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忠豪 王丽芳 李建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博弈方,并设置博弈方对应支付函数,搭建优化控制模型。搭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提策略不仅使光伏弃光率降到5%以下,而且优化了储能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使得储能电池组荷电状态维持在20%~90%之间,有效避免了过充过放。此外,在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功率的基础上,优化混合电解槽的输入功率,使其最大化制氢。在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运行过程中,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运行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7%,母线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2%,即所提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光-储耦合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储能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环境温度高功率密度SiC电机驱动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郑丹 温旭辉 +2 位作者 范涛 宁圃奇 张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89-4904,共16页
碳化硅(SiC)作为世界公认的替代硅(Si)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压高、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优势,是实现车用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的关键要素。该文面向SiC电机驱动控制器更高工作温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可靠性运行的前瞻需求... 碳化硅(SiC)作为世界公认的替代硅(Si)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压高、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优势,是实现车用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的关键要素。该文面向SiC电机驱动控制器更高工作温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可靠性运行的前瞻需求,首先通过高密度自动化布局对功率模块、支撑电容以及母排进行设计,在满足电气杂散参数、热耦合参数约束的前提下,以体积最小为设计原则进行主要功率组件的协同优化设计;应用无源与有源相结合的混合型滤波器进一步降低控制器整体尺寸;在完成功率电路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突破SiC模块结温在线监测方法,通过主动热管理技术实现结温闭环控制下的最大功率输出。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发出105℃环境温度下,峰值功率127 kW、功率密度47.8 kW/L、通过传导电磁干扰等级3的全SiC电机驱动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电机控制器 功率密度 自动化布局 EMI滤波器 结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变频驱动的直线感应电机系统低开关频率强鲁棒效率优化控制策略
3
作者 唐一融 徐伟 +2 位作者 葛健 肖晗 廖凯举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43-3156,3169,共15页
因大气隙、端部效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驱动等特点,城轨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系统运行效率偏低。现有效率优化控制策略通过损耗建模、磁链调节等过程成功提升了电机效率,但仍存在参数鲁棒性差、系统效率提升受限等问题有待解决。为此,该... 因大气隙、端部效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驱动等特点,城轨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系统运行效率偏低。现有效率优化控制策略通过损耗建模、磁链调节等过程成功提升了电机效率,但仍存在参数鲁棒性差、系统效率提升受限等问题有待解决。为此,该文针对三电平变频驱动的直线感应电机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开关频率的强鲁棒效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直线感应电机初级磁链-损耗模型,分析了损耗模型参数敏感性及其局限性,进一步结合梯度下降法提出了混合式最优初级磁链搜索方法,消除了参数变化对最优磁链选择的影响;然后,推导了含初级磁链控制、开关频率约束、中点电压平衡等多个目标的价值函数,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磁链控制,实现了低开关频率下对最优磁链的灵活调节;最后,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避免了参数变化、建模误差等在最优磁链选择和控制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有效提升了驱动系统的运行效率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端部效应 效率优化 无模型预测控制 低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电混合储能的港区微网能量管理方法
4
作者 尹靖元 姜一鸣 韦统振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7,共10页
针对港区源、荷不确定性引发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港区混合储能日前-日内调度策略。首先,分析岸桥-船舶调度对港口电力调度的影响,建立交通-电力耦合的港口负荷模型;其次,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新能源和负荷的日前-日内不... 针对港区源、荷不确定性引发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港区混合储能日前-日内调度策略。首先,分析岸桥-船舶调度对港口电力调度的影响,建立交通-电力耦合的港口负荷模型;其次,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新能源和负荷的日前-日内不确定性模型;最后,在不确定环境中以碳交易成本、港区一日运行成本、弃风弃光惩罚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优化,通过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港区新能源消纳水平,减少碳排放量,提高港区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可再生能源 不确定性分析 优化调度 泊位-岸桥联合分配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字化控制离散性的三电平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策略
5
作者 陈凯 温旭辉 +2 位作者 李文善 张剑 沈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7-2600,共14页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离散性的窄脉冲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在低调制比区域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序列优化的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实现了三电平变流器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抑制了窄脉冲、改善电流波形质量,也降低了三电平变流器开关动作次数,解决了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电机控制 三电平变流器 低调制比 窄脉冲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谐波特征的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6
作者 沈琳 张剑 +2 位作者 温旭辉 魏嘉麟 陈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针对传统HPMSM模型难以精确描述电机谐波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谐波特征的HPMSM数字孪生建模方法。通过绕组函数和磁场分析得到带有谐波特性的HPMSM参数模型,并基于d-q旋转坐标系建立了HPMSM运行状态模型,推导出各电气量的表达式。... 针对传统HPMSM模型难以精确描述电机谐波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谐波特征的HPMSM数字孪生建模方法。通过绕组函数和磁场分析得到带有谐波特性的HPMSM参数模型,并基于d-q旋转坐标系建立了HPMSM运行状态模型,推导出各电气量的表达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能够有效揭示HPMSM的空间谐波特性,为精确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数字孪生建模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广义积分器的改进型直线振荡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7
作者 廖光钰 廖凯举 +2 位作者 徐伟 葛健 张茂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77-2487,共11页
针对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受直流分量影响严重,导致行程观测精度低、系统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阶广义积分器(HOGI)的改进型无位置传感器活塞行程观测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纯积分器、低通滤波器及二... 针对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受直流分量影响严重,导致行程观测精度低、系统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阶广义积分器(HOGI)的改进型无位置传感器活塞行程观测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纯积分器、低通滤波器及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对直流分量的抑制效果,总结出不同滤波方法的局限性。其次,针对现有滤波方法无法完全消除直流分量,行程观测精度难以提升的问题,设计高性能HOGI代替传统纯积分器,利用HOGI的多重滤波特性完全消除直流分量的干扰,以提升观测器性能。此外,基于前向欧拉法设计了HOGI的离散化实现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易实现等优点。最后,将传统SOGI与HOGI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阶广义积分器 直流分量抑制 前向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的直线振荡电机谐振频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凯举 徐伟 +3 位作者 葛健 李东一 苏诗湖 邓江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366-4376,共11页
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存在行程观测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容易导致谐振频率跟踪精度低、频率振荡严重。为提高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的新型谐振频率跟... 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存在行程观测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容易导致谐振频率跟踪精度低、频率振荡严重。为提高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的新型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基于LOM工作在系统谐振频率点时行程-电流相位差为90°的特点,提出一种双互相关函数比值方法,消除了行程变化对谐振频率跟踪控制的影响。其次,采用积分滑模面及新型趋近律设计ISMO,并利用二阶广义积分器获取行程估算信号,大大提高了行程估算精度。最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谐振频率跟踪精度、稳定时间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LOM) 谐振频率跟踪控制 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 双互相关函数比值(DCFR)方法 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参数辨识及自适应谐波提取滤波器的改进型直线振荡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健 宫逸凡 +2 位作者 徐伟 廖凯举 苏诗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99-7110,共12页
传统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参数敏感性差、行程观测精度低等问题,进而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为减小预设参数不准确及参数非线性变化对行程观测精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参数辨识及自适应谐波提取滤波器... 传统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参数敏感性差、行程观测精度低等问题,进而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为减小预设参数不准确及参数非线性变化对行程观测精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参数辨识及自适应谐波提取滤波器的改进型直线振荡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频域法分析了直线振荡电机行程观测方法的参数敏感性,明确了影响行程观测精度的主要电机参数。然后,根据直线振荡电机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高频电压注入法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谐波提取滤波器的高频谐波提取方法。最后,通过大量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 参数辨识 高频电压注入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lithium-ion capacitors
10
作者 ZHAO Sha-sha ZHANG Xiong +5 位作者 LI Chen AN Ya-bin HU Tao WANG Kai SUN Xian-zhong MA Yan-wei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2-895,共24页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lithium-ion capacitors(LICs)that have both high energy and high power densities to meet the continuously growing energy storage demands.LICs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of 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lithium-ion capacitors(LICs)that have both high energy and high power densities to meet the continuously growing energy storage demands.LICs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of traditional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ith the superior power density and long life of supercapacitors(SCs).Nevertheless,the development of LICs is still hampered by limited kinetic processes and capacity mismatch between the cathode and anode.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and their derivatives have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extens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and topologies,and customizable functional sites,making them compelling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LICs.MOF-derived carbons,known for their exceptional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large surface area,provide improved charge storage and rapid ion transport.MOF-deriv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contribute to high specific capacities and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Additionally,MOF-derived metal compounds/carbons provide combined effects that increase both the capacitive and Faradaic reactions,leading to a superior overall performance.The review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LICs,followed by an exploration of synthesis strategies and ligand selection for MOF-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It the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original MOFs and their derived materials,such as carbon materials and metal compounds,in enhancing LIC performance.Finally,the review discusses the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MOF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LIC applications and offer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capacitors MOFS Transition metal oxide Energy density Power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