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渠化交通条件下路面材料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张学欣 张洪剑 +4 位作者 夏秀江 潘彪 魏来 褚辞 江磊 《公路工程》 2024年第3期113-120,185,共9页
重载渠化交通条件下,要求路面材料具有较高抗车辙性能和优异路用性能,针对智轨快运系统高频重载渠化交通条件,对比多项抗车辙技术。以高掺量抗车辙剂、高模量改性剂、环氧沥青、半柔性沥青混合料为代表,综合评价各材料抗车辙性能及其余... 重载渠化交通条件下,要求路面材料具有较高抗车辙性能和优异路用性能,针对智轨快运系统高频重载渠化交通条件,对比多项抗车辙技术。以高掺量抗车辙剂、高模量改性剂、环氧沥青、半柔性沥青混合料为代表,综合评价各材料抗车辙性能及其余路用性能,通过试验比选出环氧沥青与半柔性沥青混合料。与其他抗车辙技术相比,半柔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异,动稳定度达到45 000次/mm,同时兼顾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环氧沥青在具有优异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基础上,低温性能更有优势。恒应变控制条件下,半柔性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轨快运系统 重载渠化交通 抗车辙性能 半柔性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发泡剂配制及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中华 杨盼 李蕊竹 《低温建筑技术》 2014年第7期8-9,12,共3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明胶为原料,制备出单掺以及复配的发泡剂,并对发泡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明胶+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1.0%十二烷基硫酸钠+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1.0...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明胶为原料,制备出单掺以及复配的发泡剂,并对发泡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明胶+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1.0%十二烷基硫酸钠+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1.0%十二烷基硫酸钠+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发泡效果较好。并将三种复合发泡剂应用到磷酸镁水泥中制备保温墙体材料,发现0.5%明胶+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出现破泡,其发泡效果不如后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稳泡剂 磷酸镁水泥 矿物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矿物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吕晨 刘加平 +1 位作者 田义 杨长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采用石墨、滑石粉和空心玻璃微珠3种疏水矿物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流变性参数以及抗压强度,研究疏水矿物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和细度范围内,空心玻璃微珠和适... 采用石墨、滑石粉和空心玻璃微珠3种疏水矿物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流变性参数以及抗压强度,研究疏水矿物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和细度范围内,空心玻璃微珠和适量滑石粉可显著提升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拌和物的屈服应力和黏度;但滑石粉质量分数达15%时会引起拌和物流动性急剧下降;石墨质量分数为3%时会稍增加拌和物的流动性,但随着石墨掺量的继续增加流动性持续下降.掺入石墨和滑石粉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空心玻璃微珠的掺加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甚至提高了混凝土早期强度.空心玻璃微珠在改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方面具备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 疏水矿物 流变性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环境中β-甘油磷酸钠影响钢筋阻锈行为研究
4
作者 王潇舷 刘加平 +2 位作者 穆松 金鸣 马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0,共13页
在混凝土高碱环境中,为了提高混凝土中钢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环保型有机阻锈剂——β-甘油磷酸钠保护钢筋,达到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寿命的目的。本文通过采用电化学方法对该种有机阻锈剂作用下,不同阳离子类型的模拟孔溶液... 在混凝土高碱环境中,为了提高混凝土中钢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环保型有机阻锈剂——β-甘油磷酸钠保护钢筋,达到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寿命的目的。本文通过采用电化学方法对该种有机阻锈剂作用下,不同阳离子类型的模拟孔溶液中钢筋性能演变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取相应的关键参数,探究了钝化时期β-甘油磷酸钠与钢筋钝化膜,以及维钝时期,β-甘油磷酸钠、钢筋钝化膜与氯离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该种有机物的阻锈机制。通过OCP、LPR以及EIS电化学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β-甘油磷酸钠与钝化膜中Fe氧化物/氢氧化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进行结合,使得钢筋表面形成阻锈能力更强的保护膜,从而提高了钢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4种模拟孔溶液中钢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分别为NaOH+0.1 mol/Lβ-甘油磷酸钠>饱和澄清Ca(OH)_(2)>NaOH>饱和澄清Ca(OH)_(2)+0.1 mol/Lβ-甘油磷酸钠;其中,NaOH,NaOH+0.1 mol/Lβ-甘油磷酸钠与饱和澄清Ca(OH)_(2)溶液中钢筋相应的临界氯离子浓度(c_(crit))分别为0.02、0.07、0.04 mol/L,而饱和澄清Ca(OH)_(2)+0.1 mol/Lβ-甘油磷酸钠中钢筋未生成有效钝化膜。除此之外,β-甘油磷酸钠加入以Na^(+)为主的模拟孔溶液中,将促进钢筋表面形成更致密的钝化膜,钝化膜形成速率更快,即在72 h就可形成80%以上钝化膜,阻锈效率则高达99.80%;进一步对比分析Na^(+)与Ca^(2+)溶液自身对钢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可知,Ca^(2+)溶液更有利于抵抗氯离子侵蚀能力,阻锈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模拟孔溶液 β-甘油磷酸钠 钝化膜 氯离子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伸缩缝黑色混凝土的配制与色泽调控
5
作者 夏中升 沙建芳 +2 位作者 刘建忠 郭飞 徐海源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7,42,共7页
研究了着色剂、外加剂、配合比等对混凝土色泽及工作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微观测试手段研究着色剂对水化产物形成影响及其吸附分布。结果表明:铁黑颜料对新拌浆体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但高掺量时引起混凝土表面泛白、性能劣化;碳黑颜料具有比... 研究了着色剂、外加剂、配合比等对混凝土色泽及工作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微观测试手段研究着色剂对水化产物形成影响及其吸附分布。结果表明:铁黑颜料对新拌浆体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但高掺量时引起混凝土表面泛白、性能劣化;碳黑颜料具有比铁黑更强的着色能力,但其显著劣化浆体流动性;碳黑粒子主要通过黏附作用附着在氢氧化钙及基体孔隙,且有利于水化产物的成核结晶形成;铁黑粒子通过机械及静电作用固结在混凝土结构中,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氢氧化钙的形成;综合考虑浆体流动性及色泽的情况下,选用复配着色剂方案,混凝土可满足流动性、色泽及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混凝土 配制 流动性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