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船舶推进器故障容错控制
1
作者 郎祺 徐海祥 +3 位作者 余文曌 杜哲 王红梅 陈金龙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9,共11页
[目的]针对过驱动船舶在作业中因部分推进器发生故障导致推进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方法。[方法]首先,设计自适应控制分配算法对含有故障推进系统的配置矩阵进行在线自适应重构,在当前推进能力条件... [目的]针对过驱动船舶在作业中因部分推进器发生故障导致推进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方法。[方法]首先,设计自适应控制分配算法对含有故障推进系统的配置矩阵进行在线自适应重构,在当前推进能力条件下尽量减小推力偏差,并在自适应更新律中引入微分项,以抑制自适应过程中的推力抖振现象;然后,将未处理的控制分配误差作为系统的广义干扰,设计修正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包含其在内的系统集总扰动进行在线估计并在控制律中进行补偿;最后,对闭环控制系统误差有界性进行证明。[结果]以自研的过驱动船舶实验样机为对象进行的仿真与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推进器发生故障时能显著降低作业误差,使系统更快地恢复至稳定状态,并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抖振现象。[结论]综上所述,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应对过驱动船舶推进器失效故障,提升船舶在作业时的容错能力,对提高过驱动船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舵装置 容错 可靠性 运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 推进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船型阻力性能优化的知识获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萌 吴凯 +1 位作者 冯佰威 常海超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1159,共9页
现代船型设计优化通常包含复杂的计算分析和海量的仿真数据,其仿真数据中隐含的设计领域知识往往是不为人知的。为了挖掘隐含的设计知识,更加系统地理解船型优化问题,本文以KCS集装箱船为例,对船舶兴波阻力进行优化,得到用于数据挖掘的... 现代船型设计优化通常包含复杂的计算分析和海量的仿真数据,其仿真数据中隐含的设计领域知识往往是不为人知的。为了挖掘隐含的设计知识,更加系统地理解船型优化问题,本文以KCS集装箱船为例,对船舶兴波阻力进行优化,得到用于数据挖掘的优化仿真数据,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挖掘,得到船型设计变量与兴波阻力之间隐含的设计规则。通过对设计规则进行统计分析,既可以定性和定量地理解船型设计优化问题,又可以得到与设计目标相关的主效应设计变量和交互效应设计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和分析船型优化设计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优化 兴波阻力 粗糙集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箱型梁极限强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虎威 杨平 +1 位作者 周杨 高尚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5-602,共8页
通过系列箱型梁模型实验,研究了箱型梁在极值循环弯曲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分别对四个加筋箱型梁模型进行了循环载荷下的四点纯弯实验,实验分别采取单向及双向循环载荷两种施加方式。在单向循环弯曲实验中,模型的后续循环的极限强度... 通过系列箱型梁模型实验,研究了箱型梁在极值循环弯曲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分别对四个加筋箱型梁模型进行了循环载荷下的四点纯弯实验,实验分别采取单向及双向循环载荷两种施加方式。在单向循环弯曲实验中,模型的后续循环的极限强度与前一循环的后极限强度阶段的卸载点接近,但塑性变形有明显增加,极限承载能力下降显著;双向循环弯曲中,反向弯矩虽然抵消了部分塑性变形,但箱型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仍有明显下降。实验表明,实验加载过程中,箱型梁在承受极值循环载荷初期,其构件崩溃速率较缓,而一旦进入后极限阶段,崩溃速率显著加快;箱型梁在极值循环弯曲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即后极限强度性能,相比一次性极限强度值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梁 极限强度 循环载荷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尾鳍船舶纵倾节能及其尺度效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正阳 李子如 +1 位作者 万鹏程 秦江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纵倾节能是一种高效易行的船舶节能手段,针对纵倾节能应用,采用基于RANS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缩尺比与纵倾角度工况下的双尾鳍内河船型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分析纵倾角度对阻力及其成分的影响规律;分析阻力随纵倾角度变化规... 纵倾节能是一种高效易行的船舶节能手段,针对纵倾节能应用,采用基于RANS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缩尺比与纵倾角度工况下的双尾鳍内河船型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分析纵倾角度对阻力及其成分的影响规律;分析阻力随纵倾角度变化规律的原因并对纵倾节能相关的尺度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双尾鳍船舶以设计航速航行时,纵倾角度为首倾1.5°左右时阻力最小,且纵倾节能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鳍 纵倾优化 数值模拟 重叠网格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铝合金薄板低速冲击力学行为研究
5
作者 徐双喜 张浩坤 +3 位作者 谌伟 骆伟 董威 张艳辉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型,对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试板尺寸、冲击位置和撞头形状对临界破坏能量的影响,并提出关于临界破坏能量的修正经验公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试板的临界破坏能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幅较小;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下,不同的冲击质量对铝合金板的临界破坏能量没有影响;临界破坏能量对试板长宽比的敏感性较小;相同截面积钝面撞头的冲击试板临界破坏能量可以视为等效。[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铝合金薄板的低速冲击力学行为及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板 低速冲击 临界破坏能量 冲击试验 有限元方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载荷作用下加筋板极限强度相互关系公式
6
作者 万琪 宋召军 +2 位作者 钱伟 杨鑫 李晓彬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船舶航行时整体船体梁受到货物装载载荷、船底吃水静水弯矩与波浪弯矩等组合载荷联合作用,而其局部船体加筋板结构则承受面内纵向、横向与面外压力载荷等三向载荷联合作用。侧向载荷的大小不同程度地影响加筋板面内的纵向与横向承载能力... 船舶航行时整体船体梁受到货物装载载荷、船底吃水静水弯矩与波浪弯矩等组合载荷联合作用,而其局部船体加筋板结构则承受面内纵向、横向与面外压力载荷等三向载荷联合作用。侧向载荷的大小不同程度地影响加筋板面内的纵向与横向承载能力,故需建立组合载荷共同加载条件下的加筋板极限强度相互关系式。本文以散货轮船底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称循环边界的双跨双弯几何范围加筋板模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实船连续船体结构遭受横向、纵向与侧向等组合载荷联合作用时的极限强度相互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通常侧向载荷降低加筋板结构纵向与横向极限承载力,且板柔度越小则降低越大,同时建议分别通过增大型材尺寸与板材厚度提高侧压作用下的纵向与横向极限承载力,并提出组合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加筋板极限强度相互关系表达式。该方法可评估纵向、横向与侧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极限强度相互关系,以开展复合载荷状态下的船舶加筋板结构强度设计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载荷 加筋板 极限强度 数值仿真 相互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制备的微纳米结构WC-12Co涂层组织结构与抗空蚀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丁彰雄 胡一鸣 赵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9-435,共7页
本文中采用HVOF工艺制备了二种微纳米结构及一种普通微米WC-12Co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并采用SEM、XRD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形貌和组织结构;测量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开裂韧性;采用超声振动空蚀装置研究了涂层的抗空蚀性能,探讨了涂层... 本文中采用HVOF工艺制备了二种微纳米结构及一种普通微米WC-12Co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并采用SEM、XRD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形貌和组织结构;测量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开裂韧性;采用超声振动空蚀装置研究了涂层的抗空蚀性能,探讨了涂层空蚀机理.结果表明:由亚微米与纳米WC-12Co组成的微纳米结构涂层孔隙率最低,组织最细小;虽然HVOF制备的微米WC-12Co涂层中WC基本上没有产生氧化脱碳,但是在二种微纳米结构WC-12Co涂层中WC不同程度地产生氧化脱碳,生成W2C、W及Co6W6C等物相;由亚微米与纳米WC-12Co组成的微纳米结构涂层显示了最优异的抗空蚀性能,空蚀率仅为微米涂层的1/3,其涂层抗空蚀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涂层中同时存在亚微米和纳米尺寸的WC、W2C、Co6W6C高硬度颗粒及一定量的Co、W韧性金属,由此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开裂韧性,延缓了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2CO涂层 微纳米结构 HVOF 组织结构 空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研究
8
作者 胡蜜 李应刚 +4 位作者 龚榆峰 李茂 赵鹏铎 王琪 李晓彬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4,共7页
[目的]针对舰船设备隔振系统抗冲击需求,研究多种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方法]首先,建立考虑隔振器、限位器和外接柔性管道等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并开展隔... [目的]针对舰船设备隔振系统抗冲击需求,研究多种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方法]首先,建立考虑隔振器、限位器和外接柔性管道等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并开展隔振系统冲击试验,验证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弹性元件刚度对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弹性元件耦合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特性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与冲击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结论]弹性元件冲击刚度的增大降低了隔振系统位移响应,同时加速度幅值随之升高;弹性元件耦合对设备抗冲击性能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舰船设备冲击防护设计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隔振系统 减振装置 振动控制 冲击载荷 冲击响应特性 弹性元件 耦合 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DSN的船舶柴油机故障在线诊断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智君 吴萌萌 +2 位作者 王忠俊 袁强 余永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77,共7页
针对柴油机多工况下燃烧室部件故障难以辨别的问题,基于Z6170ZICZ-1型柴油机的缸盖振动信号,提出了一种多级深度堆栈网络(DSN)故障诊断算法,并进行了在线验证.首先,分析了DSN的构建流程,结合多级诊断的思想,构建了多级DSN故障诊断模型... 针对柴油机多工况下燃烧室部件故障难以辨别的问题,基于Z6170ZICZ-1型柴油机的缸盖振动信号,提出了一种多级深度堆栈网络(DSN)故障诊断算法,并进行了在线验证.首先,分析了DSN的构建流程,结合多级诊断的思想,构建了多级DSN故障诊断模型来对多种工况下不同的故障和故障程度进行识别,并且基于准确率完成了DSN算法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ELM)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构建多级DSN诊断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最后,基于dSPACE平台设计了船舶柴油机燃烧室部件在线故障诊断系统,验证故障诊断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振动信号 多级深度堆栈网络 在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舶冰载荷随机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林 柴威 +2 位作者 余象鹏 陈威 冯朔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本文以极地船舶实测冰载荷为基础,对冰载荷随机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冰载荷随机特性产生的原因,描述冰载荷幅值的概率分布情况,引入结构可靠性理论对船舶冰载荷极值分布以及冰载荷引起的疲劳损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极地船舶结构物可靠... 本文以极地船舶实测冰载荷为基础,对冰载荷随机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冰载荷随机特性产生的原因,描述冰载荷幅值的概率分布情况,引入结构可靠性理论对船舶冰载荷极值分布以及冰载荷引起的疲劳损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极地船舶结构物可靠性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冰载荷 随机特性 极值预报 疲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拟合滤波的无人艇水面目标保距跟踪算法研究
11
作者 史晓骞 许嘉 +3 位作者 陈侯京 王幸 胡为正 宋利飞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目的]针对无人艇在对水面移动船舶进行保距跟踪过程中,由于目标摆脱运动度大且环境中定位精度不足,导致跟踪过程中出现振动与滞后问题,开展无人艇跟踪策略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多项式和粒子群的双向拟合算法对雷达采样数据进行... [目的]针对无人艇在对水面移动船舶进行保距跟踪过程中,由于目标摆脱运动度大且环境中定位精度不足,导致跟踪过程中出现振动与滞后问题,开展无人艇跟踪策略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多项式和粒子群的双向拟合算法对雷达采样数据进行误差消除;然后基于无人艇与动态目标船的运动态势,以无人艇保距稳定跟踪为导向,规划无人艇航速航向。[结果]实艇试验结果表明,经双向拟合算法滤波后的数据更平滑,符合船舶运动规律;无人艇基于规划的航速航向可稳定跟踪目标船。[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满足无人艇稳定跟踪需求,对单目标跟踪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运动规划 无人艇 双向拟合算法 保距跟踪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多孔材料夹层板冲击动态响应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凌 郭开岭 +1 位作者 李应刚 訾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6-718,共13页
多孔材料夹层结构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设计船舶防护结构,以提高船体结构的抗爆抗冲击性能。文章利用INSTRON 9350冲击试验机对泡沫铝夹层板和轻木夹层板进行了动态冲击实验,分析了在不同能量冲击作用下以上两种多孔材料夹层板的... 多孔材料夹层结构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设计船舶防护结构,以提高船体结构的抗爆抗冲击性能。文章利用INSTRON 9350冲击试验机对泡沫铝夹层板和轻木夹层板进行了动态冲击实验,分析了在不同能量冲击作用下以上两种多孔材料夹层板的冲击响应特点,并将两种夹层板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夹层板的冲击力峰值大于轻木,而其最终挠度小于轻木;泡沫铝夹层板上下面板与芯层之间没有出现脱层现象,而轻木夹层板出现了脱层现象,并且轻木芯层出现断裂失效;泡沫铝夹层板的塑性吸能率大于轻木,其能量吸收性能比轻木夹层板好,即泡沫铝夹层板的抗冲击性能优于轻木。文中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船舶结构的抗冲击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多孔夹层结构 冲击响应 能量吸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低噪声优化设计
13
作者 李贺帆 张冠军 柯昱照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目的]为充分发挥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的工作性能,针对其声振性能开展优化设计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声辐射特性;然后,以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垂向激励作用下辐射噪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连... [目的]为充分发挥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的工作性能,针对其声振性能开展优化设计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声辐射特性;然后,以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垂向激励作用下辐射噪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连接结构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的均匀试验设计,随后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多维映射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水下辐射噪声进行优化,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开展水下声辐射实验,并将试验测试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以证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经优化,垂向激励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辐射声功率总级降低了2.92 dB,质量降低了0.061 t。[结论]所做研究可为结构低噪声优化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球形壳体 组合壳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噪声 设计优化 噪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xed-tim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 Control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Based 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14
作者 LI Chao−yi XU Hai−xiang +2 位作者 YU Wen−zhao DU Zhe DING Ya−nan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862,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d control(TACC)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In the scenario of tracking non-cooperative targets,the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 can only b...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d control(TACC)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In the scenario of tracking non-cooperative targets,the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some USVs.In order to achieve semi-encirclement tracking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s under maritime security conditions,a fixed-time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ly,a novel TACC architecture with decoupled kinematic control law and decoupled kinetic control law wa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control system design.Secondly,the proposed DSC-based target-guided kinematic control law including tracking points pre-allocation strategy and sigmoid artificial potential functions(SigAPFs)can avoid collisions during tracking process and optimize kinematic control output.Finally,a fixed-time TACC system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fast convergence of kinematic and kinetics error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ACC approach in improving target tracking safety and reducing control output chattering wa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comparis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distributed control target-guided coordinate control fixed-time convergenc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AM-X的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坤 向阳 张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0,共7页
基于FOAM-X对聚氨酯泡沫、三聚氰胺泡沫和玻璃棉3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分析,研究了多孔材料的厚度、孔隙率、背后空腔深度、热效特征长度和粘滞特征长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以聚氨酯泡沫为例,在VA-ONE中进行隔声仿真,比较了3种多孔... 基于FOAM-X对聚氨酯泡沫、三聚氰胺泡沫和玻璃棉3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分析,研究了多孔材料的厚度、孔隙率、背后空腔深度、热效特征长度和粘滞特征长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以聚氨酯泡沫为例,在VA-ONE中进行隔声仿真,比较了3种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并通过仿真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FOAM-X对声学参数预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的厚度、孔隙率、背后空腔深度和粘滞特征长度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而热效特征长度则几乎没有影响,三聚氰胺泡沫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FOAM-X对声学参数预测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FOAM-X 毕奥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港航道中船舶搁浅概率的蒙特卡洛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亚磊 牟军敏 +1 位作者 李亚军 易侃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2-539,共8页
文章通过对影响船舶吃水的主要因素,如船舶对波浪的响应、横倾引起的吃水变化、浅水中船舶的下坐以及航道底部等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拟合出其概率密度函数,然后使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仿真船舶搁浅概率,其中船舶对波浪的响应采用了先... 文章通过对影响船舶吃水的主要因素,如船舶对波浪的响应、横倾引起的吃水变化、浅水中船舶的下坐以及航道底部等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拟合出其概率密度函数,然后使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仿真船舶搁浅概率,其中船舶对波浪的响应采用了先进的粘性流数值计算方法。该模型可为受限水域航道建设和船舶安全通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 动态吃水 船舶搁浅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基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涛 丁彰雄 +1 位作者 黄宝祥 袁成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181,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系列Ni基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并探讨其空蚀机理。方法采用XRD方法分析了氧乙炔火焰喷熔工艺制备的NiCrBSi、WC增强Ni基、NiCrBSiCuMo合金喷熔层的组织结构,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了喷熔层的硬度,通过CorrTest... 目的比较不同系列Ni基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并探讨其空蚀机理。方法采用XRD方法分析了氧乙炔火焰喷熔工艺制备的NiCrBSi、WC增强Ni基、NiCrBSiCuMo合金喷熔层的组织结构,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了喷熔层的硬度,通过CorrTest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了喷熔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使用超声波振动空蚀仪对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NiCrBSiCuMo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该喷熔层中除含有Cr_(23)C_6、Cr_7C_3、Cr_3C_2、Cr_2B硬质相外,还存在细化涂层组织、改善涂层韧性的Mo_2C与MoSi_2相,其硬度与NiCrBSi合金喷熔层相近(约58HRC),在3.5%NaCl溶液中空蚀16 h的累积体积损失分别为NiCrBSi和WC增强Ni基合金喷熔层的65%与51%。WC增强Ni基合金喷熔层在含有NiCrBSi喷熔层中Cr的碳化物、硼化物硬质相的基础上,还含有WC与W_2C硬质相,虽然喷熔层具有较高的硬度(59.3HRC),但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较低,腐蚀电流密度最大,抗空蚀性能较差。结论 NiCrBSiCuMo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具有最优异的抗空蚀性能,WC的加入使Ni基合金喷熔层在Na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乙炔火焰喷熔 镍基合金 组织结构 NACL溶液 抗腐蚀性能 空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荡板对半潜式风机基础拖航过程中水动力性能及运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英杰 陈明胜 +1 位作者 周昊 张显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6,共12页
垂荡板对半潜式风机基础水动力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基础拖航安装过程的安全。为了研究垂荡板对半潜式基础拖航过程中运动响应的影响,建立了拖缆—WindFloat浮式风机半潜式基础拖航系统模型。首先,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采用AQWA开展... 垂荡板对半潜式风机基础水动力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基础拖航安装过程的安全。为了研究垂荡板对半潜式基础拖航过程中运动响应的影响,建立了拖缆—WindFloat浮式风机半潜式基础拖航系统模型。首先,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采用AQWA开展了拖航系统的频域水动力分析,分析了垂荡板的尺寸及形状对基础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采用时域方法对拖航系统的运动响应进行分析,探究了垂荡板的尺寸及形状在不同浪向下对基础运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垂荡板能有效抑制基础的垂荡RAO,但垂荡板形状对基础的水动力性能无明显影响;具有圆形垂荡板的半潜式基础在拖航过程中的运动性能略优于六边形垂荡板基础,在原设计基础上继续增大垂荡板尺寸对基础运动响应的抑制效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半潜式风机基础存在一个最优的垂荡板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风机基础 垂荡板 拖航作业 水动力性能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苗 向阳 魏建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3,共9页
为解决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预测泛化能力低,不能准确预测出未训练轴承剩余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迁移轴承状态知识的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利用计算时域、频域特征以及模糊熵作为预测特征,使用“3σ”准则将轴承全寿命过程... 为解决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预测泛化能力低,不能准确预测出未训练轴承剩余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迁移轴承状态知识的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利用计算时域、频域特征以及模糊熵作为预测特征,使用“3σ”准则将轴承全寿命过程划分为正常阶段、退化阶段,以实现对退化阶段轴承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构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并使用某一轴承的全寿命周期数据进行训练,使模型学习到新轴承的状态信息。研究表明:相较于未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其预测所有轴承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平均均方根误差减小了52.53%,平均百分比误差减少了68.87%。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准确地预测出轴承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循环单元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滚动轴承 迁移学习 预训练 模糊熵 退化阶段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数据融合及CNN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鹏程 向阳 +1 位作者 陈天佑 姜苗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解决因电机结构复杂、信号非平稳等因素导致电机故障诊断困难问题及传统故障诊断算法对专家经验的依赖,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数据融合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电机驱动端的振动信号和定子电流信号... 为解决因电机结构复杂、信号非平稳等因素导致电机故障诊断困难问题及传统故障诊断算法对专家经验的依赖,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数据融合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电机驱动端的振动信号和定子电流信号并对其进行时频域转换,再将两者频域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转变为二维图谱数据,最后构建CNN网络模型,确定网络层数、学习率等超参数,并将样本输入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和分类诊断。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参数下采用该方法的电机故障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比单独采用振动信号或电流信号的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和1D-CNN模型,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对电机各类故障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电机 数据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