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果 简恒 +5 位作者 任惠芳 罗良文 周三旺 张自亮 雷书芳 陈宾卿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27℃室温下,14天和8天后死亡。1984年为粘虫大发生年,上蔡县东岸村麦田粘虫密度达30.3~119.5头/m^2,由于线虫寄生率高达35.0~45.5%,未进行化学防治,小麦被害很轻。根据1979~1985年资料初步分析,线虫对一代粘虫常发区(新蔡县)的自然寄生率与二代粘虫常发区(锦州、公主岭、哈尔滨市郊)6月份诱蛾数有较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采取措施,保护利用中华卵索线虫,对压低粘虫迁飞基数是可行的。当地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雨日、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线虫对粘虫寄生率变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线虫 粘虫 控制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花芽分化的序列性与提高结蒴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远彤 姜俊 李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1,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芝麻全株花芽分比为向顶式。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植株叶片与花的发育具有同步序列性,可用公式测算出不同叶龄植株分化的总叶数,主花和侧花数;用植株展叶数可以预测花芽分化动态。
关键词 芝麻 花芽分化 全株序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姊妹系配合力遗传研究
3
作者 路凤银 罗福和 姜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姊妹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亲本姊妹系的均值,单株产量、千粒重等也都有所提高,差异均极显著。8个性状相比,单株产量、穗长、行粒数更为突出。玉米姊妹系的一般配合力可遗传给其组配的姊妹种,应作为选育优良姊妹系...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姊妹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亲本姊妹系的均值,单株产量、千粒重等也都有所提高,差异均极显著。8个性状相比,单株产量、穗长、行粒数更为突出。玉米姊妹系的一般配合力可遗传给其组配的姊妹种,应作为选育优良姊妹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姊妹系 配合力 遗传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法元 蒋居平 +1 位作者 张定选 李贵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4-49,共6页
本文对54个芝麻杂交组合,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关系研究表明:芝麻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而且超显性优势较强,其优势顺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蒴数>果轴长>株高,其它性状优势较小.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均呈... 本文对54个芝麻杂交组合,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关系研究表明:芝麻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而且超显性优势较强,其优势顺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蒴数>果轴长>株高,其它性状优势较小.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杂种优势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效应提供.但某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很小,甚至为负值,其杂种优势表现也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包括很大部分杂种优势效应.因此,在选配强优组合时,除了考虑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外,亲本的优势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叶型玉米品种耐密性的增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淑荣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表明,竖叶型玉米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耐密性能强,在较高密度下,其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小,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从生理角度分析,竖叶型品种由于叶片上冲,叶投影角大,叶投影小,所以透光率高,消光系数小。生产上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扩大... 研究表明,竖叶型玉米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耐密性能强,在较高密度下,其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小,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从生理角度分析,竖叶型品种由于叶片上冲,叶投影角大,叶投影小,所以透光率高,消光系数小。生产上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扩大叶面积系数,提高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光合生产率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叶型 玉米 耐密性 作用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姜俊 常锋 刘志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6期63-64,共2页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姜俊常锋刘志强(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驻马店地区农科所把“科研立所、开发强所”作为自己的理念,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科研开发科研”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了由...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姜俊常锋刘志强(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驻马店地区农科所把“科研立所、开发强所”作为自己的理念,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科研开发科研”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了由单纯的科学研究向科研、生产、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产业化 成果转化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在小麦、玉米各器官的富集情况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子武 孙克刚 +2 位作者 孙克振 郭忠义 黄留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在对粉煤灰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剖析的基础上 ,对重金属元素Cr、Pb、Cd、Hg、As,放射性元素U、Th、Sr及苯丙芘 (Bap)在小麦、玉米中的富集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轮作田 ,亩施 4万kg粉煤灰后 ,小麦、玉米籽粒、茎叶等器... 在对粉煤灰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剖析的基础上 ,对重金属元素Cr、Pb、Cd、Hg、As,放射性元素U、Th、Sr及苯丙芘 (Bap)在小麦、玉米中的富集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轮作田 ,亩施 4万kg粉煤灰后 ,小麦、玉米籽粒、茎叶等器官中这些元素的含量 ,都远远低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的规定值 ,与不施粉煤灰的对照相比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农作物 重金属 富集 粮食卫生 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对硫的吸附特性与田间施硫推荐 被引量:2
8
作者 焦有 孙克刚 郭中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5,共4页
由于不 同土类 对硫吸附 的强弱不 同,决定 了不同 土壤 田间 施硫 量的 差异 。在 满足 氮、磷、钾、铜、锰 、锌等营 养元素 的基础上 ,以土壤 有效硫临 界值的2 5 ~30 倍(35 ~42 μg·m L- 1) 水 平作... 由于不 同土类 对硫吸附 的强弱不 同,决定 了不同 土壤 田间 施硫 量的 差异 。在 满足 氮、磷、钾、铜、锰 、锌等营 养元素 的基础上 ,以土壤 有效硫临 界值的2 5 ~30 倍(35 ~42 μg·m L- 1) 水 平作为高产 土壤需具 备的硫 含量,然 后根 据 吸附 曲线 ,求 出不 同 土壤 类型 硫 肥施 用量 。田 间试 验 表明这一确 定施硫 量的方法 是可行的 ,该方法 比单纯 用土壤速 效硫含量 确定的 田间施硫 量更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施硫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品种资源对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田间抗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书军 余子林 +1 位作者 刘家琳 高新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7-18,共2页
芝麻品种资源对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田间抗性鉴定杨书军余子林刘家琳高新国(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汉430062)(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芝麻病毒病是我国芝麻生产上常年零星发生、个别年份流行的病害。它主要包括由... 芝麻品种资源对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田间抗性鉴定杨书军余子林刘家琳高新国(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汉430062)(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芝麻病毒病是我国芝麻生产上常年零星发生、个别年份流行的病害。它主要包括由花生条纹病毒侵染所引起的芝麻黄花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品种资源 黄花叶病毒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人工释放中华卵索线虫防治麦田一代粘虫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自亮 雷书芳 +3 位作者 王合松 贺剑锋 杨玉厂 陈果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在1988年释放试验基础上,1990年5月,在土中中华卵索线虫成虫密度为14.7条/m^3,粘虫密度为45头/m^2的情况下,按益害比100:1释放线虫感染期幼虫于144m^2麦田中,防冶一代粘虫幼虫。24小时后即获寄生率高峰76%,校正寄生率为52%。麦收后挖... 在1988年释放试验基础上,1990年5月,在土中中华卵索线虫成虫密度为14.7条/m^3,粘虫密度为45头/m^2的情况下,按益害比100:1释放线虫感染期幼虫于144m^2麦田中,防冶一代粘虫幼虫。24小时后即获寄生率高峰76%,校正寄生率为52%。麦收后挖方调查,释放区土中寄生线虫密度比释放前增加2.7倍。试验表明在田间寄生线虫成虫基数为10~20条/m^3的地区,按益害比100:1释放线虫,释放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创造良好寄生条件,既可在当年有效地减轻粘虫为害,又可较快地提高土中寄生线虫密度,提高今后常年自然控制粘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人工释放 粘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对砂姜黑土芝麻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中义 宋江春 +2 位作者 孙克刚 魏银初 刘志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粉煤灰复合肥 磁化肥 砂姜黑土 芝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豫芝10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书太 崔苗青 +1 位作者 夏本立 李义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5期12-14,共3页
豫芝10号高产、稳产、籽粒洁白,千粒重2.61g,含油量较高,且抗逆性强。生育期90天左右。
关键词 芝麻 豫芝10号 产量 抗逆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型、非抗旱型玉米自交系根系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成业 曹文堂 杜宏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12期8-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自交系 选育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尔防除芝麻田杂草示范总结
14
作者 姜昆 张自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15,共3页
都尔防除芝麻田杂草示范总结姜昆,张自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芝麻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由于芝麻苗期长势较弱,根系较浅,容易受到杂草的危害。加之本省6、7月份雨... 都尔防除芝麻田杂草示范总结姜昆,张自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芝麻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由于芝麻苗期长势较弱,根系较浅,容易受到杂草的危害。加之本省6、7月份雨水偏多,土壤墒情好,有利于杂草的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杂草 除草剂 都尔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芝七号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贵生 张应转 +2 位作者 王小林 贾春玲 赵宝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17,共2页
豫芝七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耐涝、耐旱、抗病、丰产潜力大,含油量高,品质较好,目前在我国豫、皖、鄂等省芝麻主产区示范、推广。 一、豫芝七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选育经过 1980年以驻芝二... 豫芝七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耐涝、耐旱、抗病、丰产潜力大,含油量高,品质较好,目前在我国豫、皖、鄂等省芝麻主产区示范、推广。 一、豫芝七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选育经过 1980年以驻芝二号、7103(2)、中芝七号、中芝五号、宜阳白、河南一号、驻芝一号、紫花叶二三为亲本品种(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1981~1982年,根据各组合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进行组合筛选。在中选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脱粒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豫芝七号 选择育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叶面喷施复合二氢钾铵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俊 刘书岭 +2 位作者 杨元洪 胡应北 贾春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8期37-37,共1页
芝麻叶面喷施复合二氢钾铵的增产效果姜俊刘书岭杨元洪胡应北(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贾春玲(驻马店地区种子公司)复合二氢钾铵系安徽省岳西县华丰化肥公司生产的最新高效微肥,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芝麻叶面喷施复合二氢钾铵的增产效果姜俊刘书岭杨元洪胡应北(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贾春玲(驻马店地区种子公司)复合二氢钾铵系安徽省岳西县华丰化肥公司生产的最新高效微肥,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对小麦、棉花、花生等多种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叶面喷肥 复合二氢钾铵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芝麻良种繁育新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贵生 刘书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芝麻 良种繁育 育种家种子 基础种子 生产用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高蛋白豫豆17号的选育与应用
18
作者 任秀荣 段莹 +1 位作者 吴德科 徐卫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21,共3页
豫豆17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经河南省和国家80个点次试验,较对照(豫豆2号、豫豆10号)平均增产13%以上。一般产量可达2550~3000kg/hm2,高者可达4284kg/hm2... 豫豆17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经河南省和国家80个点次试验,较对照(豫豆2号、豫豆10号)平均增产13%以上。一般产量可达2550~3000kg/hm2,高者可达4284kg/hm2。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耐旱、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6.13%。生育期中熟偏早,是黄淮区域较理想的夏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豫豆17号 产量 抗逆性 品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管理,进一步增强科研院所的活力
19
作者 刘书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驻马店地区 农科所 组织管理 机构改革 业务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20
作者 常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6期58-58,共1页
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活动的做法和体会常锋(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1抓好窗口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经营门店就是自身形象的“窗口”。抓“窗口”工程,就是树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经营工作为农业、农村和农... 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活动的做法和体会常锋(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驻马店4630001抓好窗口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经营门店就是自身形象的“窗口”。抓“窗口”工程,就是树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经营工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坚持社会效益、质量、信誉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开发 经营活动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