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的拉伸和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军 刘万军 +1 位作者 陈广新 刘景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研究了组成为 1phr和 10 phr的超细碳酸钙 (Ca CO3 ,0 .1μm)经偶联剂处理前后 ,填充聚丙烯(PP)的拉伸性能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 :Ca CO3 的加入增加了 PP的杨氏模量 (E) ,降低了 PP的断裂伸长率 (εb) ,1Phr样品与未填充 PP的 εb 的... 研究了组成为 1phr和 10 phr的超细碳酸钙 (Ca CO3 ,0 .1μm)经偶联剂处理前后 ,填充聚丙烯(PP)的拉伸性能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 :Ca CO3 的加入增加了 PP的杨氏模量 (E) ,降低了 PP的断裂伸长率 (εb) ,1Phr样品与未填充 PP的 εb 的比值为 0 .5 6 ,10 phr时则迅速降至 0 .0 4。这一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于普通 Ca CO3 填充 PP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表面处理样品的 E和 εb 均大于相应组成的未经表面处理的样品 ,SEM照片显示偶联剂的作用改善了 Ca CO3 / PP的界面粘接性能。WAXD分析表明 ,Ca CO3 的加入提高了 PP的结晶度 ,结晶形态以 α晶为主 ,晶胞参数和微晶尺寸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DSC结果表明 ,除了 CTUCPP- 10样品的过冷度降低以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酸钙粉末 结晶 拉伸性能 超细粉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化合物参与的聚丙烯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连超 唐功本 +1 位作者 石强 殷敬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0-974,共5页
将多种稀土化合物用于等规聚丙烯(i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反应,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接枝率和加工行为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CeO2和Nd2O3的加入促进了iPP熔体接枝MAH的反应,与未加入稀土化合物的接枝体系相比,MAH... 将多种稀土化合物用于等规聚丙烯(i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反应,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接枝率和加工行为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CeO2和Nd2O3的加入促进了iPP熔体接枝MAH的反应,与未加入稀土化合物的接枝体系相比,MAH单体接枝率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4%和25%,同时接枝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分别增大了34%和56%.根据实验条件下接枝共聚物的MFR与MAH单体接枝率间的关系,并结合熔体接枝反应机理,提出了采用MFR来表征接枝率的方法,并建立了工作曲线.同时,对不同稀土化合物抑制或促进熔体接枝反应发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反应挤出 马来酸酐 稀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挤出接枝共聚反应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测量 被引量:6
3
作者 石强 朱连超 +1 位作者 蔡传伦 殷敬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57-1760,共4页
以预辐照的LLDPE反应挤出接枝MA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不同部位取样,用FTIR分析接枝物及均聚物的产量,并用ESR测试链增长自由基浓度,设计了测定接枝和均聚反应初始阶段的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测试范... 以预辐照的LLDPE反应挤出接枝MA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不同部位取样,用FTIR分析接枝物及均聚物的产量,并用ESR测试链增长自由基浓度,设计了测定接枝和均聚反应初始阶段的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测试范围内表观接枝链增长常数不同于均聚链增长常数;所得的测量值符合理论预测值,证明测试方法适合高温熔融体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 表观接枝链增长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在热引发熔融接枝聚丙烯体系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振江 万东 +1 位作者 邢海平 唐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 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 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研究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在熔融接枝体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MTD后,单体的接枝量降低,但是支化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加入TMTD后,改性样品的长支链频率由0.03升至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接枝 长链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A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蔡传伦 石强 +3 位作者 李莉莉 尹立刚 唐功本 殷敬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741,共5页
以部分预辐照聚丙烯(rPP)作为聚丙烯反应挤出接枝丙烯酸(AA)的引发剂,制备了PP-g-A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预辐照剂量、预辐照聚丙烯用量以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热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技术对接枝... 以部分预辐照聚丙烯(rPP)作为聚丙烯反应挤出接枝丙烯酸(AA)的引发剂,制备了PP-g-A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预辐照剂量、预辐照聚丙烯用量以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热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技术对接枝产物的形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PP-g-AA共聚物制备方法能有效抑制聚丙烯的降解并获得较高力学性能的接枝产物。研究发现,当rPP的预辐照剂量为4 kGy,反应原料的组成为m(PP)∶m(rPP)∶m(AA)=90∶10∶0.8时,得到的产物有较高的接枝率(0.19%),并且具有相对最佳的力学性能;这种接枝产物与铝板有很强的粘接效果,其剥离强度达4.88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反应挤出接枝 预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成核对等规聚丙烯结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松 杨德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38-1939,共2页
The effects of self seeding nucleation on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iPP) were studied. DS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iPP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th... The effects of self seeding nucleation on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iPP) were studied. DS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iPP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the process of self seeding nucleation. The results of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spherulite size decreased markedly, as a resul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transparency of iPP were all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成核 等规聚丙烯 结晶行为 性能 结构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联苯酚双肉桂酸酯制备光控取向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华 杨正华 +3 位作者 丁孟贤 于涛 彭增辉 宣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5-718,共4页
通过光敏小分子的光交联反应制备了光控取向膜 ,研究了光照时间对取向膜红外二向色性的影响及光照角度对预倾角的影响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了液晶的排列织构。结果表明 ,光照 15 min时 ,红外二向色性比值 D达最大 ,液晶排列最均匀。... 通过光敏小分子的光交联反应制备了光控取向膜 ,研究了光照时间对取向膜红外二向色性的影响及光照角度对预倾角的影响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了液晶的排列织构。结果表明 ,光照 15 min时 ,红外二向色性比值 D达最大 ,液晶排列最均匀。光照角度对该膜的预倾角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酚双肉桂酸酯 光敏小分子 光控取向膜 红外二色性 液晶分子 织构 液晶显示器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敏 何晓峰 +4 位作者 刘景江 张学全 孙广平 蔡洪光 张春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9-783,共5页
用DSC研究了HDPE与MMT负载的催化剂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得到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HDPE与熔融共混样品的结晶度、平衡熔点、球晶生长速率和结晶能力大体相同;原位聚合得到的HDPE/MMT纳米复合材... 用DSC研究了HDPE与MMT负载的催化剂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得到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HDPE与熔融共混样品的结晶度、平衡熔点、球晶生长速率和结晶能力大体相同;原位聚合得到的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平衡熔点高于纯HDPE;在相同过冷度条件下熔融结晶速率和结晶能力低于纯HDPE,而在相同结晶温度Tc下,熔融结晶速率和结晶能力则高于纯HDPE.纯HDPE的晶体生长侧向单位面积表面自由能最小,其次是熔融共混样品,原位聚合样品最大,且随MMT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蒙脱土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易斯酸催化原位增容乙烯辛烯共聚物/聚苯乙烯的共混物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焱龙 柯卓 +2 位作者 尹立刚 石强 殷敬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29-1133,共5页
采用新型双路易斯酸,三甲基氯硅烷和三氯化铟为催化剂引发傅氏烷基化反应,实现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原位增容。红外光谱的结果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反应共混物和简单物理共混物的形态,前... 采用新型双路易斯酸,三甲基氯硅烷和三氯化铟为催化剂引发傅氏烷基化反应,实现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原位增容。红外光谱的结果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反应共混物和简单物理共混物的形态,前者分散相的尺寸小于1μm,后者分散相的尺寸一般为3~4μm。原位生成的接枝物(PS-g-POE)起到相容剂的作用,增容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如:当m(POE)∶m(PS)=40∶60时,与相同组成的物理共混物POE/PS相比,其悬臂梁冲击强度由1.9kJ/m2增加至9.7kJ/m2,断裂伸长率由3.4%提高至46.3%。增容后的共混物低频区的复数粘度升高,表明POE、PS间相互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共混 增容 接枝物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石家纬 +6 位作者 张宏梅 梁昌 全宝富 郭树旭 刘明大 方俊峰 马东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利用全蒸镀法,以并五苯作为有源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绝缘层,制备了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高的场效应迁移率.对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全蒸镀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场效应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键接的茂金属聚乙烯/聚合型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昌义 张振江 +1 位作者 邢海平 唐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9-1132,共4页
研究了界面具有化学键接的茂金属聚乙烯/聚合型改性蒙脱土(mP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学行为。结果表明,与均聚聚乙烯及非界面键接的茂金属聚乙烯/十二铵改性蒙脱土(mPE/12-MMT)复合材料相比,mPE/P-MMT纳米复合材料具备由聚乙烯基体... 研究了界面具有化学键接的茂金属聚乙烯/聚合型改性蒙脱土(mP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学行为。结果表明,与均聚聚乙烯及非界面键接的茂金属聚乙烯/十二铵改性蒙脱土(mPE/12-MMT)复合材料相比,mPE/P-MMT纳米复合材料具备由聚乙烯基体与P-MMT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在190℃时的熔体强度为12.0cN)。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发泡剂对它们的发泡性能进行对比,mPE/P-MM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发泡倍率(可达14.7),其最佳发泡温度为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发泡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