞开的多向情爱叙事空间。无论书写内容的拓展,还是叙事形式的创新,都体现着作家现实主义底色上的审美现代性艺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情爱书写 主体性 时间空间化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历史梦境的心灵探险与奇幻书写——张炜新作《去老万玉家》简析
2
作者 王万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3,共7页
张炜的长篇新作《去老万玉家》延续了他以往的创作风格,烙印着“张炜出品”的徽记,又在叙事模式、人物塑造、思想主题、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呈现出一些创新元素。进一步强化故事性,注重历史纵深感,杂糅中西文化,尤其是对胶... 张炜的长篇新作《去老万玉家》延续了他以往的创作风格,烙印着“张炜出品”的徽记,又在叙事模式、人物塑造、思想主题、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呈现出一些创新元素。进一步强化故事性,注重历史纵深感,杂糅中西文化,尤其是对胶东半岛地理空间的恣肆书写,使得这部小说在张炜的创作版图中显得特别突出。从文体风格来看,我们又很难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或归类,因为它既有传统的游历小说、历险小说、奇幻小说的特征,又包含家族书写、成长书写、知识分子书写等模式,而小说中的社会变革及历史文化背景也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向台前,展现出历史小说、革命小说甚至侠义小说兼具的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奇幻小说 侠义小说 张炜 胶东半岛 纵深感 思想主题 地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的屈折——“十七年”萨特存在主义译介与“人性论”论争 被引量:1
3
作者 辛颖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风靡的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战后存在主义逐渐走入中国学界视野。在这一时期,萨特与中国的初步接触微妙而多变:从外部因素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萨特、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与新中国关系变化的现实影响;但在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风靡的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战后存在主义逐渐走入中国学界视野。在这一时期,萨特与中国的初步接触微妙而多变:从外部因素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萨特、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与新中国关系变化的现实影响;但在内部,它有一条贯通始终的脉络,将译介与接受的浮沉维系起来,让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起落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讨论紧紧纠缠在一起。这条脉络自始至终与它最被关注的那一部分交织着,曾最被提防也是后来也最易被接纳的,即对于人之存在的定义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 萨特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叙事的新突破与现实书写的新高度——论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的审美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春 全文静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探索了新的家族叙事模式从而对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及其结果做了更加有效的现实书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这部小说采用了横向的代际结构对家族成员的生命史进行塑造,提升了家族叙事对社会现实的关... 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探索了新的家族叙事模式从而对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及其结果做了更加有效的现实书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这部小说采用了横向的代际结构对家族成员的生命史进行塑造,提升了家族叙事对社会现实的关涉广度;采用丰富复杂的叙事结构,加深了家族叙事进入社会现实的思想深度;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展示人物的命运,深刻展示了城市化对乡村的消解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乱象。《谁在敲门》创造了独特的家族叙事模式,也取得了审美性与思想性的双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谁在敲门》 家族叙事 现实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心与童心的交响——评荆歌长篇儿童小说《诗巷不忧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5期180-188,共9页
荆歌最新的长篇儿童小说《诗巷不忧伤》以精巧、自然的叙事结构对以易凡为核心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立体的、诗性的描写,建构起了温暖而又深刻的人性图景与成长书写。其深湛圆融的审美品质和思想主题使得小说经由深湛的人文关怀达... 荆歌最新的长篇儿童小说《诗巷不忧伤》以精巧、自然的叙事结构对以易凡为核心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立体的、诗性的描写,建构起了温暖而又深刻的人性图景与成长书写。其深湛圆融的审美品质和思想主题使得小说经由深湛的人文关怀达成了有效的审美教育,同时具备的诗心与童心保证了小说的艺术质量,使其成为儿童文学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歌 《诗巷不忧伤》 诗心 童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