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荣笙 袁志明 +2 位作者 闫璐 吕宜生 丁舒忻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7-1079,共13页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车运行态势,基于此给出的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影响铁路运营效率.为此,针对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问题,构建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系统架构及模型.以单列车运行态势的离线推演和在线推演方法为基础,提出多列车运行态势微观推演方法,以及基于虚拟编队模式的多列车运行态势宏观实时推演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微观推演方法能在420 s内计算多列车超速防护曲线和运行图调整的安全下界.宏观推演方法针对任意临时限速场景,都能在7 s内为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实时提供列车运行调整方案和辅助驾驶策略,有效降低铁路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高铁运营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多列车运行态势 列车运行调整 列车速度曲线优化 高速铁路调度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MEA的高铁CTC系统自律机风险评价
2
作者 孙延浩 张涛 +2 位作者 袁志明 丁舒忻 杨生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2444,共12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调度集中(CTC)系统自律机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中存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权重忽视等诸多问题,以传统FMEA基本原理为指导,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 为解决高速铁路调度集中(CTC)系统自律机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中存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权重忽视等诸多问题,以传统FMEA基本原理为指导,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区间二元语义对故障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和检测的难易度3种风险属性进行评价。分别计算风险属性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再结合博弈论思想对风险属性的主观和客观权重进行博弈组合得到组合权重。根据群决策一致性的特点对FMEA专家团队的权重进行动态的自适应调整。在此基础上,利用属性权重和专家团队权重对评价信息进行加权集结,然后对加权集结信息进行比较遴选得到正、负理想解,最后根据不同故障模式和正、负理想解间的相似度,来获取故障模式的相对贴进度,再通过相对贴进度的大小对自律机的故障模式进行风险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铁路CTC系统自律机而言,风险程度最高的3种故障模式分别为双机同步数据故障、主备倒机切换故障、通信通道故障,排序结果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其他模型方法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高速铁路CTC系统自律机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机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区间二元语义 权重 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与数据协同驱动的高铁列车晚点预测
3
作者 傅卿云 丁舒忻 +4 位作者 张涛 袁志明 王荣笙 胡平 杨生良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1,共7页
随着高铁持续发展及民众对时间成本要求逐渐提高,智能调度系统亟须实现列车精准实时的晚点预测,以高效准确地进行调度调整,减小晚点影响。提出基于知识与数据协同驱动的晚点预测模型,在知识驱动模型中,根据列车动力学知识建立列车态势... 随着高铁持续发展及民众对时间成本要求逐渐提高,智能调度系统亟须实现列车精准实时的晚点预测,以高效准确地进行调度调整,减小晚点影响。提出基于知识与数据协同驱动的晚点预测模型,在知识驱动模型中,根据列车动力学知识建立列车态势推演模型,计算不同限速条件下列车的预测晚点时间;在数据驱动模型中,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根据列车历史运行数据实时回归计算列车的预测晚点时间。通过模型推演得到的列车晚点时间融合到历史运行数据中实现数据增强,最终实现知识与数据协同驱动的高铁列车晚点精准预测。基于京津城际铁路进行验证,与未进行数据增强的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总体下降70%,可有效提高晚点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指挥调度 晚点预测 列车动力学模型 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理论在高铁CTC系统自律机功能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延浩 丁舒忻 +3 位作者 张芸鹏 杨生良 任禹谋 刘黎 《中国铁路》 2025年第8期73-78,共6页
自律机是高速铁路CTC系统的关键设备,对于保障列车在车站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评估CTC系统自律机的可靠性,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中,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权重(BWM)的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云模型。在构建自律机... 自律机是高速铁路CTC系统的关键设备,对于保障列车在车站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评估CTC系统自律机的可靠性,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中,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权重(BWM)的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云模型。在构建自律机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BWM计算指标的权重。通过逆向云发生器生成云数字特征,再将云数字特性进行加权运算,得到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云数字特征。采用黄金分割比率方法获取可靠性评估等级云,利用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自律机可靠性评估云与可靠性评估等级云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输出可靠性评估结果。将该方法运用到自律机优化前后的功能可靠性评估中,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自律机功能可靠性明显提高,可靠性评估结果为“完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 自律机 可靠性评估 云模型 最优最劣权重法 数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