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隙感染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唐建华 赵丽丽 +2 位作者 黄春明 钟诚凡 刘付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1月~2017年4月28例腰椎间隙感染,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卧床保守治疗13例腰椎间隙感染,比较...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1月~2017年4月28例腰椎间隙感染,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卧床保守治疗13例腰椎间隙感染,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3.6±1.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7.1±0.7)周(t=-8.645,P=0.000);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4.4±1.7)周,显著短于对照组(9.8±1.1)周(t=-10.134,P=0.000);观察组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3.6±1.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8.2±0.9)周(t=-10.851,P=0.000)。观察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ODI和JOA评分组间、时间和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3.7月,观察组和治疗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76.9%(10/13),差异无显著性(Z=-1.270,P=0.204)。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简便,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