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拉07Cr17Ni7Al微细丝材的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
1
作者 何钦生 王建桥 +7 位作者 赵振 李方 张十庆 王宏 邹兴政 唐远寿 黄敏 黎静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材料的弹性极限是弹簧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对弹簧的特性有显著影响。针对直径为0.3 mm的阀门弹簧用07Cr17Ni7Al微细丝,通过室温拉伸、单臂弯曲法、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冷拉拔变形量对丝材强度、弹性极限、弹性后效... 材料的弹性极限是弹簧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对弹簧的特性有显著影响。针对直径为0.3 mm的阀门弹簧用07Cr17Ni7Al微细丝,通过室温拉伸、单臂弯曲法、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冷拉拔变形量对丝材强度、弹性极限、弹性后效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不同数学模型对变形量-马氏体含量、变形量-弹性极限、应力-弹性后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溶态07Cr17Ni7Al丝材由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冷拉拔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随变形量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增加。马氏体含量-冷拉等效应变关系符合Olson-Cohen模型,当冷拉等效应变达到1.64时,马氏体含量约92%,形变诱发马氏体达到饱和。丝材的抗拉强度-冷拉等效应变呈线性关系,变形量越大,抗拉强度越高。弹性极限随变形量增大而提高,弹性极限-冷拉等效应变呈“S”形曲线关系,且符合DoseResp模型,当冷拉等效应变达到1.64以上,弹性极限提高程度变小并趋于平缓。弹性后效随应力的提高而增加,符合PWL2模型,存在“弹性后效临界应力”,当应力超过该临界值后,弹性后效随应力增加的速率会提高2~11倍。冷拉等效应变为1.64~2.41时,丝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形变诱发马氏体 弹性极限 弹性后效 力学性能 微细丝 冷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GH2132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振 张十庆 +5 位作者 李方 王宏 何钦生 邹兴政 王兆英 白雨松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4,共13页
GH2132合金作为以Fe-25Ni-15Cr为基体高温合金的代表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650℃以下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目前对GH2132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热处理、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直接时效热处理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 GH2132合金作为以Fe-25Ni-15Cr为基体高温合金的代表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650℃以下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目前对GH2132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热处理、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直接时效热处理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该合金在这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GH2132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要关注Laves及M_(3)B_(2)相的溶解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防止晶粒粗化,固溶后的合金表现出低强度高塑性的特点。时效处理工艺的制定需结合固溶处理工艺,考虑耦合作用的影响,同时防止发生γ′→η转变,降低强化效果。GH2132合金组织对变形量比较敏感,变形量越大,应选择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时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2132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变形量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YG8复合管扩散复合工艺设计及其施压阶段的有限元模拟
3
作者 胥政 何维均 +3 位作者 田宇禾 李俊杰 袁飞 蒋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5,共9页
目的以制备钛合金/硬质合金叠层复合管为目标,基于钛合金和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解决使异种管材相互靠近的载荷难以直接施加的问题,设计开发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的扩散复合工艺。方法借鉴颗粒介质成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钛合金管-硬... 目的以制备钛合金/硬质合金叠层复合管为目标,基于钛合金和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解决使异种管材相互靠近的载荷难以直接施加的问题,设计开发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的扩散复合工艺。方法借鉴颗粒介质成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钛合金管-硬质合金管扩散复合方法,并以TA15钛合金和YG8硬质合金为原材料,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管间间隙、固体颗粒的填充度、固体颗粒的尺寸和管坯长径比等工艺参数对扩散复合施压过程中TA15钛合金管/YG8硬质合金管界面上径向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提出的钛/硬质合金异质管制备工艺确实能将轴向压力转变为径向贴合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控下压量满足扩散复合的压力需求(最小径向应力大于10 MPa)。沿轴线方向,钛合金管与硬质合金管之间的径向应力呈不均匀分布,并且受到管间间隙、颗粒填充度、颗粒的尺寸、管坯长径比等参数的影响。管间装配精度越高、固体颗粒尺寸越小、固体颗粒的填充度越多,越有益于管坯之间的扩散复合。试验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YG8硬质合金复合管在不同部位皆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结论设计开发了一种钛合金/硬质合金复合管扩散复合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冶金结合界面的TA15钛合金/YG8硬质合金复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钛合金 扩散复合 有限元模拟 复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