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生物学对高原军事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勇军 后显华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870,874,共3页
系统生物学是将生物学、医学、数学、化学与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体系中所有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物组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2]... 系统生物学是将生物学、医学、数学、化学与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体系中所有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物组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2]。自美国科学家Leroy在199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后,系统生物学迅速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对各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高原病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防部队官兵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琳琳 刘春 +3 位作者 陈郁 蔡明春 黄庆愿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580,共5页
目的了解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军区连续驻高原6个月以上男性军人956名(高原组)及未驻守过高原的男性军人587名(对照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了解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军区连续驻高原6个月以上男性军人956名(高原组)及未驻守过高原的男性军人587名(对照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及CMS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最终高原组858人、对照组538人纳入统计分析。高原组焦虑、抑郁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中国常模(P<0.05)。高原组中,SAS问卷调查显示焦虑发生率为46.62%,SDS问卷调查显示抑郁发生率为75.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3.34%,P<0.05)。相关分析显示,SAS、SDS分值与CMS评分、收缩压及脉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常驻高原部队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增高,不仅与高原工作生活的经历有关,还与CMS有关。对常驻高原军人的焦虑、抑郁问题实施心理干预时须加强CM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高原病 军事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S1基因rs6756667及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郁 蒋春华 +2 位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PAS蛋白1(EPAS1)基因rs6756667、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APC患者318例(HAPC组)与高原同期汉族男性健康对照316例(对照组),采用PCR.HRM分析方法检测EVAS1基因rs6... 目的探讨内皮PAS蛋白1(EPAS1)基因rs6756667、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APC患者318例(HAPC组)与高原同期汉族男性健康对照316例(对照组),采用PCR.HRM分析方法检测EVAS1基因rs6756667及rs758339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搜集人类单倍体计划数据库中北京汉族人群和既往文献中藏族人群的基因多态性数据,与本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rs6756667及rs7583392存在AA、AG、GG基因型。rs6756667的这三种基因型在HAPC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9%、16.0%、82.1%和3.2%、22.8%、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其中GG基因型频率在HAP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25),而A等位基因频率与G等位基因频率在HAPC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1,OR=0.645,95%CI0.459~0.908)。rs7583392三种基因型在HAPC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7.7%、18.6%、3.7%和69.0%、24.0%、7.0%,但频率分布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与人类单倍体计划数据库中北京汉族人群的数据相比,HAPC组rs675666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但与既往文献中藏族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33,P〈0.0001)。结论EPAS1基因rs6756667多态性与汉族男性HAPC的发生存在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HAPC的保护因素,而GG基因型可能是HAP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红细胞增多症 内皮PAS蛋白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居高原青年官兵脑功能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高伊星 李鹏 +4 位作者 蒋春华 陈郁 刘春 高钰琪 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移居高原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移居高原时间、睡眠质量、脑组织氧供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平原青年男性官兵65例、移居4 500 m高原地区1~15年的青年男性官兵64例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和匹... 目的研究长期移居高原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移居高原时间、睡眠质量、脑组织氧供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平原青年男性官兵65例、移居4 500 m高原地区1~15年的青年男性官兵64例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的检测。结果久居高原者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显著降低(P<0.01),并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364,P<0.01)。长期高原移居者对颜色尤其是蓝色反应延迟(P<0.05),颜色辨别能力下降(P<0.01),短时视觉记忆能力降低(P<0.01),运动稳定性降低(P<0.05)等。久居高原者焦虑、抑郁、敌意、困惑等不良情绪状态增强(P<0.05),睡眠质量下降(P<0.01)。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脑组织氧合指数有相关性(r=-0.287,P<0.05)外,久居高原者其他脑功能的变化与脑组织氧供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中平均颜色反应时、本顿视觉保留测试得分两项指标与移居高原时间呈显著相关性(r=0.268,r=-0.277,P<0.05)。结论长期移居高原对视觉功能、运动稳定性、情绪和睡眠有显著负面影响,脑氧合指数和移居高原时间是脑功能降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缺氧 神经行为学表现 认知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饱和度与急性高原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游海燕 李潇潇 +1 位作者 黄朝晖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时易感危险因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Springer、Elsevier、Lww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外2000年-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人群AMS与易感因子SaO... 目的探讨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时易感危险因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Springer、Elsevier、Lww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外2000年-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人群AMS与易感因子SaO2关系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9篇关于人群AMS与危险因素SaO2关系的研究文献。异质性检验表明9篇文章的研究属于同一性质(Q=12.98.df=10,P〉0.05),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合并后累计AMS症状组246例,非AMs症状组557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测试总体效应,结果表明AMS组SaO2值显著低于非AMS组(WMD=4.04,95%CI3.36~4.71,P〈0.00001),提示SaO2是有统计学意义的AMS易感危险因子。结论健康人员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SaO2与AMS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监测急进高原人群SaO,的变化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危险因素 血氧饱和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对模拟高原大鼠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及游泳耐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官立彬 李晓栩 +5 位作者 李锦松 杨诚忠 谭小玲 崔宇 高钰琪 黄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变构剂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fural,5-HMF]对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平原空白组、高原空白组、平原用药组、高原用药组。空白组用生理...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变构剂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fural,5-HMF]对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平原空白组、高原空白组、平原用药组、高原用药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用药组以50 mg/kg 5-HMF腹腔给药。高原暴露采用模拟海拔5 000 m低压舱内24 h。各组按原剂量经腹腔重复给药30 min后从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气及氧平衡曲线。大鼠经过游泳训练后,负重游泳力竭实验检测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大鼠经过记忆训练后,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结果高原空白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目标象限大鼠滞留时间、穿越平台位置次数、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较平原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高原用药后这些指标显著升高,但是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目标象限大鼠滞留时间仍低于平原水平。各给药组P50、希尔系数均较相应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平原用药组较平原空白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降低(P<0.05),血氧分压显著升高,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5-HMF在低氧条件下可增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增强游泳耐力和空间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作业能力 氧亲和力 5-HMF 游泳耐力 空间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药物对高原肺水肿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勇军 周其全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02-1503,共2页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指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后,由于缺氧导致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血容量增加、肺循环障碍、微循环内液体漏出至肺间质和肺泡而引起的 一种高原特发病,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一系列...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指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后,由于缺氧导致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血容量增加、肺循环障碍、微循环内液体漏出至肺间质和肺泡而引起的 一种高原特发病,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威胁着进入高原人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高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勇军 陈郁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蛋白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拉萨市(海拔3658m)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采用2-DE分离血浆/血清低丰度蛋白质,酶解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采用MALDI-TOF/M...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蛋白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拉萨市(海拔3658m)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采用2-DE分离血浆/血清低丰度蛋白质,酶解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采用MALDI-TOF/MS检测肽指纹谱,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肺水肿患者免疫球蛋白κ1轻链、血清转铁蛋白前体、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人纤维胶凝蛋白3表达下调。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中上述4种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预测该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记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适应中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1 位作者 陈丽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9-359,375,共2页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90%-95%机体耗能通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获得。线粒体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低氧习服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DNA(mtDNA)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拷贝数 高原 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高原缺氧对成年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伊星 唐中伟 +5 位作者 袁志兵 刘春 徐刚 陈德伟 高钰琪 阮怀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和慢性高原缺氧对成年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三部分。实验一: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A组)和急性高原缺氧组(B组)(n=15),B组于低压舱模拟海拔7 000 m高原连续暴露72 h后返回平原,24 h后两组同时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和慢性高原缺氧对成年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三部分。实验一: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A组)和急性高原缺氧组(B组)(n=15),B组于低压舱模拟海拔7 000 m高原连续暴露72 h后返回平原,24 h后两组同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巡航实验,连续训练3 d,每天4次,记录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第4天撤除平台,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并记录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实验二: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C组)和慢性高原缺氧组(D组)(n=13),D组置于低压舱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连续暴露35 d后返回平原,24 h后两组同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巡航实验,连续训练5 d,每天4次,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实验三:成年雄性SD大鼠先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巡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方法同实验二),于空间探索实验后随机分为平原组(E组)和急性高原缺氧组(F组)(n=15),F组于低压舱模拟海拔7 000 m高原连续暴露72 h后返回平原,2 h后两组再同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B组缺氧暴露后第1天寻找平台的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5),B组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的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与E组缺氧前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缺氧暴露后,F组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的百分比与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观察期内,急、慢性模拟高原缺氧对成年雄性大鼠对空间位置觉和方向觉(空间定位)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急、慢性高原缺氧对工作记忆和空间参考记忆等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学习 记忆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原缺氧对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耀 刘鲁川 +3 位作者 周霞 刘福玉 杨苏平 张海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常氧与缺氧条件下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与高原牙周病的关系。方法模拟高原缺氧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 目的研究常氧与缺氧条件下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与高原牙周病的关系。方法模拟高原缺氧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大鼠血清中MMP-2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血清中MMP-2浓度分别为(92.00±21.78)、(118.09±25.01)、(102.03±21.30)、(159.19±34.13)ng/ml,常氧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与缺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与常氧牙周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缺氧牙周炎组血清中MMP-2浓度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缺氧上调血清中MMP-2的表达,进而促进大鼠牙周组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清 牙周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防部队官兵睡眠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周琳琳 刘春 +3 位作者 陈郁 蔡明春 黄庆愿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的男性军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搜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采用慢性高原病(CMS)症状问卷并结合生理学检查指标确定是否存在CMS以及CMS的程度。比较高原组整体及其两个亚组(健康亚组和CMS亚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和PSQI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高原组PSQI和CMS评分与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PSQI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与CM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高原组中3个CMS亚组(健康、轻度、中重度)间PSQI各项分值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高原组的收缩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原组PSQI各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MS亚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PSQI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睡眠时间分值与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分值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分值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CMS评分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红蛋白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PSQI各项评分与CM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高原组的3个亚组中,轻度和中重度CMS亚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健康亚组(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轻度、中重度CMS亚组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而中重度CMS亚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紊乱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和轻度CMS亚组(P<0.05)。结论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不仅与高原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与CMS相关。随着CMS症状的加重,睡眠质量不断下降,尤以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的下降为著。在改善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的同时须加强对CM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慢性高原病 高原 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型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救治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其全 张世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3-1186,共4页
高原脑水肿与高原肺水肿是高原环境中对人体威胁最大的高原危重病,也是导致死亡或诱发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的主要原因,过去对其认识不深,确诊率不高。因此,提高对H-MODS的认识,加强其防治,寻找敏感的诊断指标、建立科学的... 高原脑水肿与高原肺水肿是高原环境中对人体威胁最大的高原危重病,也是导致死亡或诱发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的主要原因,过去对其认识不深,确诊率不高。因此,提高对H-MODS的认识,加强其防治,寻找敏感的诊断指标、建立科学的评分诊断标准、实施有效的临床救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H-MODS的预后极其重要,也势在必行。本文重点介绍急性重型高原病并发MODS的诊断标准与临床救治措施,以期引起足够重视,提高H-MODS的防治水平,确保高原移居人群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诊断 卫生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男性青年急进高原初期心脏功能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丽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室间隔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后壁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计算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minor axis decurtation,LVMAD,△D%)、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使用北京福田公司7101型心电图机,由同一人分别做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计算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与平原相比较:进入高原1 d的HR、PAP、CO明显增高(P<0.05),SV则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周的HR、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时CO、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 d相比较:进入高原1周时HR、LVEF、△D%、SV、CO均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的PAP明显增高(P<0.05),HR、CO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周相比较:进入高原1个月的LVEF、△D%、SV、CO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后心脏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在急进高原早期(1周内)较为明显,此期应注意对急性高原病及心血管意外的预防。1个月后,机体进入习服期,此时心脏功能仍明显异常者可能为罹患慢性高原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心率 心排血量 每搏输出量 心室功能 肺楔压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与高原病 被引量:47
15
作者 高钰琪 黄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高原国防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是高原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威胁进入高原环境人员的身心健康。高原环境对机体不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低压低氧、寒冷、干燥以及强紫外线等。这...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高原国防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是高原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威胁进入高原环境人员的身心健康。高原环境对机体不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低压低氧、寒冷、干燥以及强紫外线等。这些环境因素对机体产生广泛影响,一是引起高原特发性疾病——高原病,二是引起脑、体作业能力降低,三是影响生殖、发育、衰老以及多种伤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高原病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兵摩托化进驻4300m高原半年内习服状况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燕 赵群 +5 位作者 王福领 刘福玉 罗勇军 蒋春华 李潇潇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4-877,共4页
目的调查步兵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1周至半年习服状况,分析影响习服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从海拔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地区1周[109人,(19.71±1.46)岁]、1个月[122人,(19.63±1.29)岁]和半年[127人,(20.45±1.... 目的调查步兵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1周至半年习服状况,分析影响习服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从海拔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地区1周[109人,(19.71±1.46)岁]、1个月[122人,(19.63±1.29)岁]和半年[127人,(20.45±1.60)岁]的步兵为研究对象,以平原士兵为对照[358人,(19.66±1.55)岁]。测量脉搏(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最大摄氧量(VO2m ax)、血红蛋白(Hb),进行急性高原病症状评分,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 JB4301-2002进行高原习服状况评价。结果从海拔1 400 m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士兵1周初步习服者占84.40%;1个月基本习服者占90.16%;6个月达到完全习服者占88.98%。进驻高原1周和1个月未达到初步习服(15.6%)和基本习服(9.84%)的主要因素是HR和SBP高出标准规定的水平,进入高原半年后未达到完全习服标准(11.02%)的中主原因是Hb偏高,其中2人(1.57%)发生红细胞增多症(Hb≥210 g/L)。HR:初步习服和基本初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低于初步基习服和基本初习服阶段(P<0.05)。SBP:初步习服阶段与基本习服阶段显著高于平原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低于对照、初步习服阶段与基本习服阶段(P<0.05)。DBP:各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Hb:各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高于初步习服阶段和基本习服阶段(P<0.05)。VO2max:基本习服组和完全习服组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由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海拔地区士兵大多能较好地习服高原环境,在初步习服阶段应重点采取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措施以提高习服水平,进驻较长时间(半年)则应着重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采取综合措施提升高原官兵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士兵 习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4977bp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无关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勇军 陈郁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37-2538,共2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室收集的HAPE标本36例及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标本36例,采用定量PCR(SYBR)的方法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室收集的HAPE标本36例及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标本36例,采用定量PCR(SYBR)的方法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高原肺水肿的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现4 977 bp异质性缺失。结论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 高原肺水肿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防军人焦虑、抑郁情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晓红 罗勇军 +1 位作者 袁志兵 罗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驻防军人焦虑、抑郁情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120例青藏高原驻防军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 目的探讨高原驻防军人焦虑、抑郁情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120例青藏高原驻防军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军人的睡眠质量,比较不同睡眠质量的军人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及评分,分析高原驻防军人的睡眠质量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军人的平均PSQI评分分别为(6.2±1.9)分与(6.1±2.3)分,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睡眠质量优的军人26例(21.67%),睡眠质量差的军人43例(35.83%),睡眠质量中的军人51例(42.50%),不同性别的军人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睡眠质量差的军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睡眠质量中和睡眠质量优的军人(P<0.05)。睡眠质量优的军人SDS、SAS评分均低于睡眠质量中与睡眠质量差的军人(P<0.05);睡眠质量中的军人SDS、SAS评分低于睡眠质量差的军人(P<0.05);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与SDS评分、PSQI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与SAS评分之间的交互效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驻防军人的睡眠质量总体较差,且睡眠质量、抑郁、焦虑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高原驻防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莉 蒋春华 +5 位作者 刘福玉 廖卫公 周其全 崔建华 马勇 高钰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test,IVA-CPT)检测以上各组服用试验品前后的认知功能,通过前后比较评价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服用前比较,服用茶多酚后,听觉反应控制谨慎商数(auditory prudence quotient,PruA)明显升高(P<0.05);服用试验品后,茶多酚组Pr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茶多酚能提高移居高原人群部分视听觉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缺氧 移居高原人群 认知功能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居高原(4520m)汉族青年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特点及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中伟 刘福玉 +4 位作者 徐刚 蒋春华 官立彬 黄庆愿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9-864,共6页
目的探讨移居高原汉族青年男性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特点及其与黄嘌呤氧化酶(X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移居海拔4520m高原的汉族青年男性240名,年龄16~36岁(平均22.1岁),高原居住时间0.25~10.8年(平均2.3年)。... 目的探讨移居高原汉族青年男性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特点及其与黄嘌呤氧化酶(X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移居海拔4520m高原的汉族青年男性240名,年龄16~36岁(平均22.1岁),高原居住时间0.25~10.8年(平均2.3年)。通过问卷及常规检查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生理指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及XO浓度,并对XO基因的rs17038412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析。结果 240名受试者中存在HUA者(HUA组)186人,占77.5%,血尿酸正常者(正常组)54人,占22.5%。与正常组比较,HUA组XO浓度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血尿酸浓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及XO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P〈0.001)。HUA组rs17038412位点A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基因型是移居高原汉族青年男性发生HUA的危险因素(OR=3.96,95%CI 1.42~11.08)。结论移居高原汉族青年男性HUA的发病率高,其血尿酸浓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及XO浓度呈正相关。XO基因rs17038412多态性位点可能与移居高原汉族青年男性HUA的发病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