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雉类生境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娟 赵小飞 +8 位作者 饶才红 黄志旁 任国鹏 陈尧 何晓东 王新文 白洪兵 张淑霞 肖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雉类 物种分布预测模型 保护建议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鸟类物种多样性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学俊 沈秀英 +5 位作者 郭龙洁 李迎春 谭坤 张淑霞 王荣兴 李娜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纬度和海拔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环境梯度,同时关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影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实际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在生物热点地区高黎贡山选取不同纬度的姚家坪(25.94°N)、亚坪(27.14°N)和... 纬度和海拔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环境梯度,同时关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影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实际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在生物热点地区高黎贡山选取不同纬度的姚家坪(25.94°N)、亚坪(27.14°N)和独龙江(27.90°N)三个地点,每个地点在2000~2400 m海拔范围采用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和Jaccard相似性指数分析海拔梯度和纬度梯度上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并比较海拔梯度和纬度梯度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纬度梯度上,低纬度的姚家坪鸟类物种数最高,且三个地点之间鸟类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低纬度的姚家坪和亚坪之间鸟类组成相似性略高;(2)在海拔梯度上,姚家坪、亚坪、独龙江鸟类物种数峰值分别出现在2200 m海拔段、2400 m海拔段、2300 m海拔段,且每个地点的不同海拔段间,鸟类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3)研究区域100 m海拔梯度上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与1°纬度梯度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高黎贡山海拔和纬度空间梯度上鸟类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整个区域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极大,保护政策需考虑多个地区、多种生境才能较好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该地区鸟类群落组成在100 m海拔梯度上的转变与1°纬度梯度相当,证实了气候环境在纬度和海拔梯度变化的地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鸟类物种多样性 纬度梯度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利用路径探究
3
作者 沈秀英 《花卉》 2023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自古便有“靠山吃山”的说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森林中以木材为主的自然资源需求量增加,这导致了过度采伐情况的加剧,再加上近年来人口增加导致的用地紧张、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自古便有“靠山吃山”的说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森林中以木材为主的自然资源需求量增加,这导致了过度采伐情况的加剧,再加上近年来人口增加导致的用地紧张、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都给森林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主要就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就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问题,给出了强化建议,希望能够给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林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进展及工作建议
4
作者 沈秀英 《花卉》 2023年第6期175-177,共3页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存环境也因此得以改善。从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入手,分析了我国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存环境也因此得以改善。从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入手,分析了我国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工作经验,给出了生物多样保护工作的强化建议,以期能够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 工作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三江并流区混种鸟群秋季时空分布格局
5
作者 段廷璐 杨学俊 +7 位作者 沈秀英 郭龙洁 李迎春 谭坤 张淑霞 王荣兴 李娜 肖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32-40,共9页
混种鸟群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鸟类中非常普遍,它的形成对鸟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然而关于混种鸟群局域时空变化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较大的纬度和海拔梯度上。2019年9月13日至10月5日利用样线和样点结合法在秋季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的... 混种鸟群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鸟类中非常普遍,它的形成对鸟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然而关于混种鸟群局域时空变化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较大的纬度和海拔梯度上。2019年9月13日至10月5日利用样线和样点结合法在秋季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的混种鸟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时间梯度上:一天内的混种鸟群发生频率呈现双峰型,即8:00—11:00和18:00—19:00发生率较高,在8:00—9:00达到顶峰。(2)在纬度梯度上: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鸟群的发生率降低,混种鸟群中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丰度下降;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鸟群一天中发生的时间分布格局由单峰分布依次向双峰分布、偏峰分布和低频分布转变。(3)在海拔梯度上:以中海拔区域(2400 m~2700 m)集混种群的频率高,同时参与混群的鸟类物种丰富度、丰度呈中海拔单峰分布;纬度也影响混种群在海拔上的发生频率,同时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群在同一海拔上的发生频率降低。(4)混群物种几乎全为食虫性和杂食性鸟类,仅喜山白眉朱雀(Carpodacus thura)为植食性。研究证实了云南省三江并流区混种鸟群具有显著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特点,为较大环境梯度上混种鸟群形成的驱动机制探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种鸟群 海拔梯度 纬度梯度 时空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