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齐文凯 李轶 +13 位作者 朱应杰 姚宗会 马琼 闫文娟 荆楠 郭长城 王健 李伦 阙蔚鹏 郭利敏 胡冬梅 田育佼 贾向红 秦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9-605,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年56所三...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年56所三级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758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861株,占27.5%;革兰阴性菌55015株,占7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表皮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E)和其他葡萄球菌属细菌(不包括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各自菌种的32.6%、56.9%和77.1%。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1%和0.4%。除肺炎克雷伯菌外的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0%和27.3%,省内不同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4%和16.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小于2%。结论河南省三级医院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和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显著。临床医师应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重点细菌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布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应杰 李轶 +13 位作者 齐文凯 姚宗会 马琼 闫文娟 荆楠 郭长城 王健 李伦 阙蔚鹏 郭利敏 胡冬梅 田育佼 贾向红 秦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2-718,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河南省微生物联盟统一检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依据CLSI-M1002019年版判读。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河南省微生物联盟统一检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依据CLSI-M1002019年版判读。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45643株,革兰阳性菌占21.2%,革兰阴性菌占78.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36.9%和43.8%。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1.9%。肠杆菌目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依然保持着高度敏感性,大多数菌属的耐药率均<1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和20.1%,不同区域耐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二级医院门急诊标本送检率低,无菌体液标本占比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迫切需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高送检意识,防止耐药菌株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杰 曾范慧 刘海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7-881,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及压力来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目标医院,对调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及压力来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目标医院,对调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情况、专业、院感专职人员配比、继续从业意愿以及压力来源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7所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44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3.18%;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占63.64%;专业以护理为主,占81.82%;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为5~10年最多,占47.73%;年龄40~50岁占比最高,占34.09%。专职人员配比符合要求的仅4所,占23.53%。有转岗意愿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30名,占68.18%,其中40~50岁人员中最多,占86.67%,其次为30~39岁,占78.57%。不同级别医院专职人员主要压力来源调查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工作压力大(95.45%)、管理涉及面广(81.82%)、医院领导不够重视(72.73%)、专职人员少(61.36%)、职称晋升难(50.00%)。结论该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管理涉及面广及领导重视不够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压力 专职人员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尹金宝 常全忠 韩宇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生后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方法:无菌环境下将出生24 h内SD大鼠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经消化后差速贴壁,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生长形态变化:采用Hoechst33258与NeuN抗体双...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生后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方法:无菌环境下将出生24 h内SD大鼠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经消化后差速贴壁,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生长形态变化:采用Hoechst33258与NeuN抗体双染方法鉴定神经元。结果:采用差速贴壁后,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纯度较高,12 d时经鉴定神经元纯度可以达到92%以上。结论:差速离心法后可以采用无血清培养神经元,培养的神经元具有纯度高,结果稳定的优点,该方法为以后进行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细胞培养 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施加高压氧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扬 程璐璐 +3 位作者 李力 高宏杰 张巧 陈传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编为空白对照组,72只达到重度损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创伤组(n=18)、高压氧早期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高压氧晚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编为空白对照组,72只达到重度损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创伤组(n=18)、高压氧早期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高压氧晚期组(n=18,脑外伤后60 d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min,连续15 d)和高压氧早期晚期联合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d。然后在脑外伤后60 d再次给予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分别在脑外伤后4 h、15 d及75 d进行检测。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高压氧治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海马部位HIF-1α表达的影响,脑水含量测试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水肿的影响,伊文氏蓝含量测试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结果:高压氧治疗明显改善了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减少了海马部位的细胞凋亡和HIF-1α表达,减轻了局部脑水肿,促进了血脑屏障的恢复。结论:在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好于晚期行高压氧治疗,早期晚期联合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脑外伤提供了新的理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外伤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外伤25例MRI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丽 徐俊玲 +1 位作者 范俊峰 程敬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外伤 MRI 脊髓损伤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河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琼 李轶 +9 位作者 王山梅 王健 李伦 郭长城 阙蔚鹏 郭利敏 胡冬梅 田育佼 贾向红 秦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109所医院(34所三级医院中包含2所儿童医院,75所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109所医院(34所三级医院中包含2所儿童医院,75所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8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82201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21016株,占25.6%;革兰阴性细菌61185株,占74.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36.1%和55.7%,三级医院MRSA和MRSCN的检出率(41.7%和66.9%)均高于二级医院(31.0%和37.8%)。葡萄球菌属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高浓度庆大霉素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杆菌科细菌(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24.2%。三级医院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15.0%)高于二级医院(9.4%)。结论河南省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感控措施,控制耐药株的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肾胺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胡中耀 赵文艺 丁守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肾胺酶(renalas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肾胺酶(renalas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血清BDNF、肾胺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DNF和肾胺酶预测患者预后效能。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肾胺酶水平低于术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冠心病患者中预后不良16.4%(21/128),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胺酶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肾胺酶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显著高于BDNF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AUC(Z=5.627,P<0.001)。肾胺酶>38.96 ng/mL冠心病患者平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未发生时间,显著低于肾胺酶≤38.96 ng/mL冠心病患者(χ~2=65.561,P<0.001)。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肾胺酶水平、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肾胺酶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肾胺酶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肾胺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蛋油纱条和化腐散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春霞 魏金枝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4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蛋油纱条与化腐散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24例(188处)压疮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制蛋油纱条及化腐散换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复方蛋油纱条与化腐散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24例(188处)压疮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制蛋油纱条及化腐散换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复方蛋油纱条加化腐散在压疮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中草药 复方蛋油纱条 化腐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苏晴 郑玉春 +3 位作者 赵兵 冯世君 张勇 王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30 d内生存情况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 d内死亡63例(占67.7%),存活30例(占32.3%)。(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高于生存组,而氧合指数(PaO2/FiO2)、血液pH值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死亡的优势比(OR)是肺外源性患者的3.200倍。以0~1个肺外器官功能不全为参照,3个、4个和5个肺外器官衰竭死亡的OR值依次是4.333、9.333和14.667。(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进入模型中的4个协变量为PaO2/FiO2(HR=0.511)、APACHEⅡ评分(HR=1.800)、原因或诱因(HR=1.958)、肺外脏衰数目(HR=1.42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PaO2/FiO2<100 mm Hg、100~150mm Hg和>150 mm Hg者30 d生存率分别为13.3%(4/30)、29.0%(9/31)和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20分、20~30分和>30分者生存率分别为51.9%(14/27)、32.4%(12/37)和13.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外源性和肺内源性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0.7%(24/59)和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外脏衰数目≤1个、2个、3个、4个和5个者生存率分别为57.1%(12/21)、40.7%(11/27)、23.5%(4/17)、12.5%(2/16)和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PaO2/FiO2、APACHEⅡ评分、原因或诱因和肺外脏衰数目4个协变量建立的预后模型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760,0.926)〕,敏感度76.2%,特异度80.0%,一致性77.42%,高于任何单一因素的诊断效能。结论 ARDS院内病死率高,高APACHEⅡ评分、肺内源性原因、肺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ARDS死亡的高危因素,PaO2/FiO2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较单因素分析能够较好地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被引量:22
11
作者 职勇 陈景艳 高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O组,n=42)、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生理盐水组(C组,n=38)... 目的观察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O组,n=42)、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生理盐水组(C组,n=38),术毕前分别给予羟考酮10mg、舒芬太尼10μ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评价患者苏醒后静息VAS评分,若VAS≤3分则认为无痛觉过敏现象,>3分为有痛觉过敏,≥6分则静注舒芬太尼,直至VAS评分<6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1)、术后0.5h(T_2)、1h(T_3)、2h(T_4)和4h(T_5)的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T_1~T_5时O组BC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C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和C组(P<0.05)。三组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毕前静注羟考酮10 mg明显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诱发的早期痛觉过敏,同时不影响患者苏醒,亦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卷5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2
作者 张越华 张鸿慧 +3 位作者 何玉宁 刘乔平 周勤 唐良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内生殖器结核 生育年龄妇女 结核中毒症状 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依据 肺部感染 腹腔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CysC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雪梅 赵红 +1 位作者 王星淳 吴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330-2333,2338,共5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安宫牛黄丸,2组均持续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血清S100B、Cys C水平、颅内压及血肿体积变化情况。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2.31%(36/39)高于对照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B、Cys 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颅内压及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0.25%(4/39)与对照组7.69%(3/3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降低血清S100B、Cys C水平,缓解昏迷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小血肿体积及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安宫牛黄丸 早期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S100B CY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杰 曾范慧 +2 位作者 高亢 刘海娜 赵永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前组,2017年4月开始实施QCC活动,2017年4月—2018年5月的患者为干...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前组,2017年4月开始实施QCC活动,2017年4月—2018年5月的患者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结果共调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24例,其中干预前后各112例。干预后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21.42%)低于干预前组(47.32%),干预后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45±1.65)d]短于干预前组[(13.02±2.46)d],干预后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2.14%)高于干预前(6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QCC有助于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护理服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硒宝和聚肌胞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宏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锌硒宝 聚肌胞 小儿 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虹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02-1403,共2页
觉、皮肤感觉去感受周围环境外 ,还更多的用双手去感受环境 ,手功能发育 ,可进一步促进智能发育 ;7个月~ 1岁婴儿手功能进一步完善 ,此阶段婴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 ,思维逻辑有了一定的发育 ,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 ,可加强婴儿对周围世... 觉、皮肤感觉去感受周围环境外 ,还更多的用双手去感受环境 ,手功能发育 ,可进一步促进智能发育 ;7个月~ 1岁婴儿手功能进一步完善 ,此阶段婴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 ,思维逻辑有了一定的发育 ,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 ,可加强婴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锻炼其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语言有了一定发育 ,通过语言来表达其思想 ,以促进智能的进一步发育。本家庭干预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在 3个月龄时MDI及PDI均无显著差异。而从 7个月龄后 ,特别是 12个月龄时 ,两组患儿MDI及PDI相比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早期干预治疗可改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且家庭干预应从新生儿期开始 ,在评估指导下延续进行。由于婴幼儿最大限度的依赖父母 ,其生存环境主要是家庭系统。病室无论多么舒适 ,医务人员多么亲切 ,总和自己适应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不同。医院干预只是高危儿干预的一部分 ,更主要的是贯穿于生活过程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干预。因此 ,我们提出 :(1)高危儿干预治疗应从加强孕期监测开始 ,延续至婴幼儿期。 (2 )针对某些家长文化低、家庭收入差的情况 ,大力推广简单、易行、经济且有效的家庭式干预。(3)加强随访评估指导 ,提高家庭干预质量。 (4 )干预的效果有些在短时间内不能显现出来 ,因此要家长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高危儿 高危新生儿 家庭干预 治疗 神经系统后遗症 NICU 智力 家族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54-2254,共1页
笔者于1997年至2007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与传统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磊 刘金梅 陆文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与传统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方法对我院就诊的42例42眼黄斑裂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治...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与传统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方法对我院就诊的42例42眼黄斑裂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治疗,组2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传统内界膜撕除术。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完善裂隙灯下眼前段检查、非接触眼压测量、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测量、黄斑OCT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最佳矫正视力、眼别比例、非接触眼压、黄斑裂孔分期、黄斑裂孔直径、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1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封闭率(100.00%)高于组2(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P组1<0.01,P组2=0.03)、3个月(P组1<0.01,P组2<0.01)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组间对比,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内界膜剥离术相比,可提高裂孔封闭率,尤其在眼轴较长(>28 mm)患者中可获得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1例CT诊断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肾错构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艾滋病7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超 潘燕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1-331,401,共2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小儿HIV感染状况尚不清楚,临床报道较少。现对1999—2005年在本科诊断的7例小儿艾滋病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小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状况 临床报道 病死率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