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静态验收外业检查方法研究
1
作者 潘永杰 杨永宏 +1 位作者 姜子清 赵欣欣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54,共7页
研究目的: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桥梁静态验收外业检查项点多,工作量大,实施进度影响动态验收开展,问题处置情况关系后期服役性能。为改进外业检查以专家组现场验收的现状,本文基于4条高速铁路线路桥梁工程静态验... 研究目的: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桥梁静态验收外业检查项点多,工作量大,实施进度影响动态验收开展,问题处置情况关系后期服役性能。为改进外业检查以专家组现场验收的现状,本文基于4条高速铁路线路桥梁工程静态验收报告,开展数据清洗和重构分析,探索融合无人机及信息系统于一体的外业检查方法框架。研究结论:(1)外业问题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的分布特点,基于现有问题汇总与描述方式,无法对问题集进行高价值分析应用;(2)规范了外业问题的表述方式,明确了13个检查大项及对应检查小项划分层级,构建了标准化问题库;(3)外业问题检查大项前五位分别是防排水、外部环境、防护设施、安检设施和桥面附属,对应占比为29.9%、18.9%、18.4%、13.1%和12.3%,问题具有明显的帕累托分布特征;(4)基于无人机可覆盖40%的外业检查问题量;(5)重构的外业检查流程框架融合了无人机、信息系统、现场检查等多场景应用,可为桥梁工程静态验收价值和效能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静态验收 外业检查 问题库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数传系统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金洲 吕国辉 +3 位作者 梁晨 徐玉坡 杜香刚 商绍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的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方法,包括数据的读取、预处理及无线网络等相关技术方法。针对大流量监测数据实时无线传输的瓶颈问题,提出光纤光栅解调系统数... 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的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方法,包括数据的读取、预处理及无线网络等相关技术方法。针对大流量监测数据实时无线传输的瓶颈问题,提出光纤光栅解调系统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的方案,可对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加密、校验和打包,并通过GPRS模块将监测数据推送至远端数据中心。该系统已应用于我国多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长期监测工点,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数据传输系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 远程监测 无线传输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施工工效水平研究
3
作者 鲍学英 霍雨雨 +1 位作者 班新林 许见超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技术接口施工效率,本文基于现有建筑施工工效系统,构建了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施工工效,动态预测其变化趋势。研究结论:(1)基于构建的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识别出51个影响因... 研究目的:为提高技术接口施工效率,本文基于现有建筑施工工效系统,构建了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施工工效,动态预测其变化趋势。研究结论:(1)基于构建的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识别出51个影响因素;(2)采用灰数理论和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40个关键影响因素;(3)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各关键因素的反馈机制,绘制因果关系图,并利用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各因素对技术接口施工工效水平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下,“人”子系统的工效水平最高,而随着施工进度推进,“管”子系统工效水平变化速度最快;(4)本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技术接口 施工工效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减振无砟轨道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海涛 刘伟斌 王继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系统总结多条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基础上,建议高速铁路减振无砟轨道自振频率需小于22 Hz;参考既有规范,推荐钢轨最大位移不大于2. 5 mm。采用钢轨最大容许位移和轨道结构自振频率作为减振垫刚度和轨道板厚度的控制指标,给出减振垫刚度... 在系统总结多条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基础上,建议高速铁路减振无砟轨道自振频率需小于22 Hz;参考既有规范,推荐钢轨最大位移不大于2. 5 mm。采用钢轨最大容许位移和轨道结构自振频率作为减振垫刚度和轨道板厚度的控制指标,给出减振垫刚度和轨道板厚度的取值范围。采用静力、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的减振垫铺设方式下轨道结构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减振轨道经济性能,选用了条铺的方式。提出中国标准板式减振无砟轨道条铺尺寸、减振垫刚度、轨道板厚度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在国家铁路试验线建立试验段进行现场试验,验证了在减振垫等效刚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条铺和点铺减振性能较为一致,并验证了基于条铺的中国标准板式减振轨道施工工艺具有可靠性,达到了预期减振效果,提高了减振轨道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减振垫 有限元分析 试验验证 减振降噪 条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技术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温浩 刘学文 +3 位作者 杨怀志 易忠来 李化建 谷永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129,共5页
高速道岔作为重要的铁路转线设备,其服役状态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也是影响高速铁路提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道岔区无砟轨道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完善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种以离缝注浆、防... 高速道岔作为重要的铁路转线设备,其服役状态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也是影响高速铁路提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道岔区无砟轨道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完善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种以离缝注浆、防水封闭和排水疏堵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形成集整治工艺、整治材料和整治装备为一体的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技术。通过对比选用弹性波法无损检测技术作为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效果的评价手段,验证了该整治技术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道岔 试验研究 冒浆 整治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速铁路主型无砟轨道技术经济性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梦 王继军 +2 位作者 刘伟斌 赵勇 施成 《中国铁路》 2021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于CRTSⅠ、Ⅱ、Ⅲ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征,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实践,对比分析4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下部基础适应性、可施工性和... 基于CRTSⅠ、Ⅱ、Ⅲ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征,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实践,对比分析4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下部基础适应性、可施工性和可维修性,综合性能最优;双块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低于各型板式无砟轨道,3种板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因下部基础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段占比较大,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另外,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预期寿命更长,维修成本更低,有利于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 建设成本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整治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靳昊 杨怀志 +3 位作者 易忠来 蔡德钩 谢永江 谷永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6,共6页
立足于排、堵、注一体化设计理念,提出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成套整治技术。首先采用聚合物混凝土在线间封闭层上浇筑排水明沟,然后采用硅酮嵌缝材料替换接缝处失效的嵌缝材料,最后采用灌浆材料注浆填充道床与路基层间的离缝。对于道床与路... 立足于排、堵、注一体化设计理念,提出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成套整治技术。首先采用聚合物混凝土在线间封闭层上浇筑排水明沟,然后采用硅酮嵌缝材料替换接缝处失效的嵌缝材料,最后采用灌浆材料注浆填充道床与路基层间的离缝。对于道床与路基层间小于10 mm的离缝,采用低黏度聚氨酯灌浆材料垂直注浆填充;对于道床与路基层间大于10 mm的离缝和空洞,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灌浆材料侧向注浆填充。细化了排水强化、防水修复和注浆填充的具体施工工艺,对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整治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路基 冒浆 现场试验 整治技术 灌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挡肩及承轨槽伤损维修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子清 杜香刚 +3 位作者 刘伟斌 易忠来 王继军 江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97,共4页
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挡肩及承轨槽伤损情况进行了调研,将挡肩及承轨槽伤损分为承轨部位整体破损、挡肩缺损掉块、挡肩和承轨槽裂缝等类型。伤损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初始缺陷、磕碰撞击等。基于对不同类型伤损原因的分析,提出挡肩及承... 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挡肩及承轨槽伤损情况进行了调研,将挡肩及承轨槽伤损分为承轨部位整体破损、挡肩缺损掉块、挡肩和承轨槽裂缝等类型。伤损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初始缺陷、磕碰撞击等。基于对不同类型伤损原因的分析,提出挡肩及承轨槽伤损判定标准和维修方法。挡肩缺损面积达到50%及以上时判定挡肩整体失效,建议对挡肩进行整体修复;当挡肩缺损面积达到30%时建议及时修复;当挡肩缺损面积不超过30%时建议列入维修计划适时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挡肩 伤损 维修 原因分析 判定标准 缺损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原位快速更换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浩 易忠来 +2 位作者 汪东晓 靳昊 李群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2期81-86,共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承层属隐蔽结构,位于无砟轨道结构底部。在长期运营中,个别支承层结构会出现上拱斜裂、严重粉化等伤损,需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以"天窗点内施工、对轨道结构扰动小、施工安全高效"为原则,提出基于绳锯...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承层属隐蔽结构,位于无砟轨道结构底部。在长期运营中,个别支承层结构会出现上拱斜裂、严重粉化等伤损,需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以"天窗点内施工、对轨道结构扰动小、施工安全高效"为原则,提出基于绳锯切割的无砟轨道支承层原位快速更换技术。首先通过绳锯切割将待更换部位支承层切割成块状单元,然后以顶推与抽拉相结合的形式将伤损混凝土单元横向移出,最后原位浇筑自流平、高早强的聚合物混凝土对支承层进行快速恢复。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解决了以往采用钢垫梁临时过渡技术处理支承层伤损时需要锯轨和大型轨道装备配合的问题,具有施工可控性强、整治周期短、限速天窗占用少、对轨道结构扰动小、安全风险低的优点,可有效解决运营期无砟轨道支承层伤损更换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支承层 绳锯切割 快速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谭盐宾 谢永江 +2 位作者 李化建 李林香 易忠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高施工性、高平顺性和高耐久性要求,采用具有高流动性、高塑性稳定性和低收缩变形的自密实混凝土作为无砟轨道充填层材料。针对充填层的封闭结构空间和承载功能,并结合设计和无砟轨道结构对自密... 为解决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高施工性、高平顺性和高耐久性要求,采用具有高流动性、高塑性稳定性和低收缩变形的自密实混凝土作为无砟轨道充填层材料。针对充填层的封闭结构空间和承载功能,并结合设计和无砟轨道结构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制备了C30,C40和C50三种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体积稳定性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和单边冻融试验,研究其工作性能、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三种自密实混凝土均具有适合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的良好工作性能;其塑性收缩变形均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在水胶比相同和单方用水量相同两种情况下三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变形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规律;三种自密实混凝土均具有良好耐久性,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抗盐冻性能则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工作性 体积稳定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混凝土收缩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盐宾 赵健 +2 位作者 李化建 谢永江 易忠来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为探明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规律,开展了充填层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保湿养护对降低充填层混凝土干缩变形作用明显,比未进行保湿养护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变形降低15%左右;细骨料细... 为探明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规律,开展了充填层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保湿养护对降低充填层混凝土干缩变形作用明显,比未进行保湿养护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变形降低15%左右;细骨料细度模数对充填层混凝土干缩变形影响较小;粗骨料最大粒径对充填层混凝土自身收缩变形的影响比干燥收缩大,粗骨料最大粒径由20mm降低至10mm,自身收缩变形值增大5%~25%;胶凝材料用量对充填层混凝土干缩变形和自身收缩变形影响显著,胶凝材料用量每增加20kg,混凝土干缩变形值和自身收缩变形值均增大10%~20%;充填层混凝土早期(90d)自身收缩变形占干缩变形的50%,而长期(210d)则能占干缩变形总量的7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充填层混凝土 干缩变形 自身收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养护对高速铁路轨道板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健 谭盐宾 +2 位作者 李化建 谢永江 易忠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为探明蒸汽养护对采用水泥-矿渣粉复合胶凝材料的轨道板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下(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轨道板混凝土表面吸水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6 h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并分析了不同蒸汽养护最高恒温温度对... 为探明蒸汽养护对采用水泥-矿渣粉复合胶凝材料的轨道板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下(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轨道板混凝土表面吸水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6 h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并分析了不同蒸汽养护最高恒温温度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养护能有效提高轨道板混凝土材料早期(28 d)和后期(56 d)抗水渗透能力,而对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改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早期,对混凝土后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影响不明显;在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方面,蒸汽养护会显著加快水泥-矿渣粉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进程,有利于提高水化产物密实度,蒸汽养护最高恒温不超过60℃对提高水泥基胶凝材料抗渗性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养护 轨道板混凝土 渗透性 化学结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继军 韩自力 +1 位作者 江成 蔡超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随着中国“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等战略的深入推进,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亟需总结既有成果,梳理技术发展方... 随着中国“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等战略的深入推进,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亟需总结既有成果,梳理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持续攻关,争取更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中国铁路线路工程的主要技术成就,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更高速、更智能、低碳绿色、更安全、更舒适”的发展方向,围绕CR450科创工程和重大铁路建设,提出了下步的工作重点,可为创新平台布局与科研课题立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线路工程 技术创新 智能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及运营现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司道林 王树国 +3 位作者 葛晶 王猛 钱坤 杨东升 《中国铁路》 2017年第12期18-22,共5页
道岔是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铺设了CN(德国)、CZ(法国)和客专线(中国)3种技术系列的高速铁路道岔。截至目前,3种技术系列的道岔均经历了8年以上的运营实践,总体状态良好,满足高速行车需求。但运营中也暴露出道岔区车体异常晃... 道岔是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铺设了CN(德国)、CZ(法国)和客专线(中国)3种技术系列的高速铁路道岔。截至目前,3种技术系列的道岔均经历了8年以上的运营实践,总体状态良好,满足高速行车需求。但运营中也暴露出道岔区车体异常晃动、轨道部件伤损频繁、钢轨快速磨耗等问题,影响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对道岔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阐述形成机理及应对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道岔 结构体系 钢轨磨耗 运营现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用预应力钢棒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子清 董亮 +3 位作者 杜香刚 刘伟斌 王福生 邓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03,共4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中的钢筋疲劳性能是影响无砟轨道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针对CRTSⅠ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制轨道板采用的预应力钢棒,设计了漏斗形试件,首次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预应力钢棒母材进行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中的钢筋疲劳性能是影响无砟轨道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针对CRTSⅠ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制轨道板采用的预应力钢棒,设计了漏斗形试件,首次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预应力钢棒母材进行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棒的S-N曲线呈整体连续下降趋势;疲劳次数N f在1×106周次之前,随疲劳次数增大,应力幅值降低较为明显;疲劳次数N f在1×106周次之后,应力幅值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同时,采用基于Miner线性损伤理论的有限元法对预应力钢棒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试验所得预应力钢棒母材的疲劳寿命曲线,可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耐久性研究、预应力钢棒合理选材和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棒 S -N曲线 疲劳性能 应力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技术指标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化建 易忠来 谢永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系统总结了现行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无机复合型混凝土的技术指标,结合正在编制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现行技术条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 系统总结了现行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无机复合型混凝土的技术指标,结合正在编制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现行技术条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无机复合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可为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和电缆槽盖板相关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人行道步板 电缆槽盖板 活性粉末混凝土 无机复合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动态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巍 姚京川 +4 位作者 刘鹏辉 尹京 董振升 孟鑫 杨宜谦 《中国铁路》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根据铁路桥梁测试技术实践经验,提出模块化、自动化、无线网络化、实时化是高速铁路桥梁动态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集数据自动采集、远程无线传输和数据处理一体化的铁路桥梁动态测试系统,对其传感系统、采集系统、供电系统、远程控... 根据铁路桥梁测试技术实践经验,提出模块化、自动化、无线网络化、实时化是高速铁路桥梁动态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集数据自动采集、远程无线传输和数据处理一体化的铁路桥梁动态测试系统,对其传感系统、采集系统、供电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数据后处理系统的作用、原理、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高速铁路桥梁动态测试技术能够满足高速铁路桥梁动态试验对精度、量程、灵敏度、频响特性、稳定性等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 动态测试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18
作者 石越峰 蔡德钩 +3 位作者 闫宏业 仲新华 姚建平 楼梁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作为一种新型高速铁路路基防水封闭层,近年来得到铁路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总结了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及运维... 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作为一种新型高速铁路路基防水封闭层,近年来得到铁路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总结了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及运维需求,提出了全断面式和自密实型2种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技术方案,并对其技术特点、适用范围、防水效果、技术性能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 沥青混凝土 防水封闭层 全断面式 自密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链的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数字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振霞 胡所亭 +3 位作者 班新林 鲍学英 王琳 许见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2-2543,共12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由于多方参与、多专业协调、多工种交叉而产生的技术接口管理问题,提高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水平,实现全过程、全要素、集成化技术接口管理,基于质量链理论,从工序质量、协同质量、组织质量3个维度出发,讨论... 为解决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由于多方参与、多专业协调、多工种交叉而产生的技术接口管理问题,提高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水平,实现全过程、全要素、集成化技术接口管理,基于质量链理论,从工序质量、协同质量、组织质量3个维度出发,讨论各质量维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各维度质量的方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验证等全生命周期阶段的理论和方法工具进行探讨,构建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体系。再结合协同工作原理,以构建的技术接口体系为基础,以质量流、价值流、信息流为导向,构建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数字化管理平台。该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将实时动态地对技术接口进行集成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高速铁路整个建设过程的效率与效益,为高速铁路复杂的技术接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技术接口 质量链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道床真空脱水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
20
作者 杨志强 董昊良 +3 位作者 李化建 温家馨 黄法礼 王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5,共8页
冻融损伤是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无砟道床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升无砟道床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对于保障道床板的长期服役性能有重要的意义。采用006、008 MPa的真空度对C40现浇道床机制砂混凝土分别真空脱水1、3、5、10 min,... 冻融损伤是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无砟道床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升无砟道床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对于保障道床板的长期服役性能有重要的意义。采用006、008 MPa的真空度对C40现浇道床机制砂混凝土分别真空脱水1、3、5、10 min,研究真空脱水处理后机制砂混凝土的单面抗冻性,通过真空脱水率、表面回弹值和孔隙结构等方法分析真空脱水处理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机制砂混凝土相比,真空脱水机制砂混凝土在单面冻融循环12次后单位面积冻融剥落物质量降低258%~955%,单面吸水率降低79%~770%;真空脱水处理降低表层混凝土的实际水胶比,改善表层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以真空度和真空脱水时间作为真空脱水处理指标,建立机制砂混凝土单位面积剥落物质量与真空度、真空脱水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混凝土表层真空脱水技术为严寒地区现浇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道床 真空脱水 机制砂混凝土 单面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