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口法研究3Y-TZP/TiN导电陶瓷材料最佳化制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翠凤 邱锡荣 +1 位作者 欧耿良 蔡长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9-535,共7页
实验用田口法研究了添加30wt%氮化钛的钇稳定氧化锆基陶瓷材料(3Y-TZP/TiN)制造工艺.选择烧结方式、TiN粉末振荡时间、第一阶段保温时间及第二阶段烧结温度四个工艺参数作为控制因子,设计L9正交表进行实验规划.烧结后,检测试片断裂韧性... 实验用田口法研究了添加30wt%氮化钛的钇稳定氧化锆基陶瓷材料(3Y-TZP/TiN)制造工艺.选择烧结方式、TiN粉末振荡时间、第一阶段保温时间及第二阶段烧结温度四个工艺参数作为控制因子,设计L9正交表进行实验规划.烧结后,检测试片断裂韧性、抗弯强度、硬度、相对密度及电阻值.最后通过变异数分析找出最佳参数,再进行实验验证.本研究得到的最佳化烧结工艺为:TiN粉末振动8 h,采用两步烧结法,第一阶段烧结温度1450℃,不保温,第二阶段烧结温度1150℃,保温20 h.结果显示,采用该工艺得到了抗弯强度平均值为736.75 MPa、断裂韧性为7.545 MPa.m1/2的氧化锆基导电陶瓷材料.研究发现,第一阶段保温时间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依次为烧结方式、TiN粒径大小及第二阶段保温温度.断裂韧性的微结构影响因子为四方相与单斜相数量的比值,当此值达到最高时,断裂韧性也达到最高值为9.275 MPa.m1/2.另外,添加30wt%TiN的氧化锆电阻率平均值为3.26 m.cm,可以进行电火花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稳定氧化锆 田口法 变异数分析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BN复合镀层制备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翠凤 邱锡荣 +1 位作者 李泓原 黄重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11-3521,共11页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黄铜基体上制备Ni-cBN复合镀层;研究添加和未添加CTAB界面活性剂、镀浴pH值、电流密度、镀浴中cBN微粉浓度、搅拌速度等参数对复合镀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TAB能显著提高复合镀层耐磨性...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黄铜基体上制备Ni-cBN复合镀层;研究添加和未添加CTAB界面活性剂、镀浴pH值、电流密度、镀浴中cBN微粉浓度、搅拌速度等参数对复合镀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TAB能显著提高复合镀层耐磨性,并且随着镀层cBN共析量和分散性的增加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提高;适宜的工艺条件如下:CTAB添加量为0.15 g/L,镀浴pH值为3,电流密度为4 A/dm2,搅拌速度为550 r/min,镀浴中cBN浓度为2.5 g/L。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电镀参数间相互影响很大,未添加CTAB时,电流密度与搅拌速度相互影响最显著;添加CTAB后,电流密度与pH值的相互影响、镀浴中cBN微粉含量与搅拌速度的相互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微粒 复合镀层 复合电镀 氨基磺酸镍 界面活性剂CTAB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ET基板上制备AZO薄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翠凤 邱锡荣 +1 位作者 赵乙璇 欧耿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0,共8页
室温下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ET塑料基板上制备氧化锌薄膜及掺铝氧化锌AZO(ZnO:Al)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四点探针仪、霍尔效应仪及光谱仪等装置,考察了氧分率、溅射功率及铝掺杂量等... 室温下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ET塑料基板上制备氧化锌薄膜及掺铝氧化锌AZO(ZnO:Al)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四点探针仪、霍尔效应仪及光谱仪等装置,考察了氧分率、溅射功率及铝掺杂量等工艺参数对薄膜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O薄膜晶体结构为纯ZnO的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Al掺杂量增多,AZO薄膜导电性增加,透光率下降。在氧分率为8.2%,ZnO(40nm)/Al(6nm)三层膜条件下,得到电阻率为5.66×10-2Ω.cm,可见光范围内透光率约为80%的AZO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 PET基板 透明导电膜 直流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36不锈钢基体溅射氮化铬薄膜的硬度和接触角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翠凤 邱锡荣 +2 位作者 康爱军 梁家豪 黄文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6,共6页
在不同的S136不锈钢基体上溅射制备了氮化铬(CrN)薄膜,通过接触角的测量、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基材的组织、方向性、表面粗糙度、表面机械加工方法及溅射偏压对CrN薄膜接触角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 在不同的S136不锈钢基体上溅射制备了氮化铬(CrN)薄膜,通过接触角的测量、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基材的组织、方向性、表面粗糙度、表面机械加工方法及溅射偏压对CrN薄膜接触角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溅射功率300 W、施加-120V偏压、氩气和氮气流量比9∶1溅射条件下,可得到Cr2N单相薄膜,呈现(111)面择优取向;溅射CrN薄膜显著提高S136不锈钢表面硬度和接触角;溅射时施加负偏压的CrN薄膜接触角明显大于未施加的;基材杂质少、碳化物细小、研磨后抛光、施加负偏压的纵向试样溅射CrN薄膜后硬度较高(1 177HV)、接触角较大(9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薄膜 接触角 S136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應变时效处理鐵铝锰碳合金的相变態与超顺磁微结构之研究
5
作者 林英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4-118,共5页
本研究计划之目的,系探讨沃斯田铁面心立方结构之铁-9铝-30锰-1碳-0.5矽合金,两种试样时效热处理后内部微析出物显微结构与超顺磁性质之关系,两种试样分别为固溶油冷与固溶油冷锻应变20%~50%,再同时於823K持温140天时效处理。本研究... 本研究计划之目的,系探讨沃斯田铁面心立方结构之铁-9铝-30锰-1碳-0.5矽合金,两种试样时效热处理后内部微析出物显微结构与超顺磁性质之关系,两种试样分别为固溶油冷与固溶油冷锻应变20%~50%,再同时於823K持温140天时效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此种合金固溶油冷经冷锻应变再时效析出处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此种合金内部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之导磁率与饱和磁化强度,其原因系归因於沃斯田铁相面心立方结构之铁铝锰碳合金,固溶处理,再经20%~50%之冷锻加工应变(变形)后,则在{111}八面体原子最密集结晶面之<110>原子最密集向量上,会引生叠差与可动差排密度量之增加,进而在沃斯田铁基地内部,增加叠差能与差排之相互作用,并促成差排核心铁/锰-碳偶合(Fe/Mn-C couples)的碳原子重新取向,所以应变与时效析出处理,能提升此种材料内部差排和其相关溶质原子之扩散与物理化学反应,进而提升时效处理后,合金内部之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在非磁性基地的时效析出效果,并改善时效处理后,试样内部之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之导磁率与饱和磁化强度。 X-ray绕射实验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证实: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系源自於层状k-相的相变能反应所产生之产物,而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B2+D0_3)与k-相之结晶方向关系为[112]_(B2+D0_3)+//[133]k;[300]_(B2+D0_3)//[400]_(B2+D0_3)//[011]k,及微结构磁性相析出物α′-Mn与B2之结晶方向关系为[001]_(α′-Mn)//[123]B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锰碳合金 相变 应变时效 超顺磁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