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影响驻马店地区油菜产量的主要问题
1
作者 郭继生 刘连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1,共2页
驻马店地区是我省油菜主产区,其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70年代初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到1981年,全区油菜面积由原来每年10万亩扩大到约100万亩,年平均亩产由15公斤提高到70公斤。1981~1991年的10年间,每年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20~150万... 驻马店地区是我省油菜主产区,其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70年代初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到1981年,全区油菜面积由原来每年10万亩扩大到约100万亩,年平均亩产由15公斤提高到70公斤。1981~1991年的10年间,每年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20~150万亩,年平均亩产63.25公斤(26~104公斤),产量徘徊不前、不稳。针对这一地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0号在豫南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分析
2
作者 刘丰明 张万松 +2 位作者 孙怀亮 李坤领 石战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42,共3页
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是由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9月审定通过的一个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曾于1986~1987年、1987~1988年连续参加我省南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4,试验均安排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区农科所以及潢川、罗山、内... 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是由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9月审定通过的一个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曾于1986~1987年、1987~1988年连续参加我省南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4,试验均安排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区农科所以及潢川、罗山、内乡、桐柏、邓县、遂平、平舆、泌阳等县农科所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10号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市场经济 开展种子标准化包装
3
作者 张明辉 《河南农业》 1994年第1期28-28,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标准化包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包装具有保护种子、方便运输和宣传促销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包装材料(麻袋等)正逐渐被塑料编织袋、塑料薄膜、复合袋、铝箔袋和罐盒等包装材料所取代,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标准化包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包装具有保护种子、方便运输和宣传促销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包装材料(麻袋等)正逐渐被塑料编织袋、塑料薄膜、复合袋、铝箔袋和罐盒等包装材料所取代,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种子包装不够标准化、规范化及出现假冒包装等问题。笔者试从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种子标准化包装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标准化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产量与蛋白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增辉 常从云 +2 位作者 戴蜀珏 赵长军 郭顶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4,共3页
夏大豆产量与蛋白质的相关分析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郭顶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种子管理站)大豆是人类攫取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 夏大豆产量与蛋白质的相关分析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郭顶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种子管理站)大豆是人类攫取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善,对大豆蛋白质日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蛋白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豆19接种大豆根瘤菌的田间共生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常从云 卢增辉 +2 位作者 戴蜀珏 赵长军 郭顶新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3-55,共3页
198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进行田间共生效应试验。选用61A76、113—2、005、2048和TAL—377大豆根瘤菌株接种主栽高产良种中豆19。结果表明,接种能提高根瘤数、根瘤重量、固氮酶固氮活性、地上部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其中61... 198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进行田间共生效应试验。选用61A76、113—2、005、2048和TAL—377大豆根瘤菌株接种主栽高产良种中豆19。结果表明,接种能提高根瘤数、根瘤重量、固氮酶固氮活性、地上部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其中61A76、113—2两菌株和中豆19是高效固氮根瘤菌与高产夏大豆优良共生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接种 根瘤菌 共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白芝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卫双玲 张海洋 +2 位作者 卫文星 张体德 王素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白芝麻是河南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它以皮薄籽大,籽粒纯白,含油量高闻名全国,走俏国际市场。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E,具有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稳定河南省白芝麻种... 白芝麻是河南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它以皮薄籽大,籽粒纯白,含油量高闻名全国,走俏国际市场。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E,具有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稳定河南省白芝麻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芝麻深加工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芝麻 种植 营养元素 生产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小麦纹枯病流行原因、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小平 耿丰华 +3 位作者 邓伟 张建晓 牛朝阳 王素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2期20-21,共2页
近年来,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8年该病偏重流行,全县发生面积75万亩,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深入分析其发生流行原因及特点,对今后小麦纹枯病的监测与防治将有所借鉴。1发... 近年来,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8年该病偏重流行,全县发生面积75万亩,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深入分析其发生流行原因及特点,对今后小麦纹枯病的监测与防治将有所借鉴。1发生流行特点1.1发病早,基数大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流行原因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豆19号大豆
8
作者 吴宇 《种子科技》 1990年第1期48-48,共1页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中油83—19,后定名为中豆19号,1988年经河南省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5、1986两年参加黄淮大豆区试的周口、驻马店、正阳3点5次平均亩产189.9公斤,比跃进5号增产29....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中油83—19,后定名为中豆19号,1988年经河南省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5、1986两年参加黄淮大豆区试的周口、驻马店、正阳3点5次平均亩产189.9公斤,比跃进5号增产29.9%,比豫豆2号增产18.1%。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所 审定推广 复合杂交 有限结荚习性 单株有效荚 花荚期 早间苗 等行距 肥水条件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中豆19”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9
作者 吴宇 《大豆通报》 1993年第1期25-25,共1页
大豆新产品“中豆19”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不裂荚等特性,最适于江淮夏大豆产区种植。自1988年,先后经河南、安徽等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联合攻关,针对... 大豆新产品“中豆19”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不裂荚等特性,最适于江淮夏大豆产区种植。自1988年,先后经河南、安徽等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联合攻关,针对“中豆19”大豆进行营养生理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总结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一、增施有机肥,氮磷配比施用增施有机肥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据试验,亩产180公斤大豆需纯磷5公斤,纯氮3公斤。即亩施尿素2.5公斤和磷一铵10公斤或施碳酸铵15公斤和30公斤钙镁磷肥均可收到显著增产效果。有机肥和磷肥混合后施底肥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中豆19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