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晓春 张飞 +1 位作者 郑杰 刘成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CD45RA^+/CD45RO^+水平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麻醉诱导后1.5h,两组低切黏度(LBV)、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水平相较于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诱导后1.5h,观察组心率(HR)、收缩压(SBP)水平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1.5h的HR、SBP水平较麻醉前则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观察组(86.43±13.25)次/min、(110.84±15.41)mmHg(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CD45RA^+、CD45RO^+水平均有所回升,且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结束后,对照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 CD45RA^+水平有所回升而CD45RO^+水平持续降低,与麻醉前相比CD45R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而CD45RO^+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观察组CD45R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手术结束后、术后72h观察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72h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前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静脉麻醉 结直肠癌根治术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飞 刘颖 刘成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分别于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IgA、IgG、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且高于术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or、ALD、SOD及GSH-Px均显著降低,MDA、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or、ALD、MDA、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用于胃癌手术麻醉,对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此外,还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但不适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严重受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胃癌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在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德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1、2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麻醉)、B组(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每组30例,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1、2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麻醉)、B组(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每组30例,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烦躁肢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5),而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A组麻醉诱导后,PETCO2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咪唑安定全凭静脉麻醉效果可靠,适应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咪唑安定 静脉麻醉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开颅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颖 张飞 刘成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618-622,共5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对开颅手术患者的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状态指标的影响,并探索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对开颅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行开颅手术的患者92例,根据其麻醉方...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对开颅手术患者的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状态指标的影响,并探索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对开颅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行开颅手术的患者92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异丙酚维持麻醉组45例(即对照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维持麻醉组47例(即观察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时刻监测两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HR、SpO_2、MAP)的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时应激状态指标(AngⅡ、NE、ALD)的变化,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指标(NSE、S100β)及炎症因子(CRP、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T0的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前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各时间点HR、SpO_2和MAP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较对照组更稳定。在T1、T2、T3、T4的AngⅡ、NE、ALD水平均高于T0时,且对照组T1、T2、T3、T4的AngⅡ水平高于同时间观察组,观察组T2、T3、T4的NE和ALD水平均高于其T0,但NE水平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3、T4的ALD水平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NSE、S100β)及炎症因子(CRP、TNF-α)均显著高于术前,且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NSE、S100β)及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可以稳定开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少神经损害,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紧闭麻醉机在小儿的应用(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毅 倪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循环紧闭麻醉机一般限用于成人,我们将其试用于体重12~15kg的小儿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病儿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1/2)~3岁,体重12~15kg。手术种类:纵隔肿瘤2例,先天性髋关... 循环紧闭麻醉机一般限用于成人,我们将其试用于体重12~15kg的小儿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病儿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1/2)~3岁,体重12~15kg。手术种类:纵隔肿瘤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和阿托品0.02mg/kg,肌注氯胺酮5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先静注地塞米松5mg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紧闭麻醉机 儿童 麻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居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06,共2页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居骏我院自1991年起,试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5mg/kg)作为硬膜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术中辅助用药[1],对其产生的呼吸循环功能改变及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现报告如下。临...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居骏我院自1991年起,试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5mg/kg)作为硬膜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术中辅助用药[1],对其产生的呼吸循环功能改变及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20例,女性,年龄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剂量 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成龙 张飞 郑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1期2994-2997,300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根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根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组则行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CRP、IL-2、IL-10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术后6h的HR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术后6h对照组MAP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MAP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术后6h的HR水平、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24h的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在术后72h均有所回升且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24h的IL-10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术后72h均有所回落且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在术后6、24、72h的CRP、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在术后6、24、72h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术后24h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而在术后72h均有回升且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同时间组间比较,术后6、24、72h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胃癌手术辅助麻醉可减轻患者因手术创伤产生的应激反应,改善免疫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对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稳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胃癌手术 免疫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左旋布比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倪进 刘成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左旋布比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或Ⅱ级需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40ml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1ml(100μg)右美托咪定(LD组)和1ml等渗氯化钠(LS组)行...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左旋布比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或Ⅱ级需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40ml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1ml(100μg)右美托咪定(LD组)和1ml等渗氯化钠(LS组)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时间以及HR、MAP、SpO2等。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LD组明显短于LS组(P<0.05),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LD组明显长于LS组(P<0.05),镇痛时间LD组长于LS组(P<0.05)。MAP在给药后的15、30、45、60、90和120minLD组较LS组显著下降(P<0.05),HR在给药后所有时点LD组均显著慢于L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100μg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可以缩短其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但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左旋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儿童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德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行腭裂修复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20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注异丙酚2 mg/kg、阿曲库铵0.75 mg/kg,R组...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行腭裂修复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20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注异丙酚2 mg/kg、阿曲库铵0.75 mg/kg,R组静注瑞芬太尼2.5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维持:两组均静脉泵注异丙酚50~100μg/(kg.min),阿曲库铵5~10μg/(kg.min),R组泵入瑞芬太尼0.08~0.5μg/(kg.min),F组则泵入芬太尼0.07~0.25μg/(kg.min)。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中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清醒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结果:MAP: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R组低于F组(P<0.05),HR:插管时和手术结束时R组低于F组(P<0.05),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R组小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缩短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腭裂修复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中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一例
10
作者 居骏 倪进 +1 位作者 吴增强 倪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手术方法 心跳骤停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