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叶 周小秋 +6 位作者 胡肄 李家勇 李欠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姜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52-346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0.0±3.8)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3组草鱼分别饲喂谷氨酸添加水平为0(对照)、0.8%和1.6%的试验饲料,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0.0±3.8)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3组草鱼分别饲喂谷氨酸添加水平为0(对照)、0.8%和1.6%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降低了肌纤维直径(P<0.05),显著提高了肌纤维密度(P<0.05),但对肌肉横截面积和p H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提高了肌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P<0.05),而对肌肉黏聚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对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提高了肌肉肌苷酸含量(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0.8%的谷氨酸还可显著提高肌苷酸合成关键酶腺苷琥珀酸裂解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本结果揭示,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改善生长中期草鱼的肌纤维结构和肌肉质构特性,提高肌肉中风味物质肌苷酸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草鱼 肌纤维密度 质构特性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建鲤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扬 池磊 +2 位作者 冯琳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3-1511,共9页
建鲤肠上皮细胞(IEC)在24孔培养板中原代培养72 h并更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除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外,另外6组均加入10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以建立IEC氧化应激模型。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6 h后... 建鲤肠上皮细胞(IEC)在24孔培养板中原代培养72 h并更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除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外,另外6组均加入10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以建立IEC氧化应激模型。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6 h后,将培养液分别更换为含0(空白对照组)、0、4、10、16、22和28 mg/L维生素C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72 h后取样测定指标,以考察不同维生素C浓度对H2O2诱导的建鲤I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100μmol/L H2O2处理导致IEC存活数量减少,仅形成一些小细胞集落,并显著降低IE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和蛋白质含量(P<0.05),提高IEC中丙二醛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使建鲤IEC产生了氧化应激;2)维生素C显著提高IEC的抗羟自由基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P<0.05),缓解由H2O2导致的建鲤IEC氧化损伤。综上可见,维生素C可提高建鲤IEC抗氧化能力,有效保护IEC免受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维生素C 肠上皮细胞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姜俊 周小秋 +4 位作者 银龙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赵叶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豆粕替代膨化饲料中50%的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豆粕 生长 体成分 消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凝集素对鲤鱼肠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琳 姜俊 +3 位作者 刘扬 胡凯 姜维丹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0-1146,共7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豆凝集素(SBA)对原代培养鲤鱼肠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凝集素在鱼类中抗营养的可能作用方式。在24孔培养板中原代培养鲤鱼肠道上皮细胞72h后,分别更换为含纯化SBA0、50、75、100、150、200μg/mL的D...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豆凝集素(SBA)对原代培养鲤鱼肠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凝集素在鱼类中抗营养的可能作用方式。在24孔培养板中原代培养鲤鱼肠道上皮细胞72h后,分别更换为含纯化SBA0、50、75、100、150、200μg/mL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72h后采样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在SBA的作用下,鲤鱼肠道上皮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但培养液中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SBA使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由原有的椭圆形变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培养液中漂浮的死细胞数量增多。同时,SBA显著或极显著增加鲤鱼肠道上皮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OD值、蛋白质含量(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细胞中GPT和GOT活力及培养液中氨浓度(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KP)和Na+,K+-ATP酶活力(P<0.01)。由此得出,SBA破坏了鲤鱼肠道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抑制了细胞的成熟分化,加速了细胞的蛋白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凝集素 鲤鱼 肠道上皮细胞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建鲤肠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扬 池磊 +2 位作者 冯琳 姜俊 周小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1-46,共6页
为研究维生素C对原代培养建鲤肠道上皮细胞(IECs)增殖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原代培养建鲤肠道上皮细胞72h,换用含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4、10、16、22、28mg/L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72h后,观察细胞培养特性和测定细胞蛋白含量、钠钾ATP... 为研究维生素C对原代培养建鲤肠道上皮细胞(IECs)增殖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原代培养建鲤肠道上皮细胞72h,换用含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4、10、16、22、28mg/L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72h后,观察细胞培养特性和测定细胞蛋白含量、钠钾ATP酶(Na+、K+-ATP酶)、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结果显示,未添加维生素C的建鲤IECs存活数量少,细胞集落较小;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试验组建鲤,其细胞贴壁数量明显增多,细胞集落较大并有成片单层细胞,不同试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试验组建鲤IECs,MTT OD值、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Na+、K+-ATP酶活性和IECs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10mg/L维生素C浓度试验组建鲤IECs的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可增加到最大值,16mg/L维生素C浓度试验组建鲤IECs的Na+、K+-ATP酶活性和蛋白含量增加到最大值。提示适当添加维生素C可以促进建鲤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改善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肠上皮细胞的功能和氨基酸代谢,提高细胞蛋白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维生素C 肠上皮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赖氨酸硫酸盐与98%赖氨酸盐酸盐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凯 苏玥宁 +5 位作者 冯琳 刘扬 姜维丹 吴培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72-4385,共14页
本试验通过比较80%赖氨酸硫酸盐[80%L-Lys·H2SO4,简称80赖氨酸(80-Lys)]与98%赖氨酸盐酸盐[98%L-Lys·HCl,简称98赖氨酸(98-Lys)]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80-Lys和98-Lys在草鱼上... 本试验通过比较80%赖氨酸硫酸盐[80%L-Lys·H2SO4,简称80赖氨酸(80-Lys)]与98%赖氨酸盐酸盐[98%L-Lys·HCl,简称98赖氨酸(98-Lys)]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80-Lys和98-Lys在草鱼上的生物效价并确定以80-Lys为赖氨酸(Lys)添加形式时饲料中Lys的适宜含量。选择初始体重为275.80 g左右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Lys含量为0.8%(基础饲料)、1.0%、1.2%、1.4%和1.6%的添加80-Lys的饲料及Lys含量为1.2%的添加98-Lys的饲料60 d。结果表明:与基础饲料相比,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80-Lys使饲料Lys含量达到1.2%时可显著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增重率(W GR),特定生长率(SGR),采食量(FI),全肠脂肪酶、淀粉酶活力,肝胰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前、中、后肠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活力,肝体指数与肠体指数以及前、后肠皱襞高度(P<0.05),显著降低血清GOT和GPT活力(P<0.05),且80-Lys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98-Lys(P<0.05);此外,还可显著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饲料效率(FE),全肠胰蛋白酶活力,前、中、后肠Na+,K+-ATP酶(Na+,K+-ATPase)和γ-谷胺酰转肽酶(γ-GT)活力,肠长与肠长指数以及中肠皱襞高度(P<0.05),但80-Lys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与98-Lys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与98-Lys相比,80-Lys能更有效地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以80-Lys为Lys添加形式,以SGR和FE为标识,生长中期草鱼(276~667 g)饲料中Lys的最适含量分别为1.31%(占饲料蛋白质的4.68%)和1.27%(占饲料蛋白质的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赖氨酸硫酸盐 98%赖氨酸盐酸盐 草鱼 生长性能 消化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及消化吸收能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凌 孙崇岩 +2 位作者 邝声耀 冯琳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1-419,共9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及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7.73±0.03)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的试... 本试验旨在比较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及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7.73±0.03)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的试验饲料(色氨酸含量均为0.25%),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包膜色氨酸组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均显著高于晶体色氨酸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晶体色氨酸组(P<0.05)。与晶体色氨酸相比,包膜色氨酸显著提高了肠长指数、肠体指数、肝体指数、肠道蛋白质含量、肝胰脏蛋白质含量以及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P<0.05);显著提高了肝胰脏和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5);显著提高了中肠、后肠Na+,K+-ATP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以及前肠、中肠、后肠碱性磷酸酶(AKP)活力(P<0.05)。此外,包膜色氨酸组的血浆氨浓度、肝胰脏和肌肉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均显著低于晶体色氨酸组(P<0.05)。色氨酸体外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分别在15和180 min时释放完全。由此可见,与晶体色氨酸相比,包膜色氨酸体外释放速率较低,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建鲤的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有利于其体蛋白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建鲤 晶体色氨酸 包膜色氨酸 生长 消化酶 刷状缘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建鲤血清和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扬 池磊 +2 位作者 冯琳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3-150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幼鱼期(18~75 g)随体质量增加,机体和组织器官中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ASA)和抗羟自由基能力(AHA)的变化规律。试验选用均初体质量为(18.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幼鱼期(18~75 g)随体质量增加,机体和组织器官中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ASA)和抗羟自由基能力(AHA)的变化规律。试验选用均初体质量为(18.0±0.20)g的健康建鲤75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所有试验鱼饲喂相同的试验饲料,每隔14 d称重取样1次,称重后,分别取血液、肝胰脏、肠道和肌肉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共取5次。结果表明:血清、肝胰脏、肠道和肌肉中丙二醛和蛋白质羰基含量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分别在体质量达31.4和58.6 g以后达到稳态(P>0.05);ASA和AHA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增强(P<0.05),均在体质量达40.1 g以后达到稳态(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均在体质量达40.1 g以后达到稳态(P>0.05);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均在体质量达31.4 g以后达到稳态(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分别在体质量达31.4、31.4、31.4和58.6 g以后达到稳态(P>0.05)。综上所述,建鲤幼鱼随体质量增加,血清和组织中SOD、CAT、GSH-Px和GST等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强,低分子抗氧化物质GSH含量逐渐提高,从而使得ASA和AHA逐渐增强,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产物含量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建鲤 抗氧化酶 自由基清除能力 丙二醛 蛋白质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氨酸缺乏幼建鲤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抗氧化能力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婷 冯琳 +2 位作者 刘扬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9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丙氨酸缺乏对幼建鲤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7.53±0.01)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苯丙氨酸含量为1.9(缺乏组)和10.9 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60 d。...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丙氨酸缺乏对幼建鲤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7.53±0.01)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苯丙氨酸含量为1.9(缺乏组)和10.9 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60 d。结果表明:苯丙氨酸缺乏引起幼建鲤尾鳍向上弯曲;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固有层水肿;肝细胞空泡变性;胰腺细胞肿胀,胰腺腺泡中酶原颗粒减少;脾脏含铁血红素沉积;肌纤维肌浆凝固,部分肌浆溶解或肌纤维断裂;后肾肾小球充血、肿大,管腔轻度变形;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严重者鳃小片溶解、脱落,软骨消失;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增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由此得出,苯丙氨酸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幼建鲤 病理组织学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建鲤生物素缺乏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姝 冯琳 +2 位作者 刘扬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3-38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缺乏幼建鲤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将400尾平均体重为(7.72±0.02)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生物素含量为0.010(缺乏组)和0.151 m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63 d。结果表明:生物...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缺乏幼建鲤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将400尾平均体重为(7.72±0.02)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生物素含量为0.010(缺乏组)和0.151 m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63 d。结果表明:生物素缺乏导致幼建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肝细胞变性、肿胀;后肾肾小管细胞变性、肿胀;心脏肌纤维溶解、断裂,肌间间隙变宽;肌肉肌纤维萎缩、断裂,肌横纹模糊不清或消失;鳃小片粘连,严重者坏死、脱落,部分鳃弓处发生充血。由此得出,生物素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建鲤 生物素 缺乏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伴侣蛋白CCS介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激活的过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玲 冯琳 +2 位作者 刘扬 胡凯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9-1263,共5页
CCS是细胞质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铜伴侣蛋白。本文综述了CCS介导SOD1激活的过程。CCS与SOD1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式将铜离子插入到不含铜离子的SOD1(apoSOD1)中,并促进二硫键的形成而激活SOD1。影响CCS活性的因素包括:X... CCS是细胞质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铜伴侣蛋白。本文综述了CCS介导SOD1激活的过程。CCS与SOD1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式将铜离子插入到不含铜离子的SOD1(apoSOD1)中,并促进二硫键的形成而激活SOD1。影响CCS活性的因素包括:X连锁的细胞凋亡抑制蛋白(XIAP)、神经接头蛋白X11α和铜代谢中含结构域Murr1蛋白(COM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 SO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信使环腺苷二磷酸核糖介导Ca^(2+)释放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雪吟 冯琳 +2 位作者 刘扬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43-2047,共5页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ADPR)是多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内调节Ca2+浓度的第二信使。cADPR依靠胞内的兰尼碱受体(RyR)的选通性对Ca2+释放进行调节,即:通过底物辅酶Ⅰ(NAD+)与产物cADPR跨膜穿梭,或配体介导胞外酶CD38的内化。本文主要综述了cADP...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ADPR)是多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内调节Ca2+浓度的第二信使。cADPR依靠胞内的兰尼碱受体(RyR)的选通性对Ca2+释放进行调节,即:通过底物辅酶Ⅰ(NAD+)与产物cADPR跨膜穿梭,或配体介导胞外酶CD38的内化。本文主要综述了cADPR的合成及其介导Ca2+释放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 兰尼碱受体 CD38 Ca2+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