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粉和碳纤维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鸿芳 夏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5-639,共5页
研究了石粉和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石粉掺量低于20%,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石粉掺量大于20%,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石粉掺量为10%,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空白混凝土,... 研究了石粉和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石粉掺量低于20%,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石粉掺量大于20%,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石粉掺量为10%,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空白混凝土,但低于掺10%石粉的混凝土;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的耐磨性明显高于空白混凝土和单掺10%石粉的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0%的石粉混凝土和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可用于磨损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石粉 耐磨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陶瓷材料Ti2S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任瑛 孙纳纳 +6 位作者 关春龙 孙如芳 楚鑫 刘丹丹 魏昭 娄兰 程相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Ti_2SC陶瓷材料,作为M_(N+1)AX_N相的一员,具备陶瓷和金属的综合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倍受研究者关注的新型材料之一。主要围绕Ti_2SC的结构、制备方法、性能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型材料 陶瓷材料 Ti2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铝起始物料对合成钙长石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传运 张亚忠 +1 位作者 周宁生 夏熠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利用适宜起始物料受热后分解和质量损失可制备钙长石多孔材料。起始物料的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而值得研究。分别以工业氧化铝和工业氢氧化铝为氧化铝源,参与了制备钙长石多孔材料并作性能比较。采用TG-DSC考察了起始物料受热过程中的热行... 利用适宜起始物料受热后分解和质量损失可制备钙长石多孔材料。起始物料的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而值得研究。分别以工业氧化铝和工业氢氧化铝为氧化铝源,参与了制备钙长石多孔材料并作性能比较。采用TG-DSC考察了起始物料受热过程中的热行为,利用XRD、SEM和EDS分析了显微结构,检测了合成料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分别以工业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Al2O3源,前者经1300℃、后者经1250℃烧后合成料的显气孔率分别为35%和54%,耐压强度分别为60 MPa和30 MPa,气孔集中分布尺寸分别为10μm和8μm左右。以工业氢氧化铝为Al2O3源制备的钙长石,同温度下有更高的钙长石转化率,气孔率更高,气孔更小,但强度降低。Al(OH)3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铝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对钙长石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与工业氧化铝为Al2O3源时相比,合成温度可降低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长石 多孔材料 工业氧化铝 工业氢氧化铝 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N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4
作者 夏熠 乔生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0,共3页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非晶SiCN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N)的真空拉-拉疲劳行为,对比分析了预稳定化热处理C/SiCN(HTCS)与未热处理C/SiCN(NHTCS)在疲劳后的质量、显微结构和电阻变化。结果表明,对于NHTCS试样,非晶SiCN基体的晶化造成大量气体挥...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非晶SiCN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N)的真空拉-拉疲劳行为,对比分析了预稳定化热处理C/SiCN(HTCS)与未热处理C/SiCN(NHTCS)在疲劳后的质量、显微结构和电阻变化。结果表明,对于NHTCS试样,非晶SiCN基体的晶化造成大量气体挥发,质量损失明显;显微组织结构变化表现为基体脱落、纤维拔出、纤维断裂、裂纹扩展直至失效;电阻变化率先降后升,变化规律与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于预稳定化处理的HTCS试样,其质量变化、电阻变化的程度相对较小,体现出较好的预稳定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SiCN复合材料 拉-拉疲劳 质量 电阻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微孔钙长石轻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传运 张亚忠 +1 位作者 周宁生 夏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以受热后产生分解和质量损失的铝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高岭土为起始物料,采用注浆成型,分别经800、900、1000、1100、1200、1250和1300℃热处理3h制备了微孔钙长石,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试样物相组成、常规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 以受热后产生分解和质量损失的铝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高岭土为起始物料,采用注浆成型,分别经800、900、1000、1100、1200、1250和1300℃热处理3h制备了微孔钙长石,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试样物相组成、常规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TG—DSC考察了起始物料受热过程中的热行为。结果表明:经900℃煅烧后即开始有钙长石生成,煅烧温度提高,钙长石生成量增加,至1250℃已接近完成。1000℃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线变化率变化较小,耐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成微孔钙长石轻质料的最佳煅烧温度推荐为1250℃,由此合成料的显气孔率可达60%,体积密度1.13g·cm^(-3),耐压强度15MPa,片状晶体结构尺寸小于2μm,厚度为0.2~0.4μm,片状晶体交错式生长,封闭性气孔尺寸多小于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长石 轻质耐火材料 煅烧温度 片状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线锯快速植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代晓南 何伟春 +1 位作者 栗正新 何静远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了提高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备效率,通过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钢丝基体磁化处理等方式改进上砂工艺,结合SEM、EDS及高斯计等研究不同工艺因素对电镀线锯的制备效率及耐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磁感应强度、金刚石质量浓度及上砂... 为了提高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备效率,通过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钢丝基体磁化处理等方式改进上砂工艺,结合SEM、EDS及高斯计等研究不同工艺因素对电镀线锯的制备效率及耐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磁感应强度、金刚石质量浓度及上砂时间对线锯制备效率及耐用度有重要影响;采用磁化基体制备线锯的最佳上砂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A/dm2、基体磁感应强度0.6mT、上砂槽金刚石质量浓度15g/L、上砂时间30s、温度45℃。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线锯的上砂时间缩减为金刚石及钢丝基体没有处理时制备线锯的上砂时间的1/20,制备效率可提高81%,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耐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线锯 制备效率 化学镀镍 基体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SC粉体的快速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关春龙 孙纳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8-1002,1029,共6页
以TiS_2、Ti、石墨粉(C)为原料,在200~1 100℃,用微波混合加热法合成了Ti_2SC陶瓷粉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对Ti_2SC制备的影响,并在1 000~1 400℃与无压烧结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XRD、SEM、DSC和热力学计算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反应机... 以TiS_2、Ti、石墨粉(C)为原料,在200~1 100℃,用微波混合加热法合成了Ti_2SC陶瓷粉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对Ti_2SC制备的影响,并在1 000~1 400℃与无压烧结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XRD、SEM、DSC和热力学计算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反应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压烧结到1 400℃,保温15 min,样品中主相是C,只合成了少量目标相Ti_2SC;而用微波混合加热到400℃时,样品中主相为Ti_2SC,含有大量的C;升温到800℃,目标相衍射峰增强,C衍射峰减弱;在1 100℃,保温3 min,合成了单相Ti_2SC粉体材料,其颗粒粒径范围为2~5μm。在TiS_2-Ti-C体系中,400℃以下,TiS_2和Ti反应生成Ti-S化合物;400℃及以上,Ti、C和Ti-S化合物反应生成Ti_2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混合加热 Ti2SC陶瓷粉体 反应机理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合成过程中的物相及结构演变 被引量:6
8
作者 夏熠 石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02-2805,共4页
以高岭土、滑石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高温反应合成堇青石。借助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1100~1380℃范围内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变化,并分析了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低于1100℃热处理时,粘土、滑石发生分解并进行了晶型转化;1100... 以高岭土、滑石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高温反应合成堇青石。借助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1100~1380℃范围内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变化,并分析了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低于1100℃热处理时,粘土、滑石发生分解并进行了晶型转化;1100~1300℃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堇青石,1100~1200℃是初始反应阶段,1200~1300℃是加速反应阶段;1300~1380℃是堇青石晶体生长阶段。低于1200℃热处理时,材料内部呈松散堆积状态,几乎没有发生烧结;高于1300℃热处理后呈现明显的烧结状态。1200~1300℃是结构转变的转折温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固相反应 相变 显微结构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