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薄膜盖结构与功能一体化设计
1
作者 秦旭锋 蒋和跃 +4 位作者 张学成 张保刚 邢东桧 舒倩 徐淑权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1-296,共6页
目的解决传统硬质泡沫塑料易碎盖存在的承压能力不足、冲破性能不稳定、不能有效防潮控湿、电磁兼容性差等缺陷。方法以某型导弹武器系统发射筒密封盖为主要应用对象开展薄膜盖设计,主要包括总体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功能设计及仿真... 目的解决传统硬质泡沫塑料易碎盖存在的承压能力不足、冲破性能不稳定、不能有效防潮控湿、电磁兼容性差等缺陷。方法以某型导弹武器系统发射筒密封盖为主要应用对象开展薄膜盖设计,主要包括总体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功能设计及仿真验证。结果薄膜盖经密封、承压、冲破、电磁兼容等性能考核,均满足装备贮存使用要求,冲破盖体所受的最大峰值冲击力可稳定保持在1200~1600 N。结论建立了薄膜盖结构与功能一体化设计方法,可满足在研型号对新型密封盖的设计需求,并为新型号弹箭发射筒大尺寸密封盖的顺利研制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薄膜盖 结构设计 冲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吸波涂层腐蚀失效对雷达隐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希 张天才 +4 位作者 陈庆昌 蒋和跃 李忠盛 王忠维 魏文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321,共9页
目的 研究腐蚀失效后的吸波涂层与雷达隐身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备7块吸波涂层样品,分别进行0、24、48、96、240、480、840 h的中性盐雾试验。通过X射线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试验后的样品组成成分和微观形貌... 目的 研究腐蚀失效后的吸波涂层与雷达隐身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备7块吸波涂层样品,分别进行0、24、48、96、240、480、840 h的中性盐雾试验。通过X射线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试验后的样品组成成分和微观形貌、电化学阻抗谱进行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盐雾试验后的样品在8~18 GHz频率范围内的雷达波反射率进行测试。结果 吸波涂层在试验96、240 h后出现局部小范围点蚀现象,480、840h时出现大面积点蚀现象。同时,吸收剂形貌也发生改变,涂层氧含量增加,说明涂层中吸收剂被渗入的腐蚀介质腐蚀氧化。通过等效电路图拟合交流阻抗谱数据结果,认为样品腐蚀失效经历了3个阶段,840 h盐雾试验后,样品膜值较试验前原始样品(0 h)已下降69.7%,说明涂层防护性能得到极大破坏。0h样品雷达波反射率均值为-4.27,4dB带宽实现了70.07%,840h样品反射率均值为-4.71,4 dB带宽达到了87.53%,整个试验过程反射率测试结果的均值相差不到0.5 dB,说明雷达隐身性能并没有下降。结论 在一定时间阶段内,雷达吸波涂层中吸收剂被氧化腐蚀,并不会导致雷达隐身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吸波涂层 吸收剂腐蚀失效 电化学阻抗谱 雷达波反射率 电磁参数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托架缓冲防护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申展 宋阳曦 罗俊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4-128,共5页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缓冲结构的综合防护性能,设计一种刚性和柔性模块组合化的一体式托架缓冲防护结构。方法设计缓冲防护总体结构,分析总体结构的综合性功能,计算理论柔性模块缓冲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静态模块分析贮存状态的托架强度,采...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缓冲结构的综合防护性能,设计一种刚性和柔性模块组合化的一体式托架缓冲防护结构。方法设计缓冲防护总体结构,分析总体结构的综合性功能,计算理论柔性模块缓冲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静态模块分析贮存状态的托架强度,采用动态模块分析跌落状态的产品加速度冲击过载、产品位移量和托架强度。结果缓冲防护结构强度小于材料抗拉强度,产品在跌落过程中受到的加速度冲击过载满足设计要求。结论缓冲防护结构设计合理可行,综合防护性能更优,为缓冲防护领域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设计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架 缓冲性能 跌落 冲击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钨涂层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海涛 张晶 +4 位作者 丛大龙 张敏 宋凯强 李忠盛 谢兰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目的通过模拟钢基体表面电火花沉积钨涂层过程中的熔池区域温度场变化及其残余应力分布,以便更好地理解电火花沉积钨涂层的工艺过程,得到钨涂层成膜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残余应力形成机制。方法采用电极低速旋转与上下点动相结合的电火... 目的通过模拟钢基体表面电火花沉积钨涂层过程中的熔池区域温度场变化及其残余应力分布,以便更好地理解电火花沉积钨涂层的工艺过程,得到钨涂层成膜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残余应力形成机制。方法采用电极低速旋转与上下点动相结合的电火花沉积工艺,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沉积顺序,在钢基体表面均匀制备抗烧蚀钨涂层。同时,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该工艺制备的钨涂层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进行模拟与仿真。结果采用高斯热源模型较好地模拟出了电火花沉积钨涂层过程中熔池区域的温度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将温度场分布数据作为应力分析的载荷,导入到力学分析模型中,实现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计算,得到了钨涂层沉积过程中熔池区域的应力变化状态和凝固后的残余应力大小。结论随着电火花沉积功率的增大,熔池直径和深度均会增加,熔池峰值温度增高,电火花沉积钨涂层的残余应力增大。单排钨涂层沉积过程中,除第一个熔池外,其余熔池都会受到前一个熔池的影响,相对于单点钨涂层,残余应力明显减小。多排熔池群形成的钨涂层残余应力大小主要与沉积速率有关,沉积速率越快,钨涂层的残余应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钨涂层 温度场 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沉积铝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冬 张晶 +4 位作者 张敏 丛大龙 陈海涛 宋凯强 李忠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57,共9页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室温电解质,具有蒸气压低、挥发性小、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是电沉积Al的理想选择。但是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Al,当沉积时间较长、电流密度较大时,沉积层的晶粒粗大,表面较为粗糙,甚至会出现树枝状沉积,容易剥落,...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室温电解质,具有蒸气压低、挥发性小、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是电沉积Al的理想选择。但是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Al,当沉积时间较长、电流密度较大时,沉积层的晶粒粗大,表面较为粗糙,甚至会出现树枝状沉积,容易剥落,严重影响到Al沉积层的质量与性能。离子液体添加剂可显著改善Al沉积层光亮度、平整度、致密度以及耐腐蚀性能。综述了添加剂对离子液体电沉积Al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添加剂对Al沉积层微观结构、离子液体物理性质、Al沉积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在离子液体电沉积Al中的作用机理。添加剂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导率、黏度等电化学性能与离子放电条件,来控制Al晶粒的形核与生长,从而调整晶粒的形核位置、细化晶粒尺寸、择优晶粒取向,甚至一些无机氯化物添加剂可与Al形成合金,最终获得光亮、平整、致密且耐蚀性能优异的Al沉积层。添加剂在离子液体电沉积Al中主要起整平剂与光亮剂的作用。最后,分析展望了添加剂在离子液体电沉积Al中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沉积层 电沉积 离子液体 添加剂 耐腐蚀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如 吴厦 +3 位作者 陈大军 闫慧敏 张薇 付扬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9-234,共6页
采用单、双面焊方法对2 mm厚5052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单、双面焊接头内部均存在“S”线,双面焊能够有效改善“S”线的分布情况,避免单面焊底部弱连接;单、... 采用单、双面焊方法对2 mm厚5052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单、双面焊接头内部均存在“S”线,双面焊能够有效改善“S”线的分布情况,避免单面焊底部弱连接;单、双面焊焊缝截面横向硬度均呈“W”型,硬度沿厚度方向总体逐渐降低,单、双面焊沿厚度方向硬度最高分别为68.4 HV、84.2 HV,双面焊焊缝晶粒更加细化;单、双面焊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98、210 MPa,双面焊接头力学性能优于单面焊;通过接头断口形貌分析,单、双面焊接头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与撕裂韧性断裂混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S”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弹药包装防护设计研究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正涛 胡建华 +2 位作者 张报云 莫非 吴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91-297,共7页
目的 综述弹药包装防护的现状,为提升弹药包装技术水平指明方向。方法 简述弹药在储存环境、运输/装卸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形式,综述弹药包装在防振动/冲击、防潮控湿、防静电、防电磁、防殉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 目的 综述弹药包装防护的现状,为提升弹药包装技术水平指明方向。方法 简述弹药在储存环境、运输/装卸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形式,综述弹药包装在防振动/冲击、防潮控湿、防静电、防电磁、防殉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 明确指出弹药包装多功能防护发展对提高弹药使用寿命、使用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包装 多功能防护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欢 宋阳曦 +3 位作者 徐淑权 杨森 向芮萱 郑中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16-225,共10页
目的针对水溶液改性硅胶基质易破裂,普通硅胶吸水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氯化钙醇溶液浸渍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方法对比采用氯化钙水溶液和醇溶液制备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外观质量;采用气体吸附法测试等温吸附... 目的针对水溶液改性硅胶基质易破裂,普通硅胶吸水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氯化钙醇溶液浸渍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方法对比采用氯化钙水溶液和醇溶液制备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外观质量;采用气体吸附法测试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基于吸附理论和FHH模型获得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孔隙参数和分形维数;采用静态吸附法获得水蒸气静态吸附曲线,根据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建立适用于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结果采用氯化钙醇溶液浸渍制备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破裂程度明显减少;比表面积和孔容随氯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孔径变化较小;吸湿量随氯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吸附过程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更高,因此能更好地模拟吸附动力学过程。结论采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钙醇溶液制备的氯化钙改性硅胶吸湿材料的吸湿率最高、基质破裂率较低、再生能力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氯化钙 改性 分形特征 吸附量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防火复合涂层老化行为及功能损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军 孙宏刚 +5 位作者 曹皓 杨琳娜 宋凯强 陈万军 刘秀如 陈永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研究军事特种车辆用膨胀型防火复合涂层在沿海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性能变化规律,采用耐循环腐蚀环境试验(盐雾、干热、湿热),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涂层外观、光泽、微观形貌、化学结构、附着力和防火性能,探讨了面漆层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 为研究军事特种车辆用膨胀型防火复合涂层在沿海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性能变化规律,采用耐循环腐蚀环境试验(盐雾、干热、湿热),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涂层外观、光泽、微观形貌、化学结构、附着力和防火性能,探讨了面漆层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水和热是涂层聚合物链断裂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Si—O和Si—C键断裂;腐蚀介质可能扩散到了复合涂层内部;老化降低了涂层的附着力和防火性能,90次循环盐雾老化后,附着力和防火性能分别下降47.5%和14.28%;膨胀型防火复合涂层的老化是腐蚀介质渗透、涂层水解和热氧降解协同作用的结果;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复合涂层 循环盐雾 加速老化 干湿交替 聚合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海洋防污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宏刚 曹皓 +6 位作者 杨建军 张静元 杨琳娜 陈万军 胡文霞 刘秀如 陈永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水凝胶是一种理想的防污材料,因此水凝胶防污涂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总结水凝胶涂层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介绍了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阐述了水凝胶的防污机制,重点论述了纯水凝胶涂层材料、水凝胶-有机树... 水凝胶是一种理想的防污材料,因此水凝胶防污涂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总结水凝胶涂层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介绍了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阐述了水凝胶的防污机制,重点论述了纯水凝胶涂层材料、水凝胶-有机树脂涂层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纯水凝胶涂层材料来说,其设计的重点集中于力学性能的提高、附着力的增强和防污性能的提升;水凝胶-有机树脂涂层设计研究应注重水凝胶与树脂之间相容性和水凝胶添加量的探索。最后指出水凝胶防污涂层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防污 水凝胶 防污涂层 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th-Geva聚类方法的磁流变阻尼器T-S模糊建模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应飞 夏东斌 +3 位作者 杜秀梅 卢胜 晏迅 蒋和跃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9,共8页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逆模型的精度是影响车辆悬架减振控制性能的主要因素。文中针对全地形车悬架系统中磁流变阻尼器的滞回非线性导致建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改进的Gath-Geva聚类的模糊T-S建模方法...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逆模型的精度是影响车辆悬架减振控制性能的主要因素。文中针对全地形车悬架系统中磁流变阻尼器的滞回非线性导致建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改进的Gath-Geva聚类的模糊T-S建模方法。通过MTS试验机对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工作频率、幅值和激励电流下的输出力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试验测试结果和T-S模糊推理方法,建立了阻尼器的逆向模型。采用改进Gath-Geva聚类方法对建立的T-S模糊模型参数进行辨识,获得了激励位移、速度、阻尼力和控制电流之间的关系,提高建模精度和参数辨识速度。最后,通过试验对所提出的模糊非线性建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阻尼器的控制电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电流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008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力学性能 T-S型模糊推理 Gath-Geva聚类 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