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叠渡板-履带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王海名 薛俊芳 +3 位作者 程海鹰 李旋 胡永彪 曹珑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3-48,共6页
折叠渡板作为承载连接装置,连接在铁路运载平车与地面之间,实现履带车辆在铁路运载平车与地面之间的流通。针对履带车辆与折叠渡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载荷求解问题,文中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对折叠渡板装卸重型履带式车辆过程中的动... 折叠渡板作为承载连接装置,连接在铁路运载平车与地面之间,实现履带车辆在铁路运载平车与地面之间的流通。针对履带车辆与折叠渡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载荷求解问题,文中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对折叠渡板装卸重型履带式车辆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渡板与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渡板的弹性变形,建立了折叠渡板-履带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获得了折叠渡板在承载过程中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装载过程中上、下渡板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渡板中部,应力值分别为237 MPa和130.7 MPa;卸载过程中,上渡板应力最大点出现在渡板中部,应力值为265 MPa。各测点等效应力均未超过许用应力,说明强度符合安全要求。研究成果对提高重型履带式车辆在复杂地形中的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并为折叠渡板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折叠渡板 刚柔耦合 动力学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模态分解下SSA-LSTM组合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嘉波 王志璇 +1 位作者 田迪 孙中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670,共12页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对其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进行精确预测,能够实时把握电池的内在性能退化状态,降低电池使用风险。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对其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进行精确预测,能够实时把握电池的内在性能退化状态,降低电池使用风险。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预测算法对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进行预测。首先,基于锂离子电池电流、电压以及温度曲线,提取等压差充电时间、等压差充电能量、放电温度峰值和恒流充电时间作为预测RUL的间接健康因子。其次,采用变模态分解法分解容量以避免容量回升的局部波动和测试噪声对RUL预测结果造成干扰。针对传统LSTM模型超参数设置易受到经验和随机性的影响,提出了麻雀优化算法对LST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应用NASA和CALCE数据集,将所提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RUL预测均方根误差控制在2%以内,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变模态分解 麻雀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变与相变的泡沫沥青喷洒装置优化设计
3
作者 程海鹰 李楠希 +1 位作者 马登成 吴文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9,共9页
冷再生机作为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就地再生,提高施工效率。冷再生机在喷洒泡沫沥青时,存在喷口容易积聚沥青且各喷口流量不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升泡沫沥青喷口压力减少沥青积聚,均衡各个喷口流量。该文从沥... 冷再生机作为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就地再生,提高施工效率。冷再生机在喷洒泡沫沥青时,存在喷口容易积聚沥青且各喷口流量不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升泡沫沥青喷口压力减少沥青积聚,均衡各个喷口流量。该文从沥青发泡行为本质出发,在多相流混合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沥青发泡过程中沥青黏变与水的相变,将沥青的黏温特性函数与水的相变函数引入计算模型,对流体体积(VOF)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沥青发泡行为控制模型。其次,数值模拟沥青发泡过程中的喷口压力与流量,并与实验进行对比,得到该沥青发泡行为控制模型在喷口压力与流量方面的误差分别为9.2%、7.7%。最后,在上述沥青发泡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关于泡沫沥青喷洒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数值模拟泡沫沥青喷洒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在Isight平台中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进而建立以提升喷口压力、减小各喷口质量流量差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Ⅱ算法对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Pareto解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沥青管径为0.74a、发泡水管径为0.58b、泡沫沥青喷口直径为0.6c、泡沫沥青喷口个数为d时,泡沫沥青喷洒装置性能最优。在考虑沥青发泡行为特点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喷口压力,均衡各个喷口流量,提升了泡沫沥青喷洒装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沥青 喷洒装置 多相流 VOF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35钻杆接头螺纹三维参数化建模及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宽 崔强 +1 位作者 李金平 彭腊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399,共9页
S135钢级钻杆在矿井勘探、探放水、瓦斯抽采等钻孔施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由于钻杆接头螺纹承受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及其复合载荷的循环作用,导致接头螺纹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其设计寿命,是整个钻杆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通过... S135钢级钻杆在矿井勘探、探放水、瓦斯抽采等钻孔施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由于钻杆接头螺纹承受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及其复合载荷的循环作用,导致接头螺纹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其设计寿命,是整个钻杆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通过万能拉伸试验获得钻杆接头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经计算转化得到其本构参数,对钻杆接头进行有限元分析。为了提高有限元分析效率,推导垂直于钻杆接头轴线的螺纹截面轮廓几何表达式,基于旋转、抬升、缩径和连接节点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考虑钻杆接头锥度和台肩的三维螺纹参数化建模方法,并根据单元和节点之间的关系开发了钻杆接头连接的参数化三维六面体网格建模程序,通过与交互式建模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此外,对上扣扭矩、压扭及压弯扭复合载荷作用下接头外螺纹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工况下钻杆接头外螺纹上的应力近似呈现“浴盆”形态,第1螺纹牙上的应力最大;随着圈次的增加,螺纹牙上的应力迅速下降,最后一圈螺纹牙上的应力呈现上升趋势;在弯矩的作用下,螺纹牙上的应力具有非对称特征。在接头螺纹设计时,必须考虑井眼曲率的影响并且需要重点关注接头压缩边第1螺纹牙上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接头螺纹 参数化建模 力学特性 井眼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环境下的道岔清砟作业区域识别方法
5
作者 程海鹰 段智威 +2 位作者 田珂 田明锐 康敬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7,789,共6页
针对低照度环境下,道岔清砟机难以精确识别复杂道岔的清砟作业区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照度环境下的道岔清砟作业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在Mask R-CNN的基础上,首先串联融合Retinex-Net,对低照度环境下的原始道岔场景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 针对低照度环境下,道岔清砟机难以精确识别复杂道岔的清砟作业区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照度环境下的道岔清砟作业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在Mask R-CNN的基础上,首先串联融合Retinex-Net,对低照度环境下的原始道岔场景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然后构建改进的Mask R-CNN,调整锚点的宽高比,并引入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混合注意力机制,提升目标检测的性能和鲁棒性;最后使用HSV模型进行轮廓提取,实现清砟作业区域的自动分割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道岔图像集上的检测精度优于Mask R-CNN和U-Net、U2-Net等算法,在低照度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为清砟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精确的视觉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清砟 低照度环境 Retinex-Net算法 Mask R-CNN 目标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大涡模拟流场仿真及可视化试验验证 被引量:6
6
作者 柴博森 王广义 +3 位作者 朱国仁 闫东 陆振华 迟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5,共11页
为了准确地揭示液力变矩器流场时空演化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5种不同的大涡模拟(LES)亚格子湍流模型(SL、WALE、WMLES、WMLES S-Omega、KET)精细仿真制动工况下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场,识别并提取涡轮内部非定常多尺度三维涡结... 为了准确地揭示液力变矩器流场时空演化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5种不同的大涡模拟(LES)亚格子湍流模型(SL、WALE、WMLES、WMLES S-Omega、KET)精细仿真制动工况下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场,识别并提取涡轮内部非定常多尺度三维涡结构,籍此分析时空多尺度涡演化特征及其对流场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采用动态实时标定方法,试验测量液力变矩器涡轮内部流场,依托试验后处理所提取的流速场和涡量场信息,对比验证大涡模拟仿真结果,并对5种亚格子湍流模型的仿真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工况下,SL和WMLES模型针对涡轮流道主流区域多尺度涡仿真结果相近,流速为0.32~0.85 m/s,涡量为250.77~792.95 s^(-1);针对涡轮叶片压力面近壁高流速区域,WMLES模型仿真结果与PIV试验结果相吻合,流速为3.7~4.4 m/s,而WMLES S-Omega模型对该区域内涡量场的仿真结果较好,涡量为526.47 s^(-1);从三维涡仿真角度来看,WMLES和WMLES S-Omega模型对叶片吸力面附近三维涡数值模拟结果更加丰富,针对叶片近壁面小尺度涡旋结构捕捉较为准确,KET模型仿真结果重现了涡轮叶片出口处明显的涡脱落现象,其他模型对于三维涡结构识别不够准确。研究结果可为液力变矩器高精度数值模拟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大涡模拟 亚格子 湍流模型 可视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