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阻抗梯度渐进的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波 周洪 黄光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吸声材料的表面阻抗是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材料的特征阻抗和厚度的影响。对于特定厚度的吸声材料,要获得优异的吸声性能必须是材料的表面阻抗大小适宜。文中从阻抗匹配的角度出发,分别选用具有不同特征阻抗的高分子微... 吸声材料的表面阻抗是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材料的特征阻抗和厚度的影响。对于特定厚度的吸声材料,要获得优异的吸声性能必须是材料的表面阻抗大小适宜。文中从阻抗匹配的角度出发,分别选用具有不同特征阻抗的高分子微粒材料作为声波匹配层和声能耗散层,构筑一种特性阻抗呈梯度变化的高分子微粒梯度吸声材料。通过改变匹配层和耗散层的厚度来调节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粒 阻抗匹配 吸声材料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硫化体系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发勇 李东旭 +2 位作者 闫宁 夏和生 费国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9-1612,共4页
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氧化二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OBS)为主促进剂的四种硫化体系中,半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的橡胶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以N-环己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BS)+2-硫醇基... 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氧化二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OBS)为主促进剂的四种硫化体系中,半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的橡胶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以N-环己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BS)+2-硫醇基苯骈噻唑(M)为促进剂的四种硫化体系中,用普通硫化体系(CV)硫化得到的碳黑/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优。本文还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炭黑/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硫化体系(CV)硫化得到的碳纳米管/碳黑/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硫化体系 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5GHz微波频率下有机二元体系溶液等效介电系数新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华伟 包建军 +1 位作者 杨晓庆 黄卡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的实部(或虚部)随体积比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大于其中任何一种组份的介电系数实部(或虚部)的峰值.本文中,利用对称Bruggeman理论对这一与C lausius-Mossotti、Onsager和K irkwood等传统理论相悖的新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频率 等效介电系数 混合溶液 Bruggeman理论 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垂直取向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杰 卢鑫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3,共5页
叙述了近几年来液晶垂直取向材料领域的发展。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垂直取向技术分别给予了关注,同时初步探讨了其各自的取向机理,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年可能获得的发展。
关键词 聚合物 液晶 垂直取向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纳米核-壳复合材料吸波性能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韩笑 王源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2-87,106,共7页
从经典的Maxwell-Garnett公式出发,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球形填料复合体系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表征颗粒周围媒质的磁导率μh的值越大... 从经典的Maxwell-Garnett公式出发,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球形填料复合体系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表征颗粒周围媒质的磁导率μh的值越大,并且随频率的下降速度比低占空比的情况缓慢。在核壳比不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产生超交换作用的电磁耦合共振现象,从而使2mm厚的吸波涂层在填料核壳比为0.6时的吸波效能达到最大,并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反射率的峰值增大且向低频处移动。优化结果表明,占空比为0.3时的四层吸波复合结构具有最佳的吸波效能,其反射率的最小值达到-6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等效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研究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佳 苏智青 +1 位作者 黄光速 郑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8-872,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PAA-AM-AMPS)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利用茶叶袋法测定了其最大吸水倍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并比...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PAA-AM-AMPS)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利用茶叶袋法测定了其最大吸水倍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并比较了含水量为50%,75%和91%的各种水凝胶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结果表明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高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水倍率分别为1900g/g和185g/g,共聚物的结合水含量随着AMPS和AA含量增加及AM含量的减少而增大;在0.9%生理盐水中,结合水含量随着AMPS和AM含量增加及AA含量的减少而增大,共聚物和均聚物高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水倍率呈现出与结合水含量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DSC 结合水含量 吸水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聚乳酸立体复合物的结晶性能及球晶形貌 被引量:1
7
作者 戈欢 朱志国 +3 位作者 王锐 尹会会 王睿 张秀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4,共8页
同等质量的L-乳酸(PLLA)和D-乳酸(PDLA)共混后,能够形成立体复合聚乳酸(PLA)。研究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0.6×10~4~1.2×10~5)的PLLA和PDLA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晶动力学以及球晶的形态结构。聚合物均是通过L-LA或D-LA... 同等质量的L-乳酸(PLLA)和D-乳酸(PDLA)共混后,能够形成立体复合聚乳酸(PLA)。研究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0.6×10~4~1.2×10~5)的PLLA和PDLA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晶动力学以及球晶的形态结构。聚合物均是通过L-LA或D-LA熔融-固相聚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与相应的均聚物比较,PLLA和PDLA溶液共混后形成的立体复合PLA具有更好的结晶性能和更高的熔点。分别以5、10、20、30℃/min为降温速率进行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较高分子质量样品具有更好的结晶速率,可能是因为样品中分子链在结晶发生之前具有更快的链复合能力。最后,通过偏光显微镜成功地在较低分子质量sc-PLA球晶结构中观察到了可逆的裂纹现象,证明裂纹的出现与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晶体间内应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立体复合物 热性能 结晶动力学 裂纹球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聚合诱导相分离型光学记录材料的制备
8
作者 牟苗 冯刚 王跃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7,共3页
制备了一种含有特殊光聚合单体、聚醚、交联剂和光引发剂的新型光学记录材料,该材料具有光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特性,经紫外曝光后能呈现透过率较低的浑浊态。在掩膜下对该材料进行紫外曝光、显影后可以实现对掩膜图案的光学记录,并详细探... 制备了一种含有特殊光聚合单体、聚醚、交联剂和光引发剂的新型光学记录材料,该材料具有光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特性,经紫外曝光后能呈现透过率较低的浑浊态。在掩膜下对该材料进行紫外曝光、显影后可以实现对掩膜图案的光学记录,并详细探讨了影响记录性能、收缩率以及稳定性的因素。该光学记录材料的出现将为光学记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聚合 相分离 光学记录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皮红 周诗雨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弹性粒子——ABS、CPE、ACR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弹性粒子均能有效地改善CPVC的冲击强度,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如在CPVC中加入12 phr的ABS,其冲击强度可增加177.7%。但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弹性粒子——ABS、CPE、ACR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弹性粒子均能有效地改善CPVC的冲击强度,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如在CPVC中加入12 phr的ABS,其冲击强度可增加177.7%。但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受损。CPE-ABS和CPE-ACR二元复合弹性体对CPVC有较好的协同增韧作用。加入二元复合弹性体后,体系的断裂机制将发生脆-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增韧 弹性粒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的制备及非键络合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旭峰 洪夕佳 +2 位作者 许成章 陈雪萍 黄光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6,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反应,首先成功制备出聚硼硅氧烷。通过红外等方法表征结构,采用熔体流变、动态力学谱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硼含量对聚硼硅氧烷粘弹性能的影响。具有空轨道的硼原子充当聚硅氧烷中氧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的接受体,分子间... 采用水解缩合反应,首先成功制备出聚硼硅氧烷。通过红外等方法表征结构,采用熔体流变、动态力学谱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硼含量对聚硼硅氧烷粘弹性能的影响。具有空轨道的硼原子充当聚硅氧烷中氧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的接受体,分子间形成非键络合,引起物理交联。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或较强烈的剪切作用下,链段运动加剧,硼原子与氧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的键合作用减弱,从而出现了较低的弹性模量值;相反低温或较小剪切作用下,尽管链段运动加剧,但物理交联结构的组成元素依然在原始位置附近,有较少的机会形成新的络合作用,从而弹性模量表现为一个平台区。因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调节聚硼硅氧烷交联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扩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粘弹性 熔体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应用——纳米银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振东 罗凯 +2 位作者 苏琳 熊怡 王跃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4-957,共4页
用-OH和-COOH末端基的超支化聚酯为稳定剂,辅以含磷表面活性剂脂肪醇乙烯基醚磷酸盐(MOA-3PK),经紫外光还原硝酸银制备了超支化聚酯包覆的纳米银粒子,平均粒径为(7.7±0.5)nm,粒径分布在3~19 nm范围内.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X射... 用-OH和-COOH末端基的超支化聚酯为稳定剂,辅以含磷表面活性剂脂肪醇乙烯基醚磷酸盐(MOA-3PK),经紫外光还原硝酸银制备了超支化聚酯包覆的纳米银粒子,平均粒径为(7.7±0.5)nm,粒径分布在3~19 nm范围内.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光电子能谱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I-IR)等测试技术表征了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晶体.对比实验表明,无超支化聚酯或无MOA-3PK都不能制备高度分散的纳米银粒子,表明超支化聚酯与MOA-3PK的组合对光还原反应过程中纳米银生长起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纳米银 稳定剂 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溶胶-凝胶和原位光聚合法合成二氧化钛/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涛 冯飞 王跃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2-676,共5页
以Span85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Tw ee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反胶束溶胶-凝胶和原位光聚合法合成T iO2/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复... 以Span85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Tw ee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反胶束溶胶-凝胶和原位光聚合法合成T iO2/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和钛形成的多齿配体在溶胶-凝胶和光聚合反应过程中较稳定,原位形成的羧酸钛配位键增大了有机相和无机相的相容性,有效地避免宏观的相分离;钛酸丁酯转化为T iO2;平均粒径为25.26nm的无机T iO2粒子均匀分散在有机相基体中;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光滑平整、粗糙度低,达到了纳米器件对表面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光聚合 聚丙烯酸酯 纳米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接液晶基元的超支化聚酯液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岳俊秋 曹元 +1 位作者 杜宇 王跃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用对羟基联苯氰与氯乙醇反应制备的液晶基元,尾接到超支化聚酯的外围末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聚合物液晶。并对其进行FT-IR1、H-NM R、DSC、POM、W AXD等表征,证明了其为向列型液晶。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液晶 向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涛 王跃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5,共6页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渗滤阈值和渗滤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SDBS微乳液相比,CTAB微乳液的渗滤阈值高,发生相转变时的水含量较高。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3的质量分数在0.25%~2%范围时,增大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不大,但渗滤温度和渗滤阈值增大。加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均会增大液滴的相互吸引作用,降低渗滤温度,但丙烯酸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小,丙烯酰胺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电导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聚丙烯酸酯光固化纳米复合薄膜的AFM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涛 冯飞 王跃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1,共6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反胶束溶胶-凝胶法光聚合原位合成的TiO2/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形态,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紫外光照时间对复合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有助于TiO2粒子的生成和薄膜的致密化,但薄膜的表面粗...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反胶束溶胶-凝胶法光聚合原位合成的TiO2/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形态,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紫外光照时间对复合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有助于TiO2粒子的生成和薄膜的致密化,但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波动不大;延长紫外光照时间,可以促进TiO2粒子的生成,填补薄膜表面的微孔,降低表面粗糙度.相区平均尺寸为21.57~38.29 nm的无机TiO2粒子均匀分散在有机相基体中,得到的TiO2/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Rz和Ry分别为1.272~2.263 nm、4.324~16.69 nm和9.71~19.39 nm,表明所合成的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低、光滑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原子力显微镜(AFM) 纳米TIO2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4
16
作者 万涛 王跃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469,共6页
以石油醚为溶剂,用反胶束溶胶-凝胶法合成稳定的反胶束纳米TiO2溶胶,考察影响反胶束纳米TiO2溶胶稳定性的因素,得到稳定性较好、颗粒小、粒径分布较窄的纳米TiO2粒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5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Twee... 以石油醚为溶剂,用反胶束溶胶-凝胶法合成稳定的反胶束纳米TiO2溶胶,考察影响反胶束纳米TiO2溶胶稳定性的因素,得到稳定性较好、颗粒小、粒径分布较窄的纳米TiO2粒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5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Twee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构成的反胶束,当溶水量(n(水)∶n(Span85/Tween80))等于0.1时,透明反胶束纳米TiO2溶胶室温稳定时间超过180d。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的粒径为15~60nm,粒径分布较窄,粒子分布指数为1.19~1.29;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TiO2粒子的结构为TiO2-x(OH)2x,TiO2粒子为表面具有一定数量钛羟基的水合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溶胶-凝胶 表面活性剂 纳米二氧化钛 石油醚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含氯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鑫 任洪燕 +1 位作者 田奋娥 雷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摘合成了一种耐湿热性的多官能环氧树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胺,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非等温DSC法确定了多官能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90℃/1 h+160℃/2 h+190℃/3 h;固化物的分解温度为365.9... 文摘合成了一种耐湿热性的多官能环氧树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胺,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非等温DSC法确定了多官能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90℃/1 h+160℃/2 h+190℃/3 h;固化物的分解温度为365.9℃,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工艺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2-烯丙基苯氧基)-6-N,N-二甲(乙)基胺基-1,3,5-三嗪的直接一步法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强 雷勇 +3 位作者 郝建军 曾敏 王文云 江璐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3-85,共3页
Two novel reactive monomers 2,4 bis(2 allyl phenoxy) 6 N,N dialkylamino 1,3,5 triazine (alkyl=methyl, ethyl) were synthesized in one pot reaction of cyanuric chloride, 2 allyl phenol with dialkylamine in acetone/water... Two novel reactive monomers 2,4 bis(2 allyl phenoxy) 6 N,N dialkylamino 1,3,5 triazine (alkyl=methyl, ethyl) were synthesized in one pot reaction of cyanuric chloride, 2 allyl phenol with dialkylamine in acetone/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aq. NaOH. The produc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 NMR, 13 C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苯氧基 二甲基胺基 三嗪 二乙基胺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偶氮苯功能化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元 王跃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对硝基苯胺、环氧氯丙烷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等反应合成了对硝基偶氮苯酚()和对硝基偶氮苯缩水甘油醚();以丁二酸酐和环氧丙醇为原料合成了全羧基超支化聚酯();利用()的羧基与()的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制备了对硝基偶氮苯功... 以对硝基苯胺、环氧氯丙烷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等反应合成了对硝基偶氮苯酚()和对硝基偶氮苯缩水甘油醚();以丁二酸酐和环氧丙醇为原料合成了全羧基超支化聚酯();利用()的羧基与()的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制备了对硝基偶氮苯功能化的超支化聚酯(),并用FT-IR、UV/Vis、1H-NMR、DSC、GPC等表征了化学结构,研究了()和()在紫外光作用下的顺-反异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超支化聚酯 顺反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PVA阻燃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司琪 卢奎林 +2 位作者 许圣威 叶光斗 徐建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剂,与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溶液混合,经湿法纺丝制得MF-PVA纤维。从染料、pH值、染色温度和保温时间等方面探讨MF-PVA纤维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MF-PVA纤维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上染率可达90%以上。其优化的染色工艺...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剂,与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溶液混合,经湿法纺丝制得MF-PVA纤维。从染料、pH值、染色温度和保温时间等方面探讨MF-PVA纤维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MF-PVA纤维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上染率可达90%以上。其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为:pH值3.0,染色温度80℃,保温染色60 min。染色MF-PVA纤维的LOI值达35,强度约1.5 cN/dtex,水中软化点高于100℃,各项色牢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酸性染料 三聚氰胺甲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