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应用——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17-5018,5021,共3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李德一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6期9-11,16,共4页
在Matlab6.5环境中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RBF网络模型,并以汉中盆地为例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均处于中级阶段,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通过与各种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可见... 在Matlab6.5环境中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RBF网络模型,并以汉中盆地为例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均处于中级阶段,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通过与各种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可见,RBF网络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综合评价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李德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从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烟台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判断。(1)总体来说,烟台市的水资源和人口、经济、耕地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协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不足... 从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烟台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判断。(1)总体来说,烟台市的水资源和人口、经济、耕地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协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不足,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2)莱山区、开发区、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长岛县6个区县的水资源和区域发展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将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对烟台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支撑能力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烟台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衣华鹏 张鹏宴 王桂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2-284,共3页
采用RS与GIS技术,调查了1992~2002年烟台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了烟台市耕地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RS与GIS 耕地资源 动态变化 可持续利用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理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衣华鹏 张鹏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3期93-94,97,共3页
传统的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客观上引导学生向形式化、记忆型方式学习,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素质的养成。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教与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在对烟台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了7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烟台市所包括的13个县区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综合分析该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从总体来... 在对烟台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了7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烟台市所包括的13个县区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综合分析该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从总体来看,烟台市的水资源和人口、经济、耕地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协调,水资源是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②烟台的莱山区、开发区、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长岛县等6个区县的水资源和区域发展不相匹配,水资源支撑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对烟台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支撑能力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在山东省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及各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与水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比较表明,该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在山东省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及各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与水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比较表明,该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周龙 刘晓玫 +1 位作者 王大鹏 李德一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通过对太湖流域地理要素分布特点研究,提出1∶5万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完成1∶5万太湖流域河流、河段信息及其他地理信息编码,建立了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流域过程模拟和决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和... 通过对太湖流域地理要素分布特点研究,提出1∶5万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完成1∶5万太湖流域河流、河段信息及其他地理信息编码,建立了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流域过程模拟和决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河段编码 地理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水资源问题·供需态势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衣华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322-5323,5325,共3页
通过对烟台市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水资源供需态势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问题 供需态势 对策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0
作者 衣华鹏 张鹏宴 +1 位作者 刘贤赵 夏艳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4-185,189,共3页
在介绍莱州市水资源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莱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认为控制水体污染、开辟新水源与节约用水是解决莱州市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水污染 莱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东岸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国云 王庆 +5 位作者 王秋贤 金秉福 仲少云 曹艳英 高光辰 毛爱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1,共6页
海岸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3个大型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地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作用因素研究计划(HDP)中,由HDP与IGBP分... 海岸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3个大型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地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作用因素研究计划(HDP)中,由HDP与IGBP分别以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为中心并相互结合,从系统性变化和累积性变化的观点,通过个人、地区、国家和国际合作的共同努力而进行。物质与能量流动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而过渡带(即界面)是进行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有效地区。海岸带是最重要的过渡带。查明海岸带各地球子系统间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对各子系统的描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海岸带的新概念,以陆海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提出的关于“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计划,在近几年中成为海岸带研究的热点以及全球变化中的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相互作用 海岸带 莱州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全球变化 生物圈计划 地球环境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爪槐树干液流相对于气象因子的滞后效应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谢恒星 张振华 +2 位作者 杨润亚 刘继龙 蔡焕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The sap flow velocity and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phora japonica f.pendula were measured from Aug.to Oct.2006 with sap flow gauge based on heat balance principle and auto-weather station in Ludong Un... The sap flow velocity and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phora japonica f.pendula were measured from Aug.to Oct.2006 with sap flow gauge based on heat balance principle and auto-weather station in Ludong University.The time lag effect of sap flow compared to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as analyzed,and the regressive analysis between comprehensive affecting factor put forwar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ap flow was conducted.The time lag effec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p flow lag effect existed compared to total solar radiation,wind speed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nd the lag time was 10 min,20 min and 10 min,respectively.The time lag effect was the reason of water storage adjustment of leaves,branches and trunks.The sap flow lag time to total solar radiation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was shorter than wind,because solar radiation affected tree transpiration directly,and the wind affected tree transpiration through affecting boundary resistance of leaves.In the case sap flow time lag considered or not,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affecting factor and sap flow were 0.830 and 0.944,respectively,and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ascending 13.735% because of lag effect considered.In conclusion,the fitted precision would be improved with the time lag effect of trunk sap flow compared to micro-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爪槐 树干液流 综合气象影响因子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土地利用/覆被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被引量:36
13
作者 吴建寨 李波 +2 位作者 张新时 夏艳玲 崇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8-735,共8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是生态环境演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天山北坡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989年到20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是生态环境演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天山北坡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989年到2000年研究区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明显减少,其它类型土地面积在增加,奇台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最高,乌鲁木齐最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1989年的31 993.31×106元增加到2000年的32 126.27×106元,增加量为132.96×106元,增长率为0.42%,其中,增长最多的是奇台县,下降最大的是玛纳斯县;山前倾斜平原圈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集中区域。天山北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没有降低不能说明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维护与保育,将来区域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常学礼 崔步礼 +1 位作者 陈雅琳 薛莲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表明,40年来科尔沁沙地的年均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全球气温升高变化一致。年降水量的变化呈波动式增加,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年降水量的波动幅度增大。气候类型年际间呈半干...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表明,40年来科尔沁沙地的年均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全球气温升高变化一致。年降水量的变化呈波动式增加,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年降水量的波动幅度增大。气候类型年际间呈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交替出现,其中半干旱气候出现频率为47.5%,半湿润气候为45%,湿润气候为7.5%。沙尘暴的发生日数从196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到1984年以后低于平均水平。科尔沁沙地的土壤和植被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区域的农牧交错特征,特定的风沙环境促进了农牧交错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农牧交错 异质性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夹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德林 刘贤赵 张继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09,114,共4页
采用Mann—Kendall法和最小方差法,对大沽夹河流域1966~2004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均值变点分析,根据变点分析结果,将径流划分为水文变化特征相似的4个时段,并分析了各时段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变化幅度等特性。... 采用Mann—Kendall法和最小方差法,对大沽夹河流域1966~2004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均值变点分析,根据变点分析结果,将径流划分为水文变化特征相似的4个时段,并分析了各时段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变化幅度等特性。结果表明:(1)大沽夹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十分不均匀,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10月份,11月至次年4月所占比重不大。(2)1966~1971年和1982~1996年的年内分配特征比较接近,1972~1981年和1997~2004年的比较相似。(3)1997~2004年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度较高、变化幅度较大等),致使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夹河 径流 年内分配 Mann—kendall法 不均匀系数 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侵蚀坡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丽芳 李勇 +2 位作者 张晴雯 何福红 李嵘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了评价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对放牧和不同植被类型互作的反应,选择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牛郎村马家松坡放牧丘陵坡地,分别在坡顶、上、中、下部各层采集有乔木(桉树)、灌木(米油枝)、草本3种类型植被覆盖以及无植被覆盖的0—5 cm表层土... 为了评价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对放牧和不同植被类型互作的反应,选择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牛郎村马家松坡放牧丘陵坡地,分别在坡顶、上、中、下部各层采集有乔木(桉树)、灌木(米油枝)、草本3种类型植被覆盖以及无植被覆盖的0—5 cm表层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结果表明,植被对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米油枝>草本植物>桉树。米油枝、草本植物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桉树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则比较小。不同坡位对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容重变化为:米油枝下土壤<桉树下土壤<草地<裸地。米油枝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而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对放牧的反应不同。放牧显著降低了桉树林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的含量,对米油枝和草本植物覆被下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放牧 有机碳 速效氮 表层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棕壤土饱和导水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继龙 张振华 +2 位作者 谢恒星 李清翠 冯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该文利用单环入渗的概化解,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烟台棕壤土的饱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单环直径对求解饱和导水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裸地和道路的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饱和导水率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利... 该文利用单环入渗的概化解,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烟台棕壤土的饱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单环直径对求解饱和导水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裸地和道路的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饱和导水率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利用直径为20、30和45 cm的入渗环得到的饱和导水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求解的饱和导水率计算的累积入渗量非常接近实测值,整体相对误差很小,草地、裸地和道路,在5、7和40 m in后浮动在5%以内;在15、43和55 m in后变化幅度小于1%。20、30和45 cm入渗环累积入渗量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初始阶段波动较大,随后逐渐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入渗 田间土壤 饱和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土层中微结核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秉福 张云吉 宋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5,共7页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土层是古土壤层,是长江河漫滩型沉积物,其形成经历多次沉积和成土过程。硬土层中的铁锰结核以菱铁矿、菱锰矿和褐铁矿为主,通过铁锰元素离子和矿物Eh-pH稳定关系分析,最有利于菱锰矿和菱铁矿结核生成的条件是:Eh<0且...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土层是古土壤层,是长江河漫滩型沉积物,其形成经历多次沉积和成土过程。硬土层中的铁锰结核以菱铁矿、菱锰矿和褐铁矿为主,通过铁锰元素离子和矿物Eh-pH稳定关系分析,最有利于菱锰矿和菱铁矿结核生成的条件是:Eh<0且pH>8。成土期处于末次冰期低海面、气候寒冷干燥期,土壤的化学过程是以氧化作用为主,是褐铁矿等氧化性矿物形成时期;冰后期海相层的沉积覆盖使土壤层进入成岩阶段,土壤层的化学过程以还原作用为主,成岩过程是铁锰碳酸盐结核的主要生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硬土层 铁锰结核 矿物化学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俊理 常学礼 +1 位作者 张安定 宋彦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1,共5页
采用种丰富度和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计算方法的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多样性为指标,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对科尔沁沙地草场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其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植被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系统生产力的影响以组成多样性最大... 采用种丰富度和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计算方法的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多样性为指标,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对科尔沁沙地草场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其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植被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系统生产力的影响以组成多样性最大,功能多样性次之,植物种丰富度最小。在小尺度上,组成多样性只存在一种格局且具有分形结构,其格局对干扰过程反应不明显;功能多样性有多种格局存在,对多种干扰过程反应敏感。从提高沙地草场生产力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出发,草场改良的依据应建立在种的引进和引进种所产生的组成多样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分布格局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构造分异的地学信息分析——以山东半岛北部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杜国云 王庆 孙祝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水系图像空间特征与几何空间特征是新构造运动地表综合信息的反映,也是区域新构造差异的两种新的分析手段。新构造运动差异分析表明,山东半岛新构造运动受控于西侧的郯(城)-庐(江)大断裂,次级的NE-NNE向断裂则控制了整个半岛地区的E-W... 水系图像空间特征与几何空间特征是新构造运动地表综合信息的反映,也是区域新构造差异的两种新的分析手段。新构造运动差异分析表明,山东半岛新构造运动受控于西侧的郯(城)-庐(江)大断裂,次级的NE-NNE向断裂则控制了整个半岛地区的E-W向差异运动。以NE向青(岛)-牟(平)断裂束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新构造活动亚区。西部相对东部在新构造时期抬升,相对抬升幅度达3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新构造分异 遥感特征空间图像 水系几何空间特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