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免
于亚莉
+1 位作者
杨杰
李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12-814,818,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
目的:研究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于干预前和干预1 m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于干预前和干预1 m后,采用Carebo81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体脂肪、躯干水分和四肢水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1 m内肺部感染、压疮、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均低于对照组,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降低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颅内血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凌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研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
目的研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不同阶段颅内压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5、7天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颅内压,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压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卫民
万传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成A组(55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则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成A组(55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则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行为期1.5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脑室恢复情况,比对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A组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侧脑室明显缩小、颅内压正常且室旁水肿消失者23例(41.8%),侧脑室缩小50%以上、颅内压正常且水肿消失者30例(54.5%),治疗无效者2例(3.6%),同B组的20例(43.5%)、25例(54.3%)和1例(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在术程、住院耗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老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的脑功能恢复研究
4
作者
吴凌志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5期89-89,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对脑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分析该院在2008—2011年期间接收的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都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方法,分流管以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对脑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分析该院在2008—2011年期间接收的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都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方法,分流管以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手术前后的头颅CT/MRI、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以及术后对患儿在追踪随访,测定患儿的智能(DQ),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这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中,其中有5例先天性脑积水,5例为颅内损伤患儿(其中3例为产伤,2例为摔伤),脑室端阻塞8例,腹腔端阻塞2例,并发细菌性感染6例,分流管进入阴囊2例,通过治疗有20例预后效果良好,4例无明显变化,2例因感染死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交通性脑积水及阻塞性脑积水迄今为止最优的方法,越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越好,在手术期对患儿精心照顾,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患儿脑功能的快速恢复,使小儿基本上可以获得正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小儿脑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免
于亚莉
杨杰
李萌
机构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
驻马店市
中心医院
成人康复
科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12-814,818,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于干预前和干预1 m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于干预前和干预1 m后,采用Carebo81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体脂肪、躯干水分和四肢水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1 m内肺部感染、压疮、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四肢水分、躯干水分、体脂肪均低于对照组,肌肉总量、骨骼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降低压疮发生率。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颅内血肿
并发症
Key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tracranial hematoma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凌志
机构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272-1273,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不同阶段颅内压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5、7天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颅内压,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压
生存质量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卫民
万传军
机构
河南省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97-9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成A组(55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则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行为期1.5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脑室恢复情况,比对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A组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侧脑室明显缩小、颅内压正常且室旁水肿消失者23例(41.8%),侧脑室缩小50%以上、颅内压正常且水肿消失者30例(54.5%),治疗无效者2例(3.6%),同B组的20例(43.5%)、25例(54.3%)和1例(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在术程、住院耗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老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积水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的脑功能恢复研究
4
作者
吴凌志
机构
河南省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5期89-89,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对脑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分析该院在2008—2011年期间接收的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都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方法,分流管以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手术前后的头颅CT/MRI、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以及术后对患儿在追踪随访,测定患儿的智能(DQ),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这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中,其中有5例先天性脑积水,5例为颅内损伤患儿(其中3例为产伤,2例为摔伤),脑室端阻塞8例,腹腔端阻塞2例,并发细菌性感染6例,分流管进入阴囊2例,通过治疗有20例预后效果良好,4例无明显变化,2例因感染死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交通性脑积水及阻塞性脑积水迄今为止最优的方法,越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越好,在手术期对患儿精心照顾,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患儿脑功能的快速恢复,使小儿基本上可以获得正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小儿脑功能恢复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康复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机体恢复水平的影响
张免
于亚莉
杨杰
李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凌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探析
张卫民
万传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的脑功能恢复研究
吴凌志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