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双金属氧化物负极的理性设计及储锂特性
1
作者 林学宇 王瑞琦 +1 位作者 董武杰 黄富强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共13页
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双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实现依赖于创新突破高容量、高倍率及长循环寿命电极材料。插入型负极,以d0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代表,含有强金属-氧键,表现出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然而,由于金属离子变价较少,其... 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双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实现依赖于创新突破高容量、高倍率及长循环寿命电极材料。插入型负极,以d0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代表,含有强金属-氧键,表现出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然而,由于金属离子变价较少,其比容量相对较低。转化-合金型负极,以p区金属氧化物为代表,具备高理论比容量,但嵌锂过程中的相团聚和体积膨胀易导致容量快速衰减和倍率性能不佳。通过引入插入型或转化型功能基元构建双金属氧化物负极,可以优化电极中的电子/离子传导,从而改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望实现负极材料高容量、高倍率及长循环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各类金属氧化物中的化学键及电子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图示表达方式,将负极锂离子插脱嵌的电化学反应储能过程表达为态密度(DOS)图示。文章阐述了双金属氧化物负极的多步储锂机制,并结合近期相关研究进展,为发展高容量、高倍率及高稳定的双金属化合物负极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双金属化合物 储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三维石墨烯及其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金山 黄凯 +1 位作者 游潇 董绍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0-596,共7页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受到分散均匀性、体积分数、界面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还无法发挥。3D打印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增材...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受到分散均匀性、体积分数、界面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还无法发挥。3D打印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获得结构可控、形状多样化、大尺寸的三维石墨烯。三维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优异的可压缩性和相互连接的导电网络,可以有效避免石墨烯堆积团聚。通过组分系统设计,可以获得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石墨烯浆料,流变性能结果显示浆料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将SiC基体引入3D打印三维石墨烯,获得三维石墨烯/SiC复合材料。SiC基体可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间,对提升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增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3D打印三维石墨烯结合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有望实现高性能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3D打印 流变性 陶瓷基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江东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26-40,共15页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开发,器件和系统逐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推动了陶瓷材料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些发展和先进的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结构功能...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开发,器件和系统逐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推动了陶瓷材料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些发展和先进的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超高温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新能源陶瓷,透明陶瓷,生物陶瓷和多孔陶瓷,探讨了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并对材料在基础研究和制备科学上今后应予以关注的关键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陶瓷 结构功能一体化 复合材料 透明陶瓷 生物陶瓷 制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黑色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桂莲 林天全 黄富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9-2114,共16页
二氧化钛是最重要的光电半导体材料之一,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最重要的光催化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无法吸收可见光而导致太阳能利用效率低下.拓展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是提高其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关键.最近发展的可以有效吸收可见光的黑色... 二氧化钛是最重要的光电半导体材料之一,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最重要的光催化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无法吸收可见光而导致太阳能利用效率低下.拓展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是提高其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关键.最近发展的可以有效吸收可见光的黑色二氧化钛受到广泛关注,我们针对黑色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发展出多种黑色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太阳能高吸收、高效光催化的材料.本文综合了我们的部分研究工作,概述了所制备黑色纳米二氧化钛的物化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提出了该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二氧化钛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3+∶YAG透明陶瓷的大功率LED和LD照明原型器件的发光性能:厚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哲涵 张翔 +6 位作者 徐小科 刘茜 石云 李茹 王欢 王飞 刘光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1420,共10页
采用高温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0.5%Ce∶Y 3Al5O12(简称Ce∶YAG)透明荧光陶瓷,在透射模式下分别采用大功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3.2 V×0.3 A)激发和LD蓝光光源(0.8 W,1.6 W)激发,系统研究了陶瓷厚度(0.3~2.3 mm)和表面粗糙度(322.... 采用高温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0.5%Ce∶Y 3Al5O12(简称Ce∶YAG)透明荧光陶瓷,在透射模式下分别采用大功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3.2 V×0.3 A)激发和LD蓝光光源(0.8 W,1.6 W)激发,系统研究了陶瓷厚度(0.3~2.3 mm)和表面粗糙度(322.86 nm,9.79 nm)等对照明原型器件的色温、显色指数和光电转换效率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表面有一定粗糙度可使原型器件的发光性能整体提高,其中用粗糙度为322.86 nm的Ce∶YAG透明陶瓷组装的原型器件分别获得了93.6 lm/W(蓝光LED激发)和178.5 lm/W(蓝光LD激发)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研究表明,通过调节Ce∶YAG透明陶瓷的厚度和表面状态,可有效提升高功率密度固态照明器件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YAG 透明陶瓷 大功率LED 激光照明 光电转换效率 厚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MoO_4)_3:Eu均一花瓣状微/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荧光性能(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瞻 张娜 步文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6-909,共4页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作用下,采用温和的水热方法,成功制备了Eu掺杂的花瓣状La2(MoO4)3:Eu纳米微结构。这些形貌新颖的微米绒球的直径约3μm,由厚度30nm左右的纳米片次级结构单元自组装构筑而成,分散性良好,形貌规整、大...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作用下,采用温和的水热方法,成功制备了Eu掺杂的花瓣状La2(MoO4)3:Eu纳米微结构。这些形貌新颖的微米绒球的直径约3μm,由厚度30nm左右的纳米片次级结构单元自组装构筑而成,分散性良好,形貌规整、大小均一。通过XRD、SEM、TEM测试技术,研究了形貌的形成机理。由于具有良好的结晶度,这些花瓣状La2(MoO4)3:Eu纳米微结构显示出良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La2(MoO4)3:Eu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孔剂法制备硅藻土基多孔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明先 张景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6-140,共5页
以硅藻土和烧结助剂为原料、聚苯乙烯(PS)为有机造孔剂,采用热压铸工艺,在1150℃/2 h条件下制备了孔隙率为50%~60%的硅藻土多孔陶瓷,分别研究烧结助剂含量、造孔剂粒径及含量对多孔陶瓷孔隙率、孔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多孔陶... 以硅藻土和烧结助剂为原料、聚苯乙烯(PS)为有机造孔剂,采用热压铸工艺,在1150℃/2 h条件下制备了孔隙率为50%~60%的硅藻土多孔陶瓷,分别研究烧结助剂含量、造孔剂粒径及含量对多孔陶瓷孔隙率、孔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孔径与陶瓷平均吸油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硅藻土粒径为25μm、烧结助剂含量为13%(质量分数,下同),造孔剂粒径为30μm且添加含量为20%时,制备的多孔陶瓷的开放孔隙率可高达60%;平均吸油速率随多孔陶瓷孔径和孔隙率增大而提高,其中孔径的影响更大,当孔径由9.3μm增大到28.8μm时,平均吸油速率由1.1 mg/s提高到3.6 m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硅藻土 造孔剂 雾化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制备硼/磷掺杂Si_(80)Ge_(20)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啸 宋庆峰 柏胜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358,共5页
作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电材料之一,SiGe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工作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B和P掺杂的Si_(80)Ge_(20)合金,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结合能谱仪技术对样品的物相进行分... 作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电材料之一,SiGe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工作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B和P掺杂的Si_(80)Ge_(20)合金,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结合能谱仪技术对样品的物相进行分析表征,重点研究了B和P掺杂对Si_(80)Ge_(20)合金的电热输运性能影响。研究表明,B和P掺杂可有效优化材料载流子浓度,提升材料的电学性能;B掺杂能有效增强声子散射降低材料晶格热导率,因为电学性能的提升和热导率的降低,在1000 K时,Si_(80)Ge_(20)+2.0vol%B样品的zT值约达到1.01;不同含量P掺杂样品的zT值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基本维持不变,在1000 K时,Si_(80)Ge_(20)+2.0vol%P样品的zT值约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合金 热电材料 晶格热导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小武 董绍明 +5 位作者 倪德伟 阚艳梅 周海军 王震 张翔宇 丁玉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3-854,共12页
超高温陶瓷(UHTCs)因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而脆性大、烧结成型困难是制约UHTCs广泛应用的实质问题。将碳纤维与UHTCs复合获得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Cf/UHTCs)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案。近10... 超高温陶瓷(UHTCs)因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而脆性大、烧结成型困难是制约UHTCs广泛应用的实质问题。将碳纤维与UHTCs复合获得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Cf/UHTCs)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案。近10年来,我国在Cf/UHTCs工程应用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然而,由于Cf/UHTCs制备过程复杂,服役环境苛刻(> 2000℃,> 5 Ma气流冲刷),在结构演化、性能机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亟需明确。综述了Cf/UHTCs在基体改性、氧化烧蚀机理、高温力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对Cf/UHTCs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动Cf/UHTCs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UHTCs复合材料 基体改性 氧化烧蚀 高温力学性能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1-x)Mg_xO薄膜p型导电和光学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霞 李效民 +4 位作者 陈同来 于伟东 高相东 张灿云 赵俊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U ltrason ic Spray Pyrolysis,USP)方法,以醋酸锌、醋酸镁、醋酸铵、氯化铝的混合水溶液为前驱溶液,在单晶S i(100)衬底上制备了ZnO,Zn0.81Mg0.19O,N-A l共掺杂ZnO和N-A l共掺杂Zn0.81Mg0.19O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 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U ltrason ic Spray Pyrolysis,USP)方法,以醋酸锌、醋酸镁、醋酸铵、氯化铝的混合水溶液为前驱溶液,在单晶S i(100)衬底上制备了ZnO,Zn0.81Mg0.19O,N-A l共掺杂ZnO和N-A l共掺杂Zn0.81Mg0.19O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霍尔效应(Hall-effect)、光致发光(Photolum inescence,PL)谱等手段研究了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带隙变化。电学测试结果表明,未掺杂ZnO及Zn0.81Mg0.19O薄膜为n型导电;而N-A l共掺杂ZnO和N-A l共掺杂Zn0.81Mg0.19O薄膜呈p型导电。Zn0.81Mg0.19O和N-A l共掺杂Zn0.81Mg0.19O(p型)薄膜在维持ZnO纤锌矿结构的前提下,光学带隙随Mg掺杂量增加而增大。初步结果显示,优化工艺参数下通过Mg掺杂制备光学带隙可调的p型Zn0.81Mg0.19O薄膜,对于试制Zn1-xMgxO基同质p-n结、短波长(紫外、深紫外)器件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雾热分解 P型Zn1-xMgxO薄膜 导电性能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PLD)法生长高质量ZnO薄膜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边继明 杜国同 +2 位作者 胡礼中 李效民 赵俊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8-962,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Si(100)衬底上生长ZnO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了所得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优化工艺(700℃,20Pa)下生长的ZnO薄膜呈c轴高度择优取向,柱状晶垂直衬底...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Si(100)衬底上生长ZnO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了所得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优化工艺(700℃,20Pa)下生长的ZnO薄膜呈c轴高度择优取向,柱状晶垂直衬底表面生长,结构致密均匀。室温光致发光(PL)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薄膜生长时O2分压的增大,近带边紫外发光峰与深能级发光峰之比显著增强,表明薄膜的结晶性能和化学计量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善。O2分压为20Pa时所生长的ZnO薄膜具有较理想的化学计量比和较高的光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极端环境下服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构建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绍明 周海军 +1 位作者 胡建宝 阚艳梅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1-750,782,共10页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由纤维、陶瓷基体和界面三元素构成。由于其具有密度低、耐高温、抗腐蚀、抗辐照、强度高等特点,且在断裂过程中表现为非脆性断裂特征,因此成为一类重要的结构材料,在一些极端服役环境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发...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由纤维、陶瓷基体和界面三元素构成。由于其具有密度低、耐高温、抗腐蚀、抗辐照、强度高等特点,且在断裂过程中表现为非脆性断裂特征,因此成为一类重要的结构材料,在一些极端服役环境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发展趋势,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近20多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并投入巨资进行研究。针对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热端结构、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以及新一代核能系统结构部件对适用于极端服役环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需求,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从组成、结构设计和制备的角度浅析适用于不同服役要求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构建,为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极端服役环境 长寿命 超高温 中子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晶层对喷雾热分解法生长ZnO薄膜结晶质量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俊亮 李效民 +2 位作者 古彦飞 于伟东 杨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3-938,共6页
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Si(100)衬底上沉积一层高质量的ZnO籽晶层,在籽晶层上进一步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USP)法生长ZnO薄膜,研究了籽晶层对ZnO薄膜结晶质量和ZnO/Si异质结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籽晶层的诱导作用下,USP... 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Si(100)衬底上沉积一层高质量的ZnO籽晶层,在籽晶层上进一步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USP)法生长ZnO薄膜,研究了籽晶层对ZnO薄膜结晶质量和ZnO/Si异质结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籽晶层的诱导作用下,USP法生长ZnO薄膜由多取向结构变为(002)单一取向,结晶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籽晶层上生长的薄膜呈现出垂直于衬底生长的柱状晶结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通过研究紫外光照前后ZnO/Si异质结的整流特性,发现引入籽晶层后,反向偏压下异质结的光电响应显著增加,并且在开路状态下出现明显的光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籽晶层 喷雾热分解法 结晶质量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层状硅酸盐Magadiite主体材料的制备、表征、结构和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淑鸽 高秋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06,共4页
利用简单的插层反应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四丁基氢氧化铵 ( TBAOH)插层的层状硅酸盐 Magadiite纳米复合材料 ,在室温下该材料溶胶放置 3 0 d可以保持稳定 ,粉体长期保存结构稳定 ,而且反应时间短 ,只需3 0 min.利用 XRD,FTIR,SEM和 HRTEM等... 利用简单的插层反应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四丁基氢氧化铵 ( TBAOH)插层的层状硅酸盐 Magadiite纳米复合材料 ,在室温下该材料溶胶放置 3 0 d可以保持稳定 ,粉体长期保存结构稳定 ,而且反应时间短 ,只需3 0 min.利用 XRD,FTIR,SEM和 HR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TBA+ 离子在层间以双分子层排列 ,并与层状硅酸盐结合在一起 ,TBAOH插层后的纳米粒子在玻璃片上进行了重组 ,粒径分布在 1 0~ 1 0 0 nm之间 ;HRTEM电镜照片进一步证实了剥离的层状硅酸盐纳米粒子在玻璃片上的自组装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阐述了 TBAOH插层反应形成纳米溶胶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层状硅酸盐 MAGADIITE 主体材料 制备 表征 结构 生成机理 插层反应 剥离 自组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法优化Ti掺杂Zn-Al合金薄膜的耐腐蚀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静玉 刘庆峰 刘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63-1768,共6页
应用组合技术,通过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Zn-Al-Ti合金薄膜材料芯片(其中wAl∶wZn=55%∶45%(w,质量分数)),表征了热处理后薄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Ti掺杂量对薄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Ar+5%(φ,体积分数)H2混合气氛中,经200℃扩散1h,再经37... 应用组合技术,通过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Zn-Al-Ti合金薄膜材料芯片(其中wAl∶wZn=55%∶45%(w,质量分数)),表征了热处理后薄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Ti掺杂量对薄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Ar+5%(φ,体积分数)H2混合气氛中,经200℃扩散1h,再经370℃热处理2h后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合金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热处理后的典型样品进行相结构和形貌表征.使用电化学方法测试样品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适量掺杂样品的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其中Ti掺杂量为6.0%(w)的Zn-Al-Ti合金薄膜(94.0%(w)Zn-Al,其中wAl∶wZn=55%∶45%)具有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其原因在于,Ti适量掺入后晶粒明显细化,表面更为致密,且钝化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掺杂 锌铝合金薄膜 耐腐蚀 组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SiO_2晶体原子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薇薇 崔立霞 +3 位作者 忻晓桂 丁航晨 雷敏生 施思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0-568,共9页
α-石英、β-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和超石英是自然界中SiO_2常见的五种晶型.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系统计算了五种SiO_2晶体的体弹性模量、电荷密度、电子态密度,能带结构,并和可获得的实验进行了比较.α-英、β-石... α-石英、β-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和超石英是自然界中SiO_2常见的五种晶型.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系统计算了五种SiO_2晶体的体弹性模量、电荷密度、电子态密度,能带结构,并和可获得的实验进行了比较.α-英、β-石英和具有空间群F d3m结构的β-方石英显示间接的带隙,而α-方石英,超石英和具有空间群P2_13和I42d结构的β-方石英显示直接的带隙.五种晶型SiO_2的带隙宽度均大于5.5 eV,都是绝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3Al_5O_(12)∶Eu^(3+)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岚 刘庆峰 +1 位作者 刘茜 陈燕波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采用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900℃)下成功地合成单一晶相Gd3Al5O12∶Eu3+发光粉体,紫外激发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粉体615 nm和593 nm荧光发射源于Eu3+的5D0-7F2和5D0-7F1跃迁.该方法中各工艺条件(如pH值、柠檬酸/金属离子比、... 采用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900℃)下成功地合成单一晶相Gd3Al5O12∶Eu3+发光粉体,紫外激发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粉体615 nm和593 nm荧光发射源于Eu3+的5D0-7F2和5D0-7F1跃迁.该方法中各工艺条件(如pH值、柠檬酸/金属离子比、煅烧温度)对Gd3Al5O12∶Eu3+发光性能均有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了获得最佳发光性能荧光粉体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型铝酸钆 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差分方法在钛酸锶基陶瓷晶界的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娟娟 王贤浩 顾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方法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空间差分方法应用到EDS分析中,能够突破电子束斑的限制,大大扩展其分析材料微小区域组分的能力。本文以钛酸锶基陶瓷材料中晶界纳米颗粒和晶界偏析为例,简要介绍了与EDS分...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方法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空间差分方法应用到EDS分析中,能够突破电子束斑的限制,大大扩展其分析材料微小区域组分的能力。本文以钛酸锶基陶瓷材料中晶界纳米颗粒和晶界偏析为例,简要介绍了与EDS分析相关的空间差分方法,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空间差分 SRTIO3 晶界偏析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磊 陈腾飞 +2 位作者 顾辉 卢超 周建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8,共3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炭纤维表面加载纳米Ni催化剂,在实验室立式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天然气或甲烷为碳源气体,氢气为稀释气,控制温度、炉压和碳/氢比,在炭纤维表面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纤维,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炭纤维表面加载纳米Ni催化剂,在实验室立式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天然气或甲烷为碳源气体,氢气为稀释气,控制温度、炉压和碳/氢比,在炭纤维表面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纤维,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均匀沉淀法可以在炭纤维表面成功制备颗粒比较均匀的纳米级催化剂Ni。相对于纯甲烷气而言,天然气因其组分较多,影响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管或纤维的形貌及其完整性。采用催化裂解法在炭纤维表面生长的碳纳米管/纤维与炭纤维的界面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纳米碳管/纳米纤维 均匀沉淀 催化裂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具有核壳结构的SiO_2@PPy粒子制备SiC空心球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钰方 方莹 +1 位作者 刘亚云 施剑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A SiO2@PPy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performing the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monomers around SiO2 spheres.For the first time,the 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 A SiO2@PPy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performing the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monomers around SiO2 spheres.For the first time,the 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y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by using 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reaction technique.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D,TEM,SEM,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XP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β-SiC hollow spheres with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01.3 m2/g could be prepared from the SiO2@PPy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SIC 空心球 碳热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