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模锻压机极低速驱动系统的仿真建模、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1
作者 谢金晶 黄明辉 +2 位作者 陆新江 汪志能 邓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04-1811,共8页
高性能复杂整体模锻件的等温制造要求大惯量模锻装备必须在极低速下稳定运行,但非线性、时变的锻件变形抗力和柱塞缸所受的非线性摩擦力导致该装备难以在极低速下获得所需的锻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锻件的流变特性、低速下特有的... 高性能复杂整体模锻件的等温制造要求大惯量模锻装备必须在极低速下稳定运行,但非线性、时变的锻件变形抗力和柱塞缸所受的非线性摩擦力导致该装备难以在极低速下获得所需的锻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锻件的流变特性、低速下特有的静-动交替变换的摩擦特性以及工艺过程和装备运行之间关联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AMESim与Simulink的大惯量模锻装备低速锻造过程的联合仿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该仿真平台的有效性与精确性,实现低速锻造过程的仿真建模。利用该平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首先揭示了材料成形过程对系统低速性能的影响规律:比较流变特性参数对系统驱动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参数对系统的驱动力影响由大至小依次是物理化学性质常数y、强度系数c、材料硬化指数n与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其次,研究了摩擦力对低速爬行的影响规律。导致低速爬行的2个条件是实际速度接近摩擦的临界速度以及最大静摩擦力与库仑摩擦力的差值太大。这些规律可为大惯量装备的极低速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与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锻压机 AMESIM SIMULINK仿真 变形抗力 驱动力 摩擦力 速度爬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火箭贮箱过渡环复杂成形过程中Al_(2)Cu结晶相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昀 李晓谦 +1 位作者 李瑞卿 喻海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3,共10页
采用超声辅助铸造技术制备了尺寸为Φ1380 mm×3700 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多向热锻、马架扩孔、多道次变温环轧和形变热处理等工艺将铸锭制备成Φ5000 mm的火箭贮箱用过渡环。对铸锭和环形件的Al_(2)Cu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 采用超声辅助铸造技术制备了尺寸为Φ1380 mm×3700 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多向热锻、马架扩孔、多道次变温环轧和形变热处理等工艺将铸锭制备成Φ5000 mm的火箭贮箱用过渡环。对铸锭和环形件的Al_(2)Cu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靠近铸锭心部位置的共晶组织相互桥接形成网络状形貌,面积分数为8.25%;从铸锭心部到边部,共晶组织含量逐渐减少,连续性降低。粗大密集的Al_(2)Cu相经环件成形工艺后发生固溶和破碎,基体内Al_(2)Cu相含量明显减少。其中,靠近环件内径部位Al_(2)Cu相呈带状聚集,平均晶粒尺寸约5~12μm,面积分数约1.02%。密集的Al_(2)Cu相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微裂纹优先形核和扩展,因此靠近内径处的强度与伸长率偏低,但均满足设计要求。靠近外径处的Al_(2)Cu相分散,面积分数约0.49%,基体内析出大量均匀分布的针状θ’强化相,材料强度与伸长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过渡环 成形制造 超声辅助铸造 Al_(2)Cu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驱动喷射点胶阀系统性能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珺珺 邓圭玲 +2 位作者 彭雯 周灿 李广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49,54,共5页
压电喷射阀因其高频、胶滴均匀以及可实现纳升量级的微量胶滴喷射,而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封装。建立了压电喷射阀的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DAMS)仿真模型,基于模型定义流体动力学模型中喷针的运动,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实... 压电喷射阀因其高频、胶滴均匀以及可实现纳升量级的微量胶滴喷射,而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封装。建立了压电喷射阀的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DAMS)仿真模型,基于模型定义流体动力学模型中喷针的运动,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实验和仿真,研究了喷射阀的动态性能和胶滴喷射的动态过程,分析了胶液填充速度对胶滴体积的影响规律。实验探究了不同行程下喷射阀的喷射性能,胶滴体积的一致性误差不超过±6%,绝对误差随行程增大而增大,当行程为0.06 mm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点胶技术 压电驱动 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超声辅助干磨削工艺参数与表面性能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于林 唐进元 +1 位作者 陈海锋 郎献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共5页
对45钢进行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加工实验研究。构建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实验装置,对超声振动参数、磨削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参数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1)和普通干磨削相比,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能够减少磨削表面烧伤;(2)... 对45钢进行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加工实验研究。构建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实验装置,对超声振动参数、磨削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参数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1)和普通干磨削相比,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能够减少磨削表面烧伤;(2)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得到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3)超声振动辅助干磨削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值小于普通干磨削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值,并且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表面粗糙度的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实验研究 干磨削 表面质量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高效低损伤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重阳 韩基山 +2 位作者 王毅 赵波 唐进元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传统机械加工的研究现状。从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辅助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激光加热辅助加工以及电化学射流加工的研究现状出发,详述了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切削力、刀具磨损、材料去除形式、表面和亚表面损伤方面出发,论述了加工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在总结现有加工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多能场复合加工是改善SiC_(p)/Al切削性能、降低刀具磨损及表面损伤、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表面完整性 材料去除形式 刀具磨损 多能场复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隧道盾构刀盘仿真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夏毅敏 吴元 +2 位作者 吴峰 刘文华 林赉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1期248-251,共4页
针对以长沙某地铁施工的地质条件为依据设计的盾构刀盘,利用SOLIDWORKS建立刀盘三维精确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盾构刀盘在土压平衡和土压不平衡两种工况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同时对刀盘进行模态分... 针对以长沙某地铁施工的地质条件为依据设计的盾构刀盘,利用SOLIDWORKS建立刀盘三维精确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盾构刀盘在土压平衡和土压不平衡两种工况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同时对刀盘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刀盘的固有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危险截面均位于牛腿与面板交界处,土压不平衡下刀盘最大应力为230 MPa,最大变形为2.1 mm;土压平衡下最大应力为143 MPa,最大变形为1.63 mm。刀盘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345 MPa,变形相对刀盘尺寸不大,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根据模态分析可知刀盘的激励频率小于刀盘固有频率,刀盘不会发生共振,刀盘满足动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刀盘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TBM刀盘力学性能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16
7
作者 夏毅敏 吴才章 +2 位作者 兰浩 毛晴松 丛国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6-1142,共7页
为了对比不同典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盘的力学性能,对刀盘倾覆力矩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在理想工况、上软下硬地质和部分刀具磨损3种工况下,计算得到刀盘倾覆力矩的分布情况,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得到刀盘掘进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 为了对比不同典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盘的力学性能,对刀盘倾覆力矩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在理想工况、上软下硬地质和部分刀具磨损3种工况下,计算得到刀盘倾覆力矩的分布情况,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得到刀盘掘进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刀盘的径向载荷远小于刀盘倾覆力矩,倾覆力矩对刀盘性能的影响远大于径向载荷;刀盘正面滚刀受载产生的倾覆力矩最大,其次是边缘滚刀,中心滚刀受载产生的倾覆力矩最小;在刀具磨损工况下,A刀盘总倾覆力矩在2 800 k N·m以上,比理想工况下要大7%;星形布局刀盘B的倾覆力矩比螺旋线布局刀盘A小,其力学性能和强度特性优于螺旋线布局刀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刀盘 倾覆力矩 径向载荷 刀盘应力 刀盘变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锻压机超低速运行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明辉 李毅波 +2 位作者 张猛 杨家旺 陆新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59-4267,共9页
在考虑非线性摩擦的基础上,从参数分析的角度对模锻压机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锻压机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各种因素对超低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摩擦力的负阻尼特性是导致系统速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减小摩擦的... 在考虑非线性摩擦的基础上,从参数分析的角度对模锻压机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锻压机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各种因素对超低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摩擦力的负阻尼特性是导致系统速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减小摩擦的负阻尼或增大负载阻尼系数,可增大系统稳定性;减小最大静摩擦力、质量、初始容积或增大油缸作用面积、油液弹性模量,可以减小响应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锻压机 非线性摩擦 超低速稳定性 等温锻造 动态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m厚6061铝合金板固定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苏斌 贺地求 +3 位作者 杨坤玉 叶绍勇 赖瑞林 祝建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
采用固定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对3mm厚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拼焊试验,对其接头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 500r.min-1、焊速为120mm.min-1的工艺参数下得到了良好的焊缝组织,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62.49 MPa;... 采用固定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对3mm厚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拼焊试验,对其接头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 500r.min-1、焊速为120mm.min-1的工艺参数下得到了良好的焊缝组织,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62.49 MPa;焊接高温时6061铝合金在空气中易氧化,导致焊缝截面出现明显的S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6061铝合金 S线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变形量对铸轧铅合金板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建平 姜洪锋 +1 位作者 毛大恒 曾立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从阳极极化稳定电位、腐蚀速率、阳极极化前后表面形态与物相组成、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铸轧铅合金板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前后铅合金板带的阳极极化电位变化不大,但能明显提高铅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 从阳极极化稳定电位、腐蚀速率、阳极极化前后表面形态与物相组成、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铸轧铅合金板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前后铅合金板带的阳极极化电位变化不大,但能明显提高铅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大,铅合金板带的导电性能有所下降。特别是经过两道次变形量为30%的轧制后,抗腐蚀性能是轧制前的1.48倍;同时铅合金板带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p0.2分别提高了28.5%和79.4%,硬度HBS提高了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合金 轧制 阳极极化电位 抗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基米德斜撑离合器楔块型面修形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严宏志 赵聪 +2 位作者 刘志辉 张诗颖 王祎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98-1602,1608,共6页
在建立不同初始内楔角阿基米德型面模型基础上,对离合器接触性能(Hertz应力、周向应力、总变形)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圆弧型面离合器进行了对比。为了提高阿基米德型面斜撑离合器承载性能,通过增大其初始内楔角对阿基米德楔块型面进行修形... 在建立不同初始内楔角阿基米德型面模型基础上,对离合器接触性能(Hertz应力、周向应力、总变形)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圆弧型面离合器进行了对比。为了提高阿基米德型面斜撑离合器承载性能,通过增大其初始内楔角对阿基米德楔块型面进行修形,并对修形后离合器的接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大修形系数μ能减小接触应力,提高离合器强制连续的临界扭矩。此外,从自锁条件分析得到了最大修形系数μ_(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撑离合器 修形 阿基米德曲线 接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和Al-Ti-B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元春 杜志勇 +1 位作者 肖政兵 颜徐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80,共6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结合拉伸力学性能与维氏硬度测试,研究了Al-5Ti-1B和Al-5Ti-0.2C晶粒细化剂对含Zr的7050铝合金铸态、均匀化态以及时效变形态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第二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结合拉伸力学性能与维氏硬度测试,研究了Al-5Ti-1B和Al-5Ti-0.2C晶粒细化剂对含Zr的7050铝合金铸态、均匀化态以及时效变形态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第二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50合金中,Zr元素会使Al-5Ti-1B和Al-5Ti-0.2C均发生细化"中毒现象",降低晶粒细化剂的细晶效果;与Al-Ti-1B相比,增大Al-Ti-0.2C晶粒细化剂的添加量对于缓解"Zr中毒"现象,细化晶粒更有效,且能够提高合金强度与硬度,并使合金保持较好伸长率;同时,使用Al-5Ti-0.2C晶粒细化剂的7050合金,其第二相的分布较使用Al-5Ti-1B晶粒细化剂更加弥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Ti-0.2C Al-5Ti-1B 7050铝合金 晶粒细化 Zr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时效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湛利华 贾树峰 张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0-605,共6页
通过开展正负交变电脉冲辅助时效实验,采用TEM分析以及电导率、维氏硬度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频率的正负交变电脉冲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为10和700 Hz的正负交变电脉冲可加速时效析出进程,显著提高铝... 通过开展正负交变电脉冲辅助时效实验,采用TEM分析以及电导率、维氏硬度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频率的正负交变电脉冲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为10和700 Hz的正负交变电脉冲可加速时效析出进程,显著提高铝合金硬度;同时,经过正负交变电脉冲时效热处理后,试样的强度较常规时效热处理后试样的强度提高了10.3%,伸长率提高了3.1%;通过TEM对7075铝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发现与常规时效热处理相比,在正负交变电脉冲时效热处理条件下,晶内析出相η′的数量增多,弥散度增高;晶界析出相由细小连续分布向断续分布的粗化沉淀相转变。可见,正负交变电脉冲辅助时效热处理比常规时效热处理工艺对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正负交变电脉冲 时效热处理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AZ31B镁合金铸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建平 李志鹏 +1 位作者 毛大恒 张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93-3800,共8页
研究不同退火温度、时间对普通铸轧和复合能场(电磁场+超声波)铸轧AZ31B镁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轧镁板的再结晶温度在复合能场作用下降低了约50℃;250℃退火时,普通铸轧镁板无明显再结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局部再... 研究不同退火温度、时间对普通铸轧和复合能场(电磁场+超声波)铸轧AZ31B镁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轧镁板的再结晶温度在复合能场作用下降低了约50℃;250℃退火时,普通铸轧镁板无明显再结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局部再结晶;在300℃,4h时,铸轧镁板均充分再结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平均晶粒直径为8~13μm,而普通铸轧镁板晶粒平均晶粒直径为14~19μm;400℃退火时,晶粒开始粗大,1h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与普通铸轧镁板的平均晶粒直径分别为28~33I.μm和20~25μm。退火后,铸轧镁板内析出相数减少,复合能场铸轧镁板析出相弥散分布在晶界上,普通铸轧镁板析出相较多并富集在晶界和晶界附近。退火后铸轧镁板的塑性变形能力明显改善,在300℃,4h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比普通铸轧镁板分别提高了4.7%,17.2%,34.1%和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能场 AZ31B镁合金 退火 铸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量对电磁/超声铸轧铝板织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大恒 赵苏琨 +2 位作者 李建平 扶宗礼 石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7,共6页
在电磁和超声外场下成功制备铸轧铝带坯,并对其进行冷轧实验,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对复合能场铸轧铝板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织构的影响,并与相同道次的普通铸轧铝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轧铝板的晶粒逐渐... 在电磁和超声外场下成功制备铸轧铝带坯,并对其进行冷轧实验,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对复合能场铸轧铝板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织构的影响,并与相同道次的普通铸轧铝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轧铝板的晶粒逐渐被压扁和拉长,最终获得明显的纤维组织,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的组织更加均匀;复合能场铸轧板各道次的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均高于同道次的普通铸轧板,各向异性指数(IPA)明显小于普通铸轧板;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轧板的黄铜(B)、S及铜(C)织构的密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高斯织构(G)先增后减,旋转立方织构(RC)逐渐减少,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的原始织构较漫散,相同道次的各织构密度较低。冲杯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能场铸轧板的深冲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铝板,其制耳率仅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超声 电磁复合能场 冷轧变形量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轧制对Al-Cu-Mg合金板材强韧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胥福顺 张劲 +1 位作者 邓运来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5-2011,共7页
基于实验室自制蛇形轧制装置,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测试方法对比研究蛇形轧制非对称工艺参数对Al-Cu-Mg合金轧制板材的室温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蛇形轧制工艺在能够使Al-Cu-Mg合... 基于实验室自制蛇形轧制装置,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测试方法对比研究蛇形轧制非对称工艺参数对Al-Cu-Mg合金轧制板材的室温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蛇形轧制工艺在能够使Al-Cu-Mg合金板材保持强度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其断裂韧性。当偏移量相同时,蛇形轧制板材的强度性能随着异速比增加而提高,但伸长率和断裂韧性降低;当异速比相同时,随着偏移量增加,蛇形轧制板材强度降低,伸长率和断裂韧性明显升高。在偏移量10mm且异速比为1.1的条件下,蛇形轧制试样裂纹单位形核能提升高14%~36%。这是由于蛇形轧制能够增强Al-Cu-Mg合金板材Cube织构并减弱Brass织构,形成具有更高裂纹扩展阻力的织构组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合金 蛇形轧制 力学性能 织构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筒形件反向挤压成形模具设计优化及仿真验证
17
作者 王琳 易幼平 +1 位作者 何海林 黄始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7-72,共6页
针对现有的反向挤压工艺载荷大、成形件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优化挤压通道的反向挤压新工艺,对径向挤压通道形状进行设计并定量计算,增加了分流装置。使用Deform 3D软件对常规反挤压工艺和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数值分析和比较,研究了筒形件反... 针对现有的反向挤压工艺载荷大、成形件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优化挤压通道的反向挤压新工艺,对径向挤压通道形状进行设计并定量计算,增加了分流装置。使用Deform 3D软件对常规反挤压工艺和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数值分析和比较,研究了筒形件反向挤压成形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载荷变化规律,以及损伤、应变场、流线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反向挤压工艺,改进后反向挤压工艺的成形优化效果明显,可以提高薄壁筒形件的成形性和性能,减小载荷,获得更加均匀的应变、更小的损伤值和更优的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挤压 模具设计 数值模拟 金属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拉杆裂纹的组合转子性能退化机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艾伦 张海彪 +1 位作者 李雪鹏 罗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02-2009,共8页
考虑含拉杆裂纹的组合转子接触界面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组合转子弯曲固有频率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定义退化量参数,描述裂纹转子的退化轨迹,实现其性能退化的定量评估;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组合转子进行不平衡响应分析,得到组合转子... 考虑含拉杆裂纹的组合转子接触界面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组合转子弯曲固有频率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定义退化量参数,描述裂纹转子的退化轨迹,实现其性能退化的定量评估;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组合转子进行不平衡响应分析,得到组合转子的退化特征,同时对理论分析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退化阶段,组合转子的性能退化极为缓慢,退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明显通向故障的转捩点;且不同数目的拉杆、轮盘级数以及裂纹出现在拉杆不同位置时对组合转子退化速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组合转子结构设计及确定转子拉杆裂纹损伤位置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转子 裂纹 接触界面 退化量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大恒 周明 +1 位作者 石琛 毛向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5,共5页
探讨了用不同类型基础油制备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的工艺过程,分析了不同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系和醇酯系合成油不能用来制备出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用高温链条矿物油、聚α... 探讨了用不同类型基础油制备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的工艺过程,分析了不同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系和醇酯系合成油不能用来制备出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用高温链条矿物油、聚α烯烃合成油和二甲基硅油均能顺利制备出稳定的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但其综合性能较差,未能获得满意效果。在综合性能测试和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发现用KP6030高黏度矿物油与二甲基硅油的混合体制备的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不仅具有高滴点、高油膜强度、高烧结载荷和优良的机械剪切性能,而且其蒸发量小、高温稳定性好,台架工作寿命长,是制备高温润滑脂理想的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复合磺酸钙 钛基润滑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副温度场数学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俊 李毅波 潘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为完善轴向柱塞泵柱塞副性能分析理论体系,针对温度分布影响柱塞副性能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瞬时油膜厚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模型以及柱塞副摩擦与泄漏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划分油膜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能量方程和雷诺方程,以MATLAB... 为完善轴向柱塞泵柱塞副性能分析理论体系,针对温度分布影响柱塞副性能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瞬时油膜厚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模型以及柱塞副摩擦与泄漏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划分油膜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能量方程和雷诺方程,以MATLAB仿真软件为依托耦合各物理场模型和柱塞微运动特性,对柱塞副动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研究温度对油膜压力分布、柱塞副轴向摩擦力和泄漏量的影响,并分析油膜不同入口温度对柱塞副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柱塞副中引入动态温度后油膜压力峰值明显降低,轴向摩擦力有所下降,但柱塞副泄漏量增加较快;控制油膜入口油温能有效提高柱塞副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副 温度场 泄漏量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