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力发电厂污泥掺烧技术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洪浩 李文军 +3 位作者 徐众 杨剑锋 曾俊 刘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利用火力发电厂掺烧的方式处置城市污泥是目前公认最具前景的途径。为了考察掺烧污泥时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本文以2台300 MW容量等级、亚临界蒸汽参数、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炉为试验对象,进行污泥掺烧试验,分别在不同负荷和不同掺烧比... 利用火力发电厂掺烧的方式处置城市污泥是目前公认最具前景的途径。为了考察掺烧污泥时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本文以2台300 MW容量等级、亚临界蒸汽参数、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炉为试验对象,进行污泥掺烧试验,分别在不同负荷和不同掺烧比例的条件下,对比了炉膛温度、锅炉效率和NOx质量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掺烧污泥比例的增加,炉膛温度下降,NOx质量浓度有所增加;在10%的掺烧比例范围内,锅炉效率无明显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电厂污泥掺烧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污泥 掺烧试验 掺烧比例 燃烧稳定性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轴流风机并列与过程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当振 宾谊沅 +5 位作者 李文军 蒋森年 曾俊 刘帅 陈文 谢国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574-5582,共9页
通过开展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风机并列试验,研究一次风机并列过程中失速原因,结合轴流风机"驼峰型"失速线与机组锅炉最低稳燃需求,在充分考虑风机并列过程中风压波动的基础上,采用失速裕度定量分析了风机失速风险,计算获得风... 通过开展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风机并列试验,研究一次风机并列过程中失速原因,结合轴流风机"驼峰型"失速线与机组锅炉最低稳燃需求,在充分考虑风机并列过程中风压波动的基础上,采用失速裕度定量分析了风机失速风险,计算获得风机并列最佳工作点下风压上、下限值。同时根据联合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运行特点,阐述3种风机不同并列方法,重点研究一次风系统母管制设计方式对风机并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机工作点的风压与风量共同决定了风机失速裕度,风机失速裕度越大,抵抗系统干扰能力越强。结合机组负荷、入炉煤质以及一次风系统布置特点,选择合适的一次风压,准确计算一次风机动叶开度目标值以及预先隔离并入风机的系统,是一次风机并列操作的3个关键因素,可有效降低系统附加阻力及风压波动对风机并列的影响。此外针对一次风机风压直接作用于瞬时入炉燃料量,其并列过程显著影响炉内燃烧稳定性,通过多组试验总结并制定一次风机并列标准流程与步序,显著提高一次风机并列过程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最大限度缩短并风机的时间,同时减少对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的依赖,降低因运行人员个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炉膛压力大幅波动甚至锅炉灭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超临界锅炉 风机 失速线 失速裕度 并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知识库的双进双出制粉系统自启停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志杰 彭梁 +1 位作者 朱晓星 陈厚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技术是实现燃烧全程自动控制的必备条件。对制粉系统启停时机及启停顺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制粉系统的启停专家知识库,能够对其启停时机和启停顺序进行自动优化,实现了制粉系统在机组启停及运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设计了... 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技术是实现燃烧全程自动控制的必备条件。对制粉系统启停时机及启停顺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制粉系统的启停专家知识库,能够对其启停时机和启停顺序进行自动优化,实现了制粉系统在机组启停及运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设计了双进双出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步序,实现了该类制粉系统启停过程的全程自动控制。应用表明,所设计的基于专家知识库的双进双出制粉系统自启停技术能够满足火电机组燃烧全程智能控制的需要,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知识库 推理规则 双进双出制粉系统 自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火电机组启动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晓星 寻新 +3 位作者 陈厚涛 王志杰 王锡辉 彭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8,共6页
基于机组启动前的设备状况等约束条件,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实现了机组启动路径的智能规划;基于模糊数相似度风险分析方法,对汽轮机启动过程进行风险预估,实现了一种不依赖于热应力模型的汽轮机自启动控制方式,适用于各种主流汽轮机... 基于机组启动前的设备状况等约束条件,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实现了机组启动路径的智能规划;基于模糊数相似度风险分析方法,对汽轮机启动过程进行风险预估,实现了一种不依赖于热应力模型的汽轮机自启动控制方式,适用于各种主流汽轮机;采用仿人智能控制,提出了故障智能剔除方法、蒸汽管道自动暖管方法。应用表明,这些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技术,减轻了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对火电机组启动过程起到了优化效果,整体提升了火电机组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智能算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模糊风险分析 汽轮机自启动 仿人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风险分析法的汽轮机自启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杰 王锡辉 +1 位作者 朱晓星 郑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0,共6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数风险分析法的智能汽轮机控制系统:通过对汽轮机的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步序依次执行;采用模糊数相似度风险分析法,对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估和管控,并结合运行人员经验,以确定... 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数风险分析法的智能汽轮机控制系统:通过对汽轮机的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步序依次执行;采用模糊数相似度风险分析法,对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估和管控,并结合运行人员经验,以确定是否执行下一步序,据此规划适宜的启动路径。该技术实现了采用非热应力模型的汽轮机自启动控制,对国产汽轮机自启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模糊数 风险分析 自启动技术 执行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高含量单质铜垢的化学清洗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俊杰 刘凯 +5 位作者 周舟 查方林 冯兵 万涛 徐松 龚尚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9,184,共6页
发电机内冷却水(内冷水)系统腐蚀及腐蚀产物沉积所引起的绝缘性能与通流冷却能力下降,是发电机运行的重要安全隐患。某发电厂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出现堵塞、超温异常,其腐蚀产物中单质铜含量高。为消除隐患,首次采用以氨基磺酸为主的复合... 发电机内冷却水(内冷水)系统腐蚀及腐蚀产物沉积所引起的绝缘性能与通流冷却能力下降,是发电机运行的重要安全隐患。某发电厂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出现堵塞、超温异常,其腐蚀产物中单质铜含量高。为消除隐患,首次采用以氨基磺酸为主的复合酸并添加双氧水作为清洗介质,辅以分步去除氧化铜和单质铜的工艺,对该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实施了化学清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清洗工艺技术有效去除了线棒内的腐蚀产物,且对线棒本体损伤较小;与清洗前相比,清洗后定子线棒最高温度下降了9.9℃,线棒间最大温差下降了10℃,不同线棒间出水最大温差下降了11℃,确保了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内冷却水 腐蚀 单质铜 氧化铜 化学清洗 氨基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量分析的电站锅炉燃烧状态诊断技术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锡辉 王志鹏 +3 位作者 陈厚涛 朱晓星 刘武林 寻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80-6992,共13页
概述了各类别燃烧诊断技术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基于特征量分析的电站锅炉燃烧状态诊断技术流程,分析对比了单个特征量的物理意义及不同特征量组合的状态表征能力,进而归纳了特征量提取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部分算法的数学推导过程及其... 概述了各类别燃烧诊断技术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基于特征量分析的电站锅炉燃烧状态诊断技术流程,分析对比了单个特征量的物理意义及不同特征量组合的状态表征能力,进而归纳了特征量提取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部分算法的数学推导过程及其在模式识别应用中所呈现的特点,旨在推动模式识别技术在火电机组故障诊断、运行经济性实时评价及智能控制领域中的应用。特征量的提取、算法的设计和训练/学习是基于特征量分析的模式识别技术的核心环节。特征量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应具备表征状态某种属性的能力;特征量组合应完整全面地包含状态信息。特别地,当实际状态不同时,特征量组合应具备识别其差异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适用于所有可根据人类经验进行分类的场合,FCM算法在状态渐变且无断然分界线的模式识别中表征更为精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适用于样本模式非此即彼的分类应用;Kohonen自组织神经网络适用于各类别之间具有较强区分度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诊断 神经网络 特征量 模式识别 电站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降压联合吹管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帅 蒋森年 +6 位作者 吕当振 杨剑锋 何洪浩 王安 李雄飞 陈珣 杨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4,共7页
锅炉吹管是新建火电机组调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还缺乏大容量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的详细描述及分析。本文结合现场调试过程,对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压吹管、降压吹管相结合的过热器再热器一段吹管工艺,尤其是每个阶段主要... 锅炉吹管是新建火电机组调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还缺乏大容量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的详细描述及分析。本文结合现场调试过程,对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压吹管、降压吹管相结合的过热器再热器一段吹管工艺,尤其是每个阶段主要控制参数的调整及其对介质温度和管壁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全程描述和深入分析。吹管过程表明:此次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设计合理,各参数控制优良,靶板检验合格,满足吹管标准,可为同类型机组锅炉吹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双切圆锅炉 联合吹管 稳压吹管 降压吹管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电站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剑锋 杜进 +5 位作者 黄璞 黎海平 陈一平 申明 王志超 刘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共8页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燃烧特性;采用“分磨制粉、分仓储存、炉内分层掺混”的掺烧方式可以实现半焦掺烧比例50%下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在300 MW负荷下,与掺烧前相比,半焦掺烧比例为50%时,锅炉效率从90.36%升高至92.79%,炉堂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从493.85 mg/m3降低至435.86 mg/m^3。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可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但是炉膛出口温度稍有增加,减温水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掺烧 大比例 锅炉效率 NOX排放 运行优化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综合出力系数的出力加权聚合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鑫燃 刘攀 +1 位作者 温岩 田海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71,162,共5页
综合出力系数是水电站中长期出力计算的关键参数,对其研究可有效提高计算结果可靠性。对此,在既有推求电站综合出力系数和发电水头关系的聚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机组的不同出力区间对发电量的贡献度,修正聚合系数,提出了出力加权聚... 综合出力系数是水电站中长期出力计算的关键参数,对其研究可有效提高计算结果可靠性。对此,在既有推求电站综合出力系数和发电水头关系的聚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机组的不同出力区间对发电量的贡献度,修正聚合系数,提出了出力加权聚合法。以三峡电站和清江水布垭、隔河岩及高坝洲电站为例,将出力加权聚合法与常数法、直接法及聚合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出力加权聚合法、聚合法在三峡电站发电计算中的精度相当,较常数法和直接法的计算误差更小。在清江梯级电站的发电计算中,聚合法低估了发电量;出力加权聚合法在三座电站的误差分别为0.20%、0.29%、2.95%,较其他三种方法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机组出力特性曲线 综合出力系数 出力加权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变工况模型的简便建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余兴刚 李旭 +2 位作者 蒋北华 李明 谢诞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鉴于汽轮机详细变工况计算方法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很难开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机组热平衡图构造变工况计算模型的简便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建立了汽轮机定流量和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以某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运用所建立的定功率变工况... 鉴于汽轮机详细变工况计算方法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很难开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机组热平衡图构造变工况计算模型的简便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建立了汽轮机定流量和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以某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运用所建立的定功率变工况模型计算得到机组典型工况下的各参数值,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误差较小;运用所建立的定流量变工况模型计算得到了四阀全开工况下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压损和排汽压力变化对热耗率和功率的修正曲线,与制造厂提供的修正曲线相比误差较小。这表明所建立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变工况 热平衡图 定流量 定功率 修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加热器异常时运行优化措施和疏水系统改进建议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兴刚 李旭 +2 位作者 陈非 李明 谢诞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648-6655,共8页
以某62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热平衡图,通过与高加解列工况设计数据对比,建立适合研究加热器异常工况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75%THA和... 以某62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热平衡图,通过与高加解列工况设计数据对比,建立适合研究加热器异常工况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75%THA和50%THA工况下切除各加热器汽侧和因故隔离加热器正常疏水调门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以机组热耗率最低为原则,对各加热器发生异常后回热系统的运行方式给出了优化建议;鉴于计算结果显示高压加热器的异常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较大,提出增设高压加热器跨级疏水管道的设计改进方案,变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增设高压加热器跨级疏水管道可显著降低高压加热器异常工况下机组的热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0MW超临界机组 变工况 加热器异常 热耗率 跨级疏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电站锅炉燃烧在线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锡辉 陈厚涛 +3 位作者 朱晓星 刘帅 盛锴 肖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82,共6页
电站锅炉燃烧在线诊断对智能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诊断实现自动组织安全稳定优质的燃烧是机组智能运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基于火焰强度信号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锅炉燃烧状态进行在线诊断,分析运行历史中出现的... 电站锅炉燃烧在线诊断对智能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诊断实现自动组织安全稳定优质的燃烧是机组智能运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基于火焰强度信号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锅炉燃烧状态进行在线诊断,分析运行历史中出现的燃烧状态并归纳为4种类别,求取各类别聚类中心,在线计算待诊断样本与各类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值后确定其燃烧状态。将该方法在某超临界620 MW机组上进行应用,分析该机组锅炉燃烧器出力稳定、出力变化、出力不稳定、着火至出力稳定时4种典型工况的诊断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线诊断方法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准确评价锅炉燃烧状态,诊断结论能实时客观地反映燃烧状态的变化,可实现锅炉燃烧实时优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智能运行 燃烧优化 在线诊断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雨区阻力与变工况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兴刚 宾谊沅 +2 位作者 李旭 陈文 谢诞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8,共7页
以某10000 m2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为对象,计算了不同淋水密度和填料层风速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得到了适用范围更广的雨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基于麦克尔焓差法构建了冷却塔一维热力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出塔水温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仅... 以某10000 m2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为对象,计算了不同淋水密度和填料层风速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得到了适用范围更广的雨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基于麦克尔焓差法构建了冷却塔一维热力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出塔水温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仅为1.6%;运用所建立的一维热力计算模型开展了该冷却塔变工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出塔水温将随着循环水流量的增大而升高,当循环水流量变化量相同时,出塔水温的变化量将随着热负荷的增大、干球温度的降低、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升高;热负荷对出塔水温的影响受循环水流量、干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出塔水温和冷却幅高随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大分别呈升高和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大气压力的影响基本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雨区阻力系数 一维热力计算模型 变工况特性 出塔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网反应器的煤颗粒着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 刘庭峰 +1 位作者 何洪浩 龚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3,共6页
为在减弱挥发分与煤焦颗粒二次反应以及煤粉堆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不同挥发分煤种和焦颗粒的着火特性,选取了挥发分含量差异较大的1种褐煤和1种烟煤,在自建的金属网反应器系统上进行了着火实验,并与传统的热重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为在减弱挥发分与煤焦颗粒二次反应以及煤粉堆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不同挥发分煤种和焦颗粒的着火特性,选取了挥发分含量差异较大的1种褐煤和1种烟煤,在自建的金属网反应器系统上进行了着火实验,并与传统的热重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挥发分对煤粉着火温度的影响最大,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升高,煤粉的着火温度逐渐降低;由于减少了样品的堆积效应以及减弱了升温过程中的挥发分燃烧,金属网上测得的着火温度高于热重所得着火温度,更接近煤粉颗粒的实际着火温度;褐煤的反应性高于烟煤,焦样的着火温度低于原样,但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增大使得其可用于吸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网反应器 挥发分 二次反应 着火温度 煤颗粒 半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对象控制需求解析及仿人修正的协调控制方法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锡辉 陈厚涛 +4 位作者 盛杰 周科 朱晓星 王志杰 何洪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6047-16054,共8页
绝大部分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时,协调及主要自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投入,机组变成纯手操模式,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对象控制需求解析及仿人修正的协调控制方法。采用状态函数计算多变量系统输出的实... 绝大部分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时,协调及主要自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投入,机组变成纯手操模式,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对象控制需求解析及仿人修正的协调控制方法。采用状态函数计算多变量系统输出的实时状态,形成状态矩阵,针对每一种状态分析所有输入变量的调节需求并归类,对每一类需求设计仿人修正指令,叠加至线性控制系统中,改善了强耦合系统的协调性能,提升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将所述控制方法在某630 MW超临界组上开展了工程应用,实现了该机组协调系统在28.7%~100%负荷区间运行的全自动控制,湿态稳定运行、湿态变负荷、转态、干态稳定运行以及干态变负荷等过程的控制品质较行业标准指标提升了25%~75%,全工况下无需降参数运行,在保障机组宽负荷调峰运行经济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协调控制 需求解析 仿人修正 宽负荷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精细化建模 被引量:22
17
作者 盛锴 邹鑫 +1 位作者 邱靖 朱晓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8,152,共9页
由于火电机组的功率响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常规线性模型难以精确反映机组实际的一次调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主汽压力等关键因素对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影响,引入阀门流量特性和主汽压力耦合函数、主汽压力... 由于火电机组的功率响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常规线性模型难以精确反映机组实际的一次调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主汽压力等关键因素对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影响,引入阀门流量特性和主汽压力耦合函数、主汽压力模型和调节级压力-负荷动态转换系数,在典型汽轮机模型基础上构建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精细化模型。结合某660 MW超临界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对所建立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型相比,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机组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功率响应 阀门流量特性 主汽压力 动态转换系数 精细化模型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辅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锡辉 朱晓星 +3 位作者 陈厚涛 盛锴 何洪浩 王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97-2605,共9页
加强辅机设备健康状态实时评估与预警对宽负荷调峰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火电机组主要辅机设备如送、引风机以及汽动给水泵的运行特性分析,提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对独立影响设备的... 加强辅机设备健康状态实时评估与预警对宽负荷调峰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火电机组主要辅机设备如送、引风机以及汽动给水泵的运行特性分析,提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对独立影响设备的参数进行趋势预判,采用特征向量类比分析法从系统的角度实时评估设备各运行参数是否失配,进而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态。在某630MW机组上的应用结果显示,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成功识别了送风机轴承温度大幅度跳变的工况,并预警相关人员采取防御措施,避免了设备跳闸。采用该机组某次深调工况下引风机失速的历史数据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特征向量类比分析法可以在设备运行异常的瞬间发出参数失配预警,为操盘人员在事故工况下赢得黄金抢救时间,避免事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负荷调峰 燃煤机组 辅机设备 特征向量 运行 在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0 MW燃煤机组给水泵自动并泵过程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锡辉 陈厚涛 +2 位作者 彭双剑 傅强 寻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96,共6页
随着燃煤机组自启停控制的广泛应用,汽动给水泵(汽泵)并入的自动控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燃煤机组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并在某电厂630 MW机组成功投运。运行结果表明:电动给水泵(电泵)运行时并入第1台汽泵的控制策略中,在... 随着燃煤机组自启停控制的广泛应用,汽动给水泵(汽泵)并入的自动控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燃煤机组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并在某电厂630 MW机组成功投运。运行结果表明:电动给水泵(电泵)运行时并入第1台汽泵的控制策略中,在被并入泵出口阀打开前后,设计2个升速阶段,将因汽泵转速变化而可能产生波动的参数设置为汽泵转速升速率函数的自变量,可使并泵过程非常平稳;全程耗时约4 min,给水流量波动在10 t/h以内;第1台汽泵运行时自动并入第2台汽泵的控制策略中,除给水主控PID外,额外引入2套PID功能块,分别用于2台汽泵出力自动调平,调平PID参数高度自适应,可使2台汽泵出力迅速调平而不引起主给水流量大幅度波动;全程耗时约7 min,给水流量波动在15 t/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控制 汽动给水泵 电动给水泵 并泵 自动控制 火电机组 PID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区域喷氨的NH_(3)分布与均匀性调整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陶莉 肖育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3-669,共7页
针对SCR系统区域喷氨优化调整原理的具体实施,用仿真技术建立典型SCR系统数值模型,研究喷氨格栅支管所喷NH_(3)在出口监测截面上的区域分布与迹线运动;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烟气量下喷氨格栅区域烟气速度、NH_(3)浓度以及调整前后出口监测... 针对SCR系统区域喷氨优化调整原理的具体实施,用仿真技术建立典型SCR系统数值模型,研究喷氨格栅支管所喷NH_(3)在出口监测截面上的区域分布与迹线运动;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烟气量下喷氨格栅区域烟气速度、NH_(3)浓度以及调整前后出口监测截面上NH_(3)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均匀划分后的出口截面与喷氨支管间区域的正对应关系受支管的位置与烟道结构的影响而发生不规律的改变,增加了依据出口区域NO_(x)浓度进行支管喷氨量调整的复杂性;横向分区支管的喷氨迹线被导流板结构限定在对应区域内,纵向分区支管的喷氨迹线随烟气产生向一侧偏移的趋势。调整前,50%、75%、100%烟气处理量下出口截面S-2上NH_(3)浓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79%、19.23%、17.17%,不因处理烟气量不同而显著改变;调整后,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SCR脱硝 喷氨格栅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