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脊贯穿力学特性离散元数值预报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应刚 许天乐 +2 位作者 龚榆峰 张超 朱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307-311,共5页
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结合异形颗粒二次开发生成技术建立了实尺度冰脊贯穿数值预报模型,研究了冰脊贯穿力学特性,将数值仿真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冰脊贯穿力学特性离散元数值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冰脊贯穿... 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结合异形颗粒二次开发生成技术建立了实尺度冰脊贯穿数值预报模型,研究了冰脊贯穿力学特性,将数值仿真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冰脊贯穿力学特性离散元数值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冰脊贯穿离散元数值预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贯穿速率及压头尺寸等参数对冰脊贯穿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脊 离散元方法 异形颗粒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中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耕 姚建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传统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主要针对静水条件,但船后工作的螺旋桨经常会受到波浪的影响.从文献情况来看,目前与波浪中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相关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有鉴于此,采用基于OpenFOAM的雷诺平均NS(RANS)求解器,计算、分析波浪对螺... 传统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主要针对静水条件,但船后工作的螺旋桨经常会受到波浪的影响.从文献情况来看,目前与波浪中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相关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有鉴于此,采用基于OpenFOAM的雷诺平均NS(RANS)求解器,计算、分析波浪对螺旋桨推力及转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波浪的作用下,螺旋桨推力及转矩的时间历程曲线发生振荡,且随着浸深与进速系数减小,水面扰动变大,时历曲线的振荡幅度增大;与静水条件相比,在浸深与进速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波浪中螺旋桨推力及转矩的平均值减小;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螺旋桨 推力 转矩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冰反复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3
作者 肖雯 吴雄 +2 位作者 李应刚 王松 朱凌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0-1099,共10页
本文采用水平冲击试验装置开展楔形刚性冲头与楔形冰体反复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实验,研究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塑性变形损伤、下面板位移时程曲线和碰撞力时程曲线等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冰体反复碰撞和刚体反复碰撞对蜂窝金属夹芯... 本文采用水平冲击试验装置开展楔形刚性冲头与楔形冰体反复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实验,研究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塑性变形损伤、下面板位移时程曲线和碰撞力时程曲线等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冰体反复碰撞和刚体反复碰撞对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楔形冰体反复碰撞次数的增加,碰撞力峰值持续增大,碰撞接触时间明显缩短,蜂窝金属夹芯板上下面板的局部凹陷和整体弯曲变形逐渐增大,蜂窝芯层压缩量逐渐增加直至密实化;由于碰撞过程中存在冰体破碎现象,冰体碰撞接触面积增大,与刚性反复碰撞相比,冰体反复碰撞作用下夹芯板上面板中点的最终挠度偏小,但局部损伤面积明显偏大;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塑性累积变形由一条塑性铰线发展演化为椭圆形塑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冰反复碰撞 蜂窝金属夹芯板 动态响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底船体典型节点高周疲劳性能评估方法
4
作者 刘瑞 严仁军 游瑞章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5期929-935,940,共8页
文中选取某大型散货船的双层底过渡区节点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肘板区域应力分布简化计算模型的疲劳评估方法,对不同肘板类型热点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理论推导,设计缩比模型试验,综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简化计算模型的有效性.采用... 文中选取某大型散货船的双层底过渡区节点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肘板区域应力分布简化计算模型的疲劳评估方法,对不同肘板类型热点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理论推导,设计缩比模型试验,综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简化计算模型的有效性.采用D曲线对节点模型进行疲劳评估,对比高周疲劳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用于船体双层底节点疲劳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节点 肘板 热点应力 高周疲劳试验 疲劳强度评估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艇后大侧斜螺旋桨非定常空化及噪声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琰茜 李子如 贺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645-651,共7页
结合数值和试验方法,对艇后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进行空化性能及空化噪声分析.采用雷诺平均(RANS)方法和Ffows Williams-Hawkings声学类比方程混合的计算方法,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研究了艇后七叶螺旋桨的非定常空... 结合数值和试验方法,对艇后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进行空化性能及空化噪声分析.采用雷诺平均(RANS)方法和Ffows Williams-Hawkings声学类比方程混合的计算方法,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研究了艇后七叶螺旋桨的非定常空化脉动压力、推力系数、速度分布及空化形态演变过程,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基于艇后螺旋桨空化噪声的数值仿真,分析不同空化数下各阶压力脉动幅值、噪声功率谱、频率普.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减小,脉动压力波动峰值减小,桨叶无明显空化时,噪声高幅值主要集中在低频段,空化发生时,高频段噪声的声压级会明显增大,声功率级增大60 dB,而低频段的噪声随着空化的发展而增加,空化完全发展时,所有频段噪声一起增大到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艇桨耦合 空化噪声 RANS 非定常脉动压力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快速性试验研究与推进性能分析
6
作者 江佳炳 丁江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6-1506,共11页
本文针对一型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和一型螺旋桨对标母型船模,开展推进器敞水试验、船体阻力试验与自航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两种推进方式对应的推进器本体、“船体-推进器”系统推进性能的差异与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浸没式喷水推进... 本文针对一型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和一型螺旋桨对标母型船模,开展推进器敞水试验、船体阻力试验与自航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两种推进方式对应的推进器本体、“船体-推进器”系统推进性能的差异与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浸没式喷水推进器模型尺度下的敞水效率与螺旋桨相当,最高效率达到0.72,且高效工况区范围更宽;(2)相较螺旋桨推进船,浸没式喷水推进船的艉部附体少、布置简洁,显著减小了附体引起的船体阻力增加;(3)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在Fr=0.20与Fr=0.26二种典型工况自航条件下的推进效率分别为64.7%和66.1%,分别高出螺旋桨推进对标船模1.2和5.3个百分点,对应于浸没式喷水推进器的主机功率较螺旋桨分别下降9.41%和15.4%,浸没式喷水推进船具有更好的快速性与节能效果。该研究可为高效低噪的高速排水型船舶新型泵类推进器研制及“船体-推进器”一体化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浸没式喷水推进 快速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防火隔热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子威 严仁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681-686,共6页
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热工参数、边界条件等多种条件影响下,运用ABAQUS模拟出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下GFRP夹芯板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场仿真模型,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通过改变复合材料夹芯板厚度、增加防火板保护... 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热工参数、边界条件等多种条件影响下,运用ABAQUS模拟出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下GFRP夹芯板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场仿真模型,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通过改变复合材料夹芯板厚度、增加防火板保护和采用悬挂式防火结构等方式,模拟出不同复合材料夹芯板防火结构的温度场结果.改变防火板厚度和隔空距离进行参数优化,得到等效达到船舶防火规范FTP11隔热性要求的防火结构;并降低复合材料夹芯板内部温度,提供多个温度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结构 受火性能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有限元仿真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飞机在波浪下滑行结构响应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浩 刘维勤 +3 位作者 王绪明 宋学敏 胡奇 王明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342-349,共8页
文中以某水上飞机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势流理论的非线性切片理论对水上飞机运动响应进行快速计算,采用伯努利方程和源汇法求解水上飞机的波浪滑水压力,基于修正径向基函数完成有限元模型的网格映射算法研究,实现了切片网格与有限元网... 文中以某水上飞机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势流理论的非线性切片理论对水上飞机运动响应进行快速计算,采用伯努利方程和源汇法求解水上飞机的波浪滑水压力,基于修正径向基函数完成有限元模型的网格映射算法研究,实现了切片网格与有限元网格之间压力数据的快速映射,并分析了水上飞机在不同时刻的下结构响应.结果表明,修正径向基函数的网格映射误差为1.9%,且在波浪滑行过程中水上飞机的断阶位置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响应 径向基函数 网格映射 水上飞机 切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空间爆炸冲击波高精度数值计算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维铮 孔祥韶 +1 位作者 郑成 吴卫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1161,共11页
当爆炸发生在约束空间中时,冲击波的传播和演化特性将更加复杂,其对内部结构产生的毁伤破坏效应也更加严重。为了准确评估约束空间内的爆炸载荷,本文提出了改进的五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并采用经典算例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编写了三... 当爆炸发生在约束空间中时,冲击波的传播和演化特性将更加复杂,其对内部结构产生的毁伤破坏效应也更加严重。为了准确评估约束空间内的爆炸载荷,本文提出了改进的五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并采用经典算例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编写了三维约束空间内柱形TNT爆炸冲击波计算的数值程序。开展了约束空间内柱形TNT爆炸实验,采用本文程序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程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约束空间爆炸载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程序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约束空间内的爆炸载荷,为结构抗爆设计提供可靠的载荷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空间 数值计算 五阶WENO格式 柱形TNT爆炸 爆炸冲击波 爆炸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蜂窝金属夹芯板重复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应刚 张雨 +2 位作者 朱凌 郭开岭 王纬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4,共8页
蜂窝金属夹芯结构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高能量吸收性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轻量化与碰撞冲击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采用INSTRON CEAST 9350落锤冲击试验机进行了船用蜂窝金属夹芯板重复冲击实验,得到了蜂窝金属夹... 蜂窝金属夹芯结构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高能量吸收性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轻量化与碰撞冲击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采用INSTRON CEAST 9350落锤冲击试验机进行了船用蜂窝金属夹芯板重复冲击实验,得到了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塑性变形累积过程以及重复冲击载荷-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冲击载荷作用下,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上下面板弯曲变形逐渐增大,蜂窝芯层薄壁结构逐渐达到密实化;上面板主要表现为局部凹陷与整体弯曲的耦合变形模态,下面板变形模态经历了从整体弯曲到整体弯曲与局部凹陷耦合模式的转变过程;重复冲击能量及上下面板厚度分配对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重复冲击动态变形累积及能量吸收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金属夹芯板 重复冲击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甲板结构稳定性实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卫国 袁天 孔祥韶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472-479,共8页
为了研究具有大开口甲板板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本文设计了含大开口的甲板板架模型,开展了其轴向受压稳定性实验,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模型的屈曲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 为了研究具有大开口甲板板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本文设计了含大开口的甲板板架模型,开展了其轴向受压稳定性实验,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模型的屈曲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结构屈曲失效的主要因素,为船舶甲板结构稳定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 稳定性 非线性有限元 舷侧板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循环载荷下船体板极限强度实验及其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平 崔虎威 +1 位作者 戴银泽 周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0-1108,共9页
分析船体板在循环面内载荷下的极限强度特性,是开展船体梁循环弯曲下极限强度研究的基础工作,对于保障船舶的总纵强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7个系列方柱模型模拟船体板构件,对其在轴向循环压缩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运用... 分析船体板在循环面内载荷下的极限强度特性,是开展船体梁循环弯曲下极限强度研究的基础工作,对于保障船舶的总纵强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7个系列方柱模型模拟船体板构件,对其在轴向循环压缩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船体板一次性崩溃压缩极限强度是循环压缩载荷下船体板极限强度的最大值,基于一次性崩溃方法的船体梁极限强度的评估实际上可能偏于危险。该文所获结论对理解及进一步探讨船体梁在实际海洋环境的循环弯曲载荷下的极限强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板 循环载荷 极限强度 模型实验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开口甲板板架结构极限承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红昌 孔祥韶 +1 位作者 袁天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多开口结构形式对甲板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种不同开口形式的双层板架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双开口甲板结构和舷侧开口板架结构的失稳破坏模式及... [目的]为了研究多开口结构形式对甲板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种不同开口形式的双层板架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双开口甲板结构和舷侧开口板架结构的失稳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能力,得到多开口甲板板架结构在逐步崩溃过程中甲板各处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开口角隅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随着轴向压缩载荷逐渐增大,开口中部甲板应力急剧上升,多开口结构最终均在最大开口的中部发生失稳破坏;甲板开口尺寸对结构初始轴向刚度的影响显著,舷侧开口结构则在弹塑性变形阶段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结论]所提实验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此类甲板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开口甲板 舷侧开口 极限承载能力 失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格栅对夹层板的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14
作者 邵岳川 王献忠 +3 位作者 马伟佳 齐文超 叶曦 詹必鑫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90,共9页
以负泊松比复合材料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对其振动特性展开研究。首先,设计并制备了夹层板模型,对其进行空气中的强迫振动试验;然后,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夹层板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 以负泊松比复合材料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对其振动特性展开研究。首先,设计并制备了夹层板模型,对其进行空气中的强迫振动试验;然后,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夹层板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探究了芯层中格栅截面的形式、角度、厚度以及格栅材料对整体夹层板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芯层等效密度相同时,内凹六边形格栅更有利于结构的减振设计;结构振动响应随截面角度的减小而减小;截面厚度变化对不同频段内振动响应曲线影响不同,但对响应的峰值大小影响较小;格栅材料为增强碳/玻璃混杂纤维的夹层板振动响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复合材料夹层板 振动特性 减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加筋板结构的圆孔形穿甲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昊 刘维勤 胡雨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4,共7页
[目的]舰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会受到导弹或炮弹的攻击,而穿甲损伤识别有其特殊性,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舰船普遍存在的加筋板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加筋板前3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作为特征参数的概率神经网络(PNN)对... [目的]舰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会受到导弹或炮弹的攻击,而穿甲损伤识别有其特殊性,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舰船普遍存在的加筋板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加筋板前3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作为特征参数的概率神经网络(PNN)对加筋板进行圆孔形穿甲损伤识别研究;然后,通过结合模态特征和加速度方差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解决固有频率的对称性识别问题。[结果]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对圆孔形穿甲损伤的定位和损伤程度识别效果良好。[结论]概率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易于在硬件上实现高度吻合的加筋板结构圆孔形穿甲损伤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概率神经网络 固有频率 加筋板 圆孔形穿甲损伤 加速度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接刚度及长度影响的系泊-双浮箱水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正远 王冲 +1 位作者 柴威 李春宝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铰接多浮体结构不仅受到波浪激励力的作用,还会受到连接力、系泊力、浮体间的绕射力等非线性载荷的共同作用,准确预测浮体的运动特性十分重要。[方法]基于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建立系泊及铰接连接状态下的多浮体运动数值模型,并通... [目的]铰接多浮体结构不仅受到波浪激励力的作用,还会受到连接力、系泊力、浮体间的绕射力等非线性载荷的共同作用,准确预测浮体的运动特性十分重要。[方法]基于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建立系泊及铰接连接状态下的多浮体运动数值模型,并通过系泊单浮箱试验的对比研究,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探索波浪载荷下双浮箱系统的运动响应特性和系泊张力特性,总结并分析铰接多浮体系统的运动规律。[结果]研究表明,连接件长度过小时,双浮箱之间的水动力干扰剧烈,浮箱纵摇运动、横摇运动均随着连接件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系泊张力的变化规律与浮箱运动响应相反。[结论]系泊及铰接多浮体结构运动规律的发现可为海洋环境下多浮体结构的连接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多浮体 系泊 波浪载荷 连接件设计 刚度 势流理论 运动响应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船舶简化分离型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研究
17
作者 宋利飞 王毓清 +3 位作者 彭伟 李培勇 刘禹杉 张永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目的]为解决船舶分离型(MMG)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存在的共线性和参数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三自由度简化分离型模型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据预处理策略,以提升样本的有效性;然后,通过La... [目的]为解决船舶分离型(MMG)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存在的共线性和参数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三自由度简化分离型模型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据预处理策略,以提升样本的有效性;然后,通过Lasso回归算法筛选对模型影响较显著的水动力系数,以减小多重共线性的程度;接着,针对分离型模型推导水动力系数辨识的回归模型,通过SVR进行水动力系数辨识;最后,采用差分法和数据中心化重构回归模型,以削弱参数漂移对水动力辨识误差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水动力系数预报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CC)的计算结果均在良好范围内。[结论]通过SVR算法可以成功辨识出分离型模型的水动力导数,辨识得到的水动力系数精度较高,并且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纵性 水动力学 数学模型 参数辨识 支持向量回归 白箱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体潜艇流水孔对流激噪声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胡潇 向阳 +1 位作者 王文博 张昕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为了研究流水孔对双壳体潜艇流激噪声产生的影响,基于CFD数值仿真方法,采用SST-SAS模型计算SUBOFF标模的非定常流场,对比SUBOFF标模试验验证了流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开设相同面积的正方形孔、圆形孔以及菱形孔等3种开... 为了研究流水孔对双壳体潜艇流激噪声产生的影响,基于CFD数值仿真方法,采用SST-SAS模型计算SUBOFF标模的非定常流场,对比SUBOFF标模试验验证了流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开设相同面积的正方形孔、圆形孔以及菱形孔等3种开孔方案的锥-柱-球双壳体模型的非定常流场,在LMS Virtual Lab中基于声振耦合方法计算壳体表面向外辐射的流激噪声。选取总辐射声功率最小的正方形孔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开孔对流场脉动压力及流速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开孔位置及分布对潜艇近、远场流激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孔会增加潜艇整体流激噪声声压级;在5 m/s的航速下,艇体表面开设均匀流水孔导致潜艇的远场与近场流激噪声声压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开孔侧最大增量约有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激噪声 流水孔 双壳体潜艇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点应力法的船舶舱口角隅疲劳寿命评估
19
作者 乔浪豪 严仁军 邱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船体的舱口角隅是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区域,使得其疲劳问题尤为严重,成为结构容易破坏的位置.介绍应用海洋工程领域的的热点应力法,为此选取某大型散货船典型节点—舱口角隅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开展缩比模型试验,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综合试... 船体的舱口角隅是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区域,使得其疲劳问题尤为严重,成为结构容易破坏的位置.介绍应用海洋工程领域的的热点应力法,为此选取某大型散货船典型节点—舱口角隅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开展缩比模型试验,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综合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角隅拐角形式以及过渡半径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并采用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对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热点应力法对于舱口角隅的疲劳评估有较好的适应性,舱口角隅疲劳强度评估建议采用D曲线,角隅拐角的形式以及过渡半径的增加对于角隅减缓应力集中效应以及提高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船舶舱口角隅结构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口角隅 疲劳试验 热点应力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Metho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for Minimum Propulsion Power Assessment
20
作者 ZHAN Xing−yu MAO Xiao−fei LI Ting−qiu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8-900,共13页
Currently,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has approved and implemented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 for Minimum Propulsion Power(MPP)of ships in adverse sea conditions.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levant infl... Currently,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has approved and implemented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 for Minimum Propulsion Power(MPP)of ships in adverse sea conditions.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levant influence factors will have a vital impact on ship's design and operation.On the other hand,MPP is essentially a criterion for manoeuvring safety at actual seas.However,the practical assessment methods adopted in IMO guidelines do not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account for ship's coursekeeping ability in severe seas.A time-domain comprehensive method with supplementary course-keeping ability criteria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authors'preliminary research.Based on an updated mathematical model and criteria,this paper presents more detailed elaborations,result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time-domain method,including 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with a power line method and two steady-state equilibrium methods based on IMO guidelines and draft.Discussions on the influences of key factors,involving criterion conditions and calculation parameters,are also presen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methods exhibit varying advantages and complexity in MPP assessment,thus constituting a multi-level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MPP.In particular,the time-domai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has a higher accuracy with more realistic description of manoeuvre behaviors,capable of offering a solution for the ships that cannot meet other assessments,or for the assessment requiring additional course-keeping ability.Furthermore,an expanded range of wave direction sets a stricter but potentially necessary requirement,while using the self-propulsion factors at low speeds can eliminate the unnecessary conservation of assessment result caused by those at desig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oeuvrability in actual seas minimum propulsion powe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anoeuvrability criterion course kee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