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纶Ⅲ沉析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万立 杨宽 +1 位作者 王衡 何鑫业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将芳纶Ⅲ聚合物溶液注入高速搅拌的凝固浴中制备芳纶Ⅲ沉析纤维,并采用湿法抄纸技术制备了芳纶Ⅲ原纸,研究了杂环单体含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存储稳定性、沉析纤维结构及形貌、芳纶Ⅲ原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芳纶Ⅲ聚合物溶液注入高速搅拌的凝固浴中制备芳纶Ⅲ沉析纤维,并采用湿法抄纸技术制备了芳纶Ⅲ原纸,研究了杂环单体含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存储稳定性、沉析纤维结构及形貌、芳纶Ⅲ原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环单体含量高于30%才能制备稳定的芳纶Ⅲ聚合物溶液,高于40%时制备的沉析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适宜抄纸;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沉析纤维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芳纶Ⅲ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宜控制为10000~20000 cP,比浓对数黏度为2.4~5.5 dL/g,得到的沉析纤维具有较高长径比和比表面积,进一步制备的芳纶Ⅲ原纸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芳纶 芳纶Ⅲ沉析纤维 芳纶纸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式除尘用聚苯硫醚纤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何雨静 康建平 +3 位作者 赵坤伟 何勇 李佳逸 谭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40,共9页
为更好地了解高性能聚苯硫醚纤维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对其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生产产能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在高温烟气袋式除尘领域中的特殊应用,系统性阐述了聚苯硫醚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涵盖细化/超细化、异形化、抗氧化、催化等4... 为更好地了解高性能聚苯硫醚纤维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对其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生产产能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在高温烟气袋式除尘领域中的特殊应用,系统性阐述了聚苯硫醚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涵盖细化/超细化、异形化、抗氧化、催化等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细化/超细化、抗氧化聚苯硫醚纤维的制备方法,并将各种方法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简要总结了异形化和催化特性聚苯硫醚纤维的发展状况与方向,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温除尘用差别化、功能化的聚苯硫醚纤维的相关研究、生产及应用提供思路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基于我国聚苯硫醚纤维制备技术现状与市场发展要求,认为要实现我国高过滤精度、差别功能化、性能稳定的聚苯硫醚纤维自主生产,亟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协作、联合攻关,在基础原料、关键设备、纺丝工艺等方面进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式除尘器 聚苯硫醚纤维 超细纤维 异形纤维 抗氧化 催化 滤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PBO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斌 王文静 +5 位作者 吕钧炜 彭涛 范新年 周万立 赵春霞 李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分别采用HTA-P30碳纤维、T800碳纤维与PBO纤维进行了层间混杂,研究了不同的混杂比、不同性能的碳纤维以及不同的粘接界面对PBO/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800与PBO纤维混杂后,复合材料的强度表现出... 分别采用HTA-P30碳纤维、T800碳纤维与PBO纤维进行了层间混杂,研究了不同的混杂比、不同性能的碳纤维以及不同的粘接界面对PBO/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800与PBO纤维混杂后,复合材料的强度表现出混杂负效应,而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表现出混杂正效应,且均随混杂比的增大而降低。PBO纤维经过表面处理后,提高了混杂复合材料的弱界面层粘结性能,从而强度、模量、层间剪切强度的混杂效应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尤其是层间剪切强度的混杂效应系数提高程度很大,并且与纤维的表面状态密切相关。随着PBO纤维的混入,可降低复合材料性能的分散性(离散系数),提高质量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 层间混杂 拉伸性能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溶性有机硅疏水缔合增稠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丽娟 罗艳辉 +1 位作者 梁娟 樊武厚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
以自制有机硅单体为疏水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一种有机硅链段疏水缔合的碱溶性增稠剂,并考察其在染料印花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功能单体用量、中和碱、pH值、增稠剂用量等因素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碱溶性增稠剂和市售普... 以自制有机硅单体为疏水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一种有机硅链段疏水缔合的碱溶性增稠剂,并考察其在染料印花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功能单体用量、中和碱、pH值、增稠剂用量等因素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碱溶性增稠剂和市售普通染料增稠剂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功能单体质量分数为4%~5%,以氢氧化钠为中和碱,pH=10~12时,碱溶性增稠剂的增稠性能最佳;相比市售染料增稠剂,碱溶性有机硅疏水缔合增稠剂在印花浆黏度、流变性、耐电解质能力、洗脱性和印花效果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碱溶性 疏水缔合 染料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高性能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洁 林义 +3 位作者 王桦 宋巧丽 顾迎春 陈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1,60,共5页
采用短切芳纶纤维和短切玄武岩纤维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通过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等,对比分析了两种短切纤维对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和短切... 采用短切芳纶纤维和短切玄武岩纤维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通过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等,对比分析了两种短切纤维对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和短切芳纶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泡沫材料的粉化率,提高了压缩比强度;短切芳纶纤维明显提高了泡沫材料的比模量,这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缓冲性能和吸声性能;短切玄武岩和短切芳纶纤维增强泡沫材料均有利于提高泡沫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泡沫 短切芳纶纤维 短切玄武岩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晓 彭浩凯 +6 位作者 张晓慧 罗贵明 李婷婷 王煦怡 吴利伟 姜茜 林佳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70,共4页
为了提高界面结合能力,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对纤维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测试,优选出最佳处理工艺。进一步研究了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式对纤维集合体力学性... 为了提高界面结合能力,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对纤维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测试,优选出最佳处理工艺。进一步研究了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式对纤维集合体力学性能和防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芳纶纤维的摩擦系数增大,但强力有所下降,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最佳条件为50Pa、50W处理5min。芳纶纤维表面经过等离子体改性后,无纺布锥刺的最大压缩载荷同比未处理样品提高了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防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祯 王斌 +1 位作者 吕钧炜 李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提高PBO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研究工作;从PBO纤维表面改性引入高表面能物理表面或构筑化学活性位点以及设计PBO纤维/环氧树脂中间界面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所涉及的各类...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提高PBO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研究工作;从PBO纤维表面改性引入高表面能物理表面或构筑化学活性位点以及设计PBO纤维/环氧树脂中间界面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所涉及的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环氧树脂 表面改性 界面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紫外老化行为研究
8
作者 雷兵航 王斌 +1 位作者 李辉 马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0-83,共4页
研究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在313nm波段的紫外光辐照下结构与性能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单丝拉伸测试、X射线衍射(XRD)对老化前后PBO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 研究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在313nm波段的紫外光辐照下结构与性能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单丝拉伸测试、X射线衍射(XRD)对老化前后PBO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对PBO纤维的形貌和结构有显著的影响,紫外老化200h后,表层已经明显出现了剥离现象,紫外老化1000h后,PBO纤维表面脱落严重,纤维内部化学键发生断裂,红外谱图上显示有酯羰基出现,结晶度降低,纤维拉伸强度迅速下降,纤维强力保持率仅约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 紫外老化 表面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IR)技术的改性杂环芳纶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超峰 魏琳琳 王凤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2,185,共4页
采用AFM-IR技术对基于杂环芳纶F358的含氯共聚改性纤维F358Cl和氟化表面改性纤维F358F进行表面结构与性能研究,并和F358及Kevlar 49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含杂环结构芳纶F358、F358F和F358Cl因无规共聚导致纤维沿径向方向化学结构... 采用AFM-IR技术对基于杂环芳纶F358的含氯共聚改性纤维F358Cl和氟化表面改性纤维F358F进行表面结构与性能研究,并和F358及Kevlar 49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含杂环结构芳纶F358、F358F和F358Cl因无规共聚导致纤维沿径向方向化学结构不均一,而K49纯PPTA结构使其化学组成一致性较好。4种纤维的表面形貌因结构及工艺不同而差异较大,氟化处理使纤维表面形貌发生较大变化。表面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经氟化处理后表面刚性有所增加,几种纤维表面刚性顺序为F358F>K49>F358>F358Cl。表面热学分析结果表明氟化后纤维F358F的转变温度为116.4℃,低于未氟化纤维F358的1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纶 杂环芳纶 结构改性 氟化 纳米红外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娟 樊武厚 +4 位作者 蒲宗耀 吴晋川 马逸平 王斌 李林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己二胺单体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为进一步提升固色性能,引入盐酸胍单体进行端氨基改性制得胍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并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织物的固色整理。... 以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己二胺单体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为进一步提升固色性能,引入盐酸胍单体进行端氨基改性制得胍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并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织物的固色整理。结果表明,自制胍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固色剂的固色效果优异,染色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均提高1级,耐湿摩擦色牢度提高半级及以上。固色整理对染色织物色光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色剂 超支化聚酰胺-胺 胍改性 活性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硅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织物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11
作者 樊武厚 田睿 +5 位作者 马德武 蒲宗耀 廖正科 张劲峰 魏乾阳 李林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6,共5页
通过引入自制的单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高硅元素含量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柔性硅丙乳液。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柔性硅丙乳液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柔性硅... 通过引入自制的单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高硅元素含量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柔性硅丙乳液。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柔性硅丙乳液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柔性硅丙乳液涂料印花织物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自制的柔性硅丙乳液胶膜具有较高的表面和截面硅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6.4%和17.51%)、较低的Tg(-38.76℃)和较低的48h吸水率(16.75%)。当印花色浆中柔性硅丙乳液质量分数为10%时,涂料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手感柔软度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丙乳液 柔性 涂料印花 纯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增深硅油乳液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林华 樊武厚 +4 位作者 蒋旎 王斌 马逸平 梁娟 胡家啓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5,共5页
针对当前增深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撕裂强力显著降低的问题,合成了增深硅油乳液,并研究了其乳液稳定性、增深整理工艺条件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增深硅油乳液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较优的应用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0~60g/L、焙... 针对当前增深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撕裂强力显著降低的问题,合成了增深硅油乳液,并研究了其乳液稳定性、增深整理工艺条件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增深硅油乳液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较优的应用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0~60g/L、焙烘温度140~180℃、焙烘时间为60~100s。其在黑色涤纶织物上增深率最高(88.50%)、撕裂强力几乎无损失,且具有优异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手感,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深硅油 乳液稳定性 增深率 撕裂强力 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春婵 张劲峰 +4 位作者 徐云花 金杰 陈伟 段亚峰 樊武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共7页
为防止复合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胶现象,文章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的贴合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摩擦因数和比表面积,增加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热熔胶在复合织物间的贴合牢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复合织物经向剥... 为防止复合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胶现象,文章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的贴合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摩擦因数和比表面积,增加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热熔胶在复合织物间的贴合牢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复合织物经向剥离强力提高了796%;纬向剥离强力提高了1050%;经30次水洗,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为15.2 N,纬向剥离强力为9.4 N,仍符合国家标准。在电压25 kV、作用时间5.5 min、作用间距2 mm的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下,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达到18.3 N,纬向剥离强力达到12.6 N,贴合牢度达到最佳。因此,等离子体预处理为解决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能够同时满足市场对环保和高性能纺织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复合织物 热熔胶 水性聚氨酯 贴合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用活性染料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卫卫 李春燕 梁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8,65,共4页
以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单体,乙二胺为交联单体,合成了二甲胺聚阳离子型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二甲胺)∶n(环氧氯丙烷)=1∶1.5,乙二胺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固色后织物的耐干摩擦... 以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单体,乙二胺为交联单体,合成了二甲胺聚阳离子型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二甲胺)∶n(环氧氯丙烷)=1∶1.5,乙二胺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固色后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达3级及以上,耐皂洗色牢度在4级及以上,色光变化小,其固色效果达到同类市售固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醛固色剂 活性染料 色牢度 二甲胺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红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及其真丝染色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娟 吴晋川 +4 位作者 韩丽娟 罗艳辉 赵坤伟 黄玉华 蒲宗耀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高粱红色素,研究了提取工艺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80 W,超声处理时间30 min。将提取的高粱红色素用于阳离子改性真丝染色,经固色处理后真丝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5级,耐皂洗色牢度...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高粱红色素,研究了提取工艺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80 W,超声处理时间30 min。将提取的高粱红色素用于阳离子改性真丝染色,经固色处理后真丝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5级,耐皂洗色牢度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色 高梁红色素 超声波 提取工艺 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印花用新型无氨氮尿素替代品ST373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娟 胡于庆 +4 位作者 吴晋川 樊武厚 韩丽娟 黄玉华 蒲宗耀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6,共4页
针对目前印染污水氨氮指标居高不下的情况,研发了新型无氨氮尿素替代品ST373用于纯棉和人棉活性染料印花。通过测试印花织物的K/S值和Integ值,探讨了尿素替代品ST373对活性染料红、黄、蓝等单色印花织物和拼色印花织物性能的影响,并与... 针对目前印染污水氨氮指标居高不下的情况,研发了新型无氨氮尿素替代品ST373用于纯棉和人棉活性染料印花。通过测试印花织物的K/S值和Integ值,探讨了尿素替代品ST373对活性染料红、黄、蓝等单色印花织物和拼色印花织物性能的影响,并与尿素印花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无氨氮尿素替代品ST373用于纯棉和人棉活性染料印花,当在染料质量分数为9%及以下时,ST373在色浆中的质量分数为4%~6%,可完全取代尿素,印花织物的K/S值、Integ值、色差值ΔE、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均与使用尿素印花的织物相当,且产品不含氮,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氨氮指标,减轻污水处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尿素替代品 粘胶纤维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测定总氮的改进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松 梁娟 +3 位作者 蒲宗耀 黄玉华 韩丽娟 罗艳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改进了碱性过硫酸钾测定总氮方法,采用耐压COD消解管替代比色玻璃管,减少了试剂用量,并节省时间。结果表明,在总氮含量0~5.00 mg/L范围内,该测试方法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 9,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测试 总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超低甲醛免烫整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松 罗艳辉 +2 位作者 蒲宗耀 胡于庆 周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1-34,共4页
将无甲醛树脂与低甲醛树脂拼混,对棉织物进行超低甲醛免烫整理。研究低甲醛与无甲醛树脂的质量比、拼混树脂、催化剂氯化镁、柠檬酸和柔软剂的质量分数,以及焙烘条件等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整理工艺为:无甲醛树脂与低甲醛树... 将无甲醛树脂与低甲醛树脂拼混,对棉织物进行超低甲醛免烫整理。研究低甲醛与无甲醛树脂的质量比、拼混树脂、催化剂氯化镁、柠檬酸和柔软剂的质量分数,以及焙烘条件等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整理工艺为:无甲醛树脂与低甲醛树脂质量比2.6∶1,拼混树脂总质量分数8%,氯化镁2%,柠檬酸0.1%,柔软剂ST420 2%,JFC 0.1%,130℃烘干,150℃焙烘120 s。采用拼混树脂整理织物,能获得较好的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且布面甲醛释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烫整理 2D树脂 游离甲醛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乳液聚合印花增稠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娟 樊武厚 +2 位作者 韩丽娟 吴晋川 蒲宗耀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3,64,共5页
以自制的带疏水链的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反应法,合成出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疏水缔合型乳液聚合印花增稠剂,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制疏水缔合乳液聚合增稠剂的碱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性能... 以自制的带疏水链的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反应法,合成出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疏水缔合型乳液聚合印花增稠剂,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制疏水缔合乳液聚合增稠剂的碱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疏水改性 乳液聚合 流变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离子色谱法测定印染废水中总氮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娟 黄建 +3 位作者 韩丽娟 吴晋川 樊武厚 黄玉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6-50,共5页
采用国标HJ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印染废水总氮含量时,发现含醇及醇瞇类无氨氮促染剂ST373和ST373A替代尿素用于活性染料印花,醇及醇醋类物质对总氮测试结果有干扰。为了规避其影响,研究了碱性... 采用国标HJ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印染废水总氮含量时,发现含醇及醇瞇类无氨氮促染剂ST373和ST373A替代尿素用于活性染料印花,醇及醇醋类物质对总氮测试结果有干扰。为了规避其影响,研究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离子色谱法测定活性染料印花废水总氮的可行性。通过对比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离子色谱法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发现,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后再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水中总氮含量,总氮校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达0.999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101%~108%之间。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要求,适用于印染废水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总氮含量 印染废水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